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登基后,红包群藏不住了 > 第8章 乞巧

登基后,红包群藏不住了 第8章 乞巧

作者:方便面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10:51:52 来源:文学城

课是一时半会儿上不了的。

老师们还得准备教案,且燕禾在现实中也得跟崔惠宁读书,她得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

放下铜镜浅睡了半个小时,燕禾觉得自己的精力又恢复了充沛。

崔惠宁按照她的要求,带着书稿过来给她上课。

她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要认字,还得练字,因此让她照着字帖边读边临摹是最便捷的教授方式。

燕禾拿起今日刚买的散卓笔,从零开始学写字。

关于字迹,她倒是不担心会露馅。只因她没有专门学习过毛笔字,又受体弱影响手臂无法久抬,写出来的字实在稚嫩生涩。

崔惠宁知道她是郓王和郭繁锦心尖上的宝贝,不敢严厉教学,就采用鼓励教学的方式,夸她这一手字已经初具“欧体”字形。

欧体是魏初的书法大家欧阳询所创造的字体,如今市面上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所采用的字体多半是欧体,燕禾手里这本启蒙书也是用欧体印刷的。

燕禾放下毛笔,转了转手腕,忍俊不禁地说:“我知道阿妳疼我,所以不忍心说真话打击我的学习热情。”

崔惠宁讶异于燕禾的心态竟这么沉稳,她说:“我没有故意说好话哄衔蝉奴你,作为初学者,你第一次拿起笔写出来的字便已经可以做到笔画分明,可见天赋卓绝。”

她这话有几分真心,但燕禾不是真的刚接触文字知识的十岁稚童,便笑了笑,将此事揭了过去。

直至夕阳的余晖从西边斜照进来,燕禾才结束今天的学习任务。

她看向刚才似乎出去了一趟的崔惠宁。

后者不等她发问,便主动地说:“今日乞巧,诸位娘子会在花园陈设香案祭拜织女,衔蝉奴可要一同前去?”

难得看到郓王的后宅凑到一起,燕禾自然是要去认认人的。

于是吃过晚饭,崔惠宁匆匆教了燕禾一遍要如何用彩线穿九孔针,随后便与之一同去了花园。

郭繁锦与王屿已经在花园里了。

二人一左一右地坐在郓王的身侧,也不知郭繁锦凑到郓王耳边说了什么,郓王牵着她的手亲了一口,直把郭繁锦羞得用衣袖遮住脸。

王屿对身旁二人的行为视若无睹,十分淡然地接过侍女递过来的温酒抿了一口。

除了她们,下方还坐着两名侍妾。

年纪稍长得侍妾叫杨若武,及笄那一年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进宫中,随后被分到了郓王宅,获封媵(品阶视从六品)。她只比郓王小一岁,早年也曾生下一女,却没能活下来。

另一名侍妾叫雷岁,才二十出头。她是教坊歌姬出身,为人胆小怕事,四年前生下了郓王的次子,但在郓王宅中依旧没什么存在感。

郓王的几个孩子也在。

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在乳娘的引导下,亲昵地喊了燕禾一声“阿姊”。

燕禾认得这是郓王的长子,她的大弟弟金官(小名)。

他的生母是宫婢,生下他没多久就去了,所以他一直是乳娘抚养的。

他这一声叫唤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燕禾四岁的二弟吉品、一岁半的妹妹促织娘也懵懂地跟着喊她。

燕禾先给长辈们行礼,随后才逐一回应这些弟弟妹妹。

燕禾忽然问:“阿耶,怎么不见三弟?”

记忆中,郓王宅年初就传出了一则喜讯,说一位侍妾给他添了一子。

不过这半年来也没听见什么早夭噩耗,可知她这个弟弟还活着。

郓王让侍女去将小儿子抱来。

郭繁锦劝说夜里霜重露寒,孩子还在襁褓中,怕沾了寒气容易生病。

实则,她是担心郓王会把孩子生病的锅甩到燕禾身上。

郓王不以为意:“衔蝉奴福气正旺,让他来沾沾福气也好。”

燕禾也怕麻烦,便说:“阿耶,万一弟弟吃完奶便睡着了呢?此番叫醒他,他哭闹怎么办?听说婴儿夜啼会搅得人没法安睡,我住得远倒是无所谓,阿耶夜里会睡不好的吧?不如等明天他醒了,我再去抱他玩。”

郓王开怀大笑:“那让保母明日再将他抱去给你看一看。”

燕禾去抱促织娘,说:“我先抱抱妹妹,熟悉一下怎么抱婴孩。”

促织娘的乳娘紧张地看了看郓王,见他没有反对,才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交给燕禾。

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完全松手,一直弓着身子将手垫在下方。

促织娘则无所顾忌,主动抱着燕禾的脖子,被她逗得咯咯笑。

看见这一幕,郓王心头既欢快,又有些感伤。

他的弟弟妹妹们都能在皇帝膝下承欢,唯独他被摒除在外。

让他更难堪的是皇帝经常说老三博王类己,说得多了,就有人质疑他不是皇帝的孩子。

他没少为这事惶恐担忧。

好在,有郭繁锦和衔蝉奴在他身边陪着他,给了他不少慰藉。

燕禾抱妹妹没有抱太久,就把她还给了乳娘。

夜空中那片稀薄的云飘走后,露出了璀璨明亮的织女星,郭繁锦笑说:“织女出来了,我们拜织女吧。”

瓜果、酒水、点心和香案都已经摆上桌,郓王的几名侍妾与在场的侍女、宫婢纷纷对着穹顶那颗最亮的星辰祭拜起来。

银河对岸的牛郎星虽然同样明亮,但无人祭拜。

祭拜完织女星,众人还得进行穿针比赛。

侍女们拿出准备好的彩线和九孔针分给诸女娘。

杨若武直接摆烂,说:“只怕今年得巧的又是郭妹妹。论女红,谁又能比得过郭妹妹?”

