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师兄说过 > 第200章 行道迟(三)

大师兄说过 第200章 行道迟(三)

作者:thymes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29 14:30:10 来源:文学城

“铮——”

金铁之声在高旷的石墙之间震荡。回应它的是一串沉重如钟鸣的铃声,后发先至,赫然盖过了前者,一时间四下里皆是轰然回响。

刚从湖面穿过,踏入这琉璃塔楼的两人一鸟,迎面就遭遇了这番声势浩大的对峙,耳朵里全都嗡嗡直响。

“你叫那铃铛消停点!”陵空斥道。

长明破天荒地替圣物说了句公道话:“看到自己的仿本,焉有不发脾气的?”

说话间,千秋铃的虚影从他手中浮现而出。银铃兀自颤动不休,怒气冲冲,发出与其小巧身姿不相衬的巨大声响。

谢真环顾一圈,又抬头向上看去。他们正置身于这座琉璃塔的厅堂里,石阶沿四壁盘旋向上,梯井中的视野则无所遮挡,站在殿堂中央,能够从地上一直遥遥望到塔顶。

说是琉璃塔,倒也不可能全由琉璃建成。从外面看时,屋瓦飞檐上嵌着的琉璃足以衬托其奇秀,进到其中,却是又一番景象。

青石阶梯,高大的廊柱,处处皆不见雕琢痕迹,尽显肃穆。从塔顶洒入的日色映在四壁之间,如水波流转,石墙上覆盖着鳞甲似的纹理,在暗处平平无奇,只有被光照到时,才陡然荡出一丝波光来。

另有一条长长锁链从塔顶笔直垂下,系着一枚两手合捧大小的金铃,悬在天光中央。

“这是仿本?”谢真奇道。

“对了,你还没去过王庭的祖祠。”长明想了起来,“千秋铃作为圣物供奉在那里,阵法与这里的格局十分相像。不过,祖祠意在供奉,这里却应是镇压才对。”

想起千秋铃原本的用途,谢真觉得这个仿本的用途也呼之欲出了:“用来镇压此处的神魂?”

“多半是了。”长明道,“人去楼空,这仿本如今也无甚用武之地。”

他说的不错,谢真在这座塔里感觉到的唯有空无,那金铃已经是仅剩的还带有一丝鲜活气的东西了。

陵空一振翅膀,向塔顶飞去。两人则沿着盘旋的石阶向上,来到墙上有波纹荡漾的地方细看。

只见那“纹理”其实是一片片深色的琉璃,形似笏板微曲,长约三寸,薄如绢帛。这些琉璃片相互拼合,几无一丝缝隙,密密贴满了整座塔楼的墙壁,放眼看去,一时难以计数。

琉璃质地柔润,颜色却不算十分清透,内里仿佛沉淀着缕缕丝絮,只不过与石墙相贴,这浑浊看着不甚明显。

“这总不会是寻常的装饰。”谢真盯着一枚琉璃片看,试图看清楚里面的图案长什么样。“看着有点像蛇皮,让人怪难受的。”

长明:“而且还是鳞片长在里侧那种。”

谢真:“你别说了……”

他越看越感觉毛骨悚然,不禁又想起了七绝井里那些一蹭就掉鳞片的螃蟹……不对,蜘蛛来。

“比作蛇蜕也没错啊。”

陵空不知何时又飞了回来,“若天魔就是从这座塔中孵化而生,这可不就是它留下的空壳么?”

塔中已十分幽暗,残阳的红色无端显得干枯,透过塔顶的琉璃,给六百年后的不速之客们照来最后的微光。

以天魔的诞生之地而言,这座塔展示在他们眼前的景象委实有些过于平凡了。

“至少该有点遗留的阵法吧?”谢真猜道。

长明率先从石阶往回走:“最关键的东西估计都随着天魔一起离开了,但总不能一点痕迹也没有。”

“对。”陵空也在思索,“他来不及收拾首尾,不错……因为这里已经是灵气断绝之地,他无法亲自过来察看,估计也信不过别的人……”

听着他的自言自语,长明与谢真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回到地面,重新搜寻。不多时,塔外的天色完全暗了下来,长明正要点火照亮,谢真一按他手:“且慢。”

两人静静站在塔底,夜幕如流水泻地,无声笼罩了一切。黑暗浓重,塔内的墙上却闪烁起点点微光。

那些光点分外黯淡,只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才终于浮现,哪怕有一点日光,恐怕都会将它们掩盖。

既似磷火,又似飞萤,幽幽冷光虽不起眼,但万千光点阵列于高塔之中,汇聚成如星河倒卷的景象,仍然极为壮观。

这时他们才知,此前见到的塔中波光,不仅仅是夕阳在四壁的反照,那些琉璃片本身也带着自己的光亮。

“有些像,”谢真下意识道,“那个……”

长明接道:归虚池。”

陵空冷哼了一声,不予置评。就算不说也看得出来,这番设计很像是脱胎自归虚池的井中星空。

“只是用以承载的材料变了么。”

长明在黑暗中走上台阶,“这些琉璃片,就装载着培育天魔所用的记忆……不,应该是神魂吧?”

