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师兄说过 > 第237章 参与商(三)

大师兄说过 第237章 参与商(三)

作者:thymes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5-09 08:49:15 来源:文学城

新宛城中醴禾坊,向东那一条道路少有人经过,若是实在不好绕开,过路者也都屏声静气,不敢打扰了这里的清净。修得分外严整的石条路上时常有人洒扫,这不染尘土之地,往往只有树声的寂寥回响。

在这国都寸土寸金的地界,辟出一片宽阔的园子,对衡文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园中青松翠竹,郁郁苍苍,有时雨雾漫起,那景致如画迷蒙,总要叫人感叹不愧是仙家福地。

但与多数隐于名山的仙门大派相比,即使是衡文书院的山门,也没有立于山中,遑论这座坊市之间的书阁了。那些从山中移来的古松,重栽的竹林,就如同是将那出世的灵秀描下一抹,留在了这熙攘的人间。

衡文的书阁建在延国任何一地,都要饱受众人瞩目,新宛城中则足有三间。醴禾坊这一处修建最晚,约有十余年了,足够一个垂髫小儿长到成家立业的年纪,城中居民早就对这里习以为常。此处不接迎凡人前来敬拜,也不举办仪典,只偶尔能见到行色匆匆的仙师往来,不免让人敬而远之。

这一日,晨光初现时,园中仍如往日安静。数名衡文弟子在楼阁间巡游,看不出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不过这些人也只是接到了驻守此处、禁绝出入的命令,并不知道此时书阁内部已经被彻底清空。

空荡荡的殿堂中,那唯一的人影登上台阶,在天光渐亮中穿过门廊,来到阁顶的栏杆之后。

郁雪非凭栏望去,半个新宛城在晨曦中光彩迷离。破晓之际,楼阁飞檐已映出日辉,但眼前那一片坊市街巷,还笼罩在似烟非烟、似尘非尘的朦胧中。

万众生灵的纷繁之心,浑浊而沉重,即使是再得天独厚的山川,摇荡的灵气潮汐,复杂细微处也无法与之相比。涉入其中,就如同伸手去阻隔那奔腾的河流。

晖阴之阵,表里相连。形如躯壳的正阵,以毓秀之法在延地造出地脉虚相,当中作骨架支撑的逆阵,则是以衡文秘术勾连国中众人的一丝神魂,织起阵法根基。衡文当初重新立派时经多方勘量,建在灵机宝地上的新书院,承载的是织魂重任,而地脉机枢反倒落位于国都新宛,正逆阵心颠倒,也是这副阵法奇诡精妙之处。

向着晨光熹微的新宛城,郁雪非又静静地看了一会。他没有运用望气之法,从那双留有旧伤、常常不大清晰的眼中所见的,只有久别多年的尘烟。

*

文德堂前,古木蔚然成荫,越过这片门中圣地向前,就能看到一座环抱在池水中央的校书楼。在衡文诸多楼阁之中,这里不算起眼,只是建得最早,年代久远,后来整理藏书的工作也挪去别处后,旧校书楼便暂时封起,成了一尊只可远看的古物。

黎暄上前打开正堂大门时,并不见什么灰尘拂落。屋前冷冷清清,许多摆设都已移走,山长径直走向后堂,穿过一扇隐于廊柱之间的偏门,拾级而下。

台阶陡峭,走上几步就要偏转,有时也会稍稍倾斜,仿佛在修建时丝毫不考虑走在这上面会不会眩晕。好在此刻走下的两个访客都不是寻常人,即使阶梯两侧的墙面不久就消失不见,连个可以扶手的地方都没有,也能泰然处之。

一片黑暗中,他们的脚步声随之变化,从踏在石阶上轻而闷的响动,变成了木阶梯才会发出的空洞声。

闪烁的光亮逐渐在四周亮起,照映之下,此处构造的面貌缓慢地显现出轮廓。泛着微光的是无数纤长的丝线,如同绷紧在织机上的经纬,严密精确地纵横排列,即使互相之间近乎紧贴,每根线上的光芒却没有混杂在一起,仿佛深深刻入黑暗一般彼此分明。

丝线织成的庞大阵法自上而下,布满了这一处纵直深邃的地底密所。倘若仔细辨识,就能看出那一根根线并非连续,而是由长短不一的片段结成,有的光点仅是两三颗相连,有的是十余颗连成一小截,彼此之间被短暂的黑暗分隔,但那黑暗似乎也是长线的一部分,因其才得以完整。

除了这些断续丝线上的光亮,再无其他灯盏,尽管从阵法的范围也可以大致推知远处四壁的所在,目之所及之处,边际也依然模糊不清。宏伟而精微的阵法仿佛悬于黑暗中,曲折而下的阶梯从轴线穿过,当两人在台阶尽头止步时,正停在阵心之处,这数不清的丝线中央。

