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大燕第一赘婿 > 第124章 议战

大燕第一赘婿 第124章 议战

作者:东征西战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49 来源:文学城

“所有……我知道的,都在那张纸上了……”

那敌哨遭受重刑,已是精神恍惚,跪倒在地上,声嘶气竭地道:“你们答应……放了我,给我、治伤……”

沈行约表情微微一变。刑审的军官立马有所觉察,抬脚踹在那敌哨背上。

一声惨叫,那人被踹得趴下,不住嘶气,十分痛苦地蜷起身子。

沈行约蹙眉道:“你自己交待,朕不想再说第三遍。”

又道:“给他简单止血,包扎一下。”

等候在外的军医入内,为其包扎。那敌哨脸色惨白,缓缓吐出一口气,道:“朝中丞相调集军队,调遣各州刑徒军,对外宣称、二十万大军,实则……实则只有十四万……”

沈行约眼中闪过些许思虑。

他所说的这些,与燕廷那边,暗中联络的将军府长史马鸿所言一致。

据马鸿递来的消息,燕廷上下对这一战尤为重视,向各州郡强制征兵,才凑齐这十四万军队。

未来萧关一战,将会是一场划分燕朝命运走向的决定之战,因而燕廷将绝大部分兵力派往萧关固守,只拨了不到两万人,把守充州防线。

“小人所在的云崖台,北口兵力有三万、三万余人……其余两段驻兵情况,小人不知……”

“负责督战的将领有谁?”沈行约问道。

“朝中……张太尉亲自挂帅,云崖台的首将,乃是幽州总管、上将军黄丰……”

“张太尉。”沈行约道:“张书维?”

“是……”

沈行约冷嗤一声:“想他一把年纪了,还带得动兵?”

敌哨观察他的脸色,吞咽口水,眼中带着畏惧,不知如何作答。

沈行约紧接着问:“说说吧,驻防云崖台的首将黄丰,给你们下达了什么作战指令?”

沈行约说罢,晦暗的双眸转动,视线犹如一支寒箭,疾射而来。

在此之前,沈行约接连抛出了几个问题,内容并不直切要害;而这一次,则是问到了关键。

“小人、小人不知……”

敌哨猛一顿,立时慌乱起来:“小人在军中当差,不过一无名小卒,如何能够知晓上峰的计划?!”

沈行约目光审度地看着他:“那就把你所知道的,一字不差,照实再说一遍!”

敌哨被他威压的目光震慑,骇然后退,身后军官厉声呵斥,便只得硬着头皮,将方才所交代的话复述一遍。

气氛肃穆的大营中,沈行约的目光牢牢锁定。

直至对方说完,他脸上那阴沉的表情仍未变其分毫。

“陛下……”敌哨眼里迸发出对生的渴望,很怕失去利用价值后,即将迎来一命呜呼的下场,痛声道:“陛下!小人所说句句实话……陛下!饶我一命吧!”

沈行约略一抬手,军官会意,便将人带下营去。

望着桌前一纸供词,沈行约端起茶盏,边喝边思索着,方才从敌哨口中得到的信息。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在被审讯的过程中,前后所描述的内容,往往会出现细微的偏差。

这是由于受到环境、记忆、情绪等诸多方面影响,产生的一些细节性矛盾。

不久前,这名敌哨受审的经过,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而这些无关实质的细微差别,并不证明对方撒了谎,相反,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如若两次所述内容完全一致,那才是真的有鬼,证明是对方提前准备好的说辞。

沈行约将那信纸提起,微微出神。

王福悄声来到他身侧,请示道:“陛下,那名敌哨已被押下,您看,是把他……?”

“先关起来吧。”

沈行约道:“其余人都到了?召他们进来。”

少时,众人来到大营。

沈行约屏退左右,门外值营的士兵拿起武器,在距前军营五丈外值守放哨。

战前时刻,军中形势如同一张弦满待射的弓,令所有人都自发地警惕起来,谁也不敢在这时候麻痹懈怠。

以至军中每有议会,整片前营都会被严密封锁,连只鸟都飞不进来。

除此之外,军队中执行密令十分严格。

军中大小将领,各领分职,军无二令,二令者诛;留令者诛,失令者诛。

此前,在驹骊整军时,凡军中士兵,皆登记乡籍亲族;而今时局特殊,沈行约重起军中连坐制,一人泄密,全族连坐。

是故,无一人敢以阔论军事,私传情报。

大营内,众人分立帐下,商议战事。

“陛下,经过连日探查,萧关南段,驻兵约有四万人,据此推测,萧关中段防御最为集中,人数至少也应在五万数左右……”

孙隆站出一步,道:“依照军师先前的计策,臣在燕勒山南段,原驻地中布设疑兵,每日照常埋锅烧灶,这两日间,往来的探哨时常能看见,关城头上有敌兵身影,猜测是敌将有所察觉,当以为咱们还在原来的驻地,正向南段增派人手。”

沈行约听后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孙隆道:“臣以为,只待敌方信以为真,落入圈套,咱们以一小部分兵力佯攻南口,大军则埋伏于中段,届时,只要敌方抽兵支援,我们的军队便可攻其不备,举全部兵力直取萧关,与之一战!”

