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九万里 > 第21章 第 21 章

大唐九万里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寻一条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5:19 来源:文学城

一大清早,木工坊里已响起刨木的沙沙声,木屑在晨光里打着旋儿,混着松木的清香漫在空气里。杜二郎刚把一块松木牢牢固定在案上,锛子扬起的弧度还没落下,就见管事背着手从廊下踱过来,青布长衫的下摆扫过门槛时带起些微尘。

他连忙停了手,沾着木渣的手掌在粗布围裙上反复蹭了蹭,围裙上打了好几块补丁,都是被工具磨破的。“管事莅临有何贵干?” 他躬身作揖,额角还挂着晨露凝成的水珠,许是天不亮就来开了工。

管事眯眼瞧了瞧案上初具雏形的木梳,又瞥了眼墙角堆着的半成品,喉间 “嗯” 了一声:“你这手艺倒是越发熟练了。”

杜二郎低着头没接话,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锛子的木柄。

管事见他这副模样,摆了摆手:“罢了,门外有两位客人找你,瞧着像是体面人家,你去见见吧,别失了礼数。”

杜二郎闻言一愣,手里的锛子差点滑落在地。他在这工坊做了十年活计,除了催账的债主,从未有人特意来找。“找…… 找小的?” 他讷讷地问,眼里满是茫然。

“难不成还是找我这老头子的?” 管事拍了拍他的肩,力道不轻,“快去,别让客人等着。” 说罢背着手转身,脚步声混着远处的拉锯声,渐渐消失在工坊深处。

杜二郎望着管事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木屑的手,忽然想起昨日打磨的那盏灯笼 ,难不成是买主嫌做工不好,找上门来了?他心里咯噔一下,攥着锛子的手指紧了紧,终是解开围裙搭在案上,朝着休息室的方向走去。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在他脚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与满地木屑缠在一起

杜二郎攥着衣角,脚步迟疑地走向休息室。门帘是粗麻布做的,边缘已经磨得起了毛,他伸手一掀,带着松木香气的风便卷着晨光涌了进去。

掀开门帘的刹那,他猛地顿住脚步,呼吸都漏了半拍。屋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两人,衣饰光鲜得让他有些不敢直视,子身着玄色锦袍,领口袖边绣着暗纹,衬得身姿愈发挺拔,正端着茶盏的手指骨节分明,一看便知是养尊处优之人;旁边的女子穿着水绿罗裙,裙摆上绣着细密的缠枝纹,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发间插着的珠钗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端的是一对神仙人物。

尤其是那娘子,眉眼间的轮廓让他觉得格外眼熟。

他连忙低下头,匆匆躬身行礼,袖口沾着的木胶还没干透,蹭在衣襟上留下块半透明的印子:“娘子安。” 目光在两人之间慌乱地打了个转,终究还是落回璎璎脸上,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请问娘子找小的有何事?可是那日买的灯出了故障?”

说话间,他的视线不自觉地扫过自己的手,指甲缝里的木屑还没清理干净,与眼前这两位的精致利落比起来,更显得自己粗鄙不堪。心里那点关于灯笼的猜测又冒了出来,难不成真是灯出了什么岔子?他越想越不安,后背竟悄悄渗出了汗。

璎璎听见这似曾相识的嗓音,猛地抬头,视线如探照灯般扫过杜二郎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尤其是指甲缝里嵌着的黑垢,那颜色、那形态,与元宵夜在灯摊前所见分毫不差。

她立马转头朝李祈安,语气笃定得没有半分迟疑:“没错,这就是那摊主,是他卖的灯。”

李祈安闻言,缓缓放下茶盏,青瓷杯底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清越的脆响,瞬间压过了杜二郎的呼吸声。他抬眼时,眸中已无半分温度,玄色袍袖在身侧轻轻一拂:“某乃官府中人。”

话音顿了顿,目光如鹰隼般锁在杜二郎发白的脸上,一字一顿道:“现怀疑你与潘家娘子命案有所牵连,需随某回府衙协助调查。”

每个字都像从冰窖里捞出来的,砸在地上能凝出霜花。休息室里的晨光仿佛都被这语气冻住了,连窗外飘进来的木屑都停滞在半空。

这话语气不重,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杜二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吓得腿肚子一软,手里的工具包 “哐当” 掉在地上,凿子滚出来撞在青砖上。他连连摆手,声音都发了颤:“郎君还望明察!小的就是个做木工的,每日在坊里刨木头,从不认识什么潘娘子呀!”

“潘娘子就是元宵那日买了你灯的小娘子。” 璎璎适时插嘴,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裙摆,“穿豆绿色的襦裙,梳着双环髻,临走时还问你灯穗会不会掉。”

这话像道惊雷劈在杜二郎头顶,他张着嘴半天没合上,脸色瞬间褪成纸色:“是…… 是那位姑娘?” 他忽然想起什么,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可小的就卖了盏灯给她,除此之外连话都没多说两句,怎会与她的死有关?”