向上仰望,这里就像是一口满溢流光的深井,往下看去时又会觉得地底的幽暗无穷无尽。但那也不过是错觉而已,阵法在顶端与底端朝内收束,旋绕扭结,令人目眩,仿佛一枚中空的织梭,又好像是被层层缠裹的丝茧。

阵心是一处方圆数丈的石台,深褐山岩打磨得分外光滑,几无瑕疵,也没有沾染丝毫地底的尘灰。石台四际与黑暗相融,当中稍稍凹下,如同一只浅碟,倾斜下去的轮廓也极为规整。

黎暄到了石台上便止步,垂手在旁侍立。山长则是步入那凹陷中,抬头环顾,又将视线移回到旁边那心事重重的弟子身上,沉默片刻,还是开口道:“这番开启阵法,非一时一刻可成。你也要等上许久,不能一直这么紧张下去。”

黎暄一惊,连忙平复心神,低头道:“谨遵教诲。”

“静思虑,察真知。”山长说道,“已到此处,该将余事置之度外了。”

听到这句师父授业时常与他们说的话,黎暄心中复杂,许多一早被他抛下的难言思绪又翻腾起来。此时却不是想太多的时候,石台中央,山长已在阵心端坐,不可捉摸的振荡自他而始,于无形中向四方波动,那静止的万千经纬上也随之拂过了阵阵涟漪。

心神沉入阵中时,山长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无拘无束,自在超脱。

运转如此庞大的阵法并非易事,本应压力重重、无暇分心,但这座阵法又确实能为主持者带来绝无仅有的体验。牵系着无数神魂的丝线,使得处于阵中的感知仿佛可以延展到无穷无尽的远方,即使还称不上真实,那一瞬间的感觉就已是不可比拟的辽阔。

他的神识如光如电,一个念头便可以去往阵中的任何地方,与之相比,现世中哪怕是仙门修士得脱凡浊的躯壳,都显得那样迟钝沉重。

更何况,他是阵法的主宰,只要轻轻一振,便能拨动那丝线尽头的心弦。

当然,无论是因为筹划时与毓秀的约定,还是出于他身在仙门的道义,他都不会容许自己出于私心去操纵他人。俯瞰众生的感触固然令人着迷,此前数次调试阵法,他都能体会到那种掌控一切的诱惑,以及离开阵法后重归凡世的失落,但他仍然能够节制,对此敬而远之。

事到如今,他更加能理解当年门中为何会有道途之争,以至于创立这套阵法的先辈不得不出走,几乎被视作逐出门墙。对照昔年衡文以气运铸造门派根基的记载,容纳众多凡人信仰的方式不仅缓慢,动辄耗费数十上百年,从结果来看也模糊不定,必须持续不断地塑造雕琢。但这终归还算中正之道,编织神魂的法门却穷工极巧,隐含着莫测的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沦为不容于世的邪端。

然而那被寄予众望的气运根基毁于霜天之乱中,衡文失去了既有的选择,前路也自此彻底改变。

山长收束思绪,重又回到阵心之中,他此刻得以清楚地审视自己,那一具端坐如常、内里实已摇摇欲毁的身躯,只是看着都有些难以忍受。他又将神思投向一旁的弟子,先前受了他一句提醒,黎暄似乎已经平静下来,只是从丝线上传来的一阵阵焦虑的波荡来看,他心中也并不像表面那样沉稳。

人皆如此,不必求全责备,山长的心神游离开去,在这种视角的观照中,那些芜杂之处的确已不再要紧。

阵法的运转悄无声息,即使有些灵气的起伏,也被预先布设的众多屏障暂时遮盖。他的知觉渐渐延展开来,天光初亮,衡文门中各处也能看到弟子们的身影,那一缕缕浮于浅表的情绪,或是安稳,或是躁动,林林总总驳杂的**,都在阵法的一片片经纬间流动。

山长的心神有条不紊地巡游在阵法中,校正各处点滴不漏,运行无误,一切都十分顺遂。不过,这还不是高枕无忧的时候,接下来才是关键。

地底斜上方的文德堂,此处在平时都空无一人,但阵法的丝线仍然向这片空处延伸,直到星星点点的光亮开始结聚,化作泉流注入阵心之中。

顷刻间,众多纷繁的讯息奔涌而来,山长的神思首当其冲,一时间被吞没其中,但阵法仍旧忠实地履行职责,梳理着这番乱局,在洪流冲刷中令主持者保持稳定。

承受着这样将意识片片割裂的痛苦,山长却毫不在意,几乎是欣喜若狂。

这番筹划,就连负责了大部分布置的黎暄也不知全部的内情。文德堂作为门中重地,供奉着门中历代祖师,与在修行上有过卓越贡献的先辈,如今在祭祀、拜师等重大日子,门中都会在此敬拜,将其视为传道授法的象征。

