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黛玉很心累 > 第8章 第 8 章

黛玉很心累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苏木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4:45:45 来源:文学城

黛玉双眸一亮,立刻站起身来,便往外奔。

此时门帘正巧被掀起,一抹颀长的身影,撞入黛玉的视线。

“父亲。”带着一身轻快地呼唤,仿佛是一只鸟儿般,黛玉扑进林如海的怀中。

与普通的慈母严父不同,林家却是要更特殊,他们家是慈父严母。

相比于经常用女戒、女训,来规范黛玉行为的贾敏,林如海则更喜欢用男子的方式来教导她。

当年贾敏意外早产,不但连累黛玉身子孱弱,更是自己也数年缠绵病榻。

在黛玉四个月时,林如海临危受命,任江南巡盐御史。贾敏不得不跟随前往任上,其后身体便一直不好。

因此很多时候,林如海不但要掌握江南盐政,更悉心教导黛玉。

黛玉两岁的时候便将其抱在膝上处理公务,等到她四岁之时,已然熟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

“看着瘦了不少,只是精神还好,我与你那两本书可看完了?”林如海笑着拍了拍自己女儿的后脑,眼中颇有几分舐犊之情。

一旁的贾敏笑道:“老爷回来了,还不赶紧打水来。怎么一回来就问起玉儿的课业,她是个女孩子,又不科举。”

说到此处,贾敏脸色一暗,连笑容也淡了一些。

黛玉见到母亲如此哪里不知道,却是父亲的询问,勾起了母亲的伤怀,当下里笑着解释道:

“自然是做完了的,我在船上无聊,每日只能以这个打发度日了。

父亲今日回来得好早,可见的汝阳王之事似乎已然差不多了?”

林如海点点头,拉着女儿的手腕便往屋中走。

自己的女儿是个过目不忘的天才,林如海虽偶尔叹息女儿并非男子,但却也一直以黛玉为傲。

因此多年以来从未放松过黛玉的课业,不管是从诗词歌赋,八股文、四书五经具是倾囊相授。

黛玉看丫鬟端来水盆,替林如海清洁之后,这才送来茶点,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

“说起来,父亲是不是可以卸下江南总督之职了?”

林如海不知不觉在江南已经十几载,如今已成一省之巨擘,此时却是最好的脱身之机。

黛玉此次归来,特地留在扬州,也是有意劝父亲早日脱开手。

自己女儿话中的意思,林如海自然是心知肚明,他也知道女儿是在提醒他,万不可离开中枢太久。

对于小小年纪,便极有政治慧根的女儿,林如海心中越发妥帖,他笑着点了点头,将实地透给黛玉。

“实际上,去岁陛下便有意让我回归京城,只当初的时候,汝阳王之事未完,想来今年应该差不多了。”

多年以来,他与汝阳王一直就江南等地斗智斗勇,如今终于尘埃落定。林如海并不如甄家所想留在江南,反而更想回到京城中枢。

汝阳王在江南势力根基深厚,因此十来年前直接将盐路垄断。

无奈之下,政和帝连斩两位巡盐御史,这才有林如海临危受命。

林如海联络甄家,整合其他数家之力,这才勉强与汝阳王打平彼此僵持。若非是今年开春之时,偶然得到那本投名状,恐怕还要不知僵持多久。

“我打算这两日趁着奏折上奏之时,便与陛下说明请回京城诉职。凭借我这一次的功劳,想来应当可以有不少提升,纵然无有品阶提升,想来在爵位上也可以有所斩获。”林如海笑了一笑,随即意有所指地说道:“如今江南刚刚平稳,不能再乱起来了。”

