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她向我走来 > 第3章 中秋特辑[番外]

当她向我走来 第3章 中秋特辑[番外]

作者:浇灭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3:13:03 来源:文学城

广寒宫阙,清冷如亘古不化的寒冰。月华似水,静静流淌在孤寂的亭台楼阁之间,唯有那株巨大的桂树,在不知何处来的微风中,摇曳着疏落的影子,散发出幽缈的冷香。

嫦娥凭栏而立,素白的衣袂在氤氲的仙气中轻轻拂动。她凝望着那轮较人间所见更为硕大、也更为孤寂的明月,那双曾盛满温柔与人间烟火气的眼眸,如今只余下望不到尽头的寂寥,仿佛连时光都在她身周凝滞了。

“月宫清冷,岁月悠长。嫦娥立于这广寒之巅,方才惊觉,这长生不老的仙缘,原是她亲手选择的、永无止境的囚笼。”

一道清澈如山涧冷泉,却又带着洞穿时空般穿透力的天音,在无尽的寂静中缓缓响起。那声音不含悲喜,只是平静地叙述,每一个字却都仿佛能凝月华成霜,沉沉地坠落在聆听者的心头。

嫦娥的肩几不可察地微微颤动了一下,像是被这无情的话语刺中了心底最深的隐痛。她缓缓低下头,视线仿佛穿透了缥缈的云层,落回了那片再也回不去的烟火人间。

也正在此时,一阵略显急促,甚至带着几分尘世风霜意味的脚步声,打破了月宫的永恒静谧。

身姿挺拔、眉宇间锁着深刻焦虑与痛楚的后羿,大步踏入了这片不应被凡人侵扰的仙境。他未曾更换裳服,依旧穿着那身略显粗粝的布衣,身上仿佛还带着下界奔波的尘土与汗水的气息。

“嫦娥!”他唤道,声音因急切而显得有些沙哑,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嫦娥蓦然转身,脸上写满了惊愕,以及一丝被撞破心事的慌乱。“你……你怎能至此?”她的声音空灵,却掩不住那丝颤抖。

“我为何不能至此?”后羿的情绪显然更为外放,他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逼视着她,“我为寻你,踏遍千山,闯过万险!你可知,自你离去,人间再无圆满!将那不死药给我!”

“后羿的目光如炬,燃烧着凡间最炽热也最绝望的火焰。他无法理解,为何曾经的深情,会换来永恒的别离。”

那冥冥之中的声音再次响起,为他汹涌的情感做着注脚。

嫦娥被他话语中的痛苦灼伤,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广袖下的手紧紧攥住了冰凉的玉栏。“仙凡有别,你我……早已殊途。”她偏过头,避开他那几乎能将她融化的视线,声音愈发轻渺,“不死药……已与我一体,再无归还的可能。”

“我不信!”后羿低吼,那声音里带着英雄末路的悲怆,竟隐隐有了些哭腔,“你我夫妻情深,岂是一颗药丸便能尽数斩断?是你心变了,还是你甘愿囚于这清冷之地,也不愿再与我共度那有滋有味、有笑有泪的人间岁月?!”

他的质问,一声声,一句句,砸在空旷的月宫,也砸在嫦娥的心上。

嫦娥猛地转回头,眼中已蓄满了泪水,在那张清丽绝伦的脸上泫然欲滴。“你怎知我不愿?你怎知这长生……不是另一种煎熬!”她的话语带着泣音,那份强装的平静终于碎裂,露出了其下深不见底的痛苦与思念。

“决绝的话语背后,是比月宫寒冰更刺骨的思念。她亲手推开唯一的温暖,只为换取他长存于世的渺茫可能。命运的抉择,从不由人。”

宿命般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像一把最锋利的刀,剖开了嫦娥所有伪装,将那份隐秘而伟大的牺牲**裸地呈现出来。

就在两人情绪最为激荡,目光紧紧纠缠,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诉说之际——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自桂树的阴影中悄无声息地滑出。他动作快如闪电,目标明确,直指嫦娥藏于袖中的那个锦囊!

