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诞生日记 > 第14章 第一次(13)

诞生日记 第14章 第一次(13)

作者:第三只李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6 19:47:04 来源:文学城

“这些都是满林哥私下里告诉我的,说陶简信找了门路把自己保出来了,就是深市没法继续待下去,所以回了老家。满林还给我说对不住你,他说要不是他姐你也不会认识那个男人。”

姚景清的话引起了姚家两老的疑问,“满林?刘满林?刘支书家的小儿子?景菊的事怎么会和他扯上关系?”

这时姚家人才想明白为什么当初处理景桂景菊两姐妹和向小云打架的事情的时候村支书好像比较偏袒他们家。

原来景菊遇人不淑的事情里还有他家小儿子的“功劳”!

看到父母脸色不太对,姚景菊赶紧解释:“不关人家刘满林的事,他当初就是作为同乡请我一起玩牌,我和……和陶简信是在那场牌局上认识的。

人家也没撮合,是我俩自己处的朋友。所以后面出了这样的事,找不到人家刘满林身上,是我自己眼瞎,识人不清。”

一想起自己之前干的蠢事姚景菊就神色黯淡,表情郁郁。

原本是欢庆佳节的日子,陶简信的消息一传来,他们的好心情瞬间就被破坏了大半。

别说是这段时间以来承受了诸多风言风语的姚家人,就是在一旁吃瓜的柳离对于陶简信的出现也是不怎么欢喜。

同样是未婚先孕,世人对女方的态度比对男方要苛刻太多!

出了这样的事,陶简信想抽身便能轻易抽身,或许还会被好事者赞一声“有本事!”,但姚景菊却不得不拖着孩子饱受不相干的人的唾弃指责。

静默了一会儿,姚家外婆小心翼翼问到:“那人已经出来了,幺女你,你准备怎么办?”

“我……”姚景菊没办法回答,她垂下头不愿意深思。

坐在一旁的姚景清年轻气盛,他愤愤地说:“哼!不管怎么办都不能轻易饶了那姓陶的!他不是回老家了吗?刚好姓陶的老家就在邻市,我们打上门去!”

“这……打上去?”

听了儿子的话姚家外婆有些踌躇,她心底倒是留了一丝别的念想。

伍祥元是老派人,她认为女儿都已经和人家好了,而且现在孩子都快生了,兴许两家未来还能做亲家。

如果真按儿子所说的去做,痛快是痛快了,但想要结亲就没有一丝可能了。

伍祥元顾忌女儿和外孙的未来,不愿意把事情弄僵。

她看了看家里的老头子,老头子走南闯北这么些年,见识比她广,伍祥元希望他能来拿主意。

这时大家长姚家外公发话了,“好了好了,先高高兴兴把年过了,别的事等过了年再说!”

说得也对,别的事情就是想再多也没用,倒不如把眼下的日子过好。

所以托姚家外公的福,柳离跟着姚景菊好好体验了一把九十年代华国南方农村过年的风俗。

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没有后来那么好,但年味儿却比二十几年后要浓厚得多。

平时的家常小菜是姚家外婆掌勺,但节日整一大桌子硬菜就由姚家外公和姚景清这个年富力强的小伙子负责,姚家外婆则只管给灶里添柴。

至于姚景菊这个孕妇,当然是好吃好喝地待着,啥都不用干。

大年三十这天凌晨三点不到家里就有了动静,他们开始起床准备年饭。

别看现在姚家就四个人住,但待会儿来家里吃年饭的人起码有三十个。

姚家已经成家分出去另过的三个儿子及其家小、嫁到邻村的姚景桂一家、姚外公亲弟弟一家、姚外婆弟弟两口子……

这么多人要来吃饭,姚家光是大米饭就蒸了整整两个大木桶。

柳离不知道那个用来蒸饭的长得像木桶但是两头都是空空的木制器具叫什么,她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

但柳离觉得那样蒸出来的米饭热气腾腾的肯定特别好吃。

还有那些用柴火和大铁锅炖出来的鸡鸭鱼肉、从雪地里刚刨出来就进了厨房被炒成菜的萝卜白菜、色泽金黄油润的农家腊肉腊鱼……

这个时候柳离真的遗憾自己没有实体只能看不能吃。

但随着一波又一波亲戚涌进姚家小院儿,不仅把堂屋的火塘边挤得满满当当,就连姚景菊的小房间也成了姚家第三代们打闹的游乐场后柳离又开始庆幸她没有实体。

还好她没有实体,不用和这么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也不用像姚景菊一样耐住性子和几个态度不明的嫂子婶婶聊天客套。

