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女首富 > 第102章 粮价暴涨

大魏女首富 第102章 粮价暴涨

作者:千里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9:21 来源:文学城

一开始还只是两文两文的涨价,随着雨越下越久,粮价也越来越贵,前两天她还能以正常的粮价收购,后两天就只能花大价钱去收购。

收购到两三百万斤的大米和高粱后,傅知乔收手了。

白天大部分都在下雨,大街上也看不到几个行人。

傅知乔干脆把两个铺子关了,给每个员工发了一笔钱,嘱咐他们回家买点粮食囤着以备不时之需。

连续的降雨,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

天刚亮,顾不得天空中的毛毛细雨,五谷粮铺门口已经挤了一大群人。

一个妇人愁容满面的,“哎,粮价又升了,粗粮都升到十五文一斤了,精粮更是要二十八文一斤,这么贵怎么吃得起啊!”

原本青州的粗粮是八文一斤,精粮是十三文一斤,现在翻了差不多一倍,百姓们怎么能不抱怨。

黄掌柜听到大家的抱怨声:“我们五谷粮铺已经很良心了,你去隔壁几个县城打听打听,小县城的粮食涨的比我们府城还要厉害!”

“再贵也要买,人哪能不吃饭的。”

钱是死物,没有粮食自己就会饿死,手中拿着再多的银子又有什么用呢?现在花钱买粮就是在买自己的命。

“唉,说的也是,那我先买五十斤粗粮吧!”

“我要二十斤粗粮,二十斤精粮。”

“掌柜的,一百斤粗粮,五十斤精粮。”一个约摸五六十岁的老者驾着牛车过来。

“张大伯,你买那么多粮食干嘛?”

张大伯:“我们一家九口人,一百多斤粮食也就能吃两个月吧,雨一直不停,按照这势头下去,粮价说不定还要涨呢!”

张大伯的一番话提醒了很多人,他们纷纷表示自己要多买一点。

“掌柜的,我再买三十斤粗粮!”

“我要八十斤精粮!”

黄掌柜让铺子里伙计加快手脚,他自己走到门口维持秩序:“别挤别挤,乱挤的人我不卖粮给他啊!”

威胁的话放出来后,人群中自觉地排起了队。

听到外面的的粮商都在卖着高价的粮食的消息,刘家村的百姓们也很感慨,还好他们在粮价上涨之前跟着东家囤了一批粮食,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也饿不到一家人。

尤其是看到了别人的惨状之后,他们心中更加佩服傅知乔的远见。

傅知乔预见到了粮价会上涨,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做的这般明目张胆。

青州城里短短半月内粮食价格翻了好几倍,这样的增长速度说里面没有猫腻她是不信的。

青州粮价之所以涨的这么快,除了有天灾的部分还有人为的原因,城里的粮商们联合起来抬高粮价,原本十几文钱的粮食被卖出了五六十文的高价,部分粮商们从中获取到了巨大的利益。

控制住了粮食,就相当于控制住了百姓的命脉。

百姓们不是没有反抗过,可没有用啊!就算去报官也没有用,官府并不能对这些粮商们做出什么处罚。

利益当前,所有的粮商们都是站在同一战线的,官府敢责令他们恢复原价,他们就敢立即把铺子给关了,让全城的百姓无处买粮。

官府可以管粮食售价,但总不能管他们开不开店。

粮商们有恃无恐,百姓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一边咒骂一边用自己的血汗钱去换取那一点点粮食。

*

连着两天,雨依旧断断续续的下着。

张氏穿着蓑衣敲响了傅家的大门。

傅家的门房认出来她是住在陵水巷的巷尾张氏,问:“张夫人?”

张氏就羞得满脸通红,她与傅家并没有什么交情,这次来借柴是她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来的。

家里的干柴已经用完,又遇上了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她没有办法弄到柴火,多以她家已经两天没有烧火做饭了。

她也有向其他的邻居开口借过柴火,可谁也不愿意借给她。

邻居们不愿意借柴给她的原因也很简单,街上可以买到干柴,或者是去山上捡免费树枝作为柴火,你为什么还要到别人家里去借柴呢?

家里连一点柴都没有的人,要么懒要么穷,这样的人是不受待见的。

况且,大魏民间有“借米不借柴”的俗语,“柴”有“财”的寓意,百姓们都比较忌讳借柴这件事,谁都不愿意把自家的财气借给别人。

张氏甩了甩衣袖上的水渍,有几分不好意思,“我能傅小姐见一面吗?我家的柴都烧光了,孩子他爹打猎摔断了腿,家里还有三岁的孩子饿着肚子,我实在没办法了。”

门房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见她的裤腿全被雨水打湿了,留下一句:“你等着!”

