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38章 第 38 章

大唐九万里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小船在墨色的水面上轻轻晃荡,舱内的油灯晕开一圈昏黄的光,将几人的脸照得半明半暗。彼此对视着,嘴角都噙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 想笑方才那场戏竟演得如此逼真,让个七尺男儿哭得肝肠寸断;可真要笑出声,喉咙里又堵着股沉甸甸的感慨,像被宋域那撕心裂肺的质问浸得发涨。

方静鱼先敛了神色,方才扮王大娘子时穿的襦裙还未来得及换下,裙角沾着些水汽,更显得她眉眼清冷。她抬手将鬓边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方才舱内的动静,你们都听见了。说说看,心里有什么计较?”

话音落时,船外的雨恰好紧了紧,雨珠敲在篷布上噼啪作响,倒像是为这问话添了层注脚,让舱内的沉默愈发沉甸甸的。

小船随着水波轻轻晃了晃,舱内的油灯忽明忽暗,映得璎璎蹙着的眉尖愈发清晰。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声音里带着几分怅然:“我先前总想着,他们大约是被门第拆散的痴儿女,王大娘子念着情分,积郁成疾才走的;便是私奔不成,也该是宋画师负了她,或是两人实在过不下去…… 却万万没料到,竟是这般光景。”

她话音刚落,夏循便嗤笑一声,眉头拧成个川字:“这话可不能轻信。一个大男人,对着‘亡人’哭天抢地,把自己说得情深似海,倒把所有不是都推给一个死人,谁知道是不是演的?保不齐是想借这出戏,把脏水全泼到王大娘子身上,好洗清自己的嫌疑。”

“不会。” 叶守礼当即摇头,语气笃定如磐石,“我配的药我心里有数,那香里掺了锁魂草,能让人神志昏沉,只余下最本能的念想与记忆,断无编造谎言的力气。他方才说的那些,字字句句都是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东西,做不得假。”

他说着,指尖在膝头轻轻叩了叩,目光扫过舱内众人:“药劲发作时,人连掩饰都做不到,是爱是怨,是愧是悔,全在脸上摆着 —— 你们方才在舱外听着,他那哭声里的痛,掺得进半分假么?”

舱内静了片刻,只有雨珠打在船篷上的声响。

听完三人的话,李祈安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清明:“这么说,咱们在舱外听见的那些,便都是真的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摇曳的灯火上,“是王大娘子自己动了情,又先放了手,终究是她做了那陈世美。”

话音落时,船恰好驶过一片芦苇荡,夜风卷着雨丝灌进来,带着几分浸骨的凉,像是在为这段说不清对错的往事,添了缕无声的叹息。

璎璎望着舱外被雨水打湿的芦苇,轻声道:“这么看来,宋画师害王大娘子的说法,约莫是站不住脚了。王家对外说大娘子生了病在别院休养,想来也是假的,不过是为了掩盖她曾跟着画师私奔的丑事,好保全王府的脸面罢了。”

方静鱼闻言点头,指尖在膝头轻轻一点:“难怪先前托人打听,都说王大娘子病重时,王君连亲妹妹二娘子都不许靠近探望。”

“这王君的心肠也忒硬了些。” 夏循忍不住插了句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忿,“连自家小女儿都瞒着,亲姐姐究竟是生是死、为何而去,竟半点实情都不肯透。这哪里是谨慎,分明是把脸面看得比骨肉亲情还重。”

叶守礼眉头却越皱越紧:“话是这么说,可咱们追查的线索,到这儿却像是断了。宋画师只知道大娘子回府后不久便没了,至于她回府后究竟遭遇了什么,是真的生了病,还是另有隐情,又为何会突然离世…… 这些关键的关节,咱们依旧一无所知啊。”

船篷外的雨势渐渐小了些,只剩下细密的雨丝斜斜织着。舱内的油灯静静燃着,映着众人凝重的神色 。

璎璎眉头依旧拧着,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船舷,见李祈安胸有成竹的模样,便顺势问道:“你心里早有计较了?那咱们接下来该往哪处查?”

李祈安望着舱外渐淡的雨雾,声音平稳:“我已让星遥动身,去了王大娘子乳母的老家。那乳母是看着大娘子长大的,当年大娘子回府后,她曾被王君打发回了乡,说不定藏着些内情。想来过两日便该有消息传回。”

璎璎眼睛一亮,紧绷的神色松快了些:“这可太好了!有乳母的话,总能摸到些实底。那咱们这两日,倒能先歇口气?”

“歇口气怕是难。” 李祈安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转向远处王府的方向,“王大娘子这边的情郎查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可疑。但你别忘了,王家还有个二娘子。”

他顿了顿,指尖在膝头轻轻一点:“既然要把王家的事捋清楚,索性一并查探,说不定,这二娘子的情郎,反倒能牵扯出些别的线索。”

舱外的雨彻底停了,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洒在水面上泛着细碎的银光。璎璎闻言,先前的倦怠一扫而空,点头道:“你说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多一条线,便多一分查明真相的可能。那我明日便去查查这二娘子的事?”

