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女首富 > 第56章 醉诗仙

大魏女首富 第56章 醉诗仙

作者:千里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25 22:06:40 来源:文学城

太白酒和青梅酒都在按计划酿制中。

短暂的歇息了两日,傅知乔很快就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里,再过一两个月就到高粱成熟季节了,她必须要在这之前把麦曲做出来。

制作麦曲她也是头一回,但有了前面制作酒曲的经验,身边还有小月这个帮手,制作起来顺利多了。

小麦大麦按照九比一的比例,碾碎后加适量水混合均匀,再拌进去一些之前做好的酒曲制成砖头形状就可以了。

把曲砖铺上一层干稻草放在保温室内培养,大概两天后曲砖里的长出了菌丝。再把保温室的门窗被全部打开,让空气充分流通,待曲砖表面逐渐变硬后,小月每天负责定时给曲砖翻面。

等曲砖完全变硬后就通风干燥处保存即可。

整套流程下来大概需要二十天,等她这边大量生产出麦曲,高粱也成熟了。

整个庄园一片丰收的景象。

高粱成熟的重要时刻她怎么能不在场呢!

傅知乔早早地赶到了高粱地里,她捧着手中的高粱穗,沉甸甸的,又仔细瞧了瞧饱满的穗粒儿,眼中全是欣慰。如果高粱的产量能稳定下来,她还盘算着明年开春还要再多开一些荒地出来种植高粱,至少要翻倍!

佃户们头戴草帽,手持镰刀在地里忙活着。先去掉高粱秆上的叶子,砍掉根部,把高粱穗头砍下来装在木板车中,再统一拉到晾晒场上。

收割下来的高粱穗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让其吸取天地之精华,这样酿成的酒味更加香醇。

午时的太阳最是火辣,晾晒场上铺满了红彤彤的高粱穗,时不时有人过来翻晒。等晒干后就可以进行脱粒了,将高粱穗头平铺在干净的地上,佃户们拿着竹竿或木棒狠狠打在高粱穗上,经过反复的敲打,里头的高粱籽就会全部掉出来。

将掉落下来的高粱收集起来,确保晒干不会发霉后就可以收进仓库了。

傅知乔看着仓库里堆成小山一样的高粱,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看到了酿好酒后的场景。

高粱酒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叫醉诗仙。

*

因为要酿新酒,高老头也早早地准备好了。

傅知乔一声令下,酒庄里的第三条生产线正式启动。

高粱经过蒸煮过后,表面已经被蒸烂开花,颜色也变成了褐红,每一颗颗都泛着光泽。

高老头对整个酿酒流程已经很清楚了,浸泡、蒸熟、摊晾、拌曲、发酵、蒸馏……蒸好的高粱拌完曲就可以进入到酒池中集中发酵了。

发酵过程大概需要二十天到三十天。

趁着这段时间,傅知乔让程业玄带着运输队去各个村里收购高粱。

哦,不对,是桃黍。

程业玄有片刻迟疑:“确定是收桃黍?”

桃黍这东西收回来干嘛?他虽然不通五谷,但也知道一般只有贫农才会吃桃黍。

程业玄本人对傅知乔的态度十分恭敬,作为运输队的老大他已经率先拿到了新的户籍。傅知乔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特地花钱打通关系给他办了良籍,如今他正式成为了刘家村的一员,彻底告别了往日的杀戮生活。

运输队有程业玄坐镇,文山也能空出手来专心负责护卫队的事情。

如今酒庄的设施越来越全,酒的库存也越来越多,文山吩咐手下的护卫门严加防范,无论白天和晚上,酒庄内外都有专人巡逻。

两队人马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傅知乔很满意。

“对,尽可能多的给我多收购些回来,”

说完她又嘱咐文江:“你派人去把庄园的那几间仓库给我腾出来,打扫干净,免得桃黍收购回来后没地方放。”

文江咂舌:“四间仓库全部装满?”

“先看看能收多少回来,最好是全部装满。”傅知乔也不确定能收回多少高粱,但越多越好。

酿酒需要大量的高粱作为原料,仅靠庄园种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庄园里是第一次种植高粱,周边还有很多的地没有开荒出来,这些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她酿酒的需求。

运输队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大岭村,他们在村口支起了一个简易的凉棚。

刘永昌作为账房先生要在现场做账册,他嘴里吆喝着:“收购桃黍,三文一斤!”

吼了几嗓子后,陆续吸引了一些人过来。

率先赶来的是村长曹志丰,他穿着一件七成新的灰蓝色紧袖短袄,脸上满是皱纹,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看了程业玄他们一眼后,神情有些严肃,问:“你们是从何处来?真的要收购桃黍?”

“曹村长,我们是隔壁刘家村的,来大岭村就是为了收购桃黍。”

曹志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接着他叫了人回去通知村里其他的人。

“你们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曹志丰:“大龙,不得无礼!”

