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 第13章 第 13 章

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置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4 00:58:39 来源:文学城

619年十二月上旬,李世民带军前往长春宫,与他同行的还有他陕东道大行台的一众官员,经过浅水原一战,秦王府的政治军事团体凝聚力更强了。

而这一次前往长春宫镇守,虽说确实远离了政治中心,但从另一方面讲,天高皇帝远,远离中央,才能更方便地发展秦王府的势力,网罗人才招揽兵将。

前面提到过,长春宫可以说是长安的门户,相距三百里,若是急行军,一日一夜就能到,但现在又不着急,因此李世民一行人倒也不是很着急。

这会儿可没什么娱乐设施,于是大家在路上也是时不时说些话以解路途乏味。

李世民旁边是刘文静、殷开山、房玄龄、杜如晦一行人,大家就说起离开长安前的事情。

李渊与李轨交恶,李唐东征就会束手束脚,于是李渊在扣留了使者邓晓后就想派军去攻打西凉,但这时候站出来了一个人,叫安兴贵。

他提出来可以不费刀兵而尽收西凉,愿意前往西凉去做说客。

这人为啥这么大口气呢?因为他就是西凉一带的豪族出身。

李轨是凉州,也就是后世的甘肃武威人,当地杂居很多胡人,当年薛举起事,大家都很不安,于是打算推任一个首领来领头,团结起来抵挡薛举的进攻,因为当时乱世中有个谶语——李氏当王,李密,李渊都在一定程度上应了这句话,于是大家就推举了李轨。

李轨的西凉政权包括两大阵营——当地胡人集团,以曹珍、安修仁(安兴贵的亲兄弟)为首;还有就是以谢统师为首的旧隋官员。

李轨的谋主叫梁硕,是一名汉人,他就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李轨小心着点胡人。

这话让曹珍等人知道了,那自然是心里不痛快,你有毛病啊好端端地说人坏话,要不是我们这些胡人大氏族撑着,他李轨当得了这个老大吗?

于是曹珍联合当地胡人,以谋反的名义污蔑梁硕,这李轨也是个没主见的,还真信了,把梁硕毒杀了。

他这一搞,跟着他的旧隋官员都有些心寒,大家都是汉人,你护不住梁硕,来日曹珍把枪口对准我们,难道你还保得住我们吗?

经过这件事后两边就有点不对付,后来遇上大旱之年粮食绝收,百姓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李轨就想开仓放粮,曹珍一方很同意,因为当地老百姓还是胡人多,正在挨饿的是都是他的族人啊。

但是汉人官员们不同意,粮仓是轻易开的吗?要是这会儿把粮食吃完了,万一有敌人来攻打,那怎么办?

道理是有点对的,但是这群旧隋官员说的话就挺不中听。

“百姓饿者自是弱人,勇壮之士终不肯困,国家仓粟须备不虞,岂可散之以供小弱?”

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在挨饿,饿死的肯定也都是身体不好的,国家粮食怎么能拿去救助这些没用的弱小之人呢?

这话要是后世的官员敢说,他前脚说完,后脚出门就得被臭鸡蛋砸死,这说的是人话吗?

不过,当时不是现代,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们二凤同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觉悟的,起码李轨没这个政治素养。

他听了这话,居然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不放粮了,就是这么随便,这么离谱。

于是,在因为毒杀梁硕与汉人官员离心后,他又因为不肯放粮救助百姓,与当地胡人官员有了隔阂,民心尽失,两边都得罪了。

李盛一边听着李世民他们说话一边自己翻着系统的资料看,一边看一边摇头,这也未免太没主见了吧,就算唐朝不出手,这李轨也早晚给自己作死。

“安修仁上言陛下,安氏于凉州世代豪望,世族百姓多有依附,寻隙图谋,大事可成。”房玄龄对安修仁倒很看好。

李世民抚摸着飒露紫扎成小辫的鬃毛,自从被妻子和身边的侍女梳过鬃毛以后,飒露紫对他的手艺好像就有点嫌弃。

妻子有孕,这是临走前吩咐府里的侍女给飒露紫扎好的,下次再扎,就只能是他上手了,不知道飒露紫给不给面子,反正上次不是很买账,好像还对他翻白眼来着,要不要从亲兵里找个手巧的来干这个活儿啊。

“李轨据守河西之地,连好吐谷浑,结援突厥,若是兴兵征讨,确实不容易,而他位居关中平原后方,西凉不稳,我大唐就不能放手东征,也是难办。”

“陛下有意天下,那西凉就必须要拿下来,张掖、敦煌、西平等地,都是要塞,河西走廊,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但愿安修仁能身到功成,不费兵马是最好了。”

一行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但走着走着,系统冒出来闪着橙色光提醒李盛:“宿主请注意,侧前方1200米处有马群出没,且正在被围堵捕捉,马群攻击力很强,请注意安全,不要围观以免受到伤害。”

而拥有我们纯厚大中华基因的李盛:马群,长什么样子?捕捉?怎么捕捉?我没见过啊!很好,有热闹看,这TM必须围观!