但在昔年鼎盛时的衡文,这里并不仅仅是象征而已。

法不可轻传——这是当初衡文至关重要的意旨,门中修行之法仰重体悟,一次次破除关隘,明心见性,都须有正确的导引。天下绝大部分的功法,都只依靠本人的修行,师父固然能释疑解惑,指点迷津,但说到底只是起到点拨作用,当他们传授经验时,也并不能将那玄妙的感悟真正灌进弟子的心里。

衡文建派时便在研求一种秘法,把前人的关键感悟留存在实物上,传予后人,以此外力帮助突破修行的阻碍。起初这法门运用起来十分艰难,有诸般苛刻条件,真正能接收到的感悟也因人而异,最后又落入了受天赋限制的窠臼。然而在衡文以凡世气运铸就的门中根基渐渐壮大后,借此途径,先祖对这种传道秘法的期望终于得以实现。

那时,修为精深的师长将破关感悟以秘法铭刻下来,列入文德堂中,弟子在修行遇到阻碍时,经由门中允可,再于传道堂中读取相应的秘文。虽然这些感悟不能全数传递过去,来自他人的导引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后者自身的道途,但对大多数并非旷世奇才的弟子而言,这已经是修行中宝贵的助力。

积年累月,在衡文因此而强盛时,这种秘法也不免对门派影响日深。从一开始传授勘破关隘的体悟,渐渐演变成了传道的主要途径,乃至于被视之为正统,不再只是修行停滞时的助力。围绕在此的诸多传承,使得他们远比其他门派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气运根基之上。

当年也不是没有先辈察觉到这套体系的危险,设法留存了许多常规典籍,门中也有尽量避免使用秘法传道的派系。可是再谨慎的人也不会想到,这其中原以为最该坚如磐石的气运根基,会在霜天之乱中崩塌,以至于旧衡文也因此倾覆。

文德堂中的传道秘文一大半都受此冲击而毁损,少数勉强保存下来,而在气运根基不复存在后,后人也无法再借此修行了。昔年的一代代传承中,衡文那些核心的法门都衍变得与传道秘法密不可分,失去了这些最重要的传承,“衡文书院”自此一蹶不振,再难恢复旧时的辉煌。

如今衡文门中,始终在修正旧法、研习新法,只是数百年来,并没有一个真正天纵奇才的山长能将这支离破碎的传承带出泥潭,他们仍旧一直都在这困局中挣扎。正因如此,山长才决心甘冒风险,以这危险重重的织魂之法重铸根基,希望至少能改变一些眼下的局面。

文德堂中现在供奉的大多数牌位都仅是名号,只有少部分有秘文留存其中。此前调试时,山长便大致测定这个由神魂织成的阵法能够容纳秘文,直到如今正式启阵,接收到寄存在秘文中的感悟时,他才真正确信这是行之有效的法门。

多年夙愿一朝得偿,他心中已无遗憾。即使传道秘文所余不多,当织魂阵法落成,衡文也能自此起始,重整山河。

汹涌的讯息从阵中川流而过,在最初的冲击过后,山长很快领会了诀窍,尽量放开心神,不去捕捉太多其中的内容,以免负担过重。饶是如此,也仿佛有千百个声音在他耳边述说,搅动着他的思绪。

留下这些秘文的先辈早已逝去,如今残存的只是铭刻下来的体悟与教导,但在这阵法中,他们的记述仍旧宛然如生。山长循着阵法的脉络,一页页将展开的秘文闭合,暂时敛藏在阵法中,以待来日。数不清的声与影在丝线中掠过,直到他见到刻有“泰弘”二字的印记,不禁停了下来。

这个名号属于他这一脉的先辈祖师,也是旧气运根基崩毁前最后一个留下秘文的人。山长从记载中得知,泰弘祖师留下的是阵法一道上的感悟,这曾是他最渴望得到的传承,如今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他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急于一时,正待要将这份秘文合上时,当中忽然迸出一道蒙蒙清光,将他的神思裹入其中。

霎时间,天地已换了一番模样。尘雾甫散,一座宏伟殿阁巍然而立,檐边日辉流溢,映着长空流云,朗朗高天。丹陛之下一众弟子分列两侧,皆向着殿上垂手肃立,偌大广庭上无一人言语,只有松涛阵阵,拂过群山之间。

