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昭长歌 > 第10章 林采女

大昭长歌 第10章 林采女

作者:云崖听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1:44:15 来源:文学城

寒夜,月亮照在顶上,下的雪是亮晶晶的蓝色,一阵寒风将轿帘掀开个角,吹得林珑一阵寒颤。

今日是林珑第一日侍寝的日子。

——林珑侍寝后被送回了景华轩。

她还未来得及回忆与皇帝短暂的欢愉,到了宫内便被刺耳的黄门令和浓烈的药味拉回现实。

“林采人,喝了吧,皇后娘娘吩咐的,这是规矩。”

她蜷在偏殿的锦榻上,接过那碗避子汤,喉间残留着苦涩的余味,指尖无意识地揪紧了被角。

寝殿暖炉里残留的龙涎香似乎还在鼻尖萦绕,可眼前这碗黑漆漆的药汁,却像一条冰冷的蛇,缠得她五脏六腑发颤。

“这避子汤是太医院特制的,喝了身子轻省,以后……”黄门令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林采人,以后承恩的机会还多着呢。”

林珑盯着碗里翻涌的气泡,忽然想起皇后对她的承诺:“若是听话,便求皇上封她做贵人,只要能在宫中安稳立足,父亲和弟弟在官场便能顺遂无虞。”

想罢,便直接将那碗避子汤一饮而尽。

掖庭内的窦绥房间,她正卧在榻上研究那本《水利十策》。

阿芜轻轻走到窦绥身旁,将茶点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柔声问道:“姑娘,恕奴多嘴,姑娘进宫这么久了,怎么都没见你想着去邀宠呢?这可是很多秀女梦寐以求的事儿啊。像林采人一样被封为妃嫔,在宫中才有立足之地啊。”

窦绥微微抬起头,见着阿芜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倒是让她有一种强烈的时代割裂感。

是啊,这个时代的女子,能看到的唯一的出路便是嫁给天下最好的郎君。

郎君的路,便是她们的路。

想到这,窦绥眼神中更坚定与从容,她放下手中的《水利十策》,缓缓说道:“阿芜,在这宫中邀宠并非我心中所求。我进宫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非仅仅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

阿芜不懂。

“什么是自我价值?可在这宫里,不邀宠怎么能获得更高的地位呢?大家都在为了皇上的恩宠争得头破血流。我们如今窝在这掖庭里,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窦绥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转过身来,认真地对阿芜说:“邀宠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荣耀,但那只是表面的。人之情爱,往往随着岁月的推移而逐渐消逝,那不是我想要的。阿芜,要先看到自己,才能看到天下的景色。”

阿芜不懂,但她觉得姑娘说的总是有些道理,原本她听了阿萝她们的劝说,以为自己应该来劝一劝,如今看来,完全不必。

“我虽不懂,但听姑娘的准没错。”

阿芜傻傻地笑了,露出两个甜美的酒窝。两人一左一右守着烛火吃着茶点,没过多久,阿芜便躺在桌角旁睡觉了,窦绥轻轻地为她盖上被子,这是再安逸不过的时光了。

春日的风裹着掖庭墙角的杏花香,钻进窗棂。窦绥正蹲在院角的石臼前捣鼓草药根——她按《水经注》里的法子,试着配治河工疮的草药,忽听殿外传来尖细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窦绥手一抖,药杵“当啷”砸在地上。她匆忙起身,拍了拍粗布裙上的灰,整了整素色襦裙的领口。

昨日养心殿的小太监来传话,说皇帝要来掖庭“寻个懂水利的秀女问话”,她本以为是个虚话,没想到真来了!

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明黄色的龙袍掠过门槛。刘衍跨进来,他的眉眼还带着未散的倦意,显然刚从御书房赶来。

“陛下万福。”

“窦娘子平身,朕知你善读水利,朕当下有一问需解,昨夜户部刚递上江南水患的折子,黄河决堤冲毁三县良田;而北地又报春旱,漕运河道几近干涸,南北同时告急,朝堂上的老臣们争论不休,竟无一人能拿出全策。”

窦绥倒是被皇帝的直来直往吓了一跳,这样的大事就这样直接问她一个秀女,他倒是真信的着她?

“窦绥。”皇帝开门见山,声音里带着帝王少有的急切,“朕听闻你读过不少治水古籍,今日特来问你——江南水患、北地干旱,可有兼治之法?”

