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登高台 > 第2章 风波定

登高台 第2章 风波定

作者:服金吞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23:00:51 来源:文学城

“赫儿回来了。”

刚走到正厅摘下幕离,不待行礼,上座的一个中年妇人便起身迎出来,笑盈盈的拉着檀嫄的手。

妇人有一张略显瘦削的脸,眉眼细长,嘴唇较薄,哪怕含笑,依旧看起来严肃又不好相与。

檀嫄扶着她的手臂将她送回上座,端庄持重向檀母秦氏和妇人行礼。

“赫儿当真是知书达理。”妇人即是冯夫人,向来有些凌厉的眼中饱含对檀嫄的喜爱。

见别人发自真心地称赞自家女娘,秦氏也很是高兴,嘴上却说:“小孩子家家,你莫要总是夸她。”

冯夫人嗔怪地看了秦氏一眼,又将檀嫄拉到跟前,轻轻拍着她的手说:“怨不得我夸。赫儿在我眼中无一处不好,我巴不得早早将她娶进门呢。”

冯夫人的话出口,秦氏笑意微敛,瞧了檀嫄一眼,一双美目露出几分心疼。过了几息,方才迟疑地开口。

“如今,檀慎惹上麻烦,还待在刑部大牢。经此一事,我们家与胡魏两家只怕结怨更深,婚事……”

取消婚约的事,秦氏终究是没舍得开口。

冯家主君如今官至御史中丞,冯三郎科举之后外放上州,冯夫人为人虽然严肃,但性子爽利不阴狠。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结亲的好人家。

更何况自檀家惹上麻烦,冯家不仅没有划清界限,反而主动帮忙奔走,收集证据。

他们如此重情重义,檀嫄与秦氏提起,不愿拖累他们,想着与冯家解除婚约。

秦氏虽然清楚这样符合道义,但更心疼自家女娘。三年前已经被崔家退过一次婚,如今若再退婚,如何还能许到好人家。

冯夫人显然清楚秦氏的顾虑,果断摆手。

“此事我与主君已经商量过。檀小郎君是被人冤枉的,飞来横祸,怎生好怪他。”冯夫人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至于胡魏两家,不过庶族一朝得势,裙带关系如何长久,还是家中子弟出息才是长久之计。”

秦氏还想说什么,冯夫人举起手打断她:“三郎已经来信,最迟五月便要回长安。若你们对三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到时候我们便将婚期定下来。”

秦氏原本便不十分乐意退婚,若不是檀嫄执意,她压根不会提及此事。

如今听冯夫人话说得坚决,心中更是欢喜,哪还管檀嫄在一旁欲言又止。

檀嫄站在一旁听二人亲亲热热商量婚事,心中一暖,嘴角也不自觉地挂上笑意。

冯家当真是宽厚人家。

她连着三天在大理寺门口堵崔隐的事情传遍了长安,不少人私下议论她对崔三郎余情未了,这样的话难免传进冯家人耳中。冯夫人几乎日日都来,却从未提及此事。

冯家若是在意,檀嫄可能不屑解释,但冯夫人绝口不提,她反而要澄清一下。

挽着冯夫人的手,将她送到门口,檀嫄酝酿一下言辞,将今日遇见崔三郎的事和盘托出,并将自己准备过几日再去刑部打听一下复核情况的事一并说了。

“这几日,传出不少风言风语,恐怕给冯家惹来麻烦。”檀嫄对牵连旁人感到愧疚。

冯夫人显然是十分懂得言辞之道的人,闻言拍了拍她的手,脸上的笑不似在秦氏面前那般开怀,眼中饱含信任,语重心长地道:“你母亲久病卧床,你父亲远在蜀州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姻亲故眷也多在族地,此时整个檀家靠你撑着,我疼你还来不及。”

保养得宜的手拉过檀嫄的手,整个包裹在掌心轻轻摩挲,举止间满是怜爱:“若此时还瞻前顾后,不敢为你阿弟出头,我反而觉得当初看走了眼。此事只管大胆去做,闲言碎语若是说到我面前来,我自有应对。”

好生劝慰一番,冯夫人让檀嫄不要过分忧心,刑部冯家也会安排人时刻盯着,又叮嘱了许多衣食住行的事,方才登车离开。

“冯家人这般行事,我和你阿耶便放心了。”见檀嫄回来,秦氏招呼她近前。母女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秦氏方才小心翼翼问:“今日见到崔三郎,心里可还有不适?”