李祈安俯身捡起地上的凿子,指尖在布满缺口的刃口上轻轻一划:“元宵夜你卖的灯笼,灯芯是用什么做的?”

杜二郎的眼神倏地闪烁起来,捏着衣角的手指关节泛白:“就…… 就是寻常的棉线灯芯,在杂货铺买的,全城都用这个……”

“是吗?” 璎璎往前半步,目光直逼他躲闪的眼睛,“可那灯里的美人画会动,你敢说这也是寻常手艺?”

杜二郎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进衣领里。木工坊外传来刨木的声响,衬得这屋里的沉默愈发凝重。

李祈安见他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上前一步,玄色袍角扫过地面的木屑,目光如炬般逼问道:“你迟疑了!说!你在灯芯做了什么手脚?为何要谋害潘娘子?”

杜二郎吓得 “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额头抵着地面:“求郎君明鉴!小的实在不知那灯上画的美人为何会动,灯芯更是半分没动过手脚啊!”

李祈安猛地抓住话里的破绽,语气陡然转厉:“所以你从未点燃过此灯?”

“对对对!” 杜二郎连连点头,额前的碎发被冷汗浸湿,“小人家中贫寒,一心想卖掉这灯补贴家用,蜡烛金贵得很,怎舍得随便点燃?”

这话倒合情合理,李祈安指尖轻叩着案几,继续问道:“你说这灯是祖传之物,那是哪任祖上所留?产自何朝何代?”

“嗯……” 杜二郎的眼神在地面上乱瞟,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来,只含糊道,“小的…… 小的也不清楚是哪位祖宗留下的。”

李祈安见他踟蹰,眼睛一眯,寒光乍现:“无妨,你不清楚,刺史府掌管户籍的小吏可以查。你要是还有记不清的事情,府衙大牢的刑具或许能帮你回忆起来。” 说着便扬手要示意门口的小厮进来拿人。

杜二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额头撞得地面咚咚作响:“郎君饶命!郎君饶命!小的记错了!这灯不是祖上的,是…… 是小的捡的!”

“捡的?” 璎璎挑眉站起,水绿裙摆扫过凳腿,“饶州城的商铺里都难寻这般精巧的灯笼,你倒是从哪里捡来的?”

杜二郎苦笑一声,声音里满是无奈:“说是捡的,却也不是随便在路上捡的,是在家门口捡的。”

“你这说辞也太离谱了吧?” 璎璎气得攥紧了帕子,“真当我们是无知易骗的稚子不成?”

杜二郎仰起头,脸上沾着灰尘与冷汗,急得声音发哑:“小的知晓说出来没人信,可句句属实!元宵前一日,小的刚要出门上工,一开门就见这灯端端正正摆在门槛外。起初还怕有失主找来,可看那模样,倒像是特意放在我家门口的。转天便是元宵,一时贪心起,想着若是碰上有缘人就卖了,没缘分便罢了……”

“所以是我们潘潘倒霉,成了你的‘有缘人’?” 璎璎听得肺都要气炸了,眼圈微微发红。

“小的万万没有这个意思!” 杜二郎慌忙摆手,“小的真没偷没抢,更没害人之心!先前压根不认识潘家娘子,又何必平白害她?”

“可这灯毕竟是你售出,且你先前谎称是祖上所传,满口谎言,我们凭什么信你?” 李祈安语气冰冷,“你还是去跟判官好好辩解吧。” 说罢朝门外扬声示意,两名小厮应声而入,“咔哒” 一声将枷锁扣在杜二郎颈间。

杜二郎被押着往外走时,还在不停喊冤,声音渐渐消失在木工坊的刨木声里。

璎璎颓然坐回凳上,沮丧地戳着案上的茶盏:“他说不是他,听着倒不像假话…… 难道线索又断了?”

李祈安却摇了摇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弧线,恰似那灯笼的轮廓:“不会。” 他抬眼看向璎璎,目光沉静如水,“他若没说谎,那这灯便是有人故意放在他家门口的,放灯之人必定是真正心怀不轨者。”

晨光透过窗棂斜斜落在他脸上,将他下颌的线条勾勒得愈发清晰,眸子里闪着笃定的光,仿佛能穿透眼前的迷雾:“起码我们追踪的方向是对的。现在要做的,是从他口中问出更多细节,比如门口除了灯笼还有无其他痕迹,好推测出这人究竟是谁。”

他站起身,袍角扫过地面的木屑,发出轻微的声响:“另外,去查查杜二郎家附近的住户,尤其是临街的几户,看看元宵前一日,有没有陌生人在那一带徘徊,或是见过形迹可疑的马车。”

璎璎望着他有条不紊的模样,心中的沮丧渐渐散去,点了点头:“你说的对!” 阳光落在她的发间,映出几缕金色的光泽,先前的焦躁已被坚定取代。

休息室里,刨木声从窗外隐约传来,带着一种踏实的节奏,李祈安走到窗边,望着木工坊外熙熙攘攘的街道,眼神深邃,像是在思索着什么。这看似普通的灯笼,背后藏着的秘密,或许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