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第18章 他要的不是酒,快跑!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第18章 他要的不是酒,快跑!

作者:江南知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4 来源:文学城

第18章

李世民听着秦王的声音不由愣了愣,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

立功赐爵?难道秦王发现了那封信上的字是我写的?

他急忙仰头去看对方,正撞上秦王居高临下俯视的目光。

他一骨碌翻身爬起来,又把兴高采烈的扶苏也拉了起来,上前扭扭捏捏喊了声“阿父”,试探着,

“阿父今日为何要赏赐孩儿呀?”

秦王蹙眉打量着两个满身泥土的小野人,噫,脏得真是没眼看。

不过,世民终于又肯开口喊他阿父了。

他面无表情地开口,

“因为你运气很好,朝廷从你写回咸阳的信里,发现了一个平叛的重要线索,总之,是大臣们非劝寡人给你封赏的...”

他当然命人查过那封信,奇怪的是怎么也查不出写字的人是谁,既然对方不愿站出来领功,也只好作罢了。

但这事,既然是借世民的信办成的,世民肯定也是有功劳的。

正好,这小子不是总喊着缺钱吗?不是说他很羡慕蒙恬吗?不是能狠心整整七日不搭理他这阿父吗?

他倒要让小家伙见识见识,究竟是蒙武好,还是他这个亲爹好!

说完,他俯身弯腰,朝两个灰扑扑的小野人张开了双臂,

“怎么,已经高兴傻了?还不快来寡人怀里谢恩?”

李世民听完这话,心弦忽地就松弛下来,暗叹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

是啊,就算有人看见他拿笔添补过那封信,谁又会把那些复杂难写的秦篆,跟一个只会鬼画符的一岁孩童联系起来呢?

不过他还真没想到,秦王竟然会利用这个借口,给他赐爵赏钱?

虽然他确实没有冒领功劳,但是秦王不知道啊,可见这一世的父亲还是很疼孩子的,他才一岁多就有军功了,嘿嘿...

李世民忙死死咬住唇,强压下去差点翘起的嘴角。

扶苏咕咚先撞进秦王的怀里,奖励了他一个沾满口水的亲亲,手舞足蹈地叭叭夸个不停,

“俘俘,北(给)阿嘀嘀嘀钱钱,好好哦,窝稀饭俘俘...”

抱着两个孩子在怀,秦王近日阴霾顿时一扫而空,他叩指轻弹了一下扶苏肉嘟嘟的小脸,轻笑道,

“你这个小财迷,这么久学不会喊阿父,今天一给钱就学会了!”

这时,宫人们抬着一筐筐青铜钱币走来了,哗啦啦响着的铜钱在阳光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扶苏立刻被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张开双手哇哇地高兴大叫着。

秦王看向咬着唇一脸平静的李世民,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竟然不喜欢寡人送的礼物?

他冷哼一声提醒道,

“你得了三级簪袅爵位,寡人会为你赐下咸阳良田三百亩、宅屋三间。

至于赏钱十万,这是大臣们提议的,如果你不喜欢,可以去少府挑你喜欢的赏赐。”

一旁低眉垂首的宦者不由暗暗感叹,王上真是宠爱小公子啊。

其实大臣们根本就不赞成此事,他们用“大秦从未有过给孩童封爵的先例”来劝阻此事,是王上自己,执意要给小公子封爵赏钱的!

生怕自己一张嘴就会笑出来的李世民,听完秦王的话,忙一脸认真开口道谢,

“多谢阿父赏赐!孩儿很高兴,也很喜欢簪袅的爵位和阿父赏的铜钱。”

三级爵,十万钱,咸阳三百亩良田、三间宅...他怎么可能不喜欢?他喜欢得都想立刻哈哈大笑了!

可荀子对当自己老师一事态度已松动,现在秦王又主动退了一步,为了达成目标,他还得继续演下去。

秦王看看激动得好似自己得了赏的扶苏,又看看一脸严肃的李世民。

这叫高兴?这叫喜欢?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他这道诏令的颁发,很快整个咸阳城都知道了这件稀罕事:

王上的小公子才一岁,就立功封爵啦!

