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稻香渡 > 第3章 薄霜市场——第一笔买卖的酸甜苦辣

第三章

霜降后的第一个集市日,天还没亮透,稻香渡的木桥就被脚步声踩得咚咚响。沈青禾挑着两筐新碾的糙米,跟在舅舅身后,扁担吱呀,像老人咳嗽。她第一次把“收成”变成“货物”,心里没底,脚底也虚,总觉得桥下的水比平日深,倒映出的自己一晃就碎。

舅舅步子稳,她却一路打晃,肩膀被麻绳勒得生疼。出了村,河风像湿毛巾抽在脸上,冷得她直缩脖子。远处镇口那片空地上,已零星支起油布棚,豆浆味、炭火味、鸡鸭味顺着风飘过来,混成一股热腾腾的生闹。她深吸一口,胸口被烟火气烫得稍微踏实,可挑子的重量又把这踏实压碎——两筐米,五十斤,是她亲手育苗、插秧、收割、碾出的第一笔“钱”,她输不起。

摊位在集市尾巴,背靠一棵老槐树,叶子掉得精光,枝桠像瘦骨嶙峋的手。舅舅帮她铺好塑料布,压了两块青砖,便去卖自己的竹篮,留她一个人看摊。日头刚冒红,集市已嗡嗡成一片海,她却像被钉在岸上的孤岛:不会吆喝,不会看秤,甚至不敢抬头。

行人匆匆,偶尔有人蹲下来抓一把米,问价。她报得结巴,声音被冷风撕得七零八落。人家一听价格比前头老摊贵两毛,笑着摇头走开。风越刮越大,塑料袋被吹得鼓成风筝,她慌忙去拽,一筐米“哗啦”倒出一道小瀑布,黄澄澄的米粒滚进尘土,像散落的星星。她蹲下去捡,指尖冻得发紫,眼泪险些砸在米里。

就在那时,一个清朗的男声从头顶落下:“给我来五斤,袋子我帮你扶。”她抬头,看见顾澎——白衬衫外裹着藏蓝毛衣,袖口沾着木屑,肩上搭着一只空背篓。他蹲下来,一手替她按住袋口,一手把散米扫回筐里,动作利落。秤是借隔壁摊的,他教她看星点,教她报斤两,声音不高,却盖过了市集嘈杂。五斤米递出去,他把钱折成一个小方块,塞进她手心,像塞进来一枚定心丸。

顾澎没走,蹲在旁边,把背篓里几个小木摆件排成一列:打磨光滑的稻穗、袖珍水车、掌心大小的犁。他吆喝不如老贩子响亮,却带着笑:“买十斤米,送一个小摆件,限量十份。”孩子先被吸引,拉着大人过来挑,女人家喜欢那小巧水车,男人顺手抓起一斤米,在指缝里捻,看粒粒饱满,便掏钱。沈青禾手忙脚乱地称重、找零,耳根烧得通红,可筐里的米眼见着落下去,空出的位置被铜板与纸币填满,风一吹,哗啦啦响,比任何恭维都好听。

不到晌午,两筐米见了底。她攥着一把皱巴巴的零钱,在膝头抹平,叠好,一共一百四十六块二,扣除本钱,亏三块八。她盯着那三块八,心里却像有束小火苗噼啪作响——赔的是钱,赚的是“会了”。收摊时,顾澎帮她把筐叠到背上,自己拎那只空背篓,两人并肩往渡口走。尘土在夕阳里飘,像一场细小的雪,她侧头看他,想说谢谢,却先问:“你怎么会来集市?”他笑,露出一点白牙:“木匠也要买豆腐,顺路。”话很轻,像风,却吹得她心里那片荒草沙沙地动。

回到村口,天已擦黑。她把三块八的亏损写在随身小本子上,字迹歪歪扭扭,却带着奇异的庄重——这是她在“赚钱”这条路上摔的第一个跟头,也是她站起来的第一个支点。远处河面泛起灯火,一点点,像谁撒下的碎银。沈青禾深吸一口带霜的空气,忽然觉得,赔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再摆下一次摊。而此刻,她已迫不及待想迎接下一个集市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