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女首富 > 第19章 建酒庄

大魏女首富 第19章 建酒庄

作者:千里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3 00:58:27 来源:文学城

城外七八十里地有一处农庄,很符合傅知乔的需求。

匆匆赶路,两个时辰后才抵达农庄抬眼望去,远处的民宅层层叠叠,都是土砖房,几乎看不见破败的茅草屋。

文江看到傅知乔连忙迎了上来,他对庄子已经十分熟悉,边走边给她介绍农庄的情况。

农庄的原主人是个告老还乡的官员,他的儿子在隔壁县当了官,最近儿子升迁去外地当差,因为准备举家搬迁,所以才着急出手农庄。

整个农庄占地上百亩,加上荒山的话就有近千亩了。庄园里菜园、果林、水塘、牲畜棚应有尽有,此时秋收刚过,庄园大部分的农作物已经收割好。

农庄里有个两进的院子,院中铺设着青砖,附近还建了几个很大的库房,用来存放收获的粮食、果子的。

大库房好啊!她正缺大库房!

傅知乔仔细的观察着这大片农庄,心中思考着怎么才能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到院子外走了一圈,傅知乔越发满意,农庄的地理位置很不错,离官道大约十一二里路,马车出入方便,到时候运输酒能省不少的人力物力。

傅知乔当即拍板买下农庄。

此处远离主城,地价虽比不上城里,但也花了她三千多两银子才买下来,整个农庄、房子,田里的作物,包括一些不愿离开的仆人全都打包卖给她。

卖庄子的风声早就在村子里传遍了。

刘家村的村民们惊慌不已,卖掉庄子,那他们怎么办?新来的东家会不会苛待他们?还是没了地租他们可怎么活?

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是东家的,村民们家里的那点私田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为了获取更多粮食,村民自愿当了佃户,平日里帮东家种地耕田,以此来获取粮食和银子。

佃户与东家之间是依附关系,佃户们虽说是平民,严格来说他们更加偏向于半奴仆性质,他们对庄园主十分尊敬和畏惧,会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

刘平谷是刘家村的村长,虽然相貌普通,但眉眼间有精明之相,他作为一村之长,村里的情况他再了解不过了。

傅知乔微笑问道:“今日请村长来,是有些情况想向你了解。”

看着眼前这个瘦瘦弱弱的小娘子,刘平谷有点不敢相信她就是自己的新东家,看到文江文山对她的态度很尊敬,他也不敢再多想,赶忙回答:“东家客气了,有什么话您尽管问。”

“庄子里收成怎么样?”

“回东家的话,良田亩收四百斤粮,中下田亩收两三百斤粮。”

傅知乔做的是酒生意,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总是在外头买划不来,现在自己有了地种些大米、高粱,那酿酒的原料就不用愁了。

傅知继续问乔:“庄子里可种了高粱。”

刘平谷迟疑了:“敢问东家,这高粱是何物?也是粮食吗?”

傅知乔:……

刘平谷一个彻彻底底的农民居然不知道高粱是什么!

傅知乔震惊了,难道在大魏还没有高粱这种作物吗?还是青州地区没有种植而已?

高粱可是酿酒的绝佳原料!

傅知乔没想到,她的白酒事业刚刚起步就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刘平谷半晌没听到傅知乔的声音,抬头见她愣神,小声询问道:“东家?”

傅知乔收敛心神,与刘平谷谈完话她了解到了更多村里的情况。

刘家村共有百来户人家,近两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农庄里的佃户。地主与佃户的地租是三七分的,地主拿七成,佃农拿三成,交给国家的赋税也是从佃农的三成里出。

每户人家都是按照男丁的数量分派田地的,耕种的地越多粮食就越多。像刘平谷自己,他家中男丁多,共租了耕地二十余亩,缴纳完租金和税后,他家每年还能分到近千斤的粮食。

知道农庄和刘家村的基本情况后,傅知乔心里也有数了。

“出来了!新东家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围在院子外的村民们见到傅知乔出来后一拥而上,银杏和德福看到有人围过来,立刻将她护在身后,生怕这些人冲撞了自家小姐。

“拜见东家!”一群人见到高大的文江就行礼。

他们下意识把文江当成了新的农庄主人了。

“不不不!”文江急忙摇摇头,朝着傅知乔方向对他说:“姑娘才是咱们农庄的新东家。”

这……

没想到新东家是个小姑娘。

村民们看向被拥护在中间的傅知乔,看清楚她的衣着打扮确实不一般,接着又看看她的脸色,然后村民们脸上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转头你看我我看你,眼里满是茫然和担忧。

怎么办?他们居然把东家给认错了,东家会不会一生气就不把地租给他们了?