...

虽然朝中天天有人悲呼着劝谏“相国为大秦劳苦功高,王上切不可卸磨杀驴啊”,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大秦的朝堂,已经变天了!

秦王手中本就掌管着咸阳城的中尉军、王宫的卫戍军和官骑,这次他们的集体叛变,让他得到了大换血的良机。

而随着吕不韦的卸权归家,他手中调遣全国数十万大军的虎符,自然也落到了秦王手上。

兵权已全部收归君王手中,就意味着:无论吕不韦会不会被罢相,都无法再阻止这位英姿神武的年轻秦王一步步迈向亲政之路了。

秦王嬴政在他登基后的第九年,在他刚举行完冠礼后的当月——

就借着赵摎叛乱的东风,用前所未有的雷厉风行姿态,干净利落架空了叱咤大秦朝堂十多年的权相吕不韦。

接下来,一切朝政大权都将陆续被他收入觳中,秦国真正的主人开始君临天下了!

在秦王着手遴选新的王都防卫之际,闻风而动的山东六国,也借着赵太后丧礼的名义,纷纷派出使臣前来庆贺秦王亲政。

虽说,他们想看秦王和吕不韦斗得你死我活,最好吕不韦一怒之下,来找他们合谋瓜分秦国。

但秦王年轻,又没什么经验,想来他即位后,必然比老奸巨猾的吕不韦好对付。

至少,秦军不会再动不动来攻城了吧?

这怎么不算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呢!

虽说按照礼制,丧礼期间不得饮酒食肉,但使臣携礼远道而来,秦王总要亲自答谢一番的。

五月初二,秦王在六英宫设宴款待列国使臣。

并按秦国习俗,命人抱来了两个孩子陪宴。这是历代秦君培养子嗣的老办法:让他们有机会就多见见世面。

吕不韦权欲极重,这些年内外大事皆不让秦王沾手,所以,很多使臣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大后的秦王。

看着殿上风姿隽逸的年轻君主,使臣们悄然对视一眼,心情愈发愉快了。

眼前的年轻人被吕不韦压制多年,早就失去了秦君惯有的狂妄锐气——

看吧,他的笑容是如此温和无害,不像老秦王不怒自威;他的语调是如此不疾不徐,不像吕不韦锋芒毕露...

秦国横行霸道多年,早该换个这样的秦王上位了!

只有韩国使臣靳呈,快速收回了观察秦王的目光。他眼中闪过一抹幽微,下意识朝李世民二人的方向看了看。

当年伊阙一战的惨败,让韩国精锐尽失。而列国的步步紧逼,又让韩国面临亡国之危。

先王为保全大局,忍辱负重以国书向强秦自称“臣”,并承诺年年以厚礼纳贡,才勉强得到几分喘息之机。

如今先王已逝,又恰逢秦国新君执权之际,他要利用这个机会助韩国扭转局面,打破三晋大地僵持的局势——

边境与韩国犬牙交错的魏国,因易地之事一再欺压韩国,屡屡用贫瘠郡县换走韩国的肥沃之地,真乃第一心腹大患也!

但以韩国目前的实力想要重创它简直是痴人说梦,但如果,魏国刚好惹怒了强秦呢?

巧的是,秦王有一对双生子,而这也是他眼下仅有的子嗣。

据说秦王十分宠爱这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个次子,竟能以区区一岁之龄得到他赐封的簪袅爵位。

那么,如果有人这次借着吊唁赵太后的名义,悄悄掳走秦王的孩子,他还能保持眼前的这份冷静吗?

自古强国君王一怒伏尸百万,他现在就要用这个借刀杀人之计,让强秦的熊熊怒火把魏国烧起来!

