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8章 第 8 章

大唐九万里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璎璎也不知哭了多久,只觉得眼泪淌得久了,眼眶又酸又胀,脑袋里像塞了团湿棉花,昏沉得厉害,眼皮重得快要黏在一起,连站都有些打晃。

李祈安见她身子摇摇欲坠,原本搭在她发顶的手轻轻扶了扶她的胳膊,指尖触到的肩背还在微微发颤。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你这样撑不住的。”

他转头看了眼潘府紧闭的朱门,门楣上的白灯笼还在风里晃,门前连个走动的下人都没有,想来府里上下此刻都乱作一团,哪还有精力招呼外人。他便放缓了语气,对璎璎道:“潘府现在这光景,乱糟糟的,你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容易累倒。我先送你回家歇着,等这边稍定些,我再去告诉你消息,好不好?”

璎璎迷迷糊糊地听着,眼泪还在无意识地往下掉,砸在墨色大氅的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她想摇头说 “我不回去”,可喉咙里发不出半点声音,只能任由李祈安半扶半搀着转身。

李祈安的声音温温的,像在哄一个闹觉的孩子:“先回家睡一觉,睡醒了,说不定就有头绪了。你放心,潘家这边,我会盯着。”

她被他扶着慢慢走远,潘府的白灯笼渐渐缩成两个模糊的白点,可那凄清的感觉却像沾在了身上,连带着李祈安大氅上的松木香,都添了几分说不清的怅然。昏沉中,她只觉得被人稳稳地护着,那点支撑不住的脆弱,终于有了个可以暂时停靠的角落。

璎璎回到家,刚沾到床榻就昏沉沉睡了过去。锦被蒙住头,连梦里都是潘府门前晃悠的白灯笼,还有潘潘捧着琉璃灯的笑影,一明一暗地搅着,直到日头西斜才猛地惊醒。

她坐起身,发髻散了大半,额前的碎发黏在汗湿的皮肤上。窗外的天光已经淡了,丫鬟端来的饭菜放在桌上,菜色还是她平日爱吃的,可她哪有心思动筷子,掀开被子就往外走,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阿意,去请李祈安来,现在就去。”

阿意刚要劝她先吃点东西,见她眼里的急切,终究还是应声去了。

没等多久,李祈安就来了。他刚跨进门槛,目光先落在桌上 —— 青瓷碗里的莲子羹原封未动,碟子里的酥饼连碎屑都没掉一点,显然是从清晨到现在,连口热食都没沾过。

他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走到桌边,指尖碰了碰碗沿,冰凉一片。转身看璎璎时,见她眼下泛着青黑,嘴唇也没了血色,语气里便带了点不容置疑的哄劝:“你不会从清晨到如今,真就滴米未入吧?”

璎璎刚要开口问潘家的事,就被他打断。他拿起玉箸,夹了块最软的芙蓉糕,递到她面前:“先把这个吃了。你如今这脸色,风一吹都能倒,身子怎么受得住?连力气都没有,又怎么有精力去想潘潘的事?”

他把糕点往她手边送了送,声音放软了些,却带着点认真:“我知道你急,可急也得有个好身子撑着。你要是垮了,谁还能像你这样,记着潘家的事,想着要弄明白缘由?先吃两口,嗯?”

璎璎望着他递过来的芙蓉糕,那点急着追问的心思忽然被堵住了。她确实饿,胃里空得发慌,只是先前被满心的乱绪盖过了。

她迟疑着抬手接过,糕点的甜香漫开来,在满室的沉寂里,总算添了点实在的暖意。李祈安见她肯吃,眉头才松了些,又给她盛了碗温热的莲子羹:“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吃完了,我再跟你说潘家那边的事。”

璎璎刚把最后一口芙蓉糕塞进嘴里,腮帮子还鼓鼓的,就往前倾了倾身子,眼睛里满是急切:“我吃饱了!你快说,潘家那边到底怎么样了?你都知道些什么?”

李祈安从袖中抽出块素色帕子递过去,她却没接,只用手背胡乱擦了擦嘴角的糕屑,指尖沾着点糖霜也顾不上,一个劲朝他摆手:“快说快说!”

他无奈地收回帕子,自己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方才碰过糕点的手指,声音沉了沉:“大致的情况你已经知晓,此事确实透着诡异。我让星遥去跟潘府的小厮搭了话,说是…… 你家潘潘身上没有半分伤口,绝非外伤致死。那小厮偷偷说,看那样子,倒像是被活活吓死的。”

说罢,他抬眼看向璎璎,目光里带着点揶揄:“你信鬼神之说吗?”

璎璎原本揪着心听着,听到 “我家潘潘” 时,眉头先竖了起来,那点恐惧被瞬间压下去,反倒生出点莫名的不悦,当即反驳:“什么叫‘你家潘潘’?你与她也是同窗,怎么就成我家的了?”