面对要给她送礼的村民,傅知乔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看她的样子不像个凶恶的,村民们提起的心有些放下来了。

这时,有个老人提着一篮子鸡蛋说要送给她:“东家,这是大伙们凑的一点心意,您千万别嫌弃!”

傅知乔摆手拒绝:“老人家,我什么不缺,你快快把东西收回去吧!”

老人一听傅知乔不肯收这些东西,脸色顿时白了,站在他后面的佃户们也露出紧张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那,东家,以后还租地给我们吗?”

傅知乔明白他们担心,佃户们担心庄园换了新主人后,会把土地租给新的佃户,这样的话他们这些庄子里的老佃户就得走人,这无异于断了他们的生路,所以才急匆匆的赶过来向她示好。

傅知乔使了个眼色。

文江轻咳了一声代表傅知乔发言,说庄子里的土地明年还租给他们,租金也不会往上涨,一切照旧。

村民们得到准确的消息后心都满意足了,大多数的农民都没有什么野心,他们能够吃饱穿暖、能钱赚养家,就已经觉得日子过得很不错了。

签约买卖契书,去官府里把田庄登记过户。

地是有了,怎么利用起来呢?

考虑的今后的发展,目前的酒庄已经支撑不起产量了,不如干脆建一个独立的酒庄,反正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目前扩大生产才是最紧要的。

建酒庄、酿酒都需要人,刘家村是个好选择。

刘平谷作为村长,这件事还由他牵头。

庄园与村民们单独再签一份做工的长合约,如果做不够年份就要赔偿,合同一旦签署就没有反悔的余地,傅知乔让刘平谷好好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还考虑啥啊!傻子也能知道这绝对是件好事,刘平谷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场答应下来。

“记得要挑一些勤快的、人品好的过来。”

“东家放心,小人就先告退了。”

刘平谷不但在傅知乔面前挂上了名,还得了件重要的差事,他心里高兴,一回到村里把消息散布出来:新东家要建一个工坊,需要很多人做工,工人们优先招本村的人,要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吃苦耐劳的,男女不限,做工时要一切听从安排,庄子里管午饭,按照活计的多少发工钱。

管吃管喝还发工钱,家里除了种地还能多个进项,自然是没有不愿意的,家里有劳动力的都报名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村民们大喜。

刘平谷当场让愿意的人报名。

傅知乔事先拟好了一份合约让刘平谷拿回去给村民签字,村民们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只好让家里会念书写字的孩子读给他们听,确认没问题后大家按手印签约。

这事暂且敲定了。

*

太白酒的生产问题由不得丝毫马虎,一回到家,傅知乔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计划书、画图纸。

书房里的烛火一直燃烧到半夜。

酒庄是一定要建的,粮食库、踩曲房、发酵房、晾晒堂、蒸馏房……对了,还要建一个大大的酒窖。

傅知乔计划在庄园里划出一大片空地,按照太白酒的炼制过程来分区,她的图纸一画出来,文山便立即找人施工建起厂房来。不过酒庄短时间内还建不好,目前庄园里空余的库房改改正好可以做酒庄。

大兴土木可不是件小事,根据大魏的风俗,人们在建房子之前都会去找风水先生看看。

存在即合理,有些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入乡随俗,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文江留在农庄里做管事,傅知乔把一切杂事交由文江去安排。

“姑娘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建房子需要木材,文江带人进华平山找用作房顶悬梁的木材,结果意外发现了一处天然的泉水。

山里十分安静,偶有飞鸟的叫声,一进山就是满眼的绿色,全是些傅知乔不认识的花果树木。

地上遍布枯黄的落叶,踩上去会发出脆响。

泉水在半山腰偏上的位置,泉水很深,水是从岩石里渗透出来的,流到山洼处形成了一汪泉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形成了一处深潭,山间的泉水冰凉透骨,一点杂质都没有。傅知乔掬起一捧水尝了味道,入口清爽甘洌,沁凉的泉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酿酒对于水的要求很高,这山泉水用来酿酒再好不过了,到时候砍下毛竹打通竹子的节点,连接在一起作为管道就能把山泉水直接引到山下的酒庄里。

傅知乔当即决定,泉水一定要保护下来,这座山也要禁止其他人出入,以最大程度减少水质污染。

定制好的工具源源不断搬进刘家村里,刘平谷筛选出来的身体健康、壮实有力气的工人也到位了,培训几天就能正式上工。

没过两日,庄子里的临时酒庄也正式投入生产。

为此,傅知乔专门从外地买来一些签了死契的人,让他们跟着高老头一起酿酒。

工具到位,人员扩大,酒庄渐渐形成规模,产量的事情总算解决了,傅知乔也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