到了那时,就能趁虚而入蚕食魏国大量边境,有了足够多的土地,韩国何愁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样想着,他又装作不经意地朝两个孩子身后看去,有人飞快瞄了瞄李世民朝他暗示着。

以韩国这些年安插在秦宫各处的人手,悄悄偷一个孩子出宫是十拿九稳的,但两个孩子就太过冒险了。

所以按照他的计划,要在今夜掳走被封爵的秦王次子,然后再嫁祸给魏国。

有着鹰隼一样直觉的李世民,立刻察觉到对方频频投来的目光,不由疑惑抬眼望去。

是韩国来的使臣,他一直看我们做什么?

待酒过三巡,靳呈举樽站起来行礼拜道,

“外臣冒昧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秦王能成全。”

秦王放下装满白水的酒樽,客气道,

“靳相但说无妨。”

靳呈把手中的空金樽举到鼻下嗅了嗅,陶醉地深吸了一口气,才不好意思解释道,

“世人皆称赵酒甘美,外臣却甚爱秦酒醇厚,听闻秦酒是以寒山冷泉酿造而成,品起来别有一番醇爽凛冽。可惜,此刻唯恐殿前失仪不敢多饮,不知,秦王可否赠外臣一车秦酒?”

别国使臣听完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连声感慨道,

“没想到,韩相竟是爱酒如命之人呐!”

靳呈却笑语吟吟看向他们,

“诸位不知秦酒的妙处,更该拉一车回去品味一番。”

列国邦交,以特产互赠本就是惯例,秦王自然允了,当即就命人去开酒窖,让宫人给六国使臣都装上一车酒送去驿馆——

自然没有只赠给韩国的道理。

众人忙纷纷起身道谢。

扶苏抓着加了肉糜的稻粥吃得正眉开眼笑,乳母在一旁频繁为他更换着擦手的帕巾。

李世民却顾不上吃粥,他感觉不太对劲。

在察觉到靳呈总是悄悄打量自己和扶苏后,他就留了个心眼,也不时悄悄朝对方瞟几眼。

有一瞬,他刚好瞟到对方喝酒的样子:他喝完一口就轻蹙眉头,然后,把剩下的酒悄悄倒在了席间上。

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喜爱秦酒的人。

可是,靳呈假装喜欢喝秦酒,又问秦王要了一车秦酒,到底是想做什么呢?

史书上没有出现这个人,他转过身,想找蒙恬问一问对方的更多信息。

等看到身后生面孔的高大侍卫,他才猛然记起:蒙骜两周年忌日将近,蒙氏兄弟告假筹备祭祀去了。

他苦恼端起手中柘浆一饮而尽,身旁的宫人立刻上前再次为他倒满。

柘浆也就是甘蔗汁,在这时代非常昂贵稀有,楚国的云梦泽就盛产甘蔗,昌平君命人从楚国运了几船来献给秦王。

李世民不喜欢吃肉糜粥,但很喜欢柘浆清甜的味道。

不过刚才他已经接连喝了好几樽,这一樽再下肚,小肚皮就隐隐有些胀痛起来。

宫人见他伸手去揉肚子,急忙轻声问,

“小公子怎么了?”

李世民尴尬不已,

“我想去更衣。”

宫人忙牵起他的小手,

“奴这就带小公子前去。”

李世民挣开摇头,

“不了,我要常嬷陪我去。”

按礼制,诸公子陪宴时由秦王派人去接,后妃的宫人不得随行,不过李世民和扶苏年纪还太小,今天就破例随行了两名昭华宫的宫人。

所以他并不认识六英宫这名宫人,出于吃一堑长一智的警惕,下意识就不想让对方带自己出殿。

可奇怪的是,常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是芈夫人又派人来找她了吗?李世民知道母亲平日最离不开常嬷。

腹胀愈发难忍,他已经来不及多想,再次拒绝了那名殷勤想陪自己出去的宫人,立刻指着身后的陌生侍卫,

“快,你带我去更衣!”

