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李萌回想起自己穿越到晟朝的一切 > 第8章 阳关曲

当李萌回想起自己穿越到晟朝的一切 第8章 阳关曲

作者:瑷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18:10:04 来源:文学城

第八章阳关曲

赛后靖王爷换去了紫色的骑装,非要拉着明家少爷小姐陪他一起去游湖。

此时的金明池仅对皇家开放,放眼整个湖面只有一艘船缓缓行着。

王爷兴致很高,在游船上备了宴席,说要为长弦兄践行。

明惜月上了船,心里埋怨起王爷大冷天非跑水面上吹西北风不知道图啥……莫非是想让明长弦提前适应西北的寒冷?

后来多亏王爷良心发现、怜香惜玉,明人去宫里讨了两件上好的斗篷,小萍给明惜月裹上后,又猛灌了她几杯热酒,方才算缓过来。

明惜月缩成一团发着抖,看着不远处王爷新换上的沉香色单炮,心里嘀咕他莫不是平日里练武?

不然怎生看着不甚宽厚的身板儿,竟和体校男大生一样不怕冷……

到了晚上,金明池的风似乎都吹尽了,船上笼着炭火反倒比白天暖和得多。

明惜月许是这些天成日里笑脸都堆倦了,此刻再没一点儿力气隐藏半点情绪,便和自家兄长追忆起了儿时事。

自明惜月出生那刻起,大大小小的记忆都刻在她脑海离,像储存高清电影般完整而清晰。

她问兄长记不记得自己两岁那年的事:那时母亲正忙着收拾行李细软去扬州,父亲则忙不迭地和东京的同门送别,家中只留兄长照看她,甚至明长弦还曾学母亲的样子、笨拙地唱开封的童谣哄她睡觉……

明长弦听后很震惊,意外她竟然还记得此事。

于是,她自然而然想起了这十几年在明家的点点滴滴。

她总不肯承认自己是明惜月,总想着有朝一日还能回到自己的世界。

她总道自己是过客,可是明家的父亲母亲、兄长小萍都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对她好,还包容着她的一切。

她复又想到,她到底有什么立场说自己不是明惜月呢?明惜月在这个时代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她自己在切身经历地感受着。

明明,明惜月就是她、她就是明惜月……

思及此处,明惜月抬头看着明长弦,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正式地将他视作自己的亲哥哥,即使她总说自己上辈子活着的年龄也远大于他。

而此时的靖王爷也不再像平时那样插科打诨,而是在一旁默默抚琴。

琴声幽咽,似有无限离愁。

明惜月不知道曲名,但听着很像前世听过的阳关三叠,于是便跟着节奏诵起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更近一杯酒,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

等这两句念完,明惜月终究没忍住哭了起来。

因为就在她终于决定接受自己、接受这个时代的时候,她意识到在这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岁,许多人一次分别可能就成了永别。

而明长弦见幼妹痛哭,一边哄还一边责怪她又在说胡话,还道自己只是去兰州、又不出阳关,好好地哭什么。

而王爷却不语,只是一味继续抚琴。

明惜月后来从小萍那儿得知,那夜她饮多了酒,又唱了首在场之人从没听过的歌,小萍也只记住了最后一句歌词: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到了真正送别那日,明惜月又全程赔着一副笑脸,靖王爷也一同陪着她送明长弦出了汴京。

仍是初春,城外一片荒芜,明长弦小心地从路旁的柳树上折下一枝柳条,送给了自己的妹妹。

随后他便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走了。

而明惜月遥望着离人,不禁感慨起:“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 。

回程路上,王爷骑着马、隔着帐子安慰着车内的明惜月。

“别伤心了,我敢打赌不出十年,长弦兄就能调回中原、入主兵部……”

“十年?”明惜月忍不住撩起车帘,语气不可置信地问着王爷:“需要十年那么久吗?人生才能有多少个十年……”

“别那么悲观嘛,我也只是保守估计。”

小萍背对着二人,猜想王爷大概是恢复了平日里嬉皮笑脸的模样,开始逗弄起自家小姐了。

“万一长弦在西北被哪个将军看上做上门女婿,说不定五年都不用就打包送回东京城完婚了。”

听完王爷的戏言,明惜月冷笑道:“这样的好福气,只怕我哥哥消受不起。”

王爷也笑了,让明小姐不用担心,还说已经答应了明家少爷、在他不在的日子帮着照顾幼妹。

“话说回来,我与长弦兄弟相称,你们总称我王爷倒显得生份。倒不如……”

明惜月听罢,搁着帘子问王爷不如什么?

“不如……你也知道我的字,今后你唤我守溪,而我嘛……我便叫你阿月,如何?”