“小心!”后羿反应极快,暴喝一声,下意识地便要将嫦娥护在身后。

然而,还是迟了一瞬。

那黑影——心怀叵测的逢蒙,脸上带着计谋得逞的狞笑,已将锦囊夺在手中!

“哈哈!不死灵药,是我的了!”他得意地狂笑,转身便欲遁走。

“放肆!”

一声怒斥,蕴含着无上神威,自九天之上落下。整个月宫仿佛都为之一震。

周身环绕着祥光瑞霭,面容威严而慈悲的西王母,在两位仙娥的簇拥下,缓缓降临。她甚至未看逢蒙一眼,只目光平静地望向惊慌的嫦娥与愤怒的后羿。

逢蒙在她无上的神威面前,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般僵在原地,动弹不得,脸上的狞笑也化为了极致的恐惧。

西王母的目光最终落在嫦娥身上,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怜悯。“痴儿,劫数如此,强求无益。”她的声音恢弘而温和,仿佛能安抚一切躁动,“你既已服下仙药,便是脱离了凡胎,尘缘种种,当如过眼云烟,散了吧。”

这番话,如同最后的判决,击碎了嫦娥眼中最后一丝微光。她身体晃了晃,脸色变得比身上的月华丝绡还要苍白。

后羿死死地盯着西王母,又看向面如死灰的嫦娥,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起,那是一种明知不可为、无法为,却依旧不甘的极致痛苦。

西王母不再多言,袖袍轻轻一拂。

逢蒙与他手中的锦囊,便在一阵光华中被彻底封禁、带走,不知所踪。随后,她的目光再次扫过嫦娥与后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身影渐渐化作点点金光,消散于空中。

旷远的月宫,重归死寂。

只剩下这对曾经的恩爱夫妻,一个身已登仙,一个心在凡尘,隔着那道看似咫尺、实则已是天涯的鸿沟,默然相对。

嫦娥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是极轻、极缓地,用尽全身力气般,吐出了两个字。

“……保重。”

话音落下的瞬间,她毅然转身,不再回头。素白的身影融入那片清冷的月华与袅袅的仙气之中,仿佛本就属于这里,再也寻不到一丝人间痕迹。

后羿伸出的手,徒劳地停留在半空,最终,无力地垂下。

“一轮明月,两处离索。从此之后,千秋万载,这广寒宫的孤寂,与人间的思念,将同时开始,永无止期。”

从九天之上传来的声音,为这场旷世的离别,烙下了最终的印记。

如同投入静湖的最后一颗石子,在空气中漾开一圈无形的涟漪,将旷古的寂寥与永恒的别离,温柔地包裹、封存。

余韵未绝。

啪。

一声孤零零的掌声,从寂静的深渊里挣脱出来,清脆,却带着些许迟疑,仿佛怕惊扰了这场太过真实的幻梦。

随即,这试探性的声响点燃了燎原之火。

哗————————!

汹涌的掌声如同决堤的春潮,猛地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瞬间冲垮了那道由月光与悲伤构筑的无形壁垒。嘈杂的喝彩声、少年人毫不掩饰的赞叹与口哨声,混成一片温暖的声浪,将依旧沉浸在神话余韵中的空间,毫不留情地拉扯回人间的烟火里。

“江珩!太美了!”

“夏知予,演得好啊!”

刺眼的白炽灯光也在这一刻骤然取代了清冷朦胧的月华,如同揭去一层唯美的薄纱,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绘着琼楼玉宇的厚重背景板静静矗立,那株散发着幽香的桂树原是纸板与塑料的造物,缭绕的“仙气”正从舞台边缘几台停止工作的机器旁不甘地散去。

“嫦娥”——江珩,被这突如其来的光亮与喧嚣唤回了神思。她眼底那深不见底的哀戚,如同被风吹散的雾霭,迅速消散,只余下一点恍惚的水光。她下意识地抬起广袖,遮挡了一下过于灼人的视线,那素白的袖口下,脸颊悄然晕开一抹真实的、无所适从的绯红。