黛玉沉默地点了点头,她自然是明白父亲的想法的,实际上她也是担忧同样一件事情。

甄家在蠢蠢欲动。

当今太子出自甄家,这使得甄家如今颇有些得意忘形,黛玉也是担忧父亲刚正不阿,恐怕不会接受甄家的行径。

她本来打算趁此机会仔细劝劝父亲,却未曾想自家父亲,早已经看透这其中的一切。

黛玉不知道的是,林如海一向对自己的定位极为明确。在黛玉出生之前,他想做的是寄情于山水。而天不从人愿,女儿出生不凡,身负祥瑞,也使得她的命运急转直下。

此后林如海只有一个念头,便是成为女儿的底气。

他所能做的便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迈上高位,使得女儿不会被随意指婚。好在十几年工夫终究未曾白费,如今他已从三品升至,现如今的从一品。

可以说除非是太子良娣这种侧位,其余诸位皇子,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让黛玉位居妾位的。

这一番心思自然不会让女儿知道,纵然女儿在外,多有獬豸娘娘之称。可她在林如海面前,却一直是那个身娇体柔,天真可爱的女儿。

且不说黛玉后来,与父母同享天伦,这天光时节转瞬即逝,转眼便到了七夕节前。

这在江南可是大日子,徽宝斋的生意也因此更上一层,黛玉这日和香菱前往徽宝斋。

她们二人带着晴雯和琉璃刚坐定,徽宝斋的明面老板冯如茵便拿出账册,黛玉笑道:“好姐姐,且让我歇歇。”

冯如茵却不肯如她的意,笑着点着黛玉的额头轻笑:“你从府里出来,哪里就累了?知道你对这些俗物不感兴趣,且赶紧看完。今年却是不错,收益足足翻了一倍。”

黛玉一笑,知道自己的小伎俩被戳穿,在香菱的茫然和晴雯的揶揄下,她只得拿起账本翻看。没看两页,就听闻外面响起噔噔噔的脚步声。

这声音听起来颇有些急促,黛玉有些不解,随即皱眉看向门口。

还未等她吩咐琉璃,去瞧瞧怎么回事,便瞧见房门忽然被推开。

正是平时跟黛玉办事出门的徽墨,他将门推开,上前两步,躬身给黛玉行礼,口中急促的说道:

“大小姐,太太那儿说是有急事找您,让您速速回府。”

听闻此言,黛玉一愣。

“冯姐姐既然这样,这些账本我今日一边先拿走,等回头再给你送来。”

她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立刻起身,口中吩咐琉璃抱起账本,自己则带着香菱快步往外走。

“好妹妹,你莫要担忧,今儿早上咱们出来的时候,太太还好着呢。”香菱自然看得出,黛玉此时脸色紧绷,显然是极为担忧母亲的安危。

黛玉点点头,她自然是知道的,这两年母亲的身子骨比往年好的多这是,她到底还有些担忧。

等黛玉如同一阵风般地回到总督府,见到黛玉之后,知道事情的缘由,却是惊怒交加。

原来今天早上贾敏本来心情不错,黛玉邀她一同前往徽宝斋,她虽未曾同意,但是也早早地起来理事。

中午刚用罢午膳,转眼间便被一封信气得吐了出来,连刚吃的药也没幸免。

还是宋嬷嬷眼瞧着贾敏这样,赶忙叫人回禀黛玉。黛玉一进门便看见,自己母亲脸色铁青,捂住胸口喘息。

“母亲,这是怎么了。哪里生了这样大的气,可是家里有人淘气了,与女儿说万不可伤了身体。”