李祈安往后一靠,脊背抵着椅背,姿态又恢复了几分慵懒,嘴角还噙着点笑:“你与她形影不离这些年,这情分,我一个同窗怎敢比?说是你家的,倒也没说错。”

“你!” 璎璎被他说得语塞,又气又急,却找不到话反驳,只能重重 “哼” 了一声,拍了下桌子:“不和你斗嘴!说正经的!到底是不是被吓死的?哪有人好端端的,会被吓死?”

见她真急了,李祈安收了笑意,腰背一挺,坐得端正了些,语气也正经起来:“被‘吓死’只是旁人的猜测。这世上的死法,本就不止外伤一种 —— 可能是内伤郁结,可能是中了慢性的毒,也可能是突发心悸。但只要是人,死了总会有缘由,断不会平白无故就没了气。”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我已经托人去请了一位仵作,今夜就会去潘府查验。若是真有隐情,总能查出些蛛丝马迹 —— 比如指甲缝里有没有残留物,口鼻有没有异常气味,这些都比‘撞邪’靠谱。”

璎璎攥着衣角的手松了些。方才被 “活活吓死” 四个字搅得发慌,此刻听他条理清晰地分析,心里那团乱麻竟像是被理顺了些。她望着李祈安,见他眼神笃定,不像在说空话,便点了点头,声音还有点哑:“那仵作…… 靠得住吗?”

“放心,” 他抬眼朝她笑了笑,那笑意里带着点让人安心的笃定,“是我的好朋友。等有了结果,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璎璎眉头微蹙,显然不太信这话:“你的朋友?你竟还有当仵作的朋友?” 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妥 —— 她从小听家里长辈说 “仵作属下九流”,虽知这话带着偏见,可积习难改,语气里难免带了点诧异,“这行当…… 你是怎么认识的?”

说完就见李祈安挑了挑眉,像是要笑她刻板,她顿时意识到失言,脸颊微红,忙不迭转移话题,指尖无意识抠着桌布:“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是说,今晚就去查验吗?潘伯父会同意吗?”

说到最后,声音都低了下去,眼里满是担忧,“潘伯父是正经秀才出身,平日里教仕龙念书时,连错一个字都要罚抄十遍,为人最是严谨,又极重规矩。咱们几个在他眼里,怕还都是没长大的黄口小儿,他怎会轻易听信你的话,让仵作来查验潘潘的身子?”

她太清楚潘伯父的性子了。从前去潘家玩,若撞见潘伯父在看书,连走路都要放轻脚步 —— 他总说 “君子行事,当有章法”,对旁门左道的猜测向来嗤之以鼻,更别说让外人触碰女儿的遗体,这在他看来,怕是既失了体面,又违了常情。

“我总觉得不妥,” 璎璎指尖在桌沿上轻轻点着,“他肯应下,会不会是一时悲恸乱了方寸?万一等周老到了府里,他又改了主意,岂不是白费功夫?”。

李祈安闻言,只默默挑了挑眉毛,语气里带着点狡黠:“既没经过他同意,何来‘改变主意’一说?”

“什么?” 璎璎眼睛都瞪圆了,“你是说…… 要偷偷去验?这怎么行!私动死者遗体是犯了律法的,要是被官府查出来,所有人都要受牵连!” 她急得站起身,裙摆扫过凳脚,带起一阵风。

见她是真急了,脸颊都涨红了,李祈安才收了玩笑的神色,连忙抬手按住她的胳膊:“别急,我逗你的。” 他指了指椅子,让她坐下,“潘家娘子元宵节‘撞邪’这事,现在饶州城里都传遍了,连官府都惊动了 —— 说是怕引起百姓恐慌,官府已经正式介入,这事早就不是潘店主一个人能左右的了。”

璎璎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下,却又皱起眉:“可官府既然介入了,自有他们的章程。咱们这些百姓,想插手就更难了吧?万一他们查得敷衍,或是信了那些‘撞邪’的传言,潘潘的事不就成了糊涂案?”

“莫担心。” 李祈安指尖在桌沿敲了敲,眼里闪过一丝笃定,“我有法子。”

“什么法子?” 璎璎立刻追问,眼里的好奇压过了担忧 —— 她知道李祈安看似跳脱,实则聪明有分寸,既然说有法子,定是真的有门路。

李祈安却故意卖了个关子,端起桌上的茶盏抿了口,才放下杯子,冲她扬了扬眉,语气里又带了点揶揄的笑:“还能是什么法子?自然是 —— 光明正大走后门呀!”

璎璎正琢磨着 “走后门” 这事,就听李祈安又补了句:“说起来,我阿舅与饶州刺史也认识,想来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他说得轻描淡写,像在说 “今日天气不错”,璎璎却听得心头一松。她知道李祈安的阿舅在京中任职,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有这层关系在,官府断不会敷衍了事。

“原来你早都安排好了。” 璎璎看着他,眼里的担忧淡了大半,反倒生出点好气,“那方才还故意说什么‘走后门’,吓我一跳。”

“不这么说,你肯安心坐着听? “

璎璎没再反驳。她望着窗外的夜色, “那…… 刺史大人会不会觉得我们多事?” 她还是有点顾虑。“放心。” 李祈安的语气很笃定,“刺史是个明事理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