而“后羿”——夏知予,几乎是在灯光大亮的瞬间就“活”了过来。她猛地吐出一口一直憋着的气,脸上悲怆与痛苦的神情一扫而空,转而咧开一个灿烂得近乎夸张的笑容,带着劫后余生般的欢快,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随即毫不客气地、一把揽住了身旁江珩的肩膀。

“搞定!完美收官!”她的声音清亮、蓬勃,充满了活力,与方才那个悲痛欲绝的英雄判若两人。

舞台瞬间变得鲜活而拥挤。“西王母”摘下了繁复的头饰,正笑着抹汗;“逢蒙”和几位“仙娥”也从两侧涌上,彼此交换着兴奋的眼神和轻松的嬉笑。古今混搭的戏服穿梭往来,刚才那个秩序井然、情感浓烈的神话世界悄然崩塌,被一片属于青春校园的、略带混乱的生机所取代。

也就在这时,陈砚从舞台的侧幕阴影里缓步走了出来。她的身形依旧有些单薄,手里紧紧攥着几页边缘已经卷曲的剧本。

她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越过喧闹的人群,精准地落在了舞台中央那个素白的身影上。直到看见江珩脸上那熟悉的、带着点茫然和羞怯的神情,而非剧本里的哀莫大于心死,她胸腔里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悄然落地。

一抹极淡、却真实存在的笑意,如同投入湖面的微光,在她唇角轻轻漾开。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苏灵汐从舞台另一侧的旁白席站起身。她放下手中那支黑色的、曾化作“天音”与“宿命”的麦克风,动作从容。她抬起眼,清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这鼎沸的人声,不偏不倚,正正迎上了陈砚望过来的视线。

没有言语,没有动作。

苏灵汐只是极其细微地挑了一下眉梢,唇角牵起一个清浅得几乎难以捕捉的弧度。陈砚的目光微微闪烁,随即,下巴几不可察地轻轻一点。

一次短暂的、无声的交汇。

在掌声、笑声和喧闹声的包裹下,这是一个只属于她们两人的,关于认可与默契的密语。

舞台正上方,一道鲜红的横幅终于在这片真实的喧嚣中,清晰地映入眼帘——

“育英实验中学‘月满人间,情系中华’中秋文艺汇演”。

神话在掌声中落幕。

而她们的故事,才刚刚揭开序章。

秋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大课间的喧嚣充斥着整个教学楼,而位于文理科楼连接处的一楼门厅公告栏前,此刻正聚集着比平时更多的人群。

一张崭新的、墨迹似乎还未干透的红色名单,被贴在最醒目的位置。顶端一行大字清晰地写着:"中秋晚会高一话剧《嫦娥奔月》参演人员名单"。

刚从操场训练回来的夏知予,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她好奇地停下脚步:"发生什么事了?"凭借174cm的身高优势,她轻松地越过人群的头顶看清了名单内容。

当"后羿——高一(5)班夏知予"这行字映入眼帘时,她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露出惊喜的笑容。

“好耶——”

与此同时,在二楼文科班的教室里,陈砚刚回到座位,语文老师便出现在门口:"陈砚,来办公室一下。"在堆满作业本的办公桌前,老师将话剧安排递给她,"中秋晚会的话剧《嫦娥奔月》,是年级的重要活动。你的文笔和共情能力是班里最出色的,年级组决定,由你来担任编剧。"

陈砚默默接过名单,目光垂下。当"江珩"、"夏知予",以及那个让她心情有些复杂的"苏灵汐"的名字依次撞入眼帘时,她捏着纸张边缘的指尖微微收紧了一下。

一种熟悉的、混合着责任感与某种难以名状的微妙情绪,在她心底悄然滋生。不像主线中那般带着尖锐的刺痛感,更像是一缕微风吹过心湖,不可避免地泛起了涟漪。

她轻轻吸了口气,抬头看向老师,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老师。我会尽力。"

而在三楼理科班的教室,苏灵汐趁着大课间去看了公告栏。她回到座位时,江珩正微微蹙着眉,指尖点着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一道被她圈出的难题,神情专注得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不存在。

