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78章 第 78 章

大唐九万里 第78章 第 78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10:27:51 来源:文学城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璎璎正托着腮帮子,有一搭没一搭地用茶勺拨弄着杯底的茶叶,目光却没离开过窗外府衙的方向。忽然,她眼睛一亮,猛地直起身子,指着街对面喊道:“你们快看!是星遥和子皓兄!”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府衙大门外,星遥正快步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扶一把身后的叶守礼。叶守礼手里抱着一卷用布裹好的东西,脚步有些虚浮,脸色也带着几分疲惫,显然是在驾阁库查了许久案卷,耗费了不少心神。

“总算出来了!” 璎璎说着,便起身要往楼下跑,方静鱼连忙拉住她:“别急,等他们过了街再说,街上人多,小心撞着。”

李祈安已起身走到窗边,对着街对面的两人挥了挥手。星遥眼尖,率先看到了他,连忙扶着叶守礼加快脚步,穿过往来的行人,快步走进了茶楼。

“郎君!娘子!” 星遥一进门就松了口气,接过伙计递来的茶水一饮而尽,才开口道,“可算找到你们了,驾阁库的案卷太多,找得我们头都大了。”

叶守礼则将怀里的布卷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页泛黄的纸,上面用小楷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边角还有些磨损,显然是年代久远的旧案卷宗。他揉了揉发酸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兴奋:“找到了!总算在一堆民生案卷里,翻到了先天二年林家二娘的报案记录!”

璎璎连忙凑过去,仔细读了起来,李祈安和夏循也凑了过来。只见案卷上写着:“先天二年秋七月,城西锦绣巷民妇林赵氏报案,称其女林二娘(名林晚),年十六,于七月十二日外出采桑未归,遍寻不得,疑遭歹人所害或走失……”

“锦绣巷?” 璎璎惊呼出声,“这不就是苏郎君家绸缎庄所在的巷子吗?也太巧了!”

李祈安眉头微挑,指尖点在案卷上 “锦绣巷” 三个字上,若有所思:“确实巧合。看来林家二娘当年就住在城西,与我们现在住的来仪客栈、苏记绸缎庄都离得不远。案卷上还写了什么?有没有提到她采桑的地点,或是有没有目击者?”

“有。” 叶守礼指着另一行字,“报案时林赵氏说,林二娘那天是去城郊的桑园采桑,同去的还有巷里另外两个姑娘,可那两个姑娘说,中途她们先回了家,只留林二娘一人在桑园,等她们再去找时,人已经不见了。官府当时去桑园查过,可惜没有任何线索,后来因为也没找到尸体,案子就成了悬案,一直搁到现在。”

璎璎听得有些着急:“没有目击者,没有尸体,这案子怎么查呀?”

“也不是完全没头绪。” 李祈安沉吟片刻,目光落在 “锦绣巷” 和 “桑园” 上,“林家二娘住在锦绣巷,采桑的地点在城郊桑园,这两个地方都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明天你们去苏记绸缎庄时,可以顺便问问苏云,看他知不知道锦绣巷当年有林家这户人家,或是有没有听过林二娘失踪的事,他世代住在城西,说不定知道些官府案卷上没记载的旧闻。”

“对呀!” 璎璎眼睛一亮,“苏郎君肯定熟悉锦绣巷的情况,明天我一定好好问问他!”

叶守礼也点头:“我和星遥今天太累了,明天先歇半天,下午再去城郊桑园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当年没被发现的线索。”

众人商量定了查案的方向,李祈安便招手叫来了伙计,又添了两碟安州特色的枣泥糕和一壶温热的杏仁茶,叶守礼和星遥在驾阁库待了近两个时辰多,想必早就饿了。

伙计刚把点心端上桌,叶守礼便拿起一块枣泥糕塞进嘴里,边嚼边叹:“还是热乎的点心吃着舒服!驾阁库里又闷又暗,我们俩蹲在案卷堆里翻找,连口热水都没喝上。”

星遥也跟着点头,喝了口杏仁茶润了润嗓子,才慢慢说道:“驾阁库的案卷确实多,堆得快到屋顶了,我们先找先天二年的‘人口走失’案卷,翻了足足半箱,才看到林赵氏的报案记录。不过还算顺利,这案子的卷宗没被人动过手脚,不像施七娘的案子,连个正经案卷都没有。”

“没被隐去就好。” 李祈安松了口气,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这说明当年官府确实查过,只是没查到线索才成了悬案,不是有人故意掩盖真相,至少一开始,这案子没有牵扯到像赵家那样的权势人物,查起来能少些阻碍。”

