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我另嫁他时 > 第18章 第 18 章

当我另嫁他时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小雨天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2:40 来源:文学城

秋棠院位置宽敞,是裴府内除正阳院最好的地方。院中种有一株百年棠梨树,春季时节,花团锦簇,芬香扑鼻。

里头漆木家具色泽鲜艳、屋内左侧间摆着一架绚丽的彩绘屏风将内室与外室分开,地板上铺设柔软的茵席、精巧的器物摆满箱柜。

贺佳莹扑在妆台上,凑近五菱铜镜仔仔细细的照着脸蛋,她脸上的伤逐渐消散,只剩最后一点疤痕。疏影跪坐在一旁替她通发,手下动作温柔。

贺佳莹看了一会,突然一把扔开手中的梳篦,愁眉苦脸的看着疏影,“姨母和表兄越来越看着宋徽音了,以后这府里怕是没我的位置了。”

疏影连忙安慰,“怎会,女君爱重女郎,这些时日送来的补品如流水。”

贺佳莹正要回话,屋外传来动静,婢女立在门口恭敬道:“女郎,张媪求见。”

她面带疑惑,“张媪是谁?”

疏影凑到她耳边细语:“就是那日您让人去宋娘子门前叫嚷挑衅的那个。”

“她来干什么?”贺佳莹一脸没趣,懒洋洋的半躺在榻上,挥手让疏影出去打发人离开。她半眯着眼在榻上养神,疏影出屋后又进屋,“女郎,张媪说有要事求见,请您赏个面。”

贺佳莹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吩咐道:“让她进来罢。”

张媪进屋后不敢乱看,跪在榻前磕头行礼,“贺女郎安好。”

贺佳莹哼哼两声,不悦道:“安好?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安好了。”

张媪连连磕头几下,谄媚道:“都是那宋女的不是……”

“好了!不要在我面前提她,你到底有何事?”贺佳莹不耐烦的睁开眼,打断张媪的话音。

张媪面露精光,她跪地膝行几步凑近贺佳莹耳语几句。

贺佳莹脸色凝结,斜着张媪,“这可要命的事!”

蔡媪猛的抬手拍着膝盖,提高声音:“我的女郎哟,你再不做点什么,就真的要被赶走了!”

贺佳莹起身下榻,在屋内来回踱步,张媪见她这副举棋不定的模样,再下一剂猛药,“奴婢方才听闻府内众人都在谈论,昨夜少将军已与宋女圆房。”

贺佳莹没有说话。

张媪再下一剂猛药,“奴婢还听说女君正在为您相看,要将您匆忙嫁出去!”

“不可能!”贺佳莹回头怒道,声音惊着守在门外的疏影。

疏影抬手敲门,“女郎,怎么了?”

她等了许久无人应声,正准备推门而入时屋内发话了,“无事,你去灶房取点牛乳茶。”

疏影见她声音并无异样,应了声“诺”,转身离开。

屋内,贺佳莹紧盯中张媪,“此事交给你去办,务必周全,不能让人发现端倪!”

张媪坚定的点头,“娘子放心。”她惦着手中沉甸甸的金饼,满意的离开秋棠院。

——

颜娘捧着洗净的衣裙放入橱柜中,她跪坐在地上整理,忽闻衣裳上的熏香味道有些奇怪,不似以往的香味。

她抱怨两句,又将整理好的衣裳全部抱出,打算叫人再去重新熏一下。

徽音注意到她的动静,她走近颜娘,“怎么了?”

颜娘吃力的抱着漆盘,“不知谁换了熏香,婢子去叫她们重新熏。”

她身形摇摇晃晃,面前堆高的衣裳阻了她的视线,莫说下楼梯,便是走路都困难。

徽音凑近衣裳细闻,确实换了熏香,她接过颜娘怀中的衣裳放进橱柜,“这味道挺好闻的,就这样吧。”

颜娘也跪坐过去,和徽音一同理衣闲聊:“方才正阳院来人递话,三日后要在府里做一场巫术祭祀,驱邪去灾。”

徽音疑问:“好端端的做什么法事?”

“说了长安城里来了位德高望重的张方士,王公贵族们都争相请他到家中驱邪去祟。”

徽音起身走到屋外楼梯口,将阿桑唤上来询问:“听说府中要做法事,夫人一直信这个吗?”