苏灵汐安静地坐下,没有立刻打扰。直到江珩因为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而略显疲惫,轻轻活动了一下脖颈时,她才侧过身,用那特有的、清冽却并不冰冷的嗓音开了口。

"江珩。"

"嗯?"江珩下意识地应了一声,抬起眼,目光里还带着一丝未能从数学世界里完全抽离的茫然。

苏灵汐的视线与她对接,语气平稳地告知:"话剧《嫦娥奔月》的参演名单,贴在了一楼公告栏。"

江珩眨了眨眼,似乎在消化这个信息与她此刻的关联。

看着她这副模样,苏灵汐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更清晰地补充道:"你,和我,都在上面。"她略作停顿,给了对方一点反应时间,才继续道,"你饰演嫦娥。我负责旁白。"

话音落下的瞬间,江珩那双椭圆的杏眼倏地睁圆了。握着自动铅笔的手明显一抖,笔尖"咔哒"一声在草稿纸上折断,留下一个突兀的小黑点。

她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肩膀微缩,脸上迅速漫开一层薄红,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尖。

"我、我演嫦娥?"

她小声地重复,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慌乱。几乎是本能反应,她下意识地就想抓起桌上那本厚厚的习题集,把自己发烫的脸颊藏进去,只留下一双因为无措而快速眨动着的、浅棕色的眼睛,像极了在巢穴口被惊扰、随时准备缩回去的小动物。

苏灵汐安静地看着她这一系列反应,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将那抹极淡的笑意无声地敛去。

午后的课程在粉笔与黑板摩擦的细响中缓缓流淌。

当放学的铃声终于划破傍晚的空气,陈砚仔细收好写满批注的剧本初稿,第一个走向多媒体教室。夕阳将走廊染成暖金色,她推开排练室的门时,里面还只有几位老师在整理道具。

她在第一排坐下,与负责剧本指导的老师低声讨论起初稿上的批注。

渐渐地,教室里开始零散地进来些其他被选中的同学——道具组的同学在后排清点材料,几位仙娥的扮演者在一旁轻声说笑。

"砚砚!"夏知予充满活力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身朝气,几步就走到陈砚身边,双手亲昵地搭在陈砚肩上,带着不会让人不适的力道轻轻摇晃着,声音里满是雀跃:"太棒了!我们四个又要一起做点什么了!"

陈砚被她晃得微微前倾,脸上却不见恼意,只有一丝无可奈何的纵容,唇角甚至牵起了一抹极淡的笑意。

待到江珩和苏灵汐并肩走进教室时,多媒体教室已经进了大半学生。

看到好友们,江珩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不自觉地绽开一个纯粹而开心的笑容。

然而,当她注意到教室里还有其他同学和老师投来的目光时,那份毫无防备的喜悦瞬间被惊醒,化作了赧然。

她白皙的脸颊浮起红晕,脚步顿住,身体几不可察地往身旁的苏灵汐身边靠了靠。

苏灵汐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过,最后落在陈砚和夏知予身上。她唇角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朝她们轻轻颔首:"夏同学,陈同学。"

陈砚抬起头,对上苏灵汐的视线,微微点了点头作为回应。

她注意到江珩正不自觉地往苏灵汐身边靠近,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她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

"好了,同学们都到齐了。"负责剧本指导的老师拍了拍手,"陈砚同学,先给大家讲讲剧本的整体构思吧。"

陈砚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中走上前去。苏灵汐已经在一旁安静地翻开笔记本,准备记录要点;夏知予朝她投来鼓励的眼神;而江珩则微微红着脸,眼神里带着一如既往的依赖与信任。

陈砚将笔记本在讲台上摊开,指尖触到冰凉的实物投影仪面板,微微瑟缩了一下。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自己那手镌刻般秀丽工整、清晰易读的字迹连同密密麻麻的批注,被放大在多媒体屏幕上,每一个笔画都赏心悦目,却也无所遁形。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她的声音起初有些轻,但在安静的教室里依然清晰,“想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突出嫦娥选择背后的矛盾感。”她开始讲述剧本的构思,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

讲解完毕,负责老师环视教室,询问道:“陈砚同学的初稿大家已经看到了,对于剧本的构思和细节,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自己的想法需要补充修改?”