三年前,还未及笄的檀嫄阴差阳错与誉满天下的崔三郎定亲,不过百日,却又被上门退亲,多少世家嘲讽檀家痴梦一场。檀嫄因此大病一场,三日水米不进。

醒来后,流言蜚语漫天飞,刚开始是出不了门,后来更是连个崔字都听不得。

夫妻二人待她病好转一些,便送去族地高河,一待便是两年,直到去岁腊月决定与冯家商量婚事方才返回长安。

回来后身体好了,只是不似年少娇憨活泼,变得沉稳端庄、冷静自持,长成了世家喜欢的模样。

秦氏感到既欣慰又心疼,这几年不知道暗自咒骂崔家多少次,让人遭此大罪,只是终究无济于事。

几日之前,檀嫄说要寻崔隐时,她便万分不同意。

但檀慎被关在大牢里,生死不知,他们家已是被胡魏两家逼到绝处,不得不为。

没见到崔隐之前,她心焦,今日见到了,也是心焦。

见女儿这半天神色如常,才敢小心探寻一二。

秦氏的担心檀嫄自然懂,但毕竟已经是旧事。她今日去崔隐面前矫揉造作一番,不过也是在赌他可能存有一丝恻隐之心。

她反握住母亲的手,与她回望的眼神清正坦荡,再无当年的迷茫。

第二日,檀嫄再去大理寺,老门房似乎一大早就等在那里,见到他们的马车,远远迎上来,笑盈盈地传达崔三郎的口信。

原来昨日崔三郎猜到她今日必定会来,便让大理寺的人传话,让她安心回去等着,不要再四处奔走。

闻言檀嫄一愣,倒是没有想到崔隐可以猜中她的心思。不过崔三郎向来言出必行,既然如此说了,便表示檀慎可以安全归家了。

想到此处,檀嫄高高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放下来,示意银竹将提前准备好的荷包递过去。

“这些时日多赖老丈关照。”

谁知老门房连连推拒。

“三年前长安大雪,一家老小亲眷,多亏檀家施粥舍药,方才大难不死。”言语中充满感激,又带着几分羞愧,“前几日小娘子已经给过不少,原本也是不该要的。只是我那妹妹外甥孤儿寡母,日子艰难,便存了私心。今日是万万不能再受了。”

檀嫄没想到多年前的举手之劳竟然会结下几分善缘,心中一暖,见老门房神态坚决,便不再坚持。

转而登车回家,向秦氏禀报这个好消息,并向远在蜀州的檀父传信。

大理寺门前发生的事,当日便被传回崔府。

听到云七的话,崔隐倒没有太诧异。在公府衙门当差的人天生长着势利眼,能让檀嫄堂而皇之地等在门口,其中定有缘由。

只是他也没料到竟还与三年前有关。

不过檀家小娘子三年前满长安的设粥棚,还得了个“玉观音”的美名。

这件事倒也不算太久远。

说到底,他自己也算是“事中人”了。

想到此处,崔隐也是一怔,他倒是很久没有想起过这些旧事了,可能是这些时日,檀家的消息总是传到他耳中。

正想着,抬眼却看云七还站在面前,一张标准武夫的脸上,难得带着欲言又止。

崔隐随口问他:“有事?”

云七似乎是定了定心,才有些艰难地开口:“郎君,云九那边传回来消息,说湘王妃和义阳郡主已经离开封地。照信件发出的时间推算,不出半月便可回到长安。”

义阳郡主?

想到那个蛮横跋扈的少女,崔隐素来沉着冷静,此时也不由得有些头疼。

湘王是皇帝同母兄弟,十八年前救驾而亡,生前留有一儿一女。儿子还未启蒙,一场急症去了。只留下义阳郡主这一独女,湘王妃自是宠溺非常,纵然是皇帝和皇后也是爱如亲女。

这样惹不起的宗室贵女偏生对崔隐一见钟情。纵然三年前去了封地,时不时也有些爱慕崔三郎的言语传回来。

到底天高水远,崔隐还是得了几年清静。

只是如今她已到桃李之年,纵然大秦崇尚女子晚婚,也确实到了应当婚嫁的年纪。

若她还如同三年前那般执意嫁到崔家,便难保皇帝不会赐婚了。

看到自家郎君清癯雅致的手不自觉扶着额头,在明亮的烛光下状若瑶林玉质、清姿逸韵的脸,云七心想:

怨不得义阳郡主念念不忘。这么些年,长安城为三郎君痴迷的女娘还少吗?便是那檀娘子被退亲后,不也痴傻了一段时间?

不过这样的话,云七也只敢在心中想想。

无论何人,若敢在崔隐面前说一句他样貌好的话,纵然不被割舌头,也得被他整得难过上几天。

“去看看父亲可还在书房?”低头沉思半晌,似乎是想到什么要紧处,崔隐吩咐。

此时刚过戌时,崔父还没睡。

崔隐敲门进去的时候,崔父刚把一卷书放回书架上。听到他的来意,原本还在挑拣书卷的手一顿,转身看过去。

崔父名俭,乃是当朝中书令,也是崔氏一族现任族长,身形颀长清瘦,神采奕奕,一双与崔隐相似的眼隐含精光。

“你是怎么想的?”崔父随手将书卷放下,走到一旁的案前坐下,示意崔隐坐下。

“父亲,崔氏子不与皇室结亲是祖训。”看着崔父带着几分戏谑的眼神,崔隐面不改色。

对上崔隐面无表情的脸,崔父觉得儿子长大了果然不如幼时有意思。

“三郎啊,给崔家找个冢妇吧。”崔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