窦绥跪在青石板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藏的《水利十策》残页——那是她从掖庭藏书阁角落翻出的旧书。

她并不慌乱,反而抬起脸,目光清亮如井水:“陛下,江南水患在‘疏’,北地干旱在‘蓄’,二者看似相悖,实则可借‘漕运’为脉,贯通南北。”

她起身走向院角的晒药架,随手抽出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起简图:“江南河道淤塞,年年筑堤却越筑越高,不如学大禹‘疏川导滞’——在太湖入江处开分洪道,让洪水缓入长江,既保农田,又减决堤之险。

而北地干旱,可效秦国李冰修都江堰,在黄河支流修蓄水塘堰,再引渠至漕运沿线,既解农灌之急,又能补漕船用水。”

皇帝盯着地上的图,眉头渐渐舒展:“可江南河道分散,北地塘堰需人力……如何统筹?”

窦绥弯腰拾起一片晒干的药叶,指尖在叶脉上轻划:“江南可仿汉代‘均输法’,征调民夫分段修分洪道,按户分摊劳力;北地则招募流民参与塘堰修筑,以工代赈。更关键的是——”

她突然停顿,目光灼灼地看向皇帝,“开通南北漕渠联运!江南的粮船可借分洪道的余水北上,北地的石材、木材顺漕运南下修塘堰,一来一回,既省运费,又让南北资源流动起来。”

掖庭偏殿霎时寂静。皇帝望着眼前这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女子,她鬓角沾着草屑,粗布裙摆还沾着药汁的淡黄,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像星子,把治水、民生、经济说得头头是道。

“好!”皇帝突然拍案,惊得廊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走,“此策既解燃眉,又谋长远,朕即刻下诏,命工部、户部协同推行!”

“好一个窦绥。真是了不起,让你在掖庭实在是埋没你了!”

“谢陛下厚爱,臣女不敢当。”

刘衍转身看向窦绥,语气里带着难得的郑重。

“朕若纳你做贵人,你可愿意?”

问出此话,掖庭内其他人都为之高兴,阿芜更是期盼着窦绥能够应下,可只有刘衍看到,这句话说出,窦绥眼角眉梢的笑意却瞬间消失了。

“回陛下,臣女…臣女…”

与方才的侃侃而谈不同,眼前的窦绥倒像个笨拙的小孩,倒是让刘衍心生几分好感。

“朕玩笑的,你这般才学,朕若只是封你为贵人,埋没在后宫,倒是可惜…”

未等皇帝说完,窦绥已然松了口气,磕头谢恩了。

“谢陛下谅解。”

见着她这副样子,刘衍心里又有些不快,难道她就这般不愿意当皇帝的女人么?倒是和天下女子都不一样。还是说,她心里已经有了心上人了呢?

“窦绥,朕封你为‘司水女官’,秩比从六品,专管掖庭水利学堂——允许你在掖庭开课授业,让宫女们都学治水之术!如何?”

窦绥听此,终于如愿,便伏地谢恩,额头触到冰凉的青砖。她想起烛光下的日日苦读,此刻她却觉得,这些累人的疲倦一扫而空——那些在掖庭翻烂的古籍、试种的草药、画的河道图,终于有了回应。

月余后。

掖庭水利学堂,宫女们坐满了屋子。

“先记着,治水不是堵,是疏;不是强,是顺。”窦绥站在简陋的学堂里,手中的木棍指着墙上挂的泾渭分清水系图,“就像人的血脉,堵久了会淤,疏开了才活。”窦绥在前面握着书卷忘情地讲着。

底下的学生,有像阿萝那样爱凑热闹的,有像阿碧那样原本只懂洒扫的,此刻都瞪圆了眼睛。巴巴地望着,期盼能和窦司水学到些什么平步青云。

阿芜捏着笔记的手微微发抖,上次听窦绥讲“都江堰的分水鱼嘴”,却只记得清剁椒鱼头。

“剁椒鱼头好吃,嫩。能下两碗饭。”

此时,皇帝派来的工部小吏又来了,他每月来一次,带回去宫女们画的河道草图、记的治水笔记。

“窦司水真是太厉害了,如今啊连养心殿的檐角都挂起了《水利十策》的抄本,听闻皇上批阅奏折时,总爱对着它发呆。”小吏对着窦绥奉承道。

“哪里,这是这个月的笔记。劳您转达。”

课散了,窦绥却愁起来。

“如今的女学,来的人还是太少,且基础薄弱,有的连书都未曾读过,如此一来,短时间能帮朝廷培养出可用的人才怕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心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我一人可能及。”

“那要如何是好?”阿芜问。

“若略微读过书的,或者有些基础天分的学员多了,此事还有几分可望。”

阿芜也烦闷起来。

“可…姑娘,奴听闻,京中贵女大都不愿意来,说是家中父母皆说,女子才华过人,是为大祸。”

窦绥当然懂他们的思想,无非就是怕女子得权,反而让他们男子丢了饭碗。

“任我想想…”

还未等她开始思考,只见长公主不请自来。

“此事,本公主可以帮你。只是,窦司水,可以先让我入学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