教室里陷入一片短暂的沉寂。

被抽签选来的同学们大多兴致不高,此刻只是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陈砚站在讲台旁,手指无意识地蜷缩,那份精心准备的热情仿佛被这无声的回应悄然浇熄了几分。

她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全场,却恰好捕捉到后排,低头沉思的夏知予身旁,江珩正微微侧头,在苏灵汐耳边低声说着什么,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

那一瞬间,陈砚的指尖无意识地收紧,攥住了讲台的边缘——一种熟悉的、被排除在外的细微刺痛感悄然掠过心头,仿佛她们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她无法介入的、无声的同盟。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坐在后排的苏灵汐举起了手,姿态从容。

“苏同学,请讲。”陈砚示意道,心下有些意外。

苏灵汐站起身,目光仍落在屏幕上某一处文字,声音清冽:“关于嫦娥服下灵药时的神态描写,这里如果用‘琉璃碎裂般的光泽’来形容她眼神的变化,从决绝到恍惚,会不会比‘永恒的怅然’更具画面感,也更贴切她瞬间的心境转折?”

陈砚怔住了。

苏灵汐指出的,正是她反复修改了三遍,却始终觉得差了点意思的地方。那个比喻精准地捕捉到了她想要却未能言明的神髓。

先前那点莫名的芥蒂,在这精准无比的建议面前,顿时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了。

“……嗯。”陈砚轻轻点头,几乎是立刻接受了这个建议,“确实更好。”

苏灵汐朝她笑了笑,微微颔首,坐了回去。

这个开头仿佛打破了某种坚冰。

“我觉得这里特别棒!”夏知予的声音紧接着响起,她眼睛发亮地指着屏幕上后羿追月的一段,“这里,要是能让我加个拉弓的动作,是不是更能体现后羿的不甘和决心?”

她说着就兴奋地比划起来,结果不小心碰到旁边的课桌,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江珩被她吓得一颤,下意识地往椅子里缩了缩,却又忍不住被夏知予活力满满的模样逗得抿嘴笑起来。

有了她们带头,其他原本沉默的同学也似乎被激发了灵感,开始三三两两地提出一些零散的想法,关于台词,关于背景,关于道具。

教室里逐渐响起低声讨论的嗡嗡声。

陈砚看着眼前这一幕:苏灵汐安静地坐着,目光仍若有所思地流连在屏幕的文本上;夏知予还在和旁边的同学兴奋地比划着射箭的姿势;江珩悄悄拉了一下她的衣角,眼角还带着未散的笑意。

“好,”她轻声应道,拿起笔在稿纸上迅速记下要点,“这些建议我都会考虑加进去。”

好的,这是根据您的要求,在排练段落中加入其他参与者描写的修改版本:

“好,”她轻声应道,拿起笔在稿纸上迅速记下要点,“这些建议我都会考虑加进去。”

窗外的天色渐渐染上暮色,排练室的灯光不知被谁按亮。原本空荡的教室此刻显得有些拥挤,负责不同任务的老师和同学们各自忙碌着。

三位负责老师——指导剧本的王老师、负责舞台调度的李老师,以及协调整体的张老师——时而低声交换意见,时而在本子上记录着。

扮演“仙娥”、“天兵天将”的同学们在另一侧练习走位和群戏动作,虽然台词不多,但神情认真。

还有五六位负责服化道的同学正挤在角落,被各种布料、半成品的纸质道具和颜料包围着。

他们大多是手工社团被临时征调来的,校领导只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只能利用白天大课间的三十分钟和放学后短暂的一小时来赶工。

此刻,有人正小心翼翼地给玉兔的耳朵上色,有人在反复调整“仙娥”们手持的宫灯造型,还有人在低声讨论如何用有限的材料让“桂树”看起来更逼真。

每个人都显得有些忙碌,却也带着学生特有的、在有限条件下创造可能的专注。

四个少女的身影融入其中,被这片暖光和人声笼罩,在秋日的黄昏里投下交织的影子。

初次对词的环节,生涩与磕绊在所难免。江珩捧着剧本,站在临时划出的“月宫”区域,当需要念出那些饱含深情的台词时,她的声音便不自觉地低下去,眼神游移,不敢与对面的“后羿”夏知予对视,白皙的耳垂染上明显的绯色。

