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24章 第 24 章

大唐九万里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璎璎咋见着那十二个字,整个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愣住了,方才因紧张而微微起伏的胸口骤然停住,连呼吸都忘了。

她怔怔地望着灯上渐渐隐去的字迹,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所以,早在这灯制作之前,幕后之人便已经知晓了潘潘的命运?”

这话一出,庭院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月光清冷地洒在三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

叶守礼,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谢娘子这话…… 倒不是没有道理。这灯制作精巧,颜料特殊,绝非一日之功。若真是早就知晓潘娘子会遭此厄运,那幕后之人的筹谋,未免也太过可怕了。”

李祈安沉默着,眉头紧锁,目光沉沉地落在那盏灯笼上。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这确实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潘娘子如今的遭遇,竟都被提前编排进了这盏灯里。这哪里是传递信息,分明是一场早就写好剧本的杀戮。”

李祈安见璎璎脸色发白,眼神里满是惊惧,便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无声的动作带着安抚的意味。他沉默片刻,开口道:“你再看看其他八张图。”

李祈安见璎璎脸色发白,眼神里满是惊惧,便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无声的动作带着安抚的意味。他沉默片刻,开口道:“你再看看其他八张图。”

璎璎闻言,身体微微一僵,下意识地想躲开。方才新死相上的文字已经让她心头发颤,真不知道其他八张图上还藏着怎样的秘密。可她也清楚,想要查清真相,不能有丝毫退缩。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帕子,目光重新投向那盏灯笼。

李祈安再次点燃灯芯,月光与灯光交织,照亮了肪胀相的画像。随着画像渐渐清晰,角落里的文字也显露出来。璎璎定了定神,一一看过去,缓缓读了出来:“肪胀相写着:宣州王家君墨,卒于开元五年;”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读完后抬眼看向李祈安,眼中满是疑惑。李祈安示意她继续,她便将目光移向血涂相,念道:“血涂相是:庐州施家七娘,卒于开元三年;”

“开元三年……” 叶守礼在一旁低声重复着,若有所思。

璎璎没有停顿,视线转向肪乱相:“肪乱相:安州林家二娘,卒于先天二年;”

随着一个个名字和年份从璎璎口中读出,气氛愈发凝重。“汴州秦家大娘,卒于景元二年;” 她的声音渐渐低沉,“洛阳小花娘子,卒于景龙三年;洛阳赵家三娘,卒于景龙元年;”每一个名字都陌生又带着莫名的沉重,璎璎只觉得心口像是压了块石头。她深吸一口气,念出了骨散相上的文字:“绛州竹菱大夫,卒于神龙元年;”

最后,她看向古坟相,一字一顿地读道:“长安李氏夙灵,卒于长安三年。”

念完这八个名字和对应的年份,璎璎放下捂住口鼻的毛巾,只觉得口干舌燥。这些名字来自不同的州府,卒年更是横跨了近二十年,彼此之间仿佛毫无关联,却又被一同刻在了这盏诡异的九相灯上。

“这些人…… 都是谁?” 璎璎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困惑,“他们来自各地,卒年也相差甚远,怎么会都出现在这灯上?”

叶守礼眉头紧锁,沉声道:“宣州、庐州、安州…… 这些地方虽相隔千里,却都曾是商贾往来的要道。难道这些人之间有什么生意上的牵扯?”

李祈安熄灭灯芯,月光重新将庭院笼罩在一片清冷之中。他看着手中的灯笼,缓缓道:“不管他们是谁,有什么关联,能被如此精心地刻在灯上,定然与潘娘子的死脱不了干系。而且你发现没有,这些卒年都是倒着排的,从开元五年一直追溯到长安三年,像是在铺陈一段横跨多年的往事。”

璎璎经他一提醒,顿时反应过来:“还真是!这背后难道藏着一段跨越近二十年的秘密?”

李祈安点头:“可能性极大。看来我们要查的,还有这八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璎璎喃喃道:“一副画像对应一名死去的娘子,竟死去那么多人吗?这都是幕后那人杀的吗?” 她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眼神中带着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和对凶手的愤恨。

李祈安却道:“不一定。”

璎璎疑惑地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叶守礼却解释道:“这灯芯的致幻药虽纯,却不致死,若无乌头相互作用,潘娘子最多心悸几日,调理一番便能好转。可恰恰太巧,她随身佩戴了装有乌头的香囊,两种东西相遇才导致厄运;说起来,算是间接导致。”

李祈安在一旁补充道:“所以!如果这九张图互相关联,那么凶手必定不会直接杀死,而是采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致死。他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让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意外。”

