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59章 第 59 章

大唐九万里 第59章 第 59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两人脚步轻快地往二楼走,木质楼梯被踩得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刚转过拐角,就见雅间的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夏循的说话声。

李祈安抬手轻轻推开房门,就见夏循正坐在桌边,手里摊着几张纸条,眉头微蹙地看着;方静鱼则坐在一旁,手里端着茶杯,神色带着几分凝重,显然两人刚讨论过什么要紧事。

“你们可算回来了!” 方静鱼最先抬头,看见他们进来,眼里瞬间亮了几分,连忙起身招呼,“快坐,我们在城南旧巷查到些东西,正想等你们回来一起说。”

夏循也放下手里的纸条,抬头看向李祈安和璎璎,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你们去府衙见刘郎君了,可有收获?我们在城南问了不少老街坊,倒是听到些关于‘施七娘’的说法,只是有些乱,还没理清楚。”

李祈安拉着璎璎在对面坐下,先从锦袋里取出那块兰草纹旧帕,放在桌上:“收获不小,我们先找到了施七娘的父亲,就是昨晚街头卖汤饼的施阿叔,还去了如意绣坊见了柳老板娘,这帕子就是七娘当年留下的绣品。”

“施七娘的父亲?” 夏循和方静鱼都有些惊讶,目光齐刷刷落在帕子上,帕角的兰草绣得精致,一看就是老手艺人的功夫。

璎璎见状,便主动开口,把从施阿叔那儿听到的 “七女存活”、“开元三年私奔”,还有柳老板娘说的 “消失前有心仪之人”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连李祈安编的 “朋友报恩”“府君熟稔” 的借口也没有放过,就当提前串话了。

等璎璎说完,夏循才皱着眉开口:“我们在城南听到的说法,跟施阿叔和柳老板娘说的,有些不一样。” 他拿起桌上的纸条,指着上面的字迹道,“我们找了几位在城南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提到‘施七娘’,有三位老人有印象,他们说,开元三年春天,施家确实出过事,但不是‘私奔’,而是‘失踪’。”

“失踪?” 李祈安挑眉,“怎么个失踪法?”

“有位姓王的老奶奶说,她当年就住在施家隔壁,” 夏循回忆着老人的话,语气沉了些,“她说开元三年三月的一个晚上,她起夜时,隐约听到施家院子里有争吵声,还有女子的哭声,只是声音不大,她以为是夫妻拌嘴,就没在意。可第二天一早,就见施家院门开着,里面没人,后来施阿叔从邻县回来,才发现七娘不见了。”

方静鱼补充道:“还有位老秀才说,他当年见过施七娘,说这姑娘性子文静,平日里连跟人大声说话都少,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跟人‘私奔’的人。他还说,当年‘私奔’的传言,是从城南一个叫‘张二’的闲汉嘴里传出来的,可没人知道张二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后来张二没几个月就搬离了庐州,再也没回来过。”

“争吵声?哭声?张二?” 李祈安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眼神渐渐深邃,“这么看来,‘私奔’的说法,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传出来的,而这个张二,说不定就是关键人物。”

璎璎也反应过来:“也就是说,七娘不是自愿走的,是被人带走的?那柳老板娘说她有‘心仪之人’,难道是假的?”

“不一定全是假的。” 李祈安摇了摇头,“柳老板娘没必要编造‘心仪之人’的说法,或许七娘当年确实有喜欢的人,但这人是谁,现在还不清楚。至于书信之类的…… 说不定是凶手为了伪造‘私奔’的假象,故意留下的。”

夏循点头赞同:“眼下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当年的张二,还有施阿叔提到的‘书摊先生’,张二是传言的来源,书摊先生看过七娘留下的信,只要找到这两个人,就能知道‘私奔’是不是假象,七娘当年到底遭遇了什么。”

“书摊先生的事,等下午你们再去城南找找。” 李祈安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带着几分笃定,“至于张二…… 我和璎璎去打听打听,施阿叔和老街坊都在城南住了多年,说不定有人知道他的下落。现在,咱们先把线索捋清楚,再分工行事。”

夏循闻言,当即点头应下:“好,下午我和静鱼就去城南找书摊先生。方才在旧巷打听时,有位老人说当年街角有个姓陈的先生摆书摊,专帮人写信、念信,说不定就是施阿叔找的那位,我们先从他查起。”

方静鱼也跟着补充:“我们再带些点心去,老街坊们爱聊天,多给些好处,说不定还能问出张二当年的住处或相熟的人。”