“江珩,”苏灵汐清冽的声音从旁白席传来,她并未抬头,目光仍落在自己的稿子上,只是平静地陈述,“情感是内在的支撑,但台词需要让最后一排的观众也听清。试着将气息沉下去,想象声音穿透这片‘月宫’的清冷。” 负责剧本的王老师在一旁赞同地点了点头。

她的指点总是这样,不带多余情绪,却精准地切中要害。江珩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时,声音果然清晰稳定了不少。

而夏知予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她的“后羿”充满了蓬勃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力量感,念白慷慨激昂,动作大开大合,差点撞到一位扮演守宫天兵的同学。

“小予,停一下,”陈砚忍不住开口,笔尖轻轻点着剧本,同时负责舞台调度的李老师也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小予,后羿此刻是悲愤与急切交织,不是单纯的上阵杀敌,情绪层次可以更丰富些,动作也……稍微收敛一点,注意一下和其他角色的配合。”

她看着那位心有余悸的“天兵”,语气带着些许无奈。

夏知予“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朝那位同学道歉,挠了挠头:“哎呀,一不小心就投入过头了!我注意,我注意!”

陈砚的目光大多时候,总是无声地落在江珩身上。

看着她从最初的羞怯局促,到渐渐能流畅地念出台词,偶尔在苏灵汐的点拨或老师、甚至她自己的提醒下,眼中闪过领悟的微光。每当这时,陈砚心底便会泛起一丝微弱的、奇异的满足感,仿佛自己也参与了她这点滴的成长。

那份潜藏的、想要独占这份美好的意念,如同水底暗流,悄然涌动,又被她强行按捺下去。

苏灵汐则始终保持着一种游离之外的专注。

她对自己的旁白部分要求极为严苛,会反复调整语速、停顿和重音,寻找最能传达出“天音”宿命感与疏离感的语调。

偶尔,她也会对整体节奏提出一针见血的意见,连负责协调的张老师也会认真听取。

“这里,嫦娥与后羿的争执,节奏可以再拖慢一点。”她翻动着稿纸,声音冷静,“给观众留下情绪酝酿的空间。悲剧的美感,需要时间来沉淀。” 旁边几位扮演仙娥的同学也若有所思。

陈砚默然听着,虽然有时会觉得这种过于理性的剖析略微刺耳,但不得不承认,苏灵汐的建议往往能直指核心。

她沉默地点点头,在剧本上又添上一笔备注。

排练在磕磕绊绊中推进。有时,夏知予一个过于夸张的亮相会引得众人忍俊不禁,连一旁整理道具的同学和江珩都会捂住嘴,肩膀轻轻抖动;有时,一段主角与配角配合默契的对手戏结束后,空气中会弥漫开一种无需言说的欣然。

不知不觉间,一种微妙的平衡与默契,在四个性格迥异的少女之间,以及在她们与这个临时组成的剧组之间悄然滋生。

它建立在共同的目标之上,流淌在每一次台词的交锋、每一个眼神的传递,以及每一次熄灯后、借着窗外路灯与三两同伴结伴回家的简短交谈里。

直到汇演前最后一次彩排,陈砚站在台下阴影处,看着被灯光点亮的“月宫”,看着素衣如雪的江珩,看着英气勃勃的夏知予,听着耳边苏灵汐那仿佛能贯穿时空的旁白声,看着台上台下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身影。

她知道,那个只存在于她笔下的、孤寂千年的故事,即将被她们所有人共同赋予真实的血肉与温度。

暮色四合,礼堂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中秋晚会的热烈气氛如同暖流,驱散了秋夜的微寒。