被这么多人叽叽喳喳吵得头痛,生长在人丁单薄家庭的柳离实在不习惯这份热闹,最后干脆躲进了姚景菊的肚子。

冬天里的厚衣服加上姚景菊的一层肚皮和厚厚的羊水也没能把外面的欢声笑语、喧闹嘈杂给完全隔绝。

因为是过年的好日子,就是再没眼色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触大家的霉头。

再加上姚景菊为了在哥哥嫂子姐姐姐夫面前争一口气,给十来个小辈都包了不小的红包。

得了好处之后,原本对这个行事放荡的小姑子有意见的姚家媳妇都闭上了嘴。

女人们好话说了一大箩筐,小孩子得了姑姑(小姨)给的压岁钱也乐得一蹦三尺高。

阖家欢乐的场景哄得姚家老两口笑开了花。

今年的这个年虽然出了姚景菊这档子事儿,但她去深市闯荡一番除了孩子也给家里带回了不少钱,所以姚家今年日子宽裕了不少。

既然手里宽裕,姚家老两口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过得紧巴巴的,什么都舍不得买。

他们用开棋牌室赚来的钱给家里置办了足量的年货,孩子们爱吃的零食管够,各式吃食都不限量,所以这个年过得相当热闹。

等各家亲戚都走遍了,时间也出了正月十五。

姚景菊就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要去陶简信老家的事。

她的话是这么说的:

“就算他不要我,可这个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不能都让我们姚家来养,他们陶家起码也要负一半的责任。”

话是这么说,可姚景菊对于去陶简信老家找人家拿养孩子的钱其实并不很乐观。

以前的陶简信还好说,单位好、能赚钱,随手撒一点出来对于他们家来说就是了不得的大钱。

可现在陶简信刚从牢狱之灾里脱身,能保全自身就不错了,哪儿还有多的钱来打发他们?

姚景菊想到日益干瘪的钱包,想到开春就要出生的孩子,她只能去试一试。

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

“幺女,你和孩子爸真的不能拢来?”姚家外婆伍祥元还是不死心,她试探着问了这样一句话。

姚景菊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姆妈,我们是真的到不了一起,他都回绝了我好多次!要不是这个孩子打不得,我们在闹分手的时候早就把他给打掉了。”

“那这个孩子要怎么办?生下来后是我们姚家养还是他们陶家要养?”姚家外公比较理智,直接问到了最核心的问题上。

姚景菊犹豫了一会儿,不舍地摸了摸肚子,然后闭上眼睛定了定神,小声说道:“他要是非常想要,我就给他。”

姚家人听了一头雾水,但柳离却在瞬间就理解了姚景菊话里的深意。

非常想要?姚景菊的言下之意应该就是说陶家如果开出了她让她满意的条件,即非常多的钱,姚景菊就会把这个孩子给陶家。

姚家外婆首先不同意,她看着女儿的肚子一点点变大,对里面的小孩儿也有了几分不舍之情。

“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孩子还是去了陶家指不定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幺女你舍得?”

姚家外公不管妻子的埋怨,继续问:“那他们要是不想要呢?”

听了父亲的话姚景菊又羞又急:“他不要我要!我把孩子好好养大了难不成将来我老了他还能不养我?”

她姚景菊从来都是一个向前看的人,这段时间里也想了很多。只要她下定了决心,未来总能让她找出一条路的。

此时姚家外公才满意地颔首:“景菊你有这份心性我就放心了。既然不得不生,那生下来了就好好养。

你要是养不起,我和你妈也能在干几年,帮你一起把孩子拉扯大。以后就守着孩子,将来老了也有依靠。”

姚家外婆也在一旁帮腔:“幺女你说那个人是个有本事的,就是现在遇到了难关,我看他以后也不会一辈子都起不来。

而今家家户户都只准生一个,你安心把孩子养大,就算你俩不是夫妻,以后那个姓陶的看在孩子的面上也不会亏待了你。”

最后姚家人又商定了出发日期,和陪他们父女一起去的人选。

因为此时已经是正月十六,怕陶简信离开老家去外面找事干,他们决定后天就出发。

至于随行的人,既然是去陶家讨说法的,气势不能弱。

所以姚家外公叫上了姚家所有的儿子,女眷里面找了性格最泼辣的姚景桂和最能言善道的老三媳妇陪着姚景菊一起。

听了姚家人商量的内容柳离心里很复杂。

他们对她的到来或许有爱有期待,但更多的还是夹杂着利益。孩子这个东西在姚家人看来还是工具属性超过了亲人的属性。

这点爱不足以让柳离有勇气留下来。

正月十八一大早天还没亮姚家众人就坐上租好的车子出发了,摇摇晃晃大半天,问了好几次路,到下午三四点他们才找到姚景菊所说的村镇。

陶家在当地挺有名,原本是有名的大地主,后来换了新天地才衰败了。

因为成分不好,当初陶简信差点儿没能读上书。

但怎么说人家陶家种够好呢,陶简信这个陶家老爷最小的儿子够聪明,当初硬是躲在教室外偷听课程学到了知识,后来考上大学给衰落的老陶家又续上了命。

作为整个县里唯一的一名考上首都大学的大学生,陶简信名气很大,姚家人一打听就打听到了陶家的具体地址。

破旧的小巴摇晃着朝陶家开去,然后在村口被得了消息匆匆赶过来的陶家人给接了个正着。

姚家陶家第一次正式会面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