阿桑回忆片刻后回道:“女君确实信这个,往常几年府内也请过几次。”

徽音点点头,没再问什么。

风平浪静的度过三日,到了法事这天,裴夫人早早便派人将徽音请去前堂,颜娘伺候徽音穿衣,挑了件素色宽袖曲裾,发分为双侧,从颈后集在一处挽髻垂至背后,再以玉簪插笄固定。

她到时,前堂木廊处全部被绘有二十八宿的灵旗围住,底部还坠有摇铃,院子地上用朱砂画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图。

正中间摆着张漆木法桌,上头布满各式各样的法器,那名据说法力高强的张方士正稳稳跪在法案前的蒲团上,头戴冠帽,手持桃木符剑,口中闭目念念有词。

他身后聚着四个带着彩绘面具的青壮年,露出的上半身绘着人兽狮身像,互相搭肩弯腰聚成一团舞动,吟唱古老的驱邪咒语。

看见这副场景的徽音心中隐隐感到不适,默默站到闭眼祷告的裴夫人身后。

时下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笃信巫术,在遭遇疾病、灾祸或不祥之兆时,常会请巫祝或者方士主持驱邪仪式,以求消灾解厄。

从徽音走进正堂后,贺佳莹便紧紧盯着她的身影,她掐着手心不忿的想着,宋徽音这不施脂粉的模样将在场所有人都比了下去。

明明穿着打扮极其素雅,偏偏配着她那张脸,气质清冷如同仙子降临。

她视线移到正中,看见那瘆人的法案后浑身一激灵,赶忙闭上眼不敢再看。

临近时辰,张方士起身绕着前堂走了一圈,视线扫过府内所有人,随后他站在中央开口:“请夫人和府内众人一同向天祷告,祷告结束后变开始除祟驱魔。”

众人听话的跪在蒲团上,向法案恭敬的磕了三个头,随后闭眼祷告。

徽音睁开眼环视一圈,身边的裴夫人和贺佳莹,以及一旁跪着的仆妇和颜娘,全部是一副祈诚模样,无比珍重的跪在蒲团上祷告。

她突然感觉有人在看自己,徽音抬头望去,是那张方士正紧紧的盯着她,眼神放肆。

她心中一跳,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这周遭的一切突然像是变成牢笼将她束缚起来,让她无处可逃。

原来今日除的祟,要驱的魔,是她。

祷告结束后,那张方士就持着桃木符剑开始舞动,徽音站在裴夫人右侧,手中泛起汗,她想去找颜娘,让她赶紧去找裴彧报信。

可那张方士一直堵在三人的前方,她根本脱不开身。

不多时,张方士停下在案桌前,点燃朱砂黄咒扔在空中。符咒燃烧成灰烬后突然炸开,与此同时,灵旗下嵌着的四角摇铃急速的抖动起来。

“叮铃叮铃”声响彻前堂,众人都被这动静吓住,惊恐的望向四周。

裴夫人则是抱住瑟瑟发抖的贺佳莹焦急的问道:“张方士,这是怎么回事!”

张方士抚着胡须,高深莫测:“夫人,摇铃作响,这说明府上有邪祟作乱!”

“邪祟,怎么会?”裴夫人一脸害怕。

张方士取过法案上的青铜铃,抬手安抚住裴夫人,“夫人莫怕,本天师此次进京为这邪祟而来,待我抓了她替府上除害。”

“好好好,方士快将她除了!”

张方士举起手中的铃铛,环顾一圈道:“这是本派法器,它只会在碰见邪祟时作响,各位莫怕。”

他说完,举着那铜铃站到众人面前逐个的去试,那铜铃一直未曾响动,被试过的人都松了口气,聚在一起讨论那邪祟到底是谁。

徽音冷冷的注视张方士故弄玄虚的动作,今日一切都是冲她来的。

她攥紧衣袖,想着破局之法。

时人极信方士鬼神之说,今日这出当真狠毒,若裴彧不回,她根本没机会脱身。何况她并不清楚裴彧是否信方士,又是否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救她。

终于,院内的仆妇都一一被试过,铜铃未曾异动,现在只剩下裴夫人、贺佳莹还有徽音三人未被试过。

张方士举着铜铃来到三人面前,恭敬的行礼,随后朝裴夫人道:“夫人,冒犯了。”

他举着铜铃放在裴夫人面前,铜铃未响,裴夫人松了口气。他又举着铜铃放在满脸恐惧的贺佳莹面前,铜铃依旧未响。

至此,只剩徽音一人,所有的人视线都投在徽音的身上。

张方士举着铜铃,问向裴夫人,“夫人,不知这位是?”

裴夫人解释道:“她是我儿的妾室,刚刚入府。”

“哦?”

张方士踱步到徽音面色,上下打量一番,“刚刚入府?”