明惜月背对着小萍,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表情。

而此时,她手上握着兄长在城外随手折下的柳枝,见上面才刚抽了嫩芽。

不禁感慨起:折柳送别,古人还真是雅致呢,不当面明说的情感都藏在诗句、柳枝、眉眼盈盈处……

随后,明惜月掀起车帘一角,看着窗外男子的笑脸,又想起那日船上对方弹着琴看向自己的瞬间。

似乎靖王爷不论笑与不笑,看向她时眉眼间都是这般似水柔情……

只是她不知,他是否对所有人都是这般温柔。

“不敢对王爷不敬,还是不要如此了,王爷。”明惜月冷着脸,婉拒了王爷的建议。

只是王爷似也未恼,不再多说,只随她去了。

但是从此之后两人再见面时,他便只唤她阿月,再不称其他。

而明惜月也逐渐想开了,觉着名字嘛、不过是个代号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她自己,若不是担心失了礼数,按前世的习惯只怕会唤王爷的大名陈岳呢。

等到院子里的牡丹又谢、海棠又开,春去夏来。

一场雨落下,明惜月早起带着稍许酒气,惺忪地问小萍:“海棠依旧否?”

等收拾穿戴好走到园中,真见过花圃后又说:“当真是绿肥红瘦”。

明惜月就这样,时不时背背诗、喝喝酒,有时竟真的忘了,自己前世还曾经是个现代人的事。

就当她按计划逐步实施自己的“才女养成计划”之时,一次出门十分难得没有偶遇靖王爷,她便带着小萍去近日汴京城刚兴起的茶庄选茶。

明惜月喜欢喝清茶,有时候会去市面上的茶店挑些散装的茶叶自泡。

这日去的茶庄除了平日贩茶,也隔出了小小一方雅间供客人品茶聊天,今日恰好有几个国子监的监生正在煮茶论诗。

趁着小萍去找掌柜打包茶叶的功夫,明惜月有些好奇便凑近去,隔着屏风听了起来。

“没想到,如今的汴京城连女子们都能作诗了,真是奇了!兄台们觉着如何?”一位汴京口音的男子笑着说,而他口中的几位兄台也随之附和着。

“可不!我那日去向成夫子问安,见他正和太学的明大人聊梅花诗,谈到一首卜算子令,听着下阙似是: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诗句……听着不像出自成夫子或明大人之手啊?”一位关中口音的学生听后笑着说道。

“可不是吗!明大人说这诗句是自家小女十二岁那年诌的。”说这话的学生似乎也是中原人,明惜月听到几人似在聊着自己便更凑近了些,复又听得:

“最奇的还在后面呢!庄夫子听后,直叹‘古往今来文人常道冬梅之孤傲愁绪、坚韧高洁,却常忘春梅先百花而开的喜悦豁达’,夫子还说那明家小姐的诗句生动有趣的很呢!”

此时,明惜月听到几个学生都笑了。

“不过说到底,终归是女子之见罢了,料想那明家女不过一闺中妇人、哪懂得岁寒三友的品格……”

听罢,明惜月气得想打人,暗骂眼前的黄口小儿不懂欣赏真英雄的诗词。

“诸君也不要太过苛责了,”那位关中学生似语气缓和些,说:“不过一女子闺中戏言罢了,想来明府是诗书之家、女眷会作诗也不足为奇。”

而那位笑得最厉害的学生便也住了嘴,又道:“也是,不过女子嘛、会作诗又如何呢?正所谓‘古之贤女,无不好学,左图右史,以自儆戒’,读书识字也便罢了,可偏要做什么诗文?当真是荒唐得很。”

“兄此话极对,女子嘛、终归是‘刺绣华巧’为业,小弟家中也偶有姊妹作诗文取乐的,但从不似明大人这般竟将家中女眷的笔墨传到外面去。”

“此话才是正理,若世家之女也都似那烟花柳巷的歌女一般吟诗唱词的,像什么样子?”

此话一出,几位学生接连称是,还顺便品评起曲院街各家的花魁娘子来。

回明府路上,小萍见自家小姐沉默不语,只以为是出门累着了,并未多言。

而明惜月经此事后,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认知,甚至开始担忧自己一直以来展露的“诗才”太过、反而过犹不及。

她只知前世古代的女子鲜有笔墨流传,但却没料到“才女”的名声竟也能成为某种不堪的负累。

其实那咏梅诗只是明惜月顺便提及,那时她刚背过“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父亲觉得难掩悲情、让她另作,她才背了首伟人的词作。

明惜月以前从未想过,父亲竟真的如此骄傲于自己所谓的“诗才”,还主动和同僚聊起这些诗句。

她更没想到的是,原来哪怕自己真有了些许才女之名,也会沦为世人口中的笑柄,还责怪她有负世家之名。

哪怕她自己并不认同这一切,但想来也无法改变这今世庸人之见。

况且,连十岁小孩子都明白“才藻非女子事也”的道理,若她还这般行使……

看来以后,还是不要轻易背诗了,明惜月想到。

第一卷完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阳关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