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你患上了肺癌! > 第8章 第 8 章

当你患上了肺癌!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宁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1 18:06:03 来源:文学城

第八章 关于海外医疗

陈思齐的话提醒了陈静,对啊,为什么不去美国看呢?

这个念头一旦种下,便在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对于去国外看病,陈静并不陌生,这想法其实早已潜藏在她意识的某个角落,只是此刻被彻底唤醒。

2000年的时候,陈静还在上大学,为了补贴家用,寒暑假期间总会去旅行社做英文导游。

那时社里有个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两人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带外国游客团。

有一次在去长城的路上,那位姐姐说起她母亲的肩关节置换手术是在美国做的,语气中满是庆幸。

“当时国内能做这个手术的医院寥寥无几,连关节假体都得全部进口。”那位姐姐感叹道,“要不是我大姐早年移居美国,根本不可能把妈妈接过去做这个手术。”

那时陈静听着,心里却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1996年母亲林淑华的脑瘤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不可避免地损伤了小脑神经,导致平衡感大不如前,一切动作都受到影响,只能提前办理病退!

如果当时有条件去美国的大医院做手术,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

这个念头在当时只是一闪而过,毕竟对于还在上大学的她来说,海外医疗遥不可及。

如今,这个想法重新浮现,带着一种紧迫感和可能性。

陈静给陈波打了电话,对他说:“年底出版社很忙,我实在走不开。你得带妈去派出所办理护照。”

陈波有些惊讶:“护照?你真的在考虑带妈去国外看病?”

“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陈静语气坚定,“等护照出来,我会抽时间办理美国签证的相关手续。万一需要去美国治病,我们随时都能出发。”

陈静说:“你也办过签证,知道美签时间尤其长,虽然医疗签证基本不会拒签,但我们不能等到病情危急才着手。现在先把所有手续办好,有备无患。”

陈波答应找时间去办。

由于陈家有两个孩子,不符合独生子女父母随迁的规定,林淑华和陈建川的身份证依然是老家的。

不过陈静心思缜密,每年都会按时为父母更新北京居住证,确保他们在城市里的各种权益不受影响。

隔天,陈波特意请假,带着林淑华去办理护照。

北京的政策还是比较便民的,不一定要去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也可以选择住房所属的派出所去填报拍照。

排队的人不少,大多是年轻人。都是打算出国期间出去旅游的。

小张推着林淑华的轮椅,大家在派出所的大厅等待。

“妈,放轻松,只是办个护照。”陈波轻声安慰。

林淑华叹了口气:“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要办护照出国,从来没想过。”

“这是为了您的健康考虑。小静说美国的医疗技术可能更先进。”

林淑华摇摇头:“我就是怕花太多钱。你们姐弟俩挣钱都不容易。”

陈波握住母亲的手:“钱的问题您不用担心,我有!健康最重要。”

办理过程很顺利,工作人员态度友好,还称赞林淑华这个年纪办护照出国的少见。

陈波笑着回答:“是为了健康之旅。”

与此同时,陈静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美国的医疗体系。

一有时间,她便打开电脑,在昏暗的台灯下仔细查询美国的知名医院。

梅奥诊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这些名字在医学界如雷贯耳,但对陈静来说却是陌生的领域。

她一一记录下每家医院的特色和专长:

梅奥诊所以其综合医疗服务和多学科协作闻名,前央视知名的主持人就曾经赴美就医,可惜他去的太晚了!梅奥诊所也只是延长了他一年的生命;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全球顶尖的癌症专科医院;

丹娜法伯与哈佛医学院关系密切,在癌症研究和治疗方面领先;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不仅是医疗圣地,更是医学教育的殿堂;

麻省总院作为哈佛大学最大的教学医院,拥有悠久历史;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心脏科全球闻名……

陈静越查越觉得信息庞大,需要系统整理。

她创建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包括医院名称、所在地、专科排名、国际患者服务、预估费用等项目。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静还发现国内有好几家海外医疗中介机构,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医院选择、病历整理与翻译、预约、签证辅助、行程安排等,但需要支付额外服务费。

陈静权衡利弊,决定先自己尝试联系医院,如果过程太复杂,再考虑找中介。

晚上,她继续在网上搜寻资料,无意中进入了一个海外医疗论坛,里面有很多亲身经历者的分享。

陈静花了几个小时阅读这些真实案例,有的令人鼓舞,有的则让人扼腕。

一个帖子特别引起她的注意,是一位带父亲去梅奥诊所看病的女儿写的详细经历。

她提到,美国医院非常重视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不仅仅是延长生存期;他们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陈静认真记下帖子中的要点,包括如何准备病历摘要、哪些检查最好在国内先做以节省时间、在美国看病的注意事项等。

陈静在查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美国医院国际患者服务的网页,上面详细介绍了如何预约、需要哪些医疗记录、如何办理医疗签证等信息。

她如获至宝,仔细阅读起来。

“在看什么呢?”丈夫张文斌走到她身后,轻轻把手放在她肩上。

陈静指了指屏幕:“了解一下美国的医院,也有可能需要去美国看病。”

张文斌俯身看了看:“需要我帮忙吗?我公司有个同事,他父亲去年去了休斯敦的MD安德森治疗肺癌,效果不错。”

“真的吗?”陈静眼前一亮,“能帮我问问具体情况吗?比如流程、费用、住宿等等。”

“没问题。”张文斌爽快答应,“明天上班我就去问。”

这个信息让陈静振奋不已。有熟人经验参考,远比自己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查找来得可靠。

陈静给几个医院都发了英文邮件,详细写明母亲的状况。

三天后,她竟然收到了MD安德森医院的回复邮件!竟然是中文的!