若是旁人叫他这样盯着定然已经慌乱不堪,可面前这位女子却不躲不闪的盯着他,眼神没有片刻躲闪。

张方士突然摇摇头,随后举起手中的铜铃放在徽音面前,三息之后,那一直安静的铜铃急速的响动起来,声音刺耳惊醒众人。

只见他立刻后退三步,抄起法案上的桃木符剑指着徽音怒喝:“邪祟,还不速速现行。”

众人都被他弄懵,裴夫人也开口替徽音解围,“方士,是不是弄错了,她……怎么会是邪祟。”

张方士依旧未曾收剑,反而逼近两分,剑尖直抵徽音面门。

“夫人,铜铃绝不会错,她就是邪祟!似她这般的邪祟,杀孽极重,身边的亲缘都会因受她影响而丧命。”

这时有人喊道:“宋家好像就她一人活了下来。”

此言一出,引起一片恐慌,连裴夫人都不自觉的揽着贺佳莹后退几步。

颜娘却冲出来不停的朝裴夫人磕头:“女君,这不可能,娘子绝不会是邪祟!若说娘子克亲缘,奴婢跟在她身边十七年,为何不曾出事!”

张方士补上一句:“所谓亲缘,自然是父母兄弟,以及夫君。”

一直未曾说话的徽音这时走了出来,她扶起地上不停磕头的颜娘,重重的握了下她的手。

颜娘瞬间明白她的意思,退回原地,趁着众人不注意之际离开前堂。

徽音随后转身看着那张方士问道:“方士说我是邪祟,除了这铜铃可还有别的证据?”

张方士不悦了甩了下宽袖,提着那把剑逼向徽音,“此乃法器铜铃,驱祟利器,它便是铁证,还需何证据?”

徽音却指着铜铃道:“这铃是你带来的,也是你操作的,难保你不会动什么手脚。”

“你这邪祟,竟敢质疑本方士。”张方士怒喝一声扔下手中木剑,转身拿起法案上漆耳杯,那耳杯中不知道盛放的是什么液体。

张方士冷笑道:“你既不见棺材不落泪,那本方士便当着众人的面叫你现形!”

他单手结印在胸前,举着耳杯念念有词,一把将杯中的液体淋在徽音素色衣裙上。

眨眼间,徽音衣裙陡然变色,周边萦绕着一股绿色焰火,可令人奇怪的是,那火焰却烧不掉她的衣服,也无法灼伤她。

众人见到着离奇的一幕纷纷叫嚷:“她果真是邪祟!”

“怎么会有人不怕火!”

徽音看着身上熊熊燃烧的绿焰,下意识的后退几步,脸颊瞬间失去血色。

张方士带来的人手持木剑将她团团围住,口中不住的低语吟唱:“北斗在上,护我真形。逆吾者死,顺吾者生。急急如律令!”

她抬起头,脑中一片空白,明明是春日里,却仿佛置身冰天雪地,全身上下都爬上寒意。

下一本准备开的预收文《皇后娘娘她杀回宫了》,喜欢的宝子收藏一下吧~

很多人都说辛夷命好,她自己也这样认为,一介边陲武将的女儿,走运嫁给肃王做正妻,少年夫妻情深,成婚三载亦无旁人。

又逢大行皇帝突然暴毙,三王之乱死伤无数,皇室中竟只剩下肃王这么一位成年皇子,捡漏做了新帝。

而辛夷,自然而然也成了皇后,京中无人不道她命好。

帝后情深,椒房独宠,引为佳话。

——

新帝登基的第五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广纳妃嫔。

这一年,也是辛夷幽禁北宫的第三年,她望着寒风中簌簌落下雪梅,忆起往昔。

刘湛初登基时,前朝后宫被梁氏外戚把持,匍匐在她跟前赌咒发誓:“我纳她们进宫只为平衡朝堂,绝不会碰她们!”

辛夷望着他含泪的眼,信了。

后来,她和梁妃有孕只相隔了一月,他抱着她安慰:“你放心,将来太子的位置只会是我们孩儿的。”

再后来,梁妃小产,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辛夷,她努力辩解,他揽着虚弱痛哭的梁妃冷声道:“待你的孩子生下,就抱给梁太后抚养。”

她甚至都没来及看那孩子一眼,就被人匆匆抱走,还在月子里就被驱逐到北宫幽禁,无召不得出。

幼子被夺,父兄被贬,幽禁三年。辛夷怨了三年,也恨了三年,她突然就想通了。

情爱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权利才是王道。

——

谢氏子谢清宴,是世家千百年来最有风骨的一个人。

他胸藏沟壑,智计无双,弱冠之年便已成为朝堂上能扭转乾坤的青年领袖,一言可定风波,一策可安社稷。

少时目睹梁氏外戚霍乱朝纲,引发三王之乱,百姓流离失所。

谢清宴立誓铲除外戚匡扶社稷,并非为了家族荣辱,亦不为青史留名,而是源于心中最炽热的家国理想,他想要太平盛世,海晏河清。

可没人知道,这位年轻臣子心中藏着一个秘密——他倾慕那个注定要与他对立的女人。

明知前方是万丈深渊,谢清宴却甘之如饴地一步步走近。

这场清醒的沉沦,从他遇见辛夷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排雷:

女非男c/男二上位/追妻火葬场/女主皇帝有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