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登高门 > 第3章 第 3 章

登高门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城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8 02:46:09 来源:文学城

纪青妩看着那远去的主仆二人的身影,疑惑的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不是,她也就之前略微在脑海中想了一下而已。

她也没打算高攀他。

若是她真想勾引他,凭她这些年看了这么多年话本子的经验,还需要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吗?

再说,刻意接近,寡廉鲜耻又是什么话!

只不过纪青妩自己巧合的接连两次撞上对方,实在难以自证清白。

且对方也根本没打算给她解释的机会,显然已经认定了她就是那般没脸没皮想要勾引他的女子。

好大一口黑锅就这么凭空落在了纪青妩的身上。

若是一般心思敏感的女郎,听了寡廉鲜耻这么不留情面的话,少不得要肝气郁结,寻死觅活一番。

纪青妩则不然。

这些年来,纪青妩虽养在继母柳氏名下,可实际上只是担了个教养的名罢了,实际上不大管她的。她自小是被乳母带大的,时下的礼教规矩不只学了个表面功夫,只求面子上过得去。

再加上柳氏出去应酬极少带纪青妩,她在内院实在枯燥,便养成了看话本子的爱好,她那仅有的一点儿月例都被她买了话本子。

那些话本子的故事曲折动人,其中的主人公做事大胆而又新奇,给她枯燥无味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乐趣。

可以说,十六年来纪青妩大半的人生“阅历”都是从话本子中获得的,在她看来,陆观澜不留情面的话,不过是她人生话本子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曲折罢了,跟她未来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更是没有一点可比性。

况且,她不仅没有因不慎摔倒而破相影响未来的姻缘。

甚至撕裂对方昂贵的的锦缎衣袍,也因着对方的嫌弃误会,连赔偿的银子都不需要给。

这怎么不是一种因祸得福呢?

因而那话语对纪青妩可以说毫无攻击力,她压根没往心里去。

不过,她到签殿时到底是有了顾忌,生怕再碰到那“贵人”,走路时不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不放心的环顾了四周,确定四下无人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进了签殿。

幸好,先前的贵人已经离开了。

殿中仅有值守的大和尚和几个来求姻缘的女郎。

纪青妩便先去摇了个运程签,她想着噩梦的事情,心中默问将来的人生运程,她忐忑的看着掷出来的那根签,上上,签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值守的大和尚走上前来,要给她解签,纪青妩舍不得银钱,她摇了摇头拒绝了。

纪青妩正经书没看多少,话本子倒是没少看,这句诗文的意思她自然是能看得懂的。

不就是说,她的人生本来像是梦境那样是条无解的死路,但是因为她这几日做的预知梦,所以又有了新的转机。

倒是很符合她目前的境况。

纪青妩心里安定了许多,恰好那几名女郎也掷了好了签,她遂又去姻缘签那里摇了一签。

这次心里有了底,纪青妩倒是不慌。

见抽出的是中上签,纪青妩的心稍定了定。

她垂眸细细看那签文:旧梦散尽新枝发,春风二度更胜花。

这次的签文纪青妩也顺其自然的代入了那梦境,下意识觉得就是因为有了梦境的提醒,所以她摆脱了原本的恶缘,过上了新的美满生活。

连着掷了两签,都恰好顺了纪青妩的心意,她心中一下子轻快了许多。

不管那签文是否为真,最起码都预示了好兆头。

她将木签放回签筒,又笑盈盈的同大和尚道了谢,这才离开。

待她出了签殿,那大和尚有些好奇的从签筒中抽出纪青妩方才放下的那枚签来扫了一眼。

看清楚那签文内容后,他反而更摸不着头脑了。

奇怪,这签文分明是预示二嫁。

那女郎到底在高兴些什么?

……

纪青妩在慈云寺总共住了七日。

也不知是因为给生母诵经祈福起作用了,还是在寺庙吃斋念佛的苦修起了效果,除了入住的第一日,纪青妩没再做那个梦。

不过梦境的内容却深深烙印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

况且,此梦关乎纪青妩今后的人生,她亦不敢忘。

第七日,纪青妩吃了斋饭,午休过后,刚要跟一同来的女娘们开始下午的修行。

忽有小沙弥来叫纪青妩,说是府里来人接她了。

和先前送她时一样,是她院中的大丫头玲珑和一个婆子。

不用纪青妩吩咐,她们便麻利的收拾了她的的行李铺盖,搬到等在门前的马车上。

她拢共就没多少行李,一趟便搬完了。

纪青妩同管事的大和尚辞别后,便坐上回府的马车。

一上车,玲珑就掏出了来时带的点心盒子,心疼道:“娘子可要用些点心,寺里斋饭少油水,娘子瞧着可比之前清减了许多。”

继母柳氏连慈云寺住宿的钱都不肯主动拨给她,又怎么可能费心思让后厨给她准备糕点吃食,这些定然是玲珑这丫头费心主动替她张罗来的。

纪青妩捻了枚酥皮枣泥糕,托着帕子小口小口吃着,在寺中吃了这些日子的斋饭,连带味觉也变得更敏锐了,平日里尝着再寻常不过的枣泥酥,这会儿只觉酥皮入口即化,枣泥更是清甜沁脾,甜而不腻,正好合了她如今的口味。

虽她在府中境遇不好,可玲珑却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她,连那个梦中,自己能逃跑,也是因为有玲珑的帮助……

