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周第一女译令 > 第38章 旧怨

大周第一女译令 第38章 旧怨

作者:匪石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52 来源:文学城

陈星灿见李灵钥伸长手臂也够不到芒果,甚是失望,嘟起了小嘴。

李灵钥早见那边有数株龙眼树,龙眼已结成串将枝条都压低了。

她走到树下先摘了一粒剥去外皮尝了尝,龙眼清甜,带着清香,味道极好。

她挑了一枝果实大而甜的枝子,折下来递给陈星灿:“吃这个。”

陈星灿到底是小童,看着沉甸甸的龙眼便将不快抛到了脑后。

他眉开眼笑接过龙眼,挑了一粒剥开放入口中,对着李灵钥:“甜的,小哥哥也吃。”

李灵钥小心地问:“星灿,你那日怎会被人掳了装入布袋内?”

陈星灿没抬头,一心一意地剥着龙眼皮:“我唔知。”

李灵钥知道对陈星灿这样的小儿而言,被歹人掳走无疑是噩梦!最好忘得一干二净。

那日围上来争吵的是异国商人,可见陈星灿与陈家小姐是疲要送到异国商人的船上。

这事本该细究,但后来他们同宗亲戚来到,还唤来了官府公人,这事最后归广府县丞管辖,李灵钥不便过问,便没提过这事。

昨晚去到了那客馆内从前去不到的所在,见到了客馆的主人谢赫,她直觉这事没那么简单。

不知何时,这事便会被再翻出来,她得问一问这事的前因后果。

但陈星灿年幼,被掳时吓坏了,后来又昏厥过去,能说分明的事不多,这时他低头剥龙眼,李灵钥也没再问下去。

回到客堂,陈茂兴与陈王氏正在泡茶。

陈王氏将沏好的茶小心地送到李良宏与程氏面前:“李大人与夫人尝一尝,这茶是我娘家送来的。我娘家的茶树出这种叶尖似鹪乌尖嘴的茶叶,我们称为鹪嘴茶,也有人称为银花香。”

她又捧了茶送到唐明安等人面前。

陈茂兴:“这名虽取得粗,但茶香不错,清香持久,独有兰花香气,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各位且尝尝。”

唐明安坐在李良宏与程氏身旁相助通译,李良宏夫妇则仔细品茶。

陈星灿去到母亲身边,陈王氏给他擦了擦额上的汗:“你又去闹李家小哥哥。”

客堂内还坐了两人,都二十来岁,身着凉绸夏衣,看面目是广府人氏。

见李灵钥进来,其中一人起身对她拱了拱手:“李三公子。”

唐明安:“青曜,这位陈孔目你不记得了?在衙门见过的。”

李灵钥的确觉得这二人有些面熟,但没想起来,这时被唐明安提点,知晓他们不仅是广府衙门内的书吏,更是陈村的陈姓子弟。

李良宏:“小儿年幼,每日游手好闲,又不记事,二位莫与他一般见识。”

陈孔目笑了:“李大人太谦逊。李小公子的大食国语言说得极好,帮着办了许多文书,小小年纪便有此本事,前途不可限量!”

他对着李灵钥微笑:“李小公子,在下陈书境,咱们在衙门见过了,不算陌生。”

另一人也过来拱手:“李小公子,在下陈书平,请多多指教。”

李灵钥不见霍啸雨与钱远昆等人,知晓他们还在歇息。

她挪到父亲身边,低声道:“爹爹,孩儿有一事不明白。”

李良宏看着她,片刻后问:“何事?不如等晚间回家再说。”

李灵钥将她询问陈星灿的情形说了一回:“孩儿想不明白,外夷客商怎会掳陈家的小姐与公子?昨日孩儿在胡人驿馆也想向那谢赫问上一问。但孩儿想请教过爹爹再说。”

李良宏想了想:“这事的确有蹊跷,看似是两村争执有了械斗,可却偏偏扯上了异国客商。既然你见到了此间异国客商的首领,这事果真该问上一问。但得先向陈村的族长请教,知晓些端底。这事爹爹来问,你来通译便好。”

李灵钥对着陈茂兴行了个礼:“陈先生,我爹爹有事要请教。”

陈茂兴微笑:“李大人要问何事?只要是我知晓的,必定合盘托出。”

李灵钥对陈星灿看了看,陈茂兴略一沉吟,向陈王氏示意。

陈王氏当即说道:“星灿应当累了,我送他去歇下。”

她引着陈星灿给在座的人都行了个礼,牵着他的手离去。

李灵钥没有即刻便问,陈茂兴想了想,对陈书怀:“你们也去歇息吧。待我唤你们,你们再来。”

陈书怀与陈书境行了个礼,退出门去。

陈茂兴看向李灵钥:“李大人有何话要问,只要是在下能答的,必定细细解答。”

李良宏便让李灵钥问:“请问族长,陈村可是与异国商人有过争执?”

