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周第一女译令 > 第14章 龙舟竞渡

大周第一女译令 第14章 龙舟竞渡

作者:匪石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52 来源:文学城

广府城外的江面上已聚集了数十条龙舟。

每条龙舟都长逾数十尺,宽三尺左右,龙舟中各坐着数十名划手,最前端有舵手,中央有鼓手与掌旗。

有的龙舟上还有人唱神,舵工与划手鼓手一同拜神。

沿江的岸边已有了无数看客,熙来攘往,人声鼎沸。

有的人家还在江边平坦处支起遮阳凉棚,摆设茶桌围屏,带着家眷下人前来观赛。

李灵钥挑选的茶楼临江,在二楼的雅间凉台上驻足,下方的热闹尽收眼底。

李良宏一行人来到时,江面上的龙舟已等待竞发,鞭炮震耳欲聋,炸出浓浓硝烟,各龙舟上的鼓手已在暗中较量,将面前的皮鼓敲出密集的鼓点。

江面上锣鼓喧天,江边喝彩声阵阵,各村百姓都对着龙舟喊话。

见李良宏引着霍啸雨步入雅间,程氏一怔,立起身来。

霍啸雨已上前行礼:“小侄霍啸雨拜见伯母。”

他身后的四名随侍也一同行礼。

程氏连忙还礼:“妇人当不起署提举大人的礼,大人切莫多礼。”

霍啸雨:“今日端午,小侄到贵府拜节,恰逢有龙舟竞渡,因从前未曾看过,便请求与伯父前来观看,还请伯母勿要见怪。”

程氏微笑着:“署提举大人说哪里话。都身在异乡,又逢佳节,大人肯来作客,当真是荣幸之极。只是我们也客在他乡,许多事都是摸索着来,怠慢处,还请见谅。”

李良宏:“正是。署提举肯来一同过节,求之不得。”

霍啸雨环顾四周:“青曜呢?”

程氏:“他先前在此间的。看到楼下有两位异国客商走过,去听他们说话了。署提举大人请坐。”

今日跟随程氏的是周山娘子,程氏起身步出雅间,周山娘子便也跟了出来。

见李良宏与霍啸雨寒暄,程氏悄声嘱咐周山娘子在茶楼外等李灵钥。

原来李灵钥与程氏来到茶楼,正遇上茶楼外有两名大食国商人向着江边而去。

这两名大食国商人身上的黑衣极是华贵,微有光泽,乃是上好的丝绸。

只是匆匆一眼,李灵钥也看到了其中一人颈中挂着宝石链子,腰中配着精致的短刀,及包头的头巾上别着镶嵌了宝石帽花。

广府的大食国客商大多穿着布衫,也极少装饰华丽。

因此李灵钥将母亲送入茶楼雅间,便跟在二人身后听了听。

二人说的是大食国言语,谈的皆是商贾杂事。

再走得片刻,两名下人打扮的男子过来,对两名大食国客商行了个礼,看向李灵钥。

两名大食国客商顺着他们的目光回头,看到了跟在身后的李灵钥与春竹,笑着问了句:“你们是哪家的小儿郎?”

说话的是那衣着华丽的男子,他生得甚是高大,脸颊瘦削,眉毛浓长,眼窝深深,鼻梁细挺,颊边全是胡须,有几束染了极漂亮的火红色。

他说的大食国语,李灵钥听懂了,但她只当没听懂。

他身边的男子圆胖脸庞,皮色微黑,布衫衬得他面色越发黝黑。

这男子看着李灵钥:“你是哪家的男儿?”

他的话声有浓浓胡味,但说的却是广府话。

两名下人看了看大食国客商,那肤色黝黑的男子对着他们摇头:“我们与他们并不识得。”

那两名下人便将李灵钥拦住:“小哥儿可是与家人走失了?请问小哥贵姓?我们能送你回去。前方有女眷,小哥儿不可再向前去。”

李灵钥的长发以檀木簪在头顶簪紧,她身上穿的月白新纱衫织了暗纹,与寻常人家穿粗布衣的小少年大异。

两名下人见她衣着不凡,言语也甚是客气。

李灵钥对着四周看了看,才开口:“我认错人了。”

她说的广府话,对二人行了个礼转身离开,走出去十数步再回头,那两名大食国客商已被人引往江边去了。

江边的茶桌边坐着一个身着茧绸衣的男子,离得远了看不清面貌,但能看到那男子颏下有须,身形发胖。

两名大食国商人去到他面前,彼此行礼,而后在桌边坐下。

周山娘子立在茶楼外,向着四方张望,看到李灵钥带着春竹回来了,连忙对她招手。

李灵钥去到她面前,还未唤她,她已低声道:“公子,前些日子来过家中那位霍大人来了。”

李灵钥一怔,对着茶楼内自家订下的雅间张了一眼:“婶婶是说署提举大人来了?”