纪青妩心中暗想着等她今后若是发达了,定然不会亏待玲珑。

一连吃了三个枣泥酥,纪青妩满足的用帕子擦了擦唇角的碎屑。

这才清了请嗓子问:“不是说好第八日一早来接吗,怎的今儿下午提前来了。”

玲珑递了一盏茶给纪青妩润喉:“听说是夫人的娘家人从洛阳老家来京办事,顺便看望夫人,前些日子传了信,约么今明两日就能到了。”

见纪青妩不说话,玲珑又补充道:“估摸是怕到时候府上忙着张罗伺候客人,顾不上娘子,这才使我们提前接了娘子回来。”

即便是柳氏的娘家亲戚来府上看望,又哪里需要如此大张旗鼓。

他们忠毅伯府再穷酸,也不至于连两个来接女儿的仆从都腾不出来。

纪青妩忽的想起了梦里的一些细节来,梦里的柳氏曾将她与自己的娘家侄子定了亲事,却在临近成亲之时,和她退了亲,以至于后来她在亲事上愈发艰难。

纪青妩心中推测,这次柳氏的娘家亲戚名曰探望柳氏,实则就是来相看自己的。

因而柳氏才不顾一开始约好的日子,早早的叫人来接她回府。

想明白其中的关键,纪青妩自然是不能叫梦中事情成为现实。

纪青妩一回府,便有门房小厮去院内禀报。

她在院子里刚整理安顿下,便有柳氏那边的大丫头兰香来通传:“大娘子,夫人让你到她房里说话。”

纪青妩应下,又从衣箱里取了件半旧的衣裳换上,这才去了柳氏的院子。

正堂中,柳氏正和兄嫂郑氏说话。

门口打帘子的丫头道:“夫人,大娘子来了。”

郑氏顺着那丫头的声音抬头看去,正见纪青妩微垂头倾身走进来。

正身抬脸时,屋子瞧着都亮堂了似的。

柳氏打量着她,只觉她在慈云寺呆了几日,面上肉少了一些,反倒显得人容色更出挑了,叫人一时竟移不开视线。

坐在她身旁的郑氏唏嘘道:“你家这大娘子生的着实标志了些。”

她老早就听说自己那姑婿,也就是忠毅伯年轻时生的好,惹的前头那个高门嫡女要死要活说什么也要嫁给这不争气的忠毅伯,最后和家里都闹掰了才如愿,可惜就是福薄缘浅,只生了个女娘就病死了。

原本郑氏还当是夸大的传闻。

生女肖父,如今一见纪青妩生成这般模样,郑氏对那坊间传闻也信了几分。

只这样的姝色实在不能说是宜室宜家,单单是摆在那儿当幅画儿瞧着倒是赏心悦目,可若是娶回家去,恐惹的家室不安宁。

郑氏心中犹豫。

柳氏一开始就打着做媒的念头,叫纪青妩来也是打了相看的意思,如今一听郑氏的话,登时察觉出几分不对味儿来。

不过她仍是不死心,她叫了纪青妩上前来,佯装亲热道:“阿妩,这是你舅母,你小时候她还来看过你呢。”

纪青妩其实记得,那时刚好是纪芙生日,郑氏给纪芙送了许多漂亮的礼物,对纪青妩却只是顺带瞧了一眼。

后来纪芙还拿了郑氏送她的钗子到纪青妩面前炫耀,趾高气昂的对她说这是我舅母,不是你舅母。

不过纪青妩仍是笑盈盈道:“阿妩给舅母请安,舅母如今瞧着比五年前还年轻不少呢。”

她这轻巧的一番话,即使是奉承,也惹的郑氏喜笑颜开。

毕竟谁不爱听好话呢。

柳氏见她如此上道,面上很是满意:“你舅舅还要在京城办事,阿妩你在府中没什么事,便陪着舅母出去逛逛。”

纪青妩却又问:“芙妹妹怎的没空,舅母之前不是最疼她的吗?”

柳氏不满的瞥了她一眼,又笑着对郑氏道:“阿芙还有课业,嫂嫂莫要见怪。”

郑氏此次本就是来相看纪青妩的,又怎会有意见,便也随口应承了过去。

几人又聊了会儿家常,纪芙散学便回来了。

他们府所在的巷子都是落魄的勋贵世家,府里都不宽裕,却也还保留着勋贵的体面,便合起伙来凑钱请了几个女先生,到巷子中间的安定伯府一同教几个府上的女郎们琴棋书画。

也就是方才柳氏所说的课业。

原本纪青妩也是去的,不过及笄之后,柳氏说要给她议亲,便不再叫她去了,也少拿一份束脩。

纪芙一进屋看到郑氏眼睛就亮了起来,她扑倒郑氏怀里撒娇:“舅母想芙儿了没有,有没有给芙儿带礼物。”

柳氏笑骂她:“成日里没个个正形,净学些泼皮作态,快起来,别给你舅母添烦。”

郑氏膝下无女,生了三个小子,因而也比较喜爱纪芙这个对她格外亲昵的侄女。

郑氏当即从手上褪下个白玉镯来套到纪芙腕子上,一旁的的柳氏口头推拒“使不得”,却也没当真阻拦。

纪芙平白得了镯子,喜不自胜,捧着手腕喜滋滋的给柳氏瞧。

郑氏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纪青妩,想了想,又褪下另一只手的镯子,套到了纪青妩的纤细腕子上。

还未等纪青妩道谢。

纪芙却先不高兴了,娇蛮道:“舅母,您怎么把镯子也给她了。”

谢谢读者宝宝们的评论,我感觉码字动力又满满了[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