“曾经是。”陵空说,“现在嘛,已经是被抽空蜜的蜂巢了。这些容器里留下的,只有天魔升华后的残照。”

如此黯淡,又如此沉寂。谢真不由得回想起在渊山里,从他神念中流过的那一道道散碎的记忆。

他试探着伸出手,碰了碰其中一块琉璃。里面的光点逐渐明亮,再缓缓减弱,周而复始,似乎不为外物所动。

“这里的神魂都被带走了吗?”他忽然想到,“会不会在哪里还残留了一些?”

“天魔诞生必然穷尽全力,按理说,不可能有遗漏。”

陵空先是否认,随即话锋一转,“但当时情形混乱,星仪也无暇掌控全局,所以也说不好。”

谢真望向塔内万千星光,每个明灭的光点背后都是一枚琉璃片。他不确定道:“不会要一个个找过去吧?”

长明道:“先听听‘圣物前辈’怎么说吧。”

千秋铃的影子浮现在他掌中,随着一阵低鸣,从手上飘浮而起,飞向塔顶,开始绕着石阶巡游。

挂在塔上的仿本似乎是感觉到了千秋铃的厉害,一声不吭,当自己是个哑巴。

“这铃铛居然还挺听你的话。”陵空低声道。

即使压低声音,他们的交谈也清晰可辨,何况声量高低于这种灵器而言并无分别,属于是有点礼貌,但不多。

长明也低声道:“这是正事,自然要有正事的态度。”

陵空:“别以为我听不出你在阴阳怪气。”

长明:“有谁在对号入座吗?”

谢真:“……”

在那边一人一鸟还在低声争论的时候,千秋铃已经绕完一圈回来了。或许是曾被这位“圣物前辈”照顾过一段时间的缘故,谢真下意识伸手去迎接,然后才想起现在正主就在旁边。

出乎他的意料,在他还没来得及收回手前,银铃的虚影真的朝他落了过来,矜持地在他手上转了转,轻轻致意,才回到长明那里。

长明收下银铃,凝神思索片刻,说道:“发现了不好说的东西,还是看过再谈吧。”

在千秋铃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了那个据说是有点古怪的地方。

这里既不在塔顶,也不在地面,身处半空,是个平平无奇的位置。但银铃标记出来的那个琉璃片,仔细看去确实有些不对,它内里的纹路极为复杂,曲结成了一枚小小的圆环。

其他的琉璃器在黑暗中蕴含星光,无论是亮一些,还是黯淡一些,总会如呼吸般缓慢从明到灭,再从暗到明,正是在天魔作用下呈现于容器中神魂的残影。眼前的那一片琉璃,则自始至终是深沉的幽暗。

该说千秋铃无愧其声名,要在这无数的琉璃器中找出一个完全没有残迹的,恐怕比找出一个显眼的神魂更要难上很多。

“这是个微缩的阵法?”

谢真看着琉璃片中的印记。他总觉得要在星仪一手打造的天魔诞生之地里动手脚,应该比打败他还难,很难想象是谁能做到这点,“可别是星仪的后手吧?”

“不是。”

沉默了很久的陵空突然开口了,“你们把它拿下来吧,小心一点。”

察觉到他语气里的低沉,长明也没多说什么,伸手去摘。

密布于塔中的琉璃器似乎并未钉死在墙上,这个特殊的琉璃片也轻易地被取了下来。在刚点起的一团火光的照耀下,谢真瞄了一眼琉璃片之间由此产生的缺口,也没在背后的石墙上看到什么异状。

长明将那块琉璃片托在手中,不知是因为离开了塔壁,还是感受到了光与热度,它中间黯淡的纹路稍稍明亮起来,却也不是其他容器那种闪烁的模样。

“还看不出这是什么吗?”陵空淡淡道。

“像是神魂,”长明端详道,“但太过于微弱。”

“那也是难免的。”陵空说,“毕竟已经过了这么久……想看里面记了什么,就用神念试试吧。不过记住,只能探进去一丝,否则这容器无法承受。”