叶守礼咽下嘴里的点心,又拿起案卷翻了两页,语气里带着几分庆幸:“可不是嘛!我当时还担心,六年前的案子说不定早就被人销毁了,没想到一找就找到了。案卷里不仅有林赵氏的口供,还有当时负责查案的捕快记录,虽然没什么有用的线索,但至少能确定林二娘失踪的时间、地点,这就是重要的突破口。”

“那捕快记录里,有没有提到桑园附近的人家?” 方静鱼问道,“林二娘是在城郊桑园失踪的,若是桑园附近有住户,说不定当时看到了什么,只是没被官府注意到。”

“提到了两家。” 叶守礼指着案卷角落里的一行小字,“说是桑园北边有个看园的老丈,还有西边住着一户姓王的蚕农。不过捕快当时问过他们,老丈说那天傍晚没出门,王家也说没见到林二娘,后来官府就没再追查这两家了。”

“明天我和星遥去桑园时,正好再去这两家问问。” 叶守礼接着说。

璎璎听得认真,忽然想起什么,连忙说:“那我明天去苏记绸缎庄,也问问苏郎君知不知道这两家!他住在城西,又做桑蚕生意,说不定认识看园老丈或是王家的人,能帮我们打听打听!”

“这个主意好。” 李祈安点头同意,“多个人打听,总能多些线索。不过你记得,别直接提查案的事,就说想了解桑园的情况,免得打草惊蛇,毕竟我们还不知道这案子背后有没有隐情,小心些总是好的。”

“我知道啦!” 璎璎乖巧地点头,又拿起一块枣泥糕,小口吃着,“苏郎君看着是个和气人,肯定愿意帮忙的。说不定他还知道林家二娘的事呢,毕竟他们都住在锦绣巷,说不定是街坊。”

众人边吃边聊,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茶楼里的客人也多了起来,伙计穿梭在桌椅间,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安州城夜晚的烟火气。叶守礼和星遥吃了点心、喝了热茶,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疲惫消散了不少。

“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回客栈吧。” 李祈安看了眼窗外,“明天还要分头行事,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才好查案。”

众人纷纷应下,收拾好案卷,结了账便往客栈走去。街上的灯笼已经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映着青石板路,偶尔有提着灯笼的行人走过,脚步声与谈笑声渐渐远去。

次日天刚蒙蒙亮,客栈的院子里刚泛起微光,璎璎就已经醒了,见方静鱼还未醒,便轻手轻脚地起身,随便洗漱了一下,来到院子溜达了一会儿。

见晨光差不多了,便准备去叫方静鱼起床,刚抬手要敲门,就见对面房门 “吱呀” 一声开了,李祈安走了出来。他显然也是刚洗漱完,一身石青色长衫衬得身形挺拔,见璎璎这副整装待发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藏着笑意:“你这丫头,要是念书有这般勤快,怕是连女状元都能考上了。”

“我才不要考女状元呢!” 璎璎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双手叉腰,语气带着点小任性,“我本就不爱念书,又不想当上官婉儿那样的女官,再说当今圣人也不是武则天,犯不着那么用功读书呀!”

“好了好了,快别说了!” 李祈安脸色微变,连忙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提醒,“这会子院子里只有你我,要是被旁人听去,这话可担待不起!就算你心里清楚,也不能随口说出来。”

璎璎吐了吐舌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我晓得的!我又不是没分寸的人,哪会在外人面前口无遮拦?也就跟你才敢说两句罢了。”

两人正斗着嘴,方静鱼的房门终于开了。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头发还有些凌乱,显然是被敲门声和说话声吵醒的,看到门口的两人,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俩可真是精力旺盛,这才多早啊,我还没睡够呢。”

“鱼儿,快些嘛!” 璎璎连忙凑上前,拉着她的袖子轻轻晃了晃,眼底满是期待,“咱们说好今天去苏记的,去晚了说不定都开始忙了,就没人教我们染指甲了。”

方静鱼看着她雀跃的模样,哪里忍心扫她的兴,只好笑着点头:“好好好,这就来。你们先在院子里等我片刻,我很快就好。”

说着,她便转身回房,动作麻利地洗漱、梳妆,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就换了一身水绿色襦裙走了出来,头发梳成温婉的垂鬟分肖髻,只簪了支碧玉簪,看着清爽又雅致。

“走吧!” 方静鱼牵起璎璎的手,又对着李祈安点头道别,“我们去去就回,傍晚前一定带着璎璎回来。”

李祈安叮嘱道:“路上小心些,锦绣巷虽然热闹,但毕竟是陌生地方,别随意跟不认识的人搭话。若是遇到什么事,就让阿意先回客栈报信。”

“知道啦!” 璎璎挥了挥手,拉着方静鱼和阿意就往客栈外走,脚步轻快得像只雀跃的小鸟。

清晨的城西格外安静,青石板路上还沾着露水,偶尔有早起的商贩推着小车走过,车轮碾过路面的声音格外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