当厚重的绛紫色幕布最后一次缓缓合拢,将《嫦娥奔月》那凄美绝伦的尾声彻底掩藏其后时,更加汹涌澎湃的掌声与欢呼声,才仿佛惊醒了一般,轰然爆发,几乎要掀翻礼堂的屋顶。

后台瞬间陷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混乱”。成功的喜悦像香槟的气泡,洋溢在每个参与者的脸上。扮演仙娥和天兵的同学们互相击掌,兴奋地议论着刚才台上某个瞬间的默契;负责服化道的同学们则长舒一口气,脸上带着疲惫而满足的笑容,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那些承载了他们无数心血的服饰与道具。

江珩被这热烈的氛围包裹着,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属于“嫦娥”的悲戚与空茫,却又被现实的欢欣冲击着,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夏知予已经利落地扯下了象征“后羿”英雄气概的额带,脸上因为兴奋和刚才卖力的演出泛着红晕,她一把拉住江珩微凉的手,眼睛亮晶晶的:“阿珩!我们成功了!你刚才真是太美了!” 她的声音响亮,带着毫无保留的赞叹。

苏灵汐不知何时也已走了过来,她已将麦克风交还,神情是惯常的平静,但那双清冷的眼眸在后台略显昏黄的灯光下,似乎也比平日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站在稍外侧的位置,仿佛在确认这场集体努力的圆满收官。

陈砚是最后一个从舞台侧幕的阴影里完全走出来的,与苏灵汐几乎并肩。她手里依旧紧紧攥着那份边缘已被翻得有些卷曲的剧本,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先是下意识地、近乎贪婪地投向被夏知予拉住的江珩,确认她安然无恙,且正被一种纯粹的快乐包围着。

直到那暖意融融的画面稍稍抚平了她心底因演出而紧绷的弦,她的视线才仿佛完成了某种使命般,自然地、带着一丝放松后的余裕,从江珩身上缓缓移开。

当陈砚收回目光时,不经意间,瞥见了身旁苏灵汐的侧脸——她也正望着江珩的方向,那双向来清冷的眼眸里,此刻蕴着某种陈砚看不清也读不懂的、过于复杂的微光,并非单纯的欣赏,也非简单的兴趣,更像是一种……沉浸在某种思绪中的专注。

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陈砚的注视,苏灵汐倏地收回目光,转向陈砚时,脸上已挂上了那副陈砚见过的、无可挑剔的公式化微笑:“怎么了,陈砚同学?”

陈砚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她那仿佛覆盖着一层薄冰的双眸,然后,抬起拿着剧本的手,用卷起的稿纸不轻不重地、恰好拍在苏灵汐半举着胳膊的上臂处。

“哼,” 陈砚浅浅地笑了一下,语气里带着一种奇异的、混合了妥协与警告的意味,“演得还不错嘛。暂且…认可你了。江珩的话,交给你一部分,我也不是不能放心。”

她微微扬起下巴,目光锐利,仿佛要穿透那层微笑的假面:“但是,别想着能把她完全从我身边带走。还有——”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洞察的笃定,“对着我们的时候,没必要每次都挂着这种笑容哦?你根本就不是真心在笑吧。这一点,可瞒不过我。”

苏灵汐脸上那完美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僵滞了一瞬,眸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怔愣,仿佛被这句话猝不及防地敲开了紧闭的门扉。

然而,那失态仅是刹那,几乎是本能地,更深的、用以防御的虚假笑意如同面具般迅速重新覆盖上来,她微微偏头,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松:“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陈砚看着她这近乎条件反射般的伪装,有些无语地叹了口气,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还在装”几个字。“话我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语气带着点无奈,又带着点不容置疑,“以后该怎么相处,怎么对待我们,你自己看着办。”

说完,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向前凑近了半步,仰头看着高挑的苏灵汐,语气忽然变得异常认真,甚至带着点像是献出珍宝般的郑重:“还有,江珩她……是个很单纯的人。”

她的目光紧紧锁住苏灵汐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清晰地说道:“如果……如果你让她难过的话,我和小予,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陈砚说完,不再看她,转身朝着依旧沉浸在兴奋中的江珩和夏知予走去,背影带着一种卸下部分重担后的、罕见的轻松。