纵使从没来过这里,山长也清楚这是什么地方。如今的衡文书院,处处楼阁都仿造旧时山门中的规制而建,仪典时足以容纳门中所有弟子的正庭,也有几分这里的风范。历经多年的建筑,在奢华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唯有那鼎盛时的森严气象,终究难以复现。

山长站在衡文派的正殿前,心知这只是一段记忆,一缕秘文中残存的幻影,却难以移开目光。正在此时,玉阶上背对着他的泰弘祖师说道:“上前来。”

门中典籍提到,以秘文留下感悟时,铭刻者常常会将自身的形貌也一并留入,指点迷津,虽只是记录,却不失为寄托。气运根基尚存时,读取秘文便如同亲见先辈当面,交谈之间,几乎栩栩如生。

山长也是第一次见识秘文的神妙,他心神稍动,确认外层阵法运转依旧一切如常,便将神思转回,依言在这幻影中向前走了两步。

只听泰弘祖师说道:“不知你是衡文后人,还是机缘巧合,得到秘文的外人。我在此处与你说话,也就是说,你已经不是用曾经的方法解读这本秘文了。”

山长心中震动,霍然抬头。泰弘祖师会留下这段话,意味着他预料过衡文的气运根基也有消亡的一天,而秘文也会被以其他的方式读出——这不正是衡文所经历的情形么?

泰弘祖师没有回头,只是缓缓道:“我并非未卜先知,也不会推演天机,这只是或许会发生的事情,而我须得为这情形做些准备。这本秘文将会催动我留下的术法,检验你所在的这座新阵,倘若你并非衡文人,不愿一听,也可一走了之。如果你确是衡文弟子,望你主持阵法,支撑这术法运转结束,当中凡有些许建议,发现什么疏漏,又或是察觉到危险之处,我都会向你一一指出。”

望着泰弘祖师的背影,山长胸中一时百般滋味,难以言表。明知只是幻象,他还是端正地深深一拜,随后凝神静气,维持着阵法的稳定。

秘文中的术法运转起来悄无声息,只有一阵阵微不可觉的波荡沿着丝线飘散,尽管处在主持阵法之位,山长仍旧难以参透其中奥秘。须臾,一切重回平静,秘文的幻象之中,泰弘祖师一振衣袖,转过身来。

就在他转身时,一阵山风掠过,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风止之时,周围的万物似乎也随之凝定,阶下众人再没有丝毫动静,松林间的声响也消隐无踪,使得这一幕忽地变得格外沉寂,如在静画之中。

山长看到了泰弘祖师那肃然的面容。他手中握着一把玉尺,温润的青玉颜色中间,镶有一道笔直的金线,宛如要将其斩断的剑痕。

大师兄在loading了……差不多再有个一两节就能加载到boss本了!谢谢大家的耐心等更_(:з」∠)_

以下是关于本章衡文part设定的速通版:

——不知道有没有人在看六派往事的时候觉得“怎么就你们衡文传承断了,直接变两截,混得这么惨”……确实就是这么倒霉!

打个比方是,其他人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时,旧衡文已经开发出了在学生脑子里插U盘来让他们顿悟的科技树,虽然培养不来真正的天才,但是已经可以有效丰富中间人才储备了。

这个U盘也需要配合电脑(气运根基)来使用,但是电脑是门派的独特专利产品,被保护得好好的,除非机房被砸了(信仰的基础出问题),不然就是一个字稳。在有电脑和U盘的发展时期,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朝着适应这个系统发展了。

然后天魔来了,天魔是一个制造原理不同的其他领域设备,但是一个远距离AOE就把衡文的电脑干碎了。这种事情哪能想得到呢!结果就是电脑,里面的重要资料,一部分U盘,统统找不回来……

没了电脑的新衡文处处受挫,历代山长想要重建电脑,把延国这块地方圈下来了(并没有问过延国人的心情),但是因为关键技术缺失,现在还是新建文件夹状态,而且技术跟不上一代不如一代正处于衰落循环中。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道友提供了新思路:旧版电脑建不成,我们来建个pro版吧,采用船新技术,电力由延国提供,毓秀可以给技术支持,不过需要建成后帮他们算个大项目(容纳渊山灵气),而且这个的设计图是你们祖上分支出来的流派做的哦(真的吗)

新电脑搭成了,山长来测试,运行都没问题,再试着读那些未损坏的U盘,确实可以读,兼容性也完美!这是什么,老祖宗的U盘,读一下!老祖宗留了一个程序说检测到了我的U盘处于新的开发环境下,现在启动自检程序321……正在生成检测报告……

这时候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黑客一把抢走了报告坐在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的山长面前,微微一笑说没错我是你祖宗,我现在来给你读报告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7章 参与商(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