原来,MD安德森医院建有专门的中文服务小队,大部分是在美留学的中国籍学生及志愿者。

读后,陈静才知道去美国看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需要准备好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影像片子和病理报告,翻译成英文后发给目标医院的国际部。

医院会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接收。如果接收,就会发出邀请函,这对办理医疗签证至关重要。

在美国,如果病人没有国际医疗保险,前期的各项检查以及病理检测的费用都会非常高昂!

医院给的建议是最好提前在国内把这些检测都办好,到美国只要支付看诊的费用,甚至有些经济不宽裕的病人只要拿到医生处方,可以回国开药服用,这样费用可以控制在最低。

MD安德森与国内的不少医院和医生都有合作,能够转诊到国内,再接着治疗。

除非需要在美国进行手术,才会需要其他的费用。

中美两国的治疗差异是对某些疾病的精准判断、治病的思路、以及相当多的新药研发。

尤其是在癌症靶向药新药部分,国内要经过严格的临床测试阶段新的靶向药才能上市,但可能几年时间就过去了!

但在美国各种新的靶向药上市更快,种类也更多!

但现在陈静面临一个难题,在美国看病,必须有准确的病理报告,否则医生无法接诊!

MD安德森医院对于病理标本也可以出具手续,方便病患及家属携带并顺利通过美国移民局的安检。

林淑华目前就没有病理报告,也没有任何病理组织。

这可怎么办?

周末,陈静特意回父母家吃饭。

饭后,她拿出整理好的资料,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发现。

“根据我这些天的研究,美国顶尖医院通常都有国际患者服务中心,专门接待来自海外的病人。他们可以提供翻译服务,协助安排住宿。”陈静有条不紊地介绍。

父亲陈建川皱眉问:“费用应该很昂贵吧?”

“确实不便宜。”陈静实话实说,“但我和哥还是可以承担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国内治疗不理想,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林淑华默默听着,眼眶有些湿润:“难为你们这么为我操心。”

“妈,您说什么呢!”陈静握住母亲的手,“您为我们辛苦一辈子,现在是我们回报的时候。”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希望似乎变得更具体了。

又过了一周,张文斌从同事那里得到了详细的信息。

那位同事的父亲在MD安德森接受了新型靶向治疗,效果显著,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整个治疗过程约四个月,总费用高达二十多万美元。

“确实挺贵的!”陈静听到这个数字,不禁感慨。

“不过,”张文斌继续说,“同事说,医院会根据情况提供费用预估,还可以协助寻找附近的住宿,有些公寓专门租给患者家属,价格相对合理。”

几天后,护照办好了。

陈静拿着那本深红色的护照,登录美国驻华使馆的官网,查询有关医疗签证的注意事项!

城市的夜景一如既往地璀璨,但此刻她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她想起多年前那位同事姐姐的话,想起母亲手术后漫长的康复过程,想起父亲日渐花白的头发,想起侄子担忧的眼神……

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珍贵。

面对疾病,人们常常感到无力,但至少,他们可以尽力去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案。

海外医疗这条路或许崎岖,或许昂贵,但至少是一条可能带来希望的路。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天际,清辉洒落,仿佛在无声地守护着这个不眠之夜和其中蕴含的深切亲情。

陈静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全力以赴。

费用:

申请护照:120元

知识点:海外医疗

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但仍应认识到,当前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医疗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以癌症治疗的靶向药为例,癌症是当前死亡率和发病率均超高的病症,在国内很多人心中,癌症几乎就是绝症,没有任何希望能够治好。

但欧美国家在癌症海外医疗技术上的进步非常明显,包括新药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遥遥于中国。

往往一种新药在国外已经成功应用好几年才在国内上市,价格高不说,出了专利期以后国内的仿制药进度也很缓慢,效果也不佳,更不用说癌症治疗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方面,国内更是非常缓慢。

比如说现今癌症治疗的主流方向之一——海外医疗靶向治疗,在这方面中美差距就非常巨大。

美国市场现在已经上市了很多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其中只有25.4%已经在中国上市,另外74.6%的药物不知要多久才能在国内市场上使用。

这只是一组海外医疗整体数据上的体现,具体到某个病种比如膀胱癌、软组织肉瘤、前列腺癌等癌症,国内更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都没有,这对于这些病种的患者来说实在有些残酷。

中国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不强,尤其农村地区看病难现象凸显;

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重。

从全球范围看,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不同国家的医疗优势,选择合适的国家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了许多患者的就医新选择。

海外医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0-2010年的患者自发式阶段,此时“治疗”是唯一需求和目的,极少数患者选择出国求医,是“富人专利”期;

2011-2014年的会所式阶段,市场上寥寥数家会所式海外医疗公司,将客户定位为高端小众,吸引高消费能力的高端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海外医疗服务依然是少数人的专享;

如今,依托交流日益频繁的海内外市场,和更加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平台化海外医疗服务商如雨后春笋,海外医疗旅游覆盖面空前增加,全民可选的时代来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自由组合选择海外医疗项目。

比如,不少患者意识到美国医疗费用高昂,会在抵达美国做完诊断后,选择回国或者转去日本治疗;

也有些患者在日本体检,根据医生建议,去印度购买廉价仿制药进行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