说话的人是个瘦高的个子,他的名字叫曹大龙,有着农家人特有的黝黑色皮肤,他睁大双眼,脸上写着你不要看我老实就欺骗我的表情。

“你们收这个干嘛?”站在他旁边的一众村民脸上也都是不敢置信之色。

这年头居然有人收购桃黍,那玩意又不好吃又不好看的。

桃黍煮出来的味道发涩,口感远远比不上大米,但村里人还是多少会选择种一些,就算自家不吃,拿来喂鸡喂鸭也是很好的。

所以他们听到这玩意居然能卖钱,多少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我们自有用处。”

曹大龙憨笑道:“桃黍我家有,你们确定要收吗?”

“真的!不过,品质太差的不行,我们只收颗粒饱满的桃黍。”

刘永昌看到村民们还不太相信的样子,干脆打开了装钱银的箱子。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实在,在来之前,东家交给了他足够多的银子。

“哇!”村民们两眼放光。

一箱子雪花银和一箱子的铜钱!

在真金白银的诱惑下,曹大龙忍不住了,他迅速跑回家背了两麻袋桃黍出来,运输队队员麻利的过称,然后把重量告诉刘永昌。

刘永昌在册子上登记好之后当场给曹大龙结算银子。

村民们大多处于观望之中,看到曹大龙收钱的场景后他们直接打消了疑虑。

原本在一边看热闹的人一个个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回了家中,倒腾出自家的桃黍。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风声,挑着担子、背着背篼来到了村口。

程业玄见场面乱了起来,防止有人浑水摸鱼,他喊道:“别挤,别挤,排队,大家排好队,不守规矩的不收!”

村民们也都很有眼色的在村口排起了长龙,等着运输队给自家的桃黍过称。

运输队的人本来就互相熟悉,程业玄带着人守着粮车、维持现场秩序、称重,刘永昌负责算账、付钱,所有的人配合默契。

直到八辆运粮车全部装满,程业玄才让人停手。

已经拿到钱的村民心里都是美滋滋的,但排在后面的村民们见还没轮到自己,那些收桃黍的人却要回去了,急忙冲上前来询问:“等等,我们的桃黍还没收呢!”

程业玄:“我们的车装满了。”

曹志丰问:“你们明天还来收吗?”

程业玄看了下队伍长度,大概还有十几人:“你们还有多少?”

曹志丰叫来那十几户人家,在一起合计了一下,“估么着有两三千斤。”

“行,明天我们还会过来。”

一个村子收完又去到下一个村子。

运输队已经完全熟悉了整个流程,到了后来,程业玄和王奇两人干脆各带一支队伍分开行动,跑了附近5个村子,大概收购了六七万多斤高粱回来。

文江已经觉得很多了,但傅知乔还觉得少。

六七多斤高粱连一个仓库都装不满,“这些还不够,继续去收。”

运输队在各个村子里收粮,忙的收脚不沾地。

*

傅知乔这边也没闲着,算算日子,上次的高粱应该发酵好了。

傅知乔叫上高老头准备蒸酒了。

能进蒸酒房的工人都是签了死契的,终身为傅知乔卖命。

因为有东家在场,工人们手脚格外地麻利,人人都想在她面前露一手。负责看管火候的两个小伙子,不停地往大灶里塞着干柴,火势汹涌,熏得他俩的脸颊通红,衣裳也被汗水打湿。

酒甑里装满了发酵好的高粱原料,用木棒在上面戳出几个蜂眼,盖上盖子,把酒甑凹槽加满水,开始进行蒸馏。

柴火在灶膛里噼里啪啦作响。

蒸汽飘在整个酿酒房上空。

高老头看准时机:“换凉水。”

工人们踩着高凳把酒甑上的阀门打开,让已经变热的水流出去,再往里面倒进凉水。另一个工人拿着木棍搅动着凉水,好让酒甑上方始终保持凉凉的温度,蒸汽在酒甑上方遇冷凝结,最后汇集成液体流出。

大约两炷香时间过去,一股似酒非酒的味儿从酒甑里飘了出来。

傅知乔心里不免激动,她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醉诗仙终于要来了!

高老头从来没有想过桃黍也能拿来酿酒,心里对傅知乔的敬佩又上了一层。

果然,东家的酿酒天赋不是他能比的。

工人抬来木桶接着酒液,去掉头酒和尾酒,只保留中间的酒液。

醇香的酒味儿在空气中慢慢发散,所有人都陶醉在酒香之中。

正当高老头准备扔掉第一次蒸馏出来的高粱残渣时,傅知乔过来阻止了他的动作,而是让他再次加入酒曲,等二次发酵后重新再蒸一遍。

高老头虽然不解,但也乖乖听话。

东家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不止高粱原料需要充分利用,第一次蒸馏好的酒液还需要单独再蒸馏一遍,最后出来的酒液才是醉诗仙。

出酒量越低,度数越高。

看着酒桶里的酒液,傅知乔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如果说太白酒是傅知乔用来打开名气的,那么,醉诗仙就是她的终极武器。

太白酒的特色是辛辣霸道,甘冽净爽,回味悠长。

醉诗仙的口感烈而不辣,回味甘甜,酒性也要比太白酒更醇厚猛烈、后劲十足,不但能空杯留香,也比太白酒更耐储存。

在酒庄里忙碌了两三个月,第一批酿造的醉诗仙成功入了酒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