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师兄说过 > 第232章 昔往矣(八)

大师兄说过 第232章 昔往矣(八)

作者:thymes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5-09 08:49:15 来源:文学城

“一路上没惹什么麻烦?”

孟君山风尘仆仆地跑进小楼,师父放下书,上下打量他,这么问道。

少年把斗笠一掀,浑不在意:“那当然,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

郁雪非将手中握着的书卷抬了抬,示意他过来。孟君山被那犀利的眼神看得有点不自在,拖着脚步走过去,见师父还是盯着他,只好又磨蹭着走近了点。

“低头。”师父说道。

孟君山已经感觉不妙,不情不愿地躬身弯腰。师父一把捏住他下巴,另一手在他脸颊上狠狠搓了两下,粉末扑簌簌往下落,露出还没好全的伤痕。

“师父——疼疼疼——”

少年龇牙咧嘴地叫唤起来,郁雪非不悦道:“知道幻术瞒不过,难道涂点药粉就能没破绽了?该说你是聪明还是傻?”

孟君山还在嘴硬:“这不是以为您能给我留点面子,出门在外哪有不磕了碰了的,师父非要问这个干什么?”

郁雪非深吸一口气,眼看对方怒火即将迸发,孟君山果断认怂了:“……我这就去静心堂。”

“在这待着。”

师父把书往他脑袋上一扔,站起身来。孟君山躲也不敢躲,被砸了一下才伸手接住书,小声道:“那我今天在这罚站吗……师父你去哪啊?要我浇花不?”

“去给你找点药。”郁雪非道。

“哎?”孟君山一愣,不由得挠了挠脸上的伤,刚动两下就被师父一巴掌把手拍掉了。他怪不好意思道:“也不用吧,一点小伤,都好得差不多了,何必劳动师父?再说就算带点伤,弟子的风流潇洒之气也不曾稍减……”

“找药给你治治脑子。”郁雪非冷冷地说,“受不了你这蠢劲。”

孟君山:“……”

……

“还知道回来?”

孟君山放轻脚步走进小楼,师父正在侍弄花草,头也不抬地说道。他干笑两声,心虚道:“也不知道会耽搁得这样久……”

年轻人风度翩翩,毓秀典雅的衣冠在他身上,更有一番神采焕发的意气。见他专门收拾齐整,人模人样地来拜见,郁雪非终归没法对钟爱的弟子继续摆出冷脸,看到他在历练中有所成熟,多少还是露出些许欣慰之色。

只是这和缓神情还没持续片刻,孟君山在那边已经自觉过了关,转而开始兴冲冲地炫耀起来:“师父您看,我在越地时感悟出的法门,不需精深幻术修习,就有妙用!”

他从旁边浇花的铜壶中借来水流,在两手中滴溜溜一转,搓出来个寒瓜般的球,上下圆融,似一颗浑然天成的雨珠。当中墨迹犹如风吹云絮,急急飘转,顷刻间洒落成惟妙惟肖的景致,虽无鲜明颜色,但那缥缈山峦,奔腾江水,方寸之间宛然如生。

郁雪非点了点头:“尚可。”

得了这评语,孟君山越发得意洋洋,一连变幻出十几幅画面来:“我这门术法,够不够在门中藏书里另开一册?”

“能记一页吧。”郁雪非道。

孟君山大为伤心:“……才一页?!”

“写个注解,有一页就不错了。”郁雪非淡淡道,“要知道你这雕虫小技,并非创举,前人早有留笔。”

“可是,这确是我一时兴起想到的,绝没有参考什么旁人的记述啊!”孟君山辩解道,“我是在渚南的小壶山中……”

“小壶山,珠帘潭。”郁雪非说道,“泉下有热池,流经石隙,生出数寸大的虚泡,许久不散,顺水飘落到崖雾中,当地人称之为‘沸雨’,这地方我也去过。”

孟君山目瞪口呆地望着师父,一时间忘了怎么说话。郁雪非看不得他的傻样,冷哼一声:“当这世上只有你会旅行不成?”

