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孙悟空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猴子,她也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孙悟空从东胜神州花果山出发,前去南瞻部洲,这一段路,同样的走的便是水路,孙悟空什么也没准备,只找了个渔民捕鱼用的筏子,仗着艺高人胆大,便出发了。
不出意料的是,孙悟空真的翻船了,然后被一个渔民姑娘救了起来。
哇哦,黛玉心中惊呼!
初出茅庐的小妖怪和淳朴善良的渔民姑娘!
一讲起这些东西黛玉可就不困了,她一把直起身来,竖起长耳朵听小猴子讲述自己的往事,“然后呢?然后呢?后来发生了什么”
“后来,我就走了呗,去拜师学艺了。”孙悟空随意的说,笑道“俺老孙可是要当山大王的人,怎么会留在一个小渔村里呢?”
“……”
黛玉盯着孙悟空,直觉告诉黛玉,这个故事肯定不是这样发展的。
可孙悟空把脸一扭,一副不想再说话的模样。
黛玉见他这幅模样,心中更加好奇了,这些神仙鬼怪的生活离黛玉实在是太遥远了,有一些东西或许是黛玉穷极一生都无法了解的。可是任凭黛玉如何百般引诱,孙悟空都上当,一副老神道道的坐禅模样。
“……”黛玉只好撅起小嘴,一脸不情愿,扭头走了。
…………………………………………
观音那日别过那五指山下的“孙悟空”,便径直架云继续向东,不多时,便只见前方一股龙气从天而起,隐有龙吟之声,不消分说,这便是众望所归,国运昌盛之地。
观音向下一望,果不其然,下面熙熙攘攘,行人络绎不绝,一座威武城门立在那里,观音定睛一瞧,上书“东华门”三个大字,这不是长安城又是何处
彼时长安城中正在准备召开水陆法会,全国的僧人都汇聚在这里,好不热闹,
两人偷偷去看了城西江流儿法师,彼时江流儿法师刚刚正与唐太宗君臣讲经论法,结束之后回屋休息。
一回到房间,屏退左右之后,确认过外人面前看来风采熠然,神圣无比犹如佛子的法师便仿佛被抽了魂一般全无精神,直接像个软体动物一样瘫在椅子上。
在不知内情的外人眼里,这坐姿真是要多懒散有多懒散,一副翻不了身的咸鱼模样。
观音看了,却丝毫不觉得此人徒有虚名沽名钓誉,反而情不自禁笑了起来,木吒向观音投去诧异的一眼,观音以前只是灵山众多菩萨中的一个,如今却慢慢成了灵山除如来之下的二号任务,整日都要板着脸去处理大小事务,随着观音的权柄越来越大,观音笑的次数越来越少。当然,这些念头也只是在木吒心头转了一转罢了,万万不能表露出来。
确认过屋下的那位是自己派南极星引送投胎的那位之后,观音便带着木吒,两人摇身一变,化作两个衣着破烂的疥癞和尚模样,拿出锦斓袈裟和九环锡杖,隐去仙芒,上街叫卖。
有长安城中未能参加水陆大会的僧人见了,上前问道:“那疥癞和尚,你这袈裟要卖多少钱?”
观音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两千两。”
僧人笑道:“这两个游方和尚是疯子!拿两件粗物就想骗得七千两银子。就算穿身上长生不老,立即成佛成祖,也卖不了这么多!”【注1】
观音却不与他争辩,招呼着木吒继续前行。又来到东华门,掐着时辰“偶遇”散朝归家的宰相萧瑀。
这宰相萧瑀,何许人也高祖父乃是南朝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姐姐乃前朝炀帝皇后,家世显赫,自己更是当朝天子李世民的姑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如此显赫之人出行自有仪仗侍卫开路清退众人。观音二人却毫不避让,仍走街道正中,大声叫卖袈裟锡杖。
萧瑀见了,只觉的有些稀奇,也不嫌弃疥癞和尚丑陋,当即停马观看,说来也巧,刚刚那僧人问价之时,袈裟还普普通通,待到他萧瑀望过去时,却见袈裟隐隐生光,萧瑀便派手下来问这袈裟卖价几何。
观音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萧瑀捋了捋胡子,有些被这价格惊到,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有何妙处?值这么高价?”
观音道:“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瑀追问:“何为好?何为不好?”
观音道:“穿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此为好处。若贪淫乐祸、不斋不戒的和尚,或是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真面,此为不好。” 萧瑀又问:“何为要钱?何为不要钱?”
观音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者,想要强买这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银子。若是乐善好施、皈依我佛者,我情愿将这袈裟锡杖送予,分文不取,与他结个善缘。”【注2】
萧瑀听他这般说法,顿生好感,赶忙下马行礼,口中称道:“长老有礼,恕萧瑀莽撞之罪。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文武无不奉行。近日举办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那陈玄奘法师穿用。请长老同我入宫见驾去。”
菩萨的目的是要将这袈裟和锡杖送给唐僧,引出下文,叫卖高价只是好让世人知道这两件宝贝是无价之宝。
因此通过萧瑀的引荐,菩萨顺利而不突兀的见到唐太宗,将这两件宝贝顺利送到唐僧手上。
【注1】【注2】引用自原书《西游记》语句。
但是唐僧肯定不是原来那个唐僧性情了。
把原书的句子放上去之后,顿时觉得自己前面写的寡淡无味,没有原书语句精炼。
我还得不断学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倒v】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