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女首富 > 第85章 京城过年

大魏女首富 第85章 京城过年

作者:千里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5 22:35:11 来源:文学城

十二月底,彭高飞过来交付太白酒的货款,太白酒已经成为彭家酒肆卖的最好的酒了,彭高飞满脸喜气,跟傅知乔说着市面上特级太白酒供不应求的情况。

等他一离开,银杏便忍不住问傅知乔:“姑娘,我们酒楼里也不是也卖太白酒吗?为何还要和彭家酒铺合作?平白让他们分走许多银钱。”

银杏对于傅知乔将太白酒的利益分给彭高飞的行为非常不解,这段时间傅知乔忙里忙外,熬夜写计划书,她的辛苦银杏都是看在眼里的,她家姑娘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傅知乔闻言哈哈一笑,捏了捏银杏的脸:“因为你家姑娘懒啊!”

银杏:……

傅知乔摆正了神色,告诫银杏:“我们做生意的,不能想着把所有的好处都占了。”

太白酒的运输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陶罐做成的酒坛很容易碎,运输时要打木架子固定位置防止摇晃,还要在箱子里面放入大量的稻草进去缓冲防撞。

“将太白酒从青州运到京城,这其中的人力物力都不用我们负责,路上破损的损失也不用我们承担,除此之外,彭家有自己的商队,一路上请镖师的钱我们也省了,这样难道不好吗?”

在傅知乔看来,与彭高飞合作是双赢的局面。

从开业那天起,太白楼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月底核算账本的时候,太白楼的进项已经达到日进斗金的程度。

知道太白楼的生意火爆,余柔岚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她早就走出了失去丈夫的阴影,如今女儿事业有成,她自己在管账一事上做得也很好。这一年来,她的日子过的无比松快,脸上的气色也越来越好了,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

人越活越年轻,越说明她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

太白酒在京城卖的很好,太白楼的生意已经步入了正轨,扶云阁开店一事也要筹备起来了。

扶云阁是一定要开的,赚不赚钱是其次,扶云阁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她积攒人脉。

傅知乔当初就是凭借自己的化妆手艺和几道养颜粥才和周妙思搭上关系,然后周妙思又带她结识了秦惜玉等人……她一个没有背景的平民商户,能与这些贵女结为好友全靠自己的知识与手艺!

傅知乔手指不停的敲打着桌面,以京城贵女对美的追求,她相信,扶云阁的运营模式在京城一定吃得开!

小月现在被她安排在太白楼后厨里帮忙,等扶云阁开起来了她就不能留在太白楼了。扶云阁里的食物傅知乔准备让小月全权负责,所以,太白楼里还需要雇佣几个厨子和小工才行。

一连串的事情安排下去,所有人又开始忙了起来。

十二月一过,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相关事宜了。

今年,傅知乔和余柔岚打算留在京城过年,人不能回去,她就给在青州的文山文江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说了要过年前要给所有的工人们奖金,奖金要比去年翻一倍,还说了等开春后庄园里需要扩大桃黍的种植面积,让他们组织人手继续开垦荒地。

考虑到稻谷、高粱等收成多了没地方存放,还要再多建两个粮仓才行,为明年的收成提前做好部署。

粮仓是用来存放粮食的,要特别注意防潮防虫,所以墙壁要比一般房子更厚一些,要选最厚的石料、最好的瓦片……傅知乔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才停了笔。

第一次在京城过年,崔嬷嬷带着银杏出去采买红灯笼、红纸,想把小院里重新装扮一番。

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也不知道京城这边的风俗是怎么样的,想来应该跟青州的风俗差不多吧?

傅知乔按照往年的习惯,选中了一匹靛蓝织金锦缎布料为余柔岚做了新衣服,金晃晃的云雁纹图案显得格外贵气,她还花重金买了一套红玉珊瑚头面送给余柔岚。

“娘,你快来看看喜不喜欢?”

“我都一把岁数了,衣裳首饰也够穿够戴,真的不用买这么多。”

“那怎么办?反正买都买了退也退不了,您就将就着穿穿吧!”

余柔岚佯装生气,但眼里的笑意怎么都掩饰不住:“你就会乱花钱!”

傅知乔赶紧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娘,您现在可是太白楼里最最重要的管账先生,若是连套像样的头面都没有,说出去像什么话?”

余柔岚本来就没生气,被傅知乔一箩筐的好话哄了一下,连脸都板不起来了,她忍不住伸手在傅知乔的小脸上掐了一把:“这次就算了,往后你可不许乱花钱了!”