话毕,营中众将沉吟不语,皆现出思索神色。

军师拱袖道:“陛下,方今形势,萧关三处主要关防之中,北段云崖台山势陡峭,道路险峻,曲折远转,不适宜大军作战;其余两处,南段、中段皆有重兵防御,为今之计,唯有以疑兵之计,诱敌误判,扰乱敌方防御;再举全力猛攻一处,方可占据主动。”

“其余人呢?有何想法,”沈行约朝帐内目询。

众将领中,此前在益陵重伤的彭帜,已养好伤重归军中,此刻便站出道:“陛下,臣以为,孙将军所言甚为有理。只是……这三处关防联结甚密,若到时短攻不下,纠缠起来,怕只怕敌方回援,不会太慢。”

孙隆缓缓道:“可以提前破坏敌方烽燧,切断联络,或是派出伏兵,分股埋伏,阻碍敌兵回援。”

彭帜目光忧虑,没有再追问下去。

众人都很清楚,萧关的三道关防虽独立却又相互支援,恰似三足而立,构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想要从中切断绝非易事。

况且,一旦有机会破坏掉敌方烽燧,很难保证不被发现。

到时若有变动,原本的计划就可能出现纰漏,形势必然会更加混乱。

如今,众将都将目光放在了萧关防御的主关卡,以及南段部分。

北口山势险峭,狭窄的迂回山路,不具备大股兵力作战的先决条件。

而军中初定的计策,是以疑兵驻于南段后山之中,声东击西,找准时机,直接突袭萧关的主关卡。

对此,沈行约暂不作表态,而是问道:“朕想起一事,此前朕着人督造,军中的武器锻造,目下进展怎么样了?”

“禀陛下——”

军营中,负责武器督造的工师上前,呈上新打造的一批武器。

其中有枪头、短刀、剑、以及改良过的强弩、箭矢等。

“现已制备强弩一万张、新制箭矢三万发,其余枪、剑等武器,共计七千余数。”

沈行约点了点头,逐一拿起看过。

新制的武器经过改良,使重量更轻,锋芒逼人,握在掌心时,尖刃处闪烁寒光。

“这些武器现收录在兵库吗?”

沈行约放下新制的强弩,道:“给精兵营分发下去,提前演练,武器拿到手里,也需适应几天。”

“是!”

众将各自对了个目光,彼此心领神会,知道战事将要正式打响了。

这时,帐外守兵通传,张衍姗姗来迟,入内道:“陛下……”

沈行约召他上前,又命其他无事的将领先且退下,只留下自己信任的亲信。

“陛下,请您过目。”

张衍呈上前一截密信,王福拆开递过,沈行约看完后,脸色变得格外凝重。

孙隆见状,转而朝张衍低声询问:“怎么说?燕廷那边有什么消息?”

张衍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时下,主动前来投靠,作为内应的将军府长史马鸿,其人十分谨慎。

尤其在张衍与之秘密联络,展现合作的诚意后,所有相关情报的传递,马鸿只拟密信,以漆密封,派出一名接头人暗中传送,决不口述,更不与张衍直接联络。

沈行约猜测,信中字迹,也绝非出自马鸿之手。

眼下两军胜负未决,为求自保,马鸿绝不会留下丝毫的把柄。

“信上说,燕廷驻军,已往萧关运输并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辎备。”

放下密信,沈行约朝众人道:“据马鸿所述,萧关的粮草,皆由京畿及周边等地直供。据说,此次运粮,足以支持军队运转月余。”

李肃道:“这么说,幽州内郡,萧关往返燕都的道路,已被沿线封锁了?”

沈行约道:“不错。”又问:“你们怎么看?”

众人面色凝重,思量过后,军师上前一步,道:“陛下,据此可以看出,敌方已有消耗之意;臣以为,兵贵先发,此战若想战胜,必求速战!”

“他们是想以逸待劳,”赵驻也赞同道:“对峙下去,萧关驻防的消耗并不大,而咱们的军粮由充州南运,中途还要辗转晋州,路途本就损耗,若一个月内,还不能够拔下,届时到了八月,秋粮未熟,秋伏暑热,难保不会发生变故……”

沈行约点了点头,赵驻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正所谓兵贵神速,萧关的战事不能久拖,但问题是,如何突袭?何时突袭?需要有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

而这封从敌营中发来的密信,倒是给了他一个思路。

如若马鸿所说为真,或可从敌方粮仓入手,作为战局的突破。

李肃上前道:“陛下,末将有一个想法,不知能说否?”