黛玉见到母亲这样也是,心中一慌,连忙坐到贾敏的床边,凌厉的眼神扫过屋中侍奉的众人。见众人皆是惶恐低头,黛玉反倒是心中多了疑窦。

而原本抚胸喘息的贾敏见到自己女儿,伸手握住女儿的手腕,未曾开言,眼泪便滑落腮边。

“真真是气死我了,哪里有这样的?这让我如何跟老爷说……

人家的娘家都是给出嫁的女儿撑腰长脸,偏我这个竟是生生的现世包。”贾敏口中说着,眼泪扑簌簌地落下。

黛玉见到母亲这样连忙掏出帕子,替对方擦拭着脸颊,抬眼看了一眼一旁的宋嬷嬷。

宋嬷嬷见小主子看向自己,自然知道对方想要询问的,当下轻声地解释事情的原委。

原来今儿中午的时候,贾敏突然接到了,应天府尹夫人的信件。

对于这位夫人,贾敏与其也是曾有过两次交往,此任应天府尹正是林如海一手提拔的。

展开信件之前,贾敏还未觉得怎样,可一看内容,贾敏差点被气晕过去。

这信中实际上是两封信,一封信乃是应天府尹夫人所送来的,另外一封信上面的落款竟是自己的二嫂。

听到荣国府的信件,黛玉便眉头一皱。

自己的母亲虽出身荣国府,但这一两年荣宁二府行事,越发张狂,因此母亲对于其人多不待见。

“别人家的母家都是盼着女儿好,偏偏我这个好二嫂竟是要,要我的命。”贾敏咬牙切齿的说道,她此时缓过来大半,接着宋嬷嬷的话说道。

当时她便担忧是,贾家又出了什么事情受到牵连,因此便索性先看应天府尹夫人的信。

未曾想应天府尹夫人在信中却言:“夫人敬上,今知贵府外甥之事,此事我却也一时难以衡量,还望夫人示下。”

说到这儿,贾敏脸色铁青,拍着床边说道:“你说说她怎么敢!她外甥将人打死了,她竟然还敢直接打着我的名号,去让人结案,而且根本就没有知会过我一声。

若非是应天府尹夫人发来信函询问,恐怕这个黑锅便直接扣在老爷身上。

如今你父亲正要回转京城,若是因此事而平生波折,我岂不是要悔恨终生。”

随着贾敏的连声恼怒,屋中呼啦啦的响起三四道的声音,那是几个丫鬟,具是被她吓得跪在地上。

相比于贾敏的恼怒,黛玉冷静不少,她从桌边拎起那两封信,清扫内容,片刻之后冷笑出声。

“母亲息怒,这件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黛玉虽说看似冷静,但实际上,从她攥紧发白的手指也能看出,此时的生气并不比贾敏少。

贾敏的大丫鬟知画,此时端着新熬的药走进来。

“大小姐还是好生生地劝慰一下,本来太太的身子再喝上两剂,便可不用再喝了,可如今竟又吐了。”

黛玉点点头,又拿起应天府引夫人的信,两风对照之下,更加清楚事情的整个原委。

原来这王夫人的外甥,名唤薛蟠的在金陵犯了事。

这个薛蟠竟然与人,在南风馆中争风吃醋,甚至挥拳直向,将人打伤致死。

犯案之后不但未曾主动投案,更是大摇大摆的想要离开金陵,若非当时金陵的衙役出班快,恐怕未必能抓得住她。

结果这薛蟠刚被投入大牢,紧接着便来了上下打点的人员,随后更是接到了荣国府的信,甚至这封信上还捏造了林如海的授意。

黛玉相信以自己父亲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维护这种杀人子弟的。因此很显然,荣国府二夫人王氏假借自己父亲的名义,试图干扰司法公正。

将信攥出褶皱,黛玉几乎怒极反笑。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今日有王夫人写信插手应天府司法,昨日未必没有赵蟠,日后也可以有吴蟠。

“母亲的意思呢?”黛玉抬起头看向贾敏。

对于金陵薛家,黛玉有几分了解,据说自己的二舅妈和薛家的主母,乃是嫡亲的姊妹。

按理说也算得上是亲眷,可是实际上自己的母亲,与薛家在江南却形同陌路,乃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贾敏和王夫人在荣国府之时便极为紧张,因此来到江南之后,对于薛家的这位王姑娘也没有太多好感。