侍卫似是愣了一下,随后马上反应过来,急忙抱着他贴着墙快步走出殿中。

正在乖乖吃粥的扶苏抬头看见李世民被抱出去的背影,马上着急大喊着,

“阿嘀嘀嘀,泥肥肥呀(回回),泥肥去呀…”

说着,就挣扎起来想去追。

使臣们纷纷朝他看来,秦王疾步走来抱起扶苏,询问是怎么回事。

先前那名宫人恭敬上前答道,

“回王上,长公子见二公子前去更衣,以为他要离开,这才哭闹起来。”

这时,殿中突然传来了“咣当”两声脆响,靳呈忙尴尬起身告罪,

“外臣粗鄙,不慎将玉箸掉落在了地上,还请秦王莫要怪罪!”

秦王说无妨,又命人为他送上了新箸,靳呈俯身去捡玉箸时,暗暗露出一个冷笑,这是他们约定好的信号:掉一只筷子表示形势有变暂停计划,掉两只筷子暗示速按原计划行事。

可秦王怀中的扶苏却一直哭闹不止,他涨红着小脸伸手朝殿外大喊,

“阿嘀嘀嘀,肥肥呀,泥肥去呀(你回来呀)....”

乳母担心君王怪罪自己看护不力,忙瑟瑟上前解释,

“禀王上,近日长公子戌时就会入睡,恐怕现在是有些闹觉了。”

秦王见扶苏一直哭闹喊着要回去,就把他交给了乳母,让侍卫护送着他们先回昭华宫。

他本想等宴散后,亲自把李世民抱回去的。

但没过多久又有宫人来禀,二公子更衣出来突然哭闹不止,闹着要回昭华宫找芈夫人,怎么也不肯再回六英宫了,常嬷担心二公子哭坏了嗓子只能先把他带回去了,特意让自己前来请罪。

秦王自然也不舍得孩子这般哭闹,常嬷自作主张也是心疼孩子,他又怎会怪罪?他颔首让宫人退下,同时暗暗惊奇不已,原来这就是双生子的心灵感应——

扶苏前脚哭闹着想回昭华宫,世民后脚也哭闹着要回去,二人果真极有默契。

...

李世民从净房出来,突然闻到了一阵很浓的酒香,不由奇怪问道,

“咦,哪来的酒味?”

带他过来的侍卫突然笑了一下,

“因为这里有个酒桶呀。”

背着光,李世民看不清对方脸上的表情。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立刻让他毛骨悚然起来,电光石火间,他想到了那个韩国人的请求——

他找秦王讨一车酒,要的不是酒,而是车和酒桶!

这念头刚刚升起,他已经本能转身拔腿就快速跑了起来。

这些年吕不韦到底是怎么管理秦国王宫的,为什么到处都是大筛子啊!

可他刚刚张开嘴想要呼救,就被追来的侍卫一把拎起来劈晕了。

侍卫来到已经倒空的酒桶前,弯腰把李世民放了进去,细心地把盖子留了个缝隙,一切伪装好后,才单肩扛着酒桶往前走去。

路上他碰到了一队巡逻的卫卒,还被对方喊住盘问了几句,但有早就准备好的借口,他很快就被放行了。

在黑暗中,昏迷不醒的李世民跟着那几车秦酒一起,在毂毂车轮声中被运出了咸阳宫。

...

宴散后已近亥时,秦王思索一瞬,举步往昭华宫方向走去。

侍卫的脚步在夜色中齐刷刷响起,君王的玄衣翻飞间如黑鹰振翅,挂念孩子的年轻君父步伐迈得如流星赶月。

秦王想着,世民这几日虽然肯跟他说话了,可他看得出来,孩子还是很不开心。

往常世民有什么想要的,都会在他面前使劲胡搅蛮缠,非要烦得他开口答应才肯罢休,可是现在...

自从那日被自己冷落大哭一场以后,他就再也不提想拜荀子为师的事了,而他原本天真快乐的眼睛里,如今盛满了让人心疼的落寞和孤独。

秦王不由加快了脚下步伐,世民会不会在没人看见的夜里,为了这事偷偷哭泣?他会不会以为,自己这个父亲已经不再关心他了?