李祈安颔首应下,目光落在渐亮的天色上,水面已泛起鱼肚白,将众人的影子拉得颀长。

小船缓缓靠岸,船头轻触石阶的瞬间,几人默契地敛了声息。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岸时,鞋履碾过积水,发出细碎的声响,很快便被晨露打湿的草木气息吞没。

翌日天光大亮,檐角的露水还凝着夜的凉,璎璎已坐在妆镜前理妆。她选了件月白色的素纱襦裙,裙摆绣着几枝淡青色的兰草,鬓边只簪了支碧玉簪,瞧着素净又不失雅致,这般打扮去礼佛,最是合宜。

“去赵府递个话,” 她对着镜中的阿意吩咐道,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初醒的温润,“就说我这几日总觉心口发闷,想约珍珍娘子和赵少夫人同去郊外清心寺烧香礼佛,顺便住两日清清心。若她们得空,便辰时三刻在街口的茶寮汇合如何?”

侍女应着去了。璎璎望着镜中自己平静的眉眼,指尖轻轻抚过簪子上的纹路。珍珍性子跳脱,又最是热心肠,听闻礼佛,多半不会推辞;而赵少夫人若能同去,或许能从旁敲侧击些关于王家的旧事。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阿意便回话:“赵府说,珍珍娘子一听要去清心寺,当即就应了,说早就想去拜拜观音娘娘,赵少夫人也说刚好想去给家里的长辈一道求个平安符。”

璎璎端起茶盏抿了口,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既如此,备车吧。”

辰时三刻的街口,茶寮的幌子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璎璎刚下马车,便见珍珍娘子穿着件水红色的衣裙,像团跳跃的火焰,正踮着脚朝街口张望,瞧见她便笑着挥手:“璎璎姐姐!我在这儿呢!”

阳光穿过薄雾洒下来,落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晕。璎璎走上前向王二娘子行了个礼后,便亲热的挽住珍珍的手:“倒是我来晚了。”

“哪里的话,” 珍珍笑得眉眼弯弯,“是我心急,想着早些去还能赶上寺里的素斋呢。”

两人说说笑笑地和王二娘子一起登上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朝着郊外的清心寺而去。车窗外的景致缓缓后退,璎璎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山林轮廓,心里正琢磨着该从哪桩旧事聊起,才能不动声色的探出话来。

可还没等她想出个所有然来,便到了目的地。

“娘子,到了。” 车夫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带着清晨的微哑。

璎璎心头微微一怔,原以为还要再行一段路,没想到转眼便到了寺前。她压下那点仓促,指尖轻轻理了理裙摆,面上已漾起自然的笑意,伸手挽住珍珍的手腕:“倒是快得很,听说今日早课的钟声该要敲响了,咱们得抓紧些。”

珍珍被她拉着,脚步轻快地跳下车,水红色的裙摆在青石板上扫过,像只振翅的蝶。“我去年来还愿时,恰逢寺里的师父们做早课,那诵经声听得人心里特别静。” 她回头朝璎璎笑,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姐姐要是喜欢,咱们也可以多待些时候。”

三人相携着拾级而上,青石板阶被往来香客踏得光润,每一步都踩着淡淡的尘香。清心寺的山门如一头静卧的古兽,门楣上 “清心” 二字透着苍劲,经百年风雨浸洗,笔画间的棱角早已磨得温润,却更显沉静。

阳光斜斜切过雕花窗棂,将缠枝莲纹的影子拓在地上,细碎的光斑随着风动轻轻摇晃,像谁不经意撒了把碎金,又被穿堂风卷得微微发烫。香炉里的檀香正燃得炽烈,乳白的烟气缠着山雾往上飘,在檐角打了个旋,混着阶边野菊的清苦、松针的凛冽,酿出一种涤荡心尘的气息。

珍珍走得急,裙摆扫过阶边的青苔,带起几点湿绿。她回头望璎璎,鬓边的银花簪在光里闪了闪:“姐姐你看,那株老银杏的叶子都黄了半边,比去年我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璎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寺墙内探出半树金黄,叶片在风里簌簌作响,倒像谁在佛前轻摇经筒。她笑着应道:“是好看。听说这寺里的银杏有三百年了呢。”

说话间已到山门内,迎面撞见个挎着竹篮的小沙弥,篮子里盛着刚采的野菌,见了她们便躬身行礼,脆生生道:“两位女施主,早课刚散,住持师父在禅房煮了新茶呢。”

珍珍眼睛一亮,拉着璎璎往里走:“我就说来得巧!这寺里的雨前茶,比家里的贡茶还要清冽。”

檀香更浓了,混着茶香漫过来。璎璎望着前方飞檐翘角下的铜铃,听着风过时叮铃的轻响,

又瞥了眼门内隐约可见的佛殿飞檐,暗自松了口气,既已到了此处,这两日总有法子慢慢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