再加上当年那位薛家家主,与汝阳王过从甚密,林如海和贾敏自然不会与其有任何亲近之意。

这一段时间因为投名状的关系,当初与汝阳王有过接触的残余,都是战战兢兢。想来也是因此,无人再敢替薛蟠出头。

这位薛姨妈的儿子也算得上是不识时务,在这种情况之下竟还惹出事端。

听到女儿所言,贾敏轻哼一声,替对方解释道:

“当初那位薛家家主之死就不明不白,只不过是不敢深究罢了。

如今这薛蟠虽说是家主,可是却半点才能也无,偌大的家业几乎快要败尽了。”

贾敏是个素来主张子女需要严厉的,薛姨妈这等溺爱孩子,致使薛蟠成为纨绔的,在她眼中实在是害人害己。

而且这事端的缘由,更是让人平白地恶心。这薛蟠如今不过刚刚十八,竟然沉迷南风。

更是在南风馆中瞧上了一个伶人,死活要给对方赎身,可这伶人哪里愿意?

他早有了一个相好,名唤冯渊。

而那冯渊自然也不能,看着自己心中所好遭人觊觎。一番纠缠之下也不知怎的,这冯渊便被薛蟠打破了脑袋,回到家未等几日人便撒手了。

这冯家也是仕宦乡绅之流,纵然是六亲旁落,却也不是能够随随便便,便能置人于死地的。

冯渊死后当天,一封状纸,便告到了应天府府尹处。

薛姨妈本打算用钱了事,可未曾想这应天府尹奈是个硬骨头,竟是直接将送钱的人赶了出去。

无奈之下,薛姨妈这才写信给自己的姐姐,想要从林如海这下手。

她本来是想借助林家的势力将此事平息,却未曾想,贾敏和王夫人关系恶劣。王夫人胆大妄为,竟是背着贾敏,偷偷给应天府尹写信。

又谁曾想应天府引接到此信,非但半点不信。还让夫人写了一封信函,连同着王夫人的信直接送到贾敏这。

想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黛玉有些无奈。

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形容王家姐妹。

薛姨妈所想简单,觉得贾敏和王夫人乃是姑嫂关系,自然肯帮这个忙。

而王夫人不但没有将此事的严重,与自己的妹妹解释清楚,反而假传“圣旨”。

该说不愧是一母所生的姐妹么?

黛玉反而将冯渊这个名字,在唇齿边咀嚼数下,她总觉得这个名字有效耳熟。

“母亲觉不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黛玉看向贾敏,轻声的询问道。

贾敏脸色有些凝重,她轻抿一口手中的花露这才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自己不记事起来,当年还是你帮冯姑娘,从冯家逃离的。”

黛玉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才想起为何这个名字会如此耳熟。

这却是人生无常,谁能想到,这冯渊竟会死在薛蟠的手中。

她咬咬下唇显然是有几分踟蹰:“这事母亲是怎么想的?我觉得需告诉冯姐姐一声。”

黛玉脸色郑重,她担忧母亲会为了荣国府的面子,而将此事按下。

未曾想到的是贾敏却是摆了摆手,有些疲惫的往后靠了一下,这才口中说道:

“我知道你想得,只是这件事,到底人命关天。这件事情便交给你了,你去和冯姑娘说清楚吧。

告诉她请放心,定然会秉公处理的。等会儿子我缓一缓,便给老太太写信,二嫂这等行为,其心可诛。”

黛玉点点头,这件事情母亲有了定论就好。

此事未免太过蹊跷。

眼瞅着贾敏面露疲惫之色,黛玉将花露递给丫鬟,又扶着贾敏躺下,等对方睡着之后,这才回到自己的园子。

她坐在菱花格琉璃窗前,有些出神地望着窗外。

冯渊的死……真的就是因为争风吃醋,导致的一时失手吗?

在某些方面来说,贾敏的政治敏感度是不如黛玉的。

因此,在贾敏恼怒王夫人假传圣旨的时候,黛玉已经开始对整件事情产生怀疑了。

此章有三四处的伏笔,不知道小可爱们看到了几处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