众人不知她这是在阴阳怪气,还是纯粹情商低。

但她提醒了众人一个事实:郭繁锦之母是皇帝还在潜邸时裁制缝纫衣物的婢女,郭繁锦自幼就随母入了王宅,得以陪伴在郓王身边。

论出身地位,郭繁锦远不及杨若武,因此杨若武从不像王屿那般主动避郭繁锦的风头。

郭繁锦笑吟吟地说:“往年承蒙姊妹们相让。”她又对郓王说,“年年都这么比也怪无趣的,大郎,不如添点彩头?”

郓王笑问:“你们想要什么彩头?”

郭繁锦谦卑温婉地说:“只要是大郎许的,妾都喜欢。”

郓王看了看王屿,见后者并无反对的意思,便笑着拍板定下:“那就这么定了。”

说完,他拿出一支有多个鸾鸟造型的发钗,说:“就以此九鸾钗为奖,赏给得巧之人。”

燕禾注视着那支发钗,心头警铃疯狂作响。

九鸾钗!

魏人笔记小说中,致武阳公主丧命的饰物。

那则小说是这么说的:

某天,武阳公主在午睡的时候梦见了一个步步生金莲的女子。

对方说她是萧齐的潘妃,来取自己的九鸾钗。

武阳公主醒来后,觉得很奇怪,潘妃是萧齐亡国之君的宠妃,她的九鸾钗怎么会在她这里?

于是她拆下头发的发钗,发现上面果然刻着潘妃的小名。

没过多久,武阳公主就死了。①

虽然这则故事是杜撰的,目的是为魏毅宗的统治蒙上一丝亡国之君的志怪色彩,但九鸾钗出现在这里,仍让燕禾感到有些荒诞。

这时,郓王问:“衔蝉奴可要下场比一比?”

郭繁锦就笑着说:“如此,妾就不掺和了。”自古就没有母女同台竞技的道理。

出于孝道,衔蝉奴必不能赢她。

不过,她倒是乐得不参加,省得杨若武又要说酸话。

燕禾:……

她不想参加,但看得出阿娘也不想参加。

无奈,她只能硬着头皮参加。

比赛开始,众人对着织女星穿针引线。

燕禾的手臂酸痛,两手一直在小幅度地抖动,对半天都没对准针孔。

等她好不容易穿过第一个针孔,杨若武已经穿完了。

作为裁判的侍女宣布:“杨娘子得巧。”

才穿了五个针孔的王屿和故意扎伤手的雷岁纷纷放下手中的针线,安静地接受这一结果。

杨若武高兴地去接九鸾钗,冷不丁地对上郓王略带愠色的眼神,吓得面色一白。

她不是傻子,刹那间就想明白了,郓王主动让燕禾参加,目的就是要让燕禾取胜!

王屿和雷岁都不想与燕禾一个小辈相争,只有她上了头。

这入手冰凉的九鸾金钗顿时变得滚烫无比,她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这时,依旧坚持将九个针孔都穿完的燕禾举着针线,向郓王、郭繁锦、王屿,乃至崔惠宁等人宣布:“我也穿完了!”

五岁的金官不懂大人之间的弯弯绕绕,童真地说:“可是杨娘子已经赢了。”

燕禾说:“杨娘子手巧,赢得实至名归。我只想将事情做完,就心满意足了。”

郓王脸上的愠色一扫而光:“我儿做事有始有终,当予以奖赏,以资鼓励。”

杨若武想趁机将九鸾钗转让给燕禾。

孰料燕禾拿起几个摩睺罗,说:“阿耶说君子不夺人所好。我不要发钗……我喜欢这个,阿耶把这些赏给我吧。”

郓王见她竟然将自己白天说过的话记到了心里去,非常欣慰。

他捋了把胡子:“好,都赏予你了。”

燕禾将这几个小陶泥玩具分给自己的弟弟妹妹,连只有半岁的幼弟都没有落下。

她嘱咐侍女说:“这个是三弟的,明天带给他。不过他还小玩不了,等他大一些了再给他玩。”

众人纷纷夸她上孝顺父母,下友爱手足。

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也在无形中变得轻松欢快。

夜里。郓王去了王屿的屋歇息,郭繁锦难得不用伺候他,就和燕禾一起睡。

燕禾将[神农传人]送她的挂在床头。

郭繁锦看到这个样式新颖的香囊,好奇地问:“这是谁绣的?绣工可真精巧。”

燕禾用平静的口吻扔下一记惊雷:“一位神仙娘子赠予我的。”

注释:①这则故事记于唐代苏鹗的笔记小说《杜阳杂编》,讲述的是同昌公主和九鸾钗的神异故事,这里改为魏朝的笔记小说。

②文中出现的某些人物会和唐朝历史人物重合的部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乞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