李祈安颔首,又转向窗外,像是在盘算通知星遥的事:“我一会儿让店小二去府衙给星遥捎个信,让他别再耗在卷宗里了,刘郎君既然对施七娘的事反应反常,当年定是动了手脚,架阁库里的记录早被他抹得干干净净,再查也是白费功夫。”

“只是我实在想不通,” 方静鱼还是没放下之前的疑问,指尖轻轻点着桌面,“施七娘是城南的贫民绣娘,刘郎君是府君公子,身份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们怎么会认识?总不能是刘郎君去绣坊定做绣品时见的?可就算见了,也不至于让刘郎君费尽心机抹去她的痕迹吧?而且,咱们碰到的案子为何总和私奔这件事分不开呀?”

一旁的叶守礼闻言,放下手中的茶盏,重重叹了口气:“这世道本就如此。不管是士农工商,还是富贵与否,女子的身价从来都是靠婚姻衡量,生在贫民家,更是身不由己,若是真和府君公子有牵扯,不论自愿与否,最后难做人的,总归是女子。”

“话也不能这么说。” 李祈安摇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对时代的感慨,“自从则天大圣皇帝掌权后,女子的处境已经好了不少,她开女科、任女官,让多少女子看到了‘不只是靠婚姻活一世’的可能。现在京城里,不少世家女子宁愿入道观当女冠,自在修行、研习诗文,也不愿嫁入高门受束缚,连圣人的妹妹玉真公主,不也是位女冠吗?”

他顿了顿,话锋转回刘郎君身上,眼神多了几分锐利:“只是刘郎君不一样,他是官宦子弟,最看重名声和前途。若是和施七娘的事传出去,毁的是他的仕途,说不定!这就是他要抹去痕迹的原因。至于刘郎君的事情…… 明天咱们问问庐州城的纨绔们。”

“明天?” 璎璎眨眨眼,想起之前李祈安说刘郎君会放鸽子,忍不住奇道,“你不是说刘郎君肯定不会来游湖宴吗?怎么明天还设宴?”

“他来不来宴不重要。” 李祈安笑了笑,眼底藏着几分算计,“我已经让店小二去打听了,庐州城里最爱聚在一起喝酒闲聊的纨绔,都常去城西的‘醉仙楼’。下午我就让人去那儿邀他们聚聚,这些人平日里没别的事,就爱传些官宦子弟的闲闻,刘郎君是府君公子,又是庐州城里少有的有才学的年轻人,他的事,这些‘大嘴巴’们定然知道不少。”

夏循瞬间明白过来:“你是想借纨绔们的嘴,打听刘郎君当年的行踪?比如他开元三年有没有常去城南,或是和哪个绣娘有过牵扯?”

“正是。” 李祈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刘郎君能瞒得过官府卷宗,瞒得过柳老板娘和施阿叔,却瞒不过这些天天盯着‘权贵闲事’的纨绔,他们最擅长捕风捉影,哪怕是当年一点不起眼的传闻,说不定都能记到现在。”

璎璎听得眼睛一亮:“这招好!比直接问刘郎君管用多了!那些纨绔爱喝酒,喝多了什么都敢说,说不定还能听到些咱们想不到的事。”

“好了,分工差不多定了。” 李祈安放下茶盏,站起身,“现在离下午还有些时间,我和璎璎先去趟汤饼摊,再问问施阿叔,他在城南住了一辈子,说不定知道张二当年的底细,比如张二是做什么营生的,和谁走得近。夏循你们先回房整理下上午的线索,把老街坊提到的名字、地点都记下来,免得遗漏。”

“好。” 众人纷纷起身应下。

刚走出雅间,店小二就端着一碟新沏的茶过来,笑着道:“郎君,您要的信笺和笔墨已经备好,放在楼下柜台了,要现在让小的去府衙给星遥郎君送信吗?”

“麻烦你了。” 李祈安写完纸条后,从袖中取出一小块碎银递给店小二。

“放心吧郎君!” 店小二接了碎银,喜滋滋地应下,转身就往府衙方向跑。

璎璎看着店小二的背影,又看向身旁的李祈安,忍不住笑道:“你这安排得倒周全,连送信的人都提前找好了。”

“查案就得步步紧赶,不然线索跑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李祈安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走,去施阿叔的汤饼摊。”

两人并肩走下楼梯,阳光透过酒楼的窗棂洒进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虽然施七娘的案子还有不少谜团,但随着线索一点点拼凑,真相似乎已不再遥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