就在她转身,将苏灵汐完全置于视线盲区的刹那,苏灵汐脸上那维持了许久的、公式化的微笑,如同退潮般缓缓消散,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她站在原地,没有立刻跟上,目光沉默地追随着陈砚的背影,最终落在不远处那三个笑闹作一团的少女身上。

一种此前从未在人前显露过的眼神,在她清冷的眼底沉淀下来——那并非刻意营造的疏离,也非出于理性的审视,而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带着些许冰冷的孤独感,如同置身于喧嚣之外,静静凝视着橱窗内温暖灯火的行人。

那视线短暂地掠过夏知予灿烂的笑脸,在陈砚放松的肩线上停留一瞬,最后,如同被无形之物牵引,牢牢地、复杂地锁定了正被夏知予揽着肩膀、微微脸红却眉眼弯弯的江珩。

这抹异色只存在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到几乎让人以为是灯光投下的错觉。

随即,她眼帘微垂,再抬起时,周身那层无形的壁垒似乎又重新悄然筑起,只是那壁垒的厚度,仿佛与之前有了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同。

她迈开脚步,姿态依旧从容地向着那团温暖的光源走去。

喧嚣过后,人群渐渐散去。四人换回了日常的校服,并肩走在被皎洁月光笼罩的校园小径上。夜晚的空气清新微凉,与方才礼堂内的闷热嘈杂恍如隔世。

远处依稀还能听到晚会的余韵,近处却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她们偶尔响起的、放松的脚步声。

“饿死我啦!”夏知予揉着肚子,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亮,“刚才在后台紧张得什么都吃不下!我妈给我带了月饼,说是你们肯定也顾不上吃饭,走走走,我们去那边亭子里分了它!”

那是一个建在池塘边的六角小亭,月光如水银泻地,将亭子的轮廓勾勒得清晰而温柔。夏知予献宝似的打开一个精致的食盒,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四种不同馅料的月饼,小巧可爱,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喏,莲蓉蛋黄、豆沙、五仁,还有这个……嗯,好像是新式的流心奶黄!”她热情地分发给每人一个,“别客气,快尝尝!”

江珩小声道谢,接过一块豆沙的,小口小口地吃着,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让她微微眯起了眼睛,像一只被顺了毛的猫。

苏灵汐选的则是那块流心奶黄,她吃相依旧斯文,但微微扬起的眉梢似乎也表示了对这味道的认可。

陈砚拿着那块象征“团圆”的莲蓉蛋黄月饼,却没有立刻吃。

她靠在冰凉的亭柱上,目光缓缓掠过身边三人——

夏知予正豪迈地咬着五仁月饼,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还在含糊不清地说着演出时某个差点出糗的细节,引得江珩抿嘴轻笑;苏灵汐安静地品尝着月饼,偶尔,她的目光会不经意地落在一旁小口吃着月饼、脸颊微鼓的江珩身上,停留片刻,才缓缓移开,看向亭外荡漾着月影的池水,眼神依旧难以捉摸。

一种奇异的、平静的暖流,悄然漫过陈砚的心田。没有尖锐的占有欲,没有灼人的嫉妒,也没有沉重的负担。

只有此刻,月光,池水,甜香的月饼,和身边这三个与她共同完成了一场盛大幻梦的同伴。

她低头,轻轻咬了一口手中的月饼。莲蓉的细腻清甜与蛋黄的咸香丰腴在口中交融,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圆满滋味。

也许……这样的“团圆”,也很好。

她抬起头,望向夜空中那轮真正意义上的、圆满无缺的明月。

月光温柔地洒落,笼罩着亭中的四个少女,也笼罩着她们脚下这条刚刚开始、尚不明朗,却似乎不再那么孤单的道路。

今夜,广寒宫的故事在掌声中落幕。

而属于她们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写下第一个温暖的注脚。

今年吃了麻辣小龙虾馅的月饼。

本篇是平行线,在这个时空里,她们不需要经历那些沉痛的过往,陈砚的疯狂与偏执也相对弱了许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中秋特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