张氏心里也在打鼓,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借到柴,天上一直在下雨,街上没有人出来卖柴火,自己冒着大雨进山捡柴的话风险更大,她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

门房把张氏的情况复述给傅知乔。

傅知乔对张氏并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听到她的丈夫腿断了不能动弹,还有两三岁的孩子等着柴火做饭后她动了恻隐之心,让下人去柴房里装了一捆柴火让她带回去了。

张氏对此是千恩万谢,她不断地朝着傅家大门鞠躬:“谢谢傅小姐,谢谢傅小姐,等天晴了我一定会把柴还回来的。”

到处都在下雨,百姓们无处可去只能待在家里。

持续的阴雨天气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安情绪,随着传出了城外农田被淹的消息,城里恐慌的情绪很快就到达了顶点。

什么?农田被淹了?这意味着这一季无法种植粮食了!

百姓们一窝蜂的冲到铺子抢购粮食,他们拿着麻袋,背着背篓,在五谷粮铺门口不断的拥挤着,希望能挤到最前面买到粮食。

几乎全城的人都出动了,各个粮铺门口都挤满了人。

来买粮食的人太多了,最后,五谷粮铺干脆挂了牌告示出来。

粗粮三十五文一斤,精粮八十文一斤,每人限购买十斤。

这个告示贴出来,所有百姓都无法接受。

“粗粮昨天还是二十五文,今日怎么就涨到了三十五文?”

“这涨的也太快了点吧!”

“粮价一天一个样,老百姓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朝廷能不能管管?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掌柜的,你这放出来的粮食也太少了吧,咱们这么多的人根本就不够分!”

“就是就是,价格贵我就不说了,怎么还搞限量购买?”

“大家伙靠着粮食救命呢,掌柜的你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赶紧把粮食拿出来吧!”

“有粮食不卖,黑心商家。”

见大家情绪激动,黄掌柜也不得不出来说话了。

这些日子粮价暴涨他确实是赚的盆满钵满,不过卖到这个时候他库房里的粮食不多了,想去进货可外面到处都是水,哪儿去去不了,他总要留一些给自家人吃吧!

黄掌柜也跟大家诉苦:“不是我不想卖粮,实在是没有存货了,现在雨势这么大,我就是想去补粮也补不回来啊!”

百姓们听到粮商手里也快没粮了,一个个的捶胸顿足的,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多买一点。

“今天是我们五谷粮铺最后一天卖粮了,大家都散了吧,去别处看看说不定还有粮食。”黄掌柜挂出已售完的牌子。

剩下没有买到粮食的人追问:“你们五谷粮铺都没粮了,哪里还有粮食卖呢?”

黄掌柜摇摇头:“唉,大家都省着点吃吧,希望朝廷早日发救灾粮下来。”

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百姓们的口袋也渐渐被掏空,越来越多的人拿不出银子买不到粮食,甚至有人开始卖儿卖女来换取粮食了。

五谷粮铺关门后,百姓们依然没有离去。

“朝廷的赈灾粮到底什么时候下来啊?”

“这哪里是在下雨,这简直就是天上在往下倒水!”

“老天爷,你还要下多久啊?求你收手吧!”

“咱们城里还算是好的,城外几个村庄受灾更严重,大部分农田都被冲毁了。”

“这雨不知道何时才能停下来,听说城外很多地方都被淹了,还有人被水给冲走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哎呀,现在下雨倒是其次的了,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赤水坝,我昨儿个路过城门口,看见衙门派人在派人出城巡河,你们说这大坝会不会垮掉?”

“说不准,要是大坝垮了,那咱们就要遭大殃了。”

“哎,我们要不要搬到山上去住?”有人担心大坝被冲毁,为了保命想往高处走。

“城外现在到处都是灾民,你一出城就会被抢的。”

城门外面已经有不少的灾民,有家底的人家已经交了银子进了城,没有银子的人只能每天往地势高的山上跑,在山上找些能吃的野菜充饥。

又过了两天,越来越多的灾民涌进城里。

青州的百姓们这才全慌了神,纷纷拿起手里的银子,开始大批量买粮食,然而到了这个的时候只能买到很少的粮食了。

最开始粮食还没有大涨的时候他们没有买,等到粮食大涨价后才买粮的人此时肠子都要悔青了。

城里的大多粮食铺子都已经卖空关店了,餐馆食肆也早就不开了,连杂货店里的干货等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卖完了。

粮食少的人家已经开始勒紧裤腰带不敢吃饱了。

百姓们从一天三顿变成一天两顿,到现在的一天一顿,家境富足的人家还有吃的,而贫穷人家只能喝喝野菜粥了。

更糟糕的是城里出现了大量的灾民,已经多到影响了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