沈行约抬首示意他但说无妨。

李肃道:“眼下情况,只要咱们能够找到对面屯粮的位置,孙将军的计划作为铺垫的第一步,等到乱战发起,咱们则派出精锐部队,趁乱直捣粮仓,一即击溃,便可给敌兵以重创!”

众将尚在思索之际。

张衍听后,立马接话道:“陛下,臣再与那马鸿交涉一次,看看用什么手段,逼迫他说出粮仓的所在位置。”

沈行约却一摆手道:“马鸿在信中交代,萧关的储粮地点,只有敌军中,身居高职的几人才知道。”

修长的手指在信上敲了敲,沈行约叹道:“他不敢冒这个风险,去试探其他人的口风,你若强行逼迫,恐怕会适得其反。”

张衍听过思虑稍许,面露难色。

李肃犹豫片刻,则当机立断道:“陛下,请您准许我继续带队,深入防区,暗中探查敌兵的驻粮情况!”

沈行约顿了顿,没有说话。

众人商议时,孙隆一直沉吟不决,这会便开口道:“陛下,臣倒是有一点疑虑……马鸿此人的话,是否可信?这一点还待查证。”

沈行约目光一转,垂眸沉思。

这时,梁猛出列道:“回禀陛下,至于马鸿信中所提,倒有一点可以验证,近两日得到的风声,燕廷确实封锁了往来萧关的全部道路,此一战,也将是那些叛臣燕兵的背水一战。”

如今,放眼整个幽州之地,形势相当严峻。

沉默少倾,沈行约朝李肃道:“就依你所言,分兵三路,继续探查敌兵那边的情况,”稍停顿,沈行约加深了语气,道:“你记得,切勿暴露行踪!有情况随时来禀。”

李肃:“是!”

这日午后,天气格外闷热,沈行约回了营帐,倚在榻上睡了会。

醒来时,王福在外通传道:“陛下,姜氏那两兄弟带着缝制的新衣,正等候在帐外,请求陛见。”

沈行约坐起后一推眼镜,睫毛眨动,脸上带着几分没睡好的烦躁。

数日前,他收留姜氏兄弟在军中,念及姜成自学医术,勉强也能顶半个军医,便将其派发到随行军医之列。

然而,战前少有伤兵,军医们都在预备赶制伤药,姜成却不满足于此,偷改配药的剂量,尝试研发新药,给军医的工作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事情捅到了皇帝这里,沈行约简直无奈,将姜成训了一顿,索性看他也闲不住,便吩咐姜成,给自己量量尺寸,缝制两套现代的衣服。

反正他喜欢挑战性的事物。

沈行约只是随口一说,本也没抱太大希望。

没想到,姜成还真办成了。

“陛下,照您所说,是这个样子吧?”

姜成缩手缩脚地等在一旁,有点忐忑。

事实上,从他接手这活开始,姜成悬着的心就一直没放下过。

皇帝要他制衣,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可难就难在,这衣服的制式太过怪异!

换言之,这根本就不是人穿的东西。

姜成根本不敢想,这套服饰若穿出去,会是什么样子。

这……成何体统?!

从这件事上嗅到了反常,是以姜成保持了缄默,不该问的一律不敢多问。

营帐内,侍者两手提着展开,沈行约看他呈上来的样衣——一套量身定制的现代西装。

沈行约比了比手指,侍者将西装转过,在他面前翻转了一圈。

藏蓝的布料,虽不如现代面料挺括,却也版型熨贴,领口处以银线暗纹,针脚极细密,完全不输于现代的缝纫技艺。

“你倒是没撒谎,”沈行约点评道:“还真是个缝匠。”

姜成得到他的肯定,终于松了口气,嘿嘿笑道:“陛下是咱的大恩人,小人怎敢欺瞒陛下!”

沈行约视线淡淡一扫,见他又恢复如常,一副嬉笑之态,颇有些无奈地皱了皱眉。

“陛下您看还成?”

姜成走过来,展起衣袖,奓着胆子向他展示细节,又道:“这还只是一件样衣,若有不妥之处,我再去改。”

沈行约一摆手,侍者将西装收了。沈行约道:“不错,就是这样,等会去领赏吧。”

“谢陛下赏——小人谢陛下赏!”

姜成放下疑虑,千恩万谢地叩了个头,结果回眸一扫,看见自己那弟弟姜仲正痴痴地立在桌前,将盘子里御用的糕点全吃了,还抱了一兜果子,啃得满嘴都是。

“放下!我的祖宗哎!”

姜成见此,骇得头皮都麻了,只得回头求情道:“陛下,我这弟弟……”

“算了,”沈行约道:“给他吃。”

姜成万不曾想,外界传言的暴君竟是这般好说话,忙去拽了姜仲过来,道:“过来,过来谢恩!”

姜仲被他拽着,跪了下来,又被按着磕了个头。

起身时,姜仲眨巴眼睛,目光空洞看着沈行约,说道:“人,不客气。”

沈行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4章 议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