傅知乔点头应下,房间里的丫鬟们都在捂嘴偷笑,整个院子里一片喜气。

*

大魏二十五年。

蛮夷西厥等小国兴兵入侵大魏边界,他们接连攻破数道边关要塞,造成了不少大魏将士的伤亡。

北疆,凉州城池。

士兵们正在把东西装到运粮的马车上,车马上堆满了大军需要的粮草、兵器、衣物。

谢卓看着不远处密密麻麻的士兵,深深地吐了一口气,问:“探子都派出去了?”

他身后的小兵回答:“回将军的话,已经派出去了!”

“将军,粮草已经准备妥当,可否立刻出发?”上千辆的车队排成了一条长龙,等侯谢卓的命令。

所有的物资都已清点完毕。

“出发!”谢卓夹了一下马腹,下令让全军出发。

谢卓目前所在的位置是凉州城,他此行的任务是要把十万斤粮草送到两百里之外的安丰镇,那里是罗振海带领的先锋部队的驻扎地点。

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命脉,也是敌人觎觑的目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决定我军能不能打胜仗的重要物资,绝不容有半点闪失!

人在粮在!

这十天内,谢卓的生命是与这些粮草绑在一起的。

谢卓顶着骁骑军副将的名头,并没有被派到前线杀敌,而是被委派成了后方的援军。

这活看似轻松,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押运粮草是个苦差事,一路上的艰辛就不说了,最后论功行赏也很少会奖赏到粮草押运官头上,更别说万一在路上被敌人偷袭,耽搁几天误了粮草到达的时间,那可是要杀头的罪过。

从凉州赶往安丰镇,起码得走十天的时间才能到,把数十万斤的粮草从凉州城送到安丰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行谢卓手底下只有一万多人马,其中有两千人是骁骑军中出来的,而剩下的九千多人则是从各处抽调而来的兵力。

为了减轻负担,加快脚程,谢卓带着一万多人马轻装简行,大多士兵穿着的都只是加厚的粗布麻衣,只有最外层的两三千士兵穿的是真正的甲胄。

谢卓是第一次干押运粮草这种差事,他时刻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

北疆寒冷,大雪封路,车马陷在雪堆里寸步难行,谢卓只能派出一队人马在前方铲雪。

“传令下去,所有人加快速度,两天后我们必须要赶到安丰镇,绝不能让我大魏的战士饿着肚子打仗!”

一边铲雪,一边赶路。

谢卓率领一万多人马继续向北而去。

越往北走越是人迹罕至,连续几天日夜不停地赶路,所有人都很疲倦。

即便在冰天雪地里,士兵们个个都累的满头大汗,鼻子、嘴巴里面呼出的热气瞬间变成了雾气,就连头顶上也有冒出一缕缕白色的热气,很快又消散在空气中。

天渐渐暗了。

王骞信点燃了一个火折子,借着火光展开了一张行军地图,他指着地图上的两点,说:“将军,我们已经到了安丰镇的地界了,前面不远处就是古塘山,您看接下来咱们是就地扎营还是连夜赶路?”

行军的地图画的很细致,每一处高山、水源都被标注了出来。

谢卓盯着的地图认真的看了起来,地图上标示的很清楚,翻过这座山就能到达安丰镇。

越靠近安丰镇就说明他们与敌人也就越近,士兵们不熟悉地形,带着重重的粮草连夜翻山恐怕会出意外,谢卓当即下令所有人就地扎营。

原地休息一夜,只要明日早点出发就不会延误送粮的日期。

谢卓骑着马沿着驻扎地巡视,他一边骑行一边向身旁王骞信下令,“传令下去让所有人打起精神来!押运粮草乃是要务,切不可出半点差错!”

“将军放心!按将军的吩咐,前方的探子的已经警戒到百米之外了。”

蛮夷西厥联军接连拿下数个城镇,安丰镇是凉州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了。虽说他们目前的位置是处于防线后方相对安全,但谢卓依然不敢有片刻放松,他一路上广设岗哨,以免被敌军偷袭劫走粮草。

夜晚是敌人发起偷袭的最佳时机。

午夜时分士兵都在休息,这个时辰人的精力是最为衰弱的,防备也是松懈的。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谢卓下令将粮草全部集中到营地的最中央,将士们围绕着粮草周围宿营。

把粮草放在最中心的位置,敌人想要抢夺粮草至少要突破外圈的骑兵和步兵营的防御,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敌袭的风险。

一路上,谢卓都紧绷着神经。

好在有惊无险,十天后,他顺利带着粮草到达了安丰镇,与罗振海身边的校尉田胜交割完成之后,押运粮草的任务才算彻底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