不多时,昭华宫已经近在眼前,他停下来踟蹰了片刻,直到最后一遍说服自己,才负手踱步慢慢朝殿内走去。

不就是想拜荀子为师吗?他答应就是。

欢迎关注预收《在古代养始皇崽的日子》和《李世民带着凌烟阁功臣来到唐末》,文案在最下方哦

ps.扶苏是想喊二凤回来,但他还分不清来和去,喊成了“肥去”,所以大人全都误会了。

————————————————

《回到古代养始皇崽的日子》

上辈子赵稚早亡,咽气时无人在意,只有不满两岁的小外甥嬴政守着她伤心大哭。

等她穿越到后世才知道:自己死后没多久,秦王孙就抛下妻儿逃回秦国了,她乖巧懂事的小外甥成了可怜的受气包,在赵国的童年生活堪称十分悲惨。

在邯郸重生后,赵稚毫不犹豫答应了系统的签约请求,这辈子她要好好活着保护小外甥,谁也别想再欺负他。

在长姐赵姬丢下孩子跟秦王孙一起逃走后,赵稚用金手指兑换物资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小家伙养得小脸圆圆朝气活泼....

....

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她已经把身边能收集好感值的人,积分全都刷满了,但现在总分值依然很低,只能从系统商场兑换加工好的食物或玩具,根本无法获得任何种子类的高端改造物资。

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该怎么才能接近积分值高的历史名人?

思来想去,她端着小鸡炖蘑菇来到几户做官的邻人家中联络感情,本想等时机成熟了再提出请求。

哪知,有天她无意打开系统收集面板一看——

“魏湘子好感度 600”!

一个人就贡献了600积分,赵稚快高兴疯了!要知道她辛辛苦苦刷满两百多人的好感度,也只得了500多的积分,可见这人一定是历史上的大名人!

可她下一瞬又发愁起来:战国时期,有魏湘子这个历史名人吗?这人究竟是谁呢?

————————————————————

《李世民带着凌烟阁功臣来到唐末》

李世民病逝含风殿后,一缕残魂停驻人间两百多年迟迟未离去。

他舍不得鹏程三万里的长安,舍不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长安,也舍不得良臣才子如流星般璀璨的长安。

他在后来的长安城里,见过大唐开疆拓土的煌煌盛世,也见过仓廪俱实的四海升平。

然而一朝渔阳鞞鼓动地来,一场安史之乱让长安沦为人间炼狱。

那一日,愤怒的残魂离开了长安。

他看到满门忠烈的颜氏族人为国死战,看到白发皑皑的郭子仪力挽狂澜,看到大唐的将士在香积寺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惨烈迎战叛军的骑兵,从日出坚守到日落......

他曾无数次想挣脱那道无形的束缚前去襄助,却无数次只能泪流满面看着大唐的将军,士兵,文臣,书生,百姓.....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

他也曾跋涉九千九百里的迢迢路程,来到贞观十四年自己亲手设下的安西都护府,看着被朝廷抛弃的安西大都护率领最后一群须发皆白的老卒,为了守护大唐的疆土战至最后一人。

在岁月的河流中,在大唐千疮百孔的疆土上,他听到过无数道年轻的、年老的、稚嫩的、绝望而凄惨的声音在呼唤“太宗皇帝”,可他用尽了全力,永远无法回应。

后来,黄巢来了,朱温来了,他的残魂也再次回到了长安。

可是,这时的长安在哪里?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他举目苍凉望着天上,贞观年间的太阳仍是旧时模样,长安城却只剩满地的荒街荆棘麦苗。

天旋地转间,这缕残魂终于烟消云散。下一刻,他发现自己又活过来了。

这一回,他要栉风沐雨再平乱世以救天下苍生,带贞观旧臣扫荡九州逆臣奸佞,以铁血手腕再次威服四海乾坤,让万邦列国再次叩身于大唐天子脚下,还大唐帝国一个清明煌煌盛世!

长安,朕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他要的不是酒,快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