“对对,”周山娘子连连点头:“已在雅间坐下了。”

李灵钥:“署提举所为何来?”

周山娘子:“那位大人说应了二位公子的邀约来看龙舟。夫人让我来等你。那位大人还带了四名侍从同来。”

李灵钥伸手摸了摸头发,转头问跟在身后的春竹:“如何?”

在京城家中,李灵钥身边有三位随身的丫鬟,但李良宏到广府赴任,只带了春竹来。

春竹比李灵钥长一岁,五岁时来到了李家。程氏见她与李灵钥年纪相近,又很是乖巧,便将她派到了李灵钥身边。

跟随李灵钥来到广府后,因只有李灵钥能说广府话,程氏不得不带着她出门。

李灵钥出门都是换了男子衣裳,程氏嘱咐从京城带来的下人都称她为公子;待得李灵钥换回女子衣衫,才又称为小姐。

李家下人有的心思不够灵巧,也怕出错,便只唤李灵钥为公子。

春竹与李灵钥同住一屋,李灵钥的衣着都是她收拾准备,她倒从未唤错过。

自李良宏决定让女儿帮手,程氏便将家中下人都叮嘱过了,只能呼公子,不准带出小姐字样来。

今日春竹跟随在李灵角身边,也作小厮装扮。

春竹后退一步,将李灵钥上下打量了两眼:“极好。”

郑安娘子嘱咐春竹:“你做好本分,不要出言。”

春竹笑着应道:“郑家婶婶放心,我省得。”

李灵钥去到雅间时,李青祥正比划着让茶楼的伙计给跟随霍啸雨同来的侍从加设茶桌。

这日茶楼人多,伙计忙碌至极,又听不懂李青祥的话,连猜带蒙都没猜对。

李青祥正急得没法开交,看到李灵钥进来,松了口气:“小弟,你来。”

李灵钥见凉台不小,便请茶楼伙计在凉台一边添了张茶桌与几张椅子。

霍啸雨的随侍方安顿完毕,楼外已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声,江面上的无数龙舟已如离弦的箭一般,向着远方江面上标记而去。

龙舟中的划手手持船桨,动作齐整,那许多船桨一同入水,搅起了琉璃珠玉般的浪花。

千浆竞起落,百舸争向先。

江边的看客也大声呼喝,尖声大叫,阵阵欢笑。

临江茶楼酒楼的看客也都移步到了能看到江面的窗边或凉台上,对着龙舟点评,喝彩!

江中龙舟甚多,有的龙舟划得片刻便撞上了别的龙舟,有的龙舟从起始便偏开了去,有的倒也向前却慢慢下,还有的径直翻倒在江中;更有甚者,自别的龙舟上横掠过去,与数条龙舟一同翻在江水中……

广府靠海,龙舟上的划手、鼓手都谙熟水性,落入江中后片刻便踏浪探出头来,有的指着对方抱怨,有的则哈哈大笑,还有的很是沮丧。

江边的看客也与划手相似,有的破口大骂,有的幸灾乐祸,还有的则给划出重围的龙舟加油,催他们尽快往前方江面上的标记划去。

李良宏等人虽听不懂看客们的呼喝,但也被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吸引,一同立在雅间的凉台上,目不转睛看着。

直至行驶最快的龙舟行至标记处,龙舟上划手举起手中的划桨,齐声欢呼。

得胜龙舟上的划手欢呼过后,有的纵身入水,泅向岸边,有的则划着龙舟靠向江岸。

他们上了岸,岸上已是锣鼓喧天,披红着绿的竹凉轿被人抬来,划手们各自坐上凉轿,被前后簇拥着,在欢呼声中离去。

输了的划手垂头丧气地将龙舟划到岸边,低着头上岸,悄然离去。

李良宏笑道:“难怪曜儿才到此间,便说此间的龙舟竞渡热闹,定要来看,还早早便挑选茶楼雅间。京城过端午可与此大异,值得一观。”

李青祥则问:“小弟,才到此间时我路过江边,曾看到的龙舟是自河泥中拖出来,是否那时拖出来的便是今日竞渡的龙舟?”

见李灵钥点头,李青祥不解了:“龙舟为何是自河泥中拖出来?船身都是泥,当时我还见许多人用江水冲洗。这是为何?”

“这是因广府的龙舟以松木制作,松木若不沉在水中,过不了多久便会形状变化,且广府习俗都认为龙舟浸在水里会越来越结实,自水中取出来时有龙归故里之意。”

李灵钥仔细解说:“因此每年赛过龙舟,广府百姓便会将龙舟沉入江底,用河泥掩埋。待来年端午前自河中拖出来,龙舟浮起后,得放在提早搭建的龙舟架上,用柚叶或艾叶水洗净,再经数天的抹油、补桐油、添新漆,还得另择吉日供了香火,安上平时供在祠堂的龙头龙尾,龙舟才算拼好。这其中有的龙舟已经历百年,传了数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