“那倒不是,”孟君山连连摇头,“只是没想起……”

没想起师父也曾经游历四方——他讷讷难言,未能将这话说出口。虽知道师父在拜师毓秀前也有过一番际遇,但那毕竟离他太过遥远,而他所见的师父总是沉心修行,在师父身边,仿佛岁月都要走得慢一些,与山下那俗世红尘更是毫不相干。

郁雪非并不在意他的胡思乱想,说道:“世间万物,皆令人有所感悟,你潜心创造是好事,只是别太过自满,以为天下除你之外没人更聪明就是了。”

敲打完尾巴翘太高的弟子,他随手在水球上一划,要将这术法散去。

孰料,那灵气凝成的镜像却一下子迸裂开来,远超那小小水球容量的激流喷涌而出,顿时在花房中下起一场虚幻的骤雨。墨迹仿佛被日光烧熔,从中流出生动的景致,山色苍青,树影葱茏,峡谷间河流曲曲弯弯,将万千色彩融化其中。

屋中两人,仍旧是一坐一站,置身于窄窄一条江面的竹排上。敲冰碎玉的瀑流声犹在耳畔,眼前那垂入江中的翠枝,叶片上水珠都纤毫毕现。

站在船头的孟君山头上扣了了个斗笠,一脸尴尬:“这个,本想给师父一点惊喜,但是……想必师父既然去过,也不会觉得新鲜……”

后半句越说声音越小,最后彻底没音了。

郁雪非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会,把孟君山看得头皮发麻,手指头直哆嗦地想要撤掉这幻术,忽然听到师父说:“竹排却是没坐过。”

孟君山一怔,抬眼看去,见师父已经转过头,望向了江水倒映中的远方。

……

“进来。”

孟君山在小楼前踟蹰,忽听到里面师父发话,顾不得犹豫,举步入内。窗上一簇簇重瓣紫花垂落,花色如雪,近看只略带一丝紫,风情尤为凛冽,令人仿佛能嗅到此地之外的寒风。

从花枝下走过,他拍了拍两颊,好让脸别那么僵。

枝叶环绕的屋中一角搭了张小桌,桌上摆着茶盏,像是待客后还没收走。孟君山回来一路上没见到门中有客,来拜见师父前又磨蹭了好一会儿,可以想见这客人已经离开许久。

即使如此,师父也似乎没心思管这些,径自在原处沉思。

孟君山上前收拾,重又沏了茶来,郁雪非摆手让他坐下,这才抬头看了他一眼,皱眉道:“在门口转来转去的,怕进来挨骂?”

“请师父责罚。”孟君山老实道。

郁雪非冷淡地说:“你的传讯我已看了。和正清的后辈起些冲突又如何,又没打输,也值得你放在心上?”

孟君山赔笑:“就是让正清的师兄弟们大失面子,唯恐让师父为难。”

郁雪非不耐烦地一挥手,懒得解释,显然在护短一事上相当不分青红皂白。他端过弟子奉上的茶,说了一句:“正清的人刚来过,既然他们没告状,那就是打得还不够重。”

“……”

孟君山这才知道:“原来先前的客人是正清来访?”

郁雪非略一颔首,看起来却不准备多提了。孟君山陪师父坐了一会,照例说些出行时的见闻,他口才不错,比起吃这碗饭的说书人也不差什么,又兼行路时常去绝景胜地,见识些奇人异事,讲起来也都是妙趣横生。

此番滔滔不绝,在外头能叫听众悠然神往,驻足追问,换两杯酒喝不在话下。师父听了则不见什么反应,只是偶尔点一点头,饶是如此,他还是说得很起劲。

讲着讲着,他端起茶润润口,不防师父忽然问道:“你信中说,在燕乡遇到了谢真,如今怎么没听你提起?”

孟君山暗道糟糕,一不小心说得不自然了,当即笑道:“我那时急着进山,与谢师弟见了一面就作别了,也不曾盘桓太久。”

郁雪非看了看他:“你们没闹什么别扭吧?”

“怎么会?”孟君山纳闷道。

“你们这一辈年轻弟子之间如何交游,我是不大清楚。”郁雪非沉声道,“这些日子,谢真锋芒太过,难免遭人忌惮,仙门中自有人看不顺眼。别人我管不了,可是你应当知道,他尽心竭力也是为了瑶山,殊为不易。他门中没什么人护持,你这做师兄的要担起责任!若是叫我知道你对他置之不管,因争风头而疏远,又或是坐视旁人欺压他,你就看我能不能饶过你吧。”

话到后面,他神情已十分严厉。孟君山简直冤枉得百口莫辩,又不能在师父面前失礼,憋了半天才轮到自己开口:“……绝无此事,师父且放心,我一定照顾好谢师弟。”

至于谢真需不需要照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没有急于为自己分辩,毕竟两人相识多年,交情摆在那儿,多说总觉得肉麻。谢真近些年下山历练,不像小时候那样常来毓秀,想来师父见不到人,就抓着自己徒弟敲打一番。

不过他还是没忍住嘀咕了一句:“现在还有敢惹他的同辈吗……也就是灵霄那家伙有点烦。”

“正清的那个灵霄?”郁雪非眉头一皱。

孟君山怕师父误会,忙解释道:“他没什么坏心,只是规矩太多,认死理,动不动就说教起来,叫人头疼。”

郁雪非倒不像是在意这件事的样子,点了点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孟君山正想趁机告辞,却听师父又道:“既然你们并无矛盾,想来谢真在燕乡,是又被那个王庭的小子缠上了?”