璎璎恍然大悟,又带着几分沉重地说道:“这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吗?这般手段,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她望着那盏灯笼,只觉得背后的凶手心思深沉得可怕,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叶守礼叹了口气:“若真是如此,那查起案来便更难了。没有直接的行凶证据,只能从这些看似意外的事件中寻找蛛丝马迹。”

李祈安眼神坚定:“再难也要查下去。这么多条人命,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我们得从这些名字入手,看看他们当年的死,是否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巧合’。

听完这些,璎璎陷入了沉默,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那盏灯笼上,似乎在仔细回想方才看到的那些名字。良久后,她抬起头,眼中带着新的疑惑问:“为何这画中逝去的女子,有些写了名字,有些没写?像那‘洛阳小花娘子’,只说了地点和称呼,却没留下全名,这是为何?”

李祈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解释道:“这世上人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等级分明。世家之中又有五姓七望的说法,身份尊贵无比,再往上还有李氏皇族,地位更是尊崇。这画中所述的王家,怕就是太原王氏,属于五姓七望之列,身份显赫,自然要郑重写下名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像‘洛阳小花娘子’这般,或许出身相对低微,或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不配被记下全名,所以才只留下这样模糊的称呼。这灯上的文字,也暗合了当下的社会等级秩序。”

叶守礼思索着那些名字,忽然眼睛一亮,看向李祈安:“五郎,长安李氏夙灵…… 这李氏,会不会和皇族有关?”

李祈安点点头:“对,是永宁郡主!”

璎璎惊道:“郡主?你怎么知道?” 她满脸的不可思议,没想到这灯上的名字竟牵扯到郡主这般尊贵的身份。

李祈安朝她眨眨眼,嘴角噙着一抹狡黠的笑意:“你怕不是忘了,我也姓李?”

“所以你也是宗室?” 璎璎惊呼,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重新打量起李祈安。平日里只觉他气度不凡,却从未想过他竟有如此身份,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李祈安摆了摆手,笑着说:“算是吧,我父母双亡,从未见过他们,自幼是跟着舅舅长大的,所以随舅姓,我舅舅姓李,所以你以后要对我好点!”

璎璎白了他一眼,并不答话,转而将注意力拉回案件:“那既然是宗室,身份尊贵,为何会被幕后之人间接害死?对方就不怕事情败露,引来杀身之祸吗?”

叶守礼也沉吟道:“能对郡主下手,还做得如此天衣无缝,这幕后之人的势力恐怕不容小觑。说不定与朝中某些势力有所牵扯。”

璎璎听得心头一震:“那我们查下去,会不会有危险?”

李祈安看向她,眼神坚定:“就算有危险,也不能退缩。越是这般遮掩,越说明背后的秘密不简单。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没有回头的道理。”

李祈安顿了顿,又补充道:“当时我还太小,也是稍大听别人闲聊说起过这位永宁郡主,她其实只是位没落的宗室。那时候吐蕃求取安乐郡主,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幼女,太子与太子妃不舍,才择了她代嫁。原本是要封为公主的,却意外落水身亡,所以便追封为郡主了。”

璎璎听完,眼中满是惊讶:“原来是这样……”

“如果按照咱们之前分析的逻辑的话,落水可能只是表象,”叶守礼沉吟道:“幕后之人当真神通广大!”

“可是为何要每隔两年,便杀一人呢?” 璎璎追问道,眉头紧锁,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按规律行事的杀戮,更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叶守礼捻着胡须,沉吟道:“我在大理寺曾听说过,一些穷凶极恶的罪犯,会有规律的杀人,还会特意保存受害者的物品,甚至会用各种方式挑衅官府,以此来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理。”

璎璎听完,不由得叹了口气:“所以这人也是在挑衅我们?用这一桩桩命案,一次次地向我们展示他的手段?”

“谁知道呢,但装模作样肯定是真的。” 李祈安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又偏偏藏着掖着不肯直言,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让我们自己去查去发现,真是可恶!” 他说着,伸手拍了一下身旁的廊柱,似乎对这幕后之人的故弄玄虚极为不满。

叶守礼摇了摇头:“不管他是挑衅还是有所图谋,这规律背后定然藏着什么。每隔两年便动手,或许与某些特定的日子、事件有关,也可能是在按照某种我们不知道的仪式行事。”

璎璎顺着他的话想下去,只觉得背后阵阵发凉:“若是仪式…… 那得是多可怕的仪式,要用这么多条人命来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