于是李盛仗着后面有人给撑腰,就要试探性地往那边走动,李世民感觉出来了,勒住缰绳,示意侦察兵上前去看。

“殿下,是一群山匪,应该是袭击了一个队伍,马群受惊伤人要跑。”

哪怕是乱世之中,也总有队伍来往各处,或做生意,或投奔亲友。

实力雄厚的大商队来往贸易,像是前面提到的盘踞西凉的昭武九姓,他们大部分都是粟特人,就很擅长做生意;

再有就是在故地过不下去投奔亲友的家人了,像秦王府中就有举家来投奔的谋士。

“带人过去看看。”李世民下了马,传令歇息一会儿。

没过一刻钟,唐骑兵就把那群人带过来了,确实是山匪,而且看着这山匪过得居然还不错,膘肥体壮的,一看就干了不少打家劫舍的事儿。

那一队人看起来有二十多个,都被杀害了,李盛看得很不好受,能有马车有护卫的人家,在乱世之中都朝不保夕啊。

马有十几匹,有的是用来拉马车的,有的是护卫骑着的马,这会儿都高高地竖着耳朵往前伸,是一个警觉的姿势,应该是在刚才的打斗中被惊到了,都很不安很有攻击性的样子。

他还看到一匹黑马臀腿处扎了一只箭,正在往外流血。

士兵们只是把马群用长枪围了起来,马的战斗力也是不可小觑的,一蹄子踹过来把人的肋骨踢折了都有可能。

但是马是战略资源,他们也不想伤着。

李盛试探性地过去,李世民拦了一下,被李盛轻轻撞开了手,他想试试,这些马如果去流浪,最后也就是个被人宰杀吃肉的命,跟着部队,起码短时间内能吃饱。

离他最近的大白马长长地嘶鸣一声,很不友好地看过来,李盛被喷了一下子,大白马抬高头,脖子上的肌肉凸起,甚至都能看到他的眼白,这都表明他受到了惊吓,很紧张。

公马的攻击性都很强,李盛避开那匹很凶的大白马,转而向着旁边一匹看起来很温和的棕色母马凑近了一点。

别问为什么他可以分辨公马和母马,嗯,他穿成马以后自动就知道了。

李盛一点点靠近,在离着大概有半米远的时候停下,发出表示友善的低鸣声音,然后微微抬起头安静地看过去,尽量体现自己的无害和友好。

但是没啥进展啊,经过他不断的示好,马儿们的攻击意图稍稍减弱,但是大白马不好劝,他一往前走,就警戒地往后退。

李盛想了想,往后退了两步,走到李世民身边低头拱了拱他的蹀躞带上挂着的小包包。

那里面是糖浆,临走前李世民给他装了很多,还随身带了一些。

李世民愣了一下,有点迟疑地把荷包从蹀躞带上取下来,就看到飒露紫有点高兴地甩了甩尾巴,还凑近他贴贴手臂,然后叼住荷包往那边拽。

还真是,他苦笑不得,飒露紫居然舍得。

但是他也不会违逆自家宝贝大马的意思,而且这些马也确实是好马,有几匹马肩高都跟飒露紫差不多了。

有这等好马,应该也不是普通人家,但是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人,马车上没什么标记,人身上也没有书信印鉴,看过那几个被杀害的人他也没什么印象,只得就地掩埋了。

不过他有点舍不得糖,马很珍贵,糖浆也不便宜啊!

于是他指挥着兵士把糖浆用水稀释过,然后才抹到木棒上递到马面前。

甜味对于任何哺乳动物都是致命的诱惑,李盛就看着那些马开始耸动鼻子,僵持了一会儿后就开始低头试探着舔了舔,尝到甜味儿哪里还忍得住?于是慢慢都安静下来,也没那么狂躁要伤人的样子了。

李盛就很自得,李世民看着飒露紫的嘚瑟样子也是无奈,都用上金贵的糖浆了,就连唐军营中,别说马了,又有几个士兵能吃上糖呢?

刘文静过来了,他素来与秦王交好,这次被任命为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追随秦王镇守长春宫。

“殿下,这倒是有几匹好马。倒是意外之喜了。”

“飒露紫耳目之灵敏,实在是一般动物不能比拟的。”

“说不定是闻到了母马的味道,想找媳妇了呢哈哈!”说话的就是刘文静,之前秦王府的将军们带着母马去找飒露紫,结果飒露紫一个都没看上,这事儿他也知道。这会儿就拿出来调侃。

历史上,在进宫薛举的时候,因为秦王得了疟疾,刘文静和殷开山在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中大败,后面官职被降,甚至一直郁郁,后面才有了心怀不满在背后中伤裴寂甚至在家中行厌胜之术,被举报谋反,乃至引来杀身之祸的事情。

但是在这里,因为李盛的存在,李世民避免了疟疾打赢了仗,于是刘文静和殷开山也没有被降官,甚至因为追随秦王灭了西秦,还多有赏赐。

于是李盛翻白眼看他:刘文静同学,真正的历史上你这会儿说不定还被罚在家喝闷酒呢,要不是我,你还能在这悠哉哉地说闲话?建议你对恩人客气一点,希望你好自为之。

这一章中关于李轨的介绍引自《隋末李轨、薛举政权考论》魏静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