这突如其来的回马枪让孟君山眼前一黑。他本就是担心师父问起,先前才小心地避过谢真在燕乡的事情不提,没想到师父把先前他写信回来提过一笔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不但挨了顿教训,想藏的话也没藏住。

他的表情已经无须多说什么,郁雪非冷冷道:“这有什么好瞒的,难道我还会怪在你头上不成?”

孟君山苦着脸道:“师父也莫要生他的气……”

“好了,不必再说。”郁雪非意兴索然地一摆手,“谢真他并非我毓秀弟子,我也不会在此事上对他横加干涉,不过问一问罢了。以后少耍你那小聪明。”

闻言,孟君山松了口气,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他看看时机,识趣地告退,出门前回头一望,却见师父仍一动不动地端坐原处,兀自沉思。

……

种种心绪,忽如烛火照向画屏,一霎间印出往日的形迹。此地与毓秀之间远隔山水,雨声中却仿佛仍有旧事余音。

孟君山听到自己回答的声音:“弟子以为,衡文如今主政之人,并非君子,亦不能信任。衡文山长隐于幕后,指示黎暄师弟在台前调度,令出于他二人之间,对治下延地凡人,乃至门中弟子,都毫不容情。如今仍在拘禁中的戴晟师弟,曾追查逢水城的秘藏……”

“戴晟。”郁雪非好似不大记得这个人,片刻才道:“哦,是那件事。”

“戴晟威迫逢水城主为他探查传闻中的秘藏,黎暄则在暗中截断城主求援的讯息,使她孤立无援,只得屈从戴晟的安排。”孟君山将他在查探中拼凑的来龙去脉一一说出,“事情过后,戴晟被推出去受追责,延国王族却得到了古国的‘丹铜’秘法,监察衡文的正清恐怕也还不知其中的内情。”

郁雪非漠然道:“戴晟确实是一枚弃子,‘丹铜’则是衡文用来安抚延王一系的钓饵,好叫他们心甘情愿入彀。多年来仙门凡是有手里有过流火的,都私下里试过仿作,衡文手里的丹铜究竟是不是古方还未可知。逢水城一事,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

“师父是说?”孟君山一凛。

“凤凰,突然现身延国,又突然离去,和余人皆无干系,他必不可能是去找什么秘方的。”郁雪非提到王庭时,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衡文的地脉向来隐没不显,从久远之前即被镇平,我毓秀门中先辈也曾有所疑心,查探时却并无所获。如今倒推回去,王庭为慧泉布局天下,在延地或许就有一处相关联的地脉,只是藏得足够深。事情过后,山崩掩埋踪迹,从外界已无法再探知内里情形,正遂王庭之意。”

孟君山回想当初情形,一时沉默。郁雪非目光往案上文卷一扫,说道:“至于衡文,为了他们的谋划,难说没有打着暗中在延地探查地脉的主意,只是最后未能如愿罢了。”

未能如愿,因而最后终究还是要借助毓秀——看似不相干的事端,到头来又推动了如今的局面。

孟君山焦急道:“当初戴晟携来灵器,使出从未在衡文见过的手段,我曾向师父禀告,现如今回想起来,也仍觉得怪异,倘若衡文另寻外援……”

“衡文找回了一些他们旧时门中的传承,关键的阵法也在其中。”郁雪非皱眉道,“若非如此,以今日衡文书院的斤两,尚不够承载虚相地脉的资格。”

此言令孟君山遍体生寒。明知不必,他还是问了出来:“选衡文与延国来布设那副‘晖阴’阵法,是师父一早就决定的吗?”

“当今世上,也只有此地便于施展。”郁雪非平淡道,“倘有余裕,也许能再寻妥当方法——但是,没有时间了。”

这次的小标题来自很喜欢的一首临江仙,分享给大家: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2章 昔往矣(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