陈茂兴想了片刻:“诸位大人,我陈姓与异国商人并无争执,我们之间有往来,相处得不错。”

李良宏:“莫非是陈村有人得罪过别人,这才有人来绑了贵府的公子与小姐要卖与异国商人?”

陈茂兴叹了口气,李良宏对李灵钥说了几句话,李灵钥便说道:“前日杨村来衙门告状,我们也见了。可是你们二村从前有仇怨,导致他们对族长的公子与小姐动手?这事本与市舶司不相关,我们也不便问起。但涉及了异国商贾,最终说不好也会闹到我父亲处,我父亲才问上一问。也请族长仔细想上一想。”

唐明安与钱远昆来到广府时,陈星灿与陈家小姐被掳一事已在广府衙门处置过。

广府官员处置当地百姓间的纷争并不必向李良宏解说,因此唐明安与钱远坤对此事并不知晓,他们只听闻来到那日,广府有两姓村民争打出了人命。

唐明安不插言,只仔细聆听。

陈茂兴又叹了口气:“杨村与陈村本是相邻,江边我们两村有土地相接,共有一条河,常有争斗,有时他们村里的牲畜到我们这边的田地踩踏,陈村也会放牛马过去踏踩回来,闹过许多回,但都算小打小闹,每次都是两村的苦主坐下来,族长参与,双方将事情说分明,该赔银子的赔,该处罚的处罚,而后将这事揭过。”

说到这里,陈茂兴停住了。

忽然唐明安问道:“从前可因这样的事出过人命?”

陈茂兴摇头:“我们两村虽时有争执,但出人命的情形,早已没了。”

李良宏想了想:“早已没了,那便是从前有过?”

陈茂兴于片刻后才回答:“从前的确有过,但那是十数年前的事了。我成为族长后,对族众约束得紧,两村乡邻有争执,但直到这回之前,都没再死过人。”

李灵钥:“这回怎的争打得这样凶狠?”

陈茂兴看着她:“李小公子,诸位大人怎会问起这个?”

李灵钥:“外夷客商不能在大周采买奴仆,若有人牙子敢卖人给异国客商是要治罪的。外夷客商掳走大周百姓,更要问罪。可纵算有官府的严令,那日陈家小公子与小姐依旧要被送上外夷客船。若不是署提举出手,他们或许便再回不来了。那时几位异国客商都言之凿凿,说是有人将陈家小公子与小姐卖与了他们。因涉及了异国客商,我爹爹才要问个分明。”

陈茂兴沉吟片刻:“陈姓与杨姓的旧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分明的。”

唐明安:“这事不仅牵涉异国客商,还死了十来人,必得报到朝廷去。虽说各郡都有乡邻争打的情形出现,但似陈村与杨村这样一次死十来人的不多,我们也要将自己所知报上去,我们知晓有限,写得不对,都对陈村不利。”

陈茂兴:“陈村与杨村在海边乃至海中也有土地相接,海中相接的是礁石与小岛,这些都有地契可查。广府面海,许多异国船只船大而且深,不能来到水浅的岸边停靠,船只上的货品都要用小船运了来。”

“各位不是我们广府人,不知晓能停船靠岸的海边有许多讲究,能让异国海船靠岸处不仅水要深,还得有礁石小岛围护,才能在海上起巨风时不翻覆,不被卷入大海。且异国客商带来的许多货物并非一日两日内便能变为银子的,有的也不愿送到岸上来摆放,停船处更是要仔细。”

陈茂兴侃侃说来,李灵钥与唐明安则小声通译。

李良宏:“外洋海船在你们的礁石与小岛所在停靠,可要给村中缴纳银钱?”

陈茂兴:“按船只大小,停船时刻长短收取银两。”

李良宏点头:“都收银子,难怪争执会越来越深。”

陈茂兴:“我们两村在海边的土地也相接,现今广府的海船码头乃至停船的海湾,都归陈村与杨村所有。外来的货品总得有个上岸处,衙门让人勘看了广府城外的海边,最终用了我们两村的土地建了海船码头。因用了两村的地,衙门也给了便利,那便是在码头停靠的外洋船只上的货品运到岸边这门营生,由杨村与陈村来担当,两村各占一半。”

李良宏让李灵钥问:“陈族长,广府的海船码头于何时建成?”

陈茂兴:“数十年前便已建成。从那时起,异国海船来到此间,都由陈村与杨村的村民来驾着小船将货品运到岸边。”

“这门生意本只有我们两姓村民能做,别村也不来抢夺。但村民们都想多做些营生,便有了抢客船的情形。这抢客船也不是带了人去抢夺,而是两姓村民争抢着运海船上的货。而后便有了争执,常常在客船来时争吵乃至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