谢真有点犯难,他倒是知道怎么运起神魂去硬碰硬,当初牧若虚就是过于轻敌,在拿手的领域被他一击反制。剑修的神魂强韧无比,大多时候这是优势,不过偶尔也会引来麻烦,像是花妖躯壳的不相容症如此严重,多少也有这个缘故。

再有就是放在眼下,他还真没信心分出来的“一丝”神念是不是真的只有一丝的威力,会不会威胁到脆弱的容器。

“不用担心。”

长明在这种时候一如既往地靠谱,“我们一起就是了。”

谢真没有二话,当即凝神感知,长明同样放出神念,绕了上来。

修士之间的神念往往互相排斥,井水不犯河水,除非有意修习对应的功法,才会交融。他们两人不属于那种情形,神念之间有着清晰分别,相互依靠时又十分亲近。

谢真只感到一丝细细的神念被长明挑了起来,触感微不可觉,像是掌心被手指轻轻一碰,因为神念的敏锐,又好似极为轻盈。

就这么被卷着,探入到琉璃器中时,这一丝神念顿时为他呈现出有别于眼前昏暗的另一种视野。

他仍然和长明一起站在塔楼的石阶上,心神却已沉入到琉璃器中。只是,就如陵空和长明所言,那里面的神魂实在太过暗淡,太过微弱了,以至于他能察知的片段都断断续续,时有缺损。

残像不住闪动,最终映照出了一幕澄净的天空。

*

“后世之人,会如何看我?”

一个沙哑缓慢,但不失优美的声音说道,“我——孤,该被称作英主,还是暴君?”

蝉鸣潺潺如织,书院的一角,两个布衣书生正躲在树荫下对弈。

园子里草木繁茂,说好听点是颇有野趣,说不好听就是修缮不力,蔓草几乎要淹没了当作座椅的石墩。石桌也歪歪斜斜,他们拿一颗棋子垫在棋秤下,让它能平整些。

桌边两人,一个形貌雅秀,望之气度不凡,年纪轻轻,两鬓间却已带了几缕白发。另一个看似平凡,但也有一番沉稳气度。

他们悠然地下着棋,谁也没出声,更不像是听到了那道画外音的样子。风拂叶动,其声悄悄,这夏日午后俨然一片清静。

然而那个沙哑的声音仍然伴随在这画面中,继续说了下去:“美名也好,骂名也罢,临琅史书上应有孤一席之地,盖因与他相识后,这数十年的日子就与中庸无缘了。

“那日在藏书阁没找到的书册,是《河渠图志》?《授时》?还是《百谷通诀》?……原以为难忘,却早已记不清楚,可是在书院中躲开饮宴,藏在园子里下棋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

“那时孤还不知他是何人,来自何方,所为何事。直到如今,我也仍有困惑不解之处……”

图景乍变,一阵枝叶的簌簌摇动后,树影散去,方才下棋的两人此刻身处高阁之上。凭栏而立处,天风猎猎,吹得他们襟袖飘扬。

一人道:“关兄,你于我有此救命之恩,若是再不能以诚相待,我便枉称你的友人了。虽然昨日遇险后,你或许已经猜到一二……我名陈沧,乃是奉命巡察至此。”

“太子殿下。”

对方果然并没有故作惊愕之色,而是道:“殿下大概会叫我不必多礼,那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陈沧不由得一笑,眉间微带的愁色也被冲淡些许。他道:“关兄出手不凡,不知又是师承何处?”

对方笑道:“无门无派,一介散修而已。”

仿佛有意等着那两人的交谈告一段落,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故事须得有个起始,从这里开始未尝不可,你要听的,想必也是这个。至于孤——至于我……”

声音顿了顿,才道:“在你面前如此自称,实在让人意气难生。于你而言,这些也没什么分别吧?

“纵使如此,记载下来的也只有我目之所视,耳之所闻。若你还记得我,读至此处,望你能明白,我固然会有所讳言,但并不曾忘记那日的承诺。”

书阁之上,两人相视一笑。陈沧的目光越过雕栏,望向了临琅的千里沃土,而散修只是微笑不语。

楼外,熙水奔流。

几本藏书的名字都参考了现实里的古代科学书籍:《河渠志》《百谷谱》《农桑通诀》《授时历》

关于陈沧和陈掌门姓氏相同的问题,涉及到大纲里一条被改掉的线。在设定里,他们确实有所联系,但这一点已经不会出现在正文里了,不影响剧情,也不是什么伏笔。就当没这回事也可以的!

至于为什么不把陈沧的姓氏改掉以免麻烦,主要是他在设定里已经躺了很久,改名感觉像是另外一个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0章 行道迟(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