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 第9章 第8章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9章 第8章

作者:漫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18:36:48 来源:文学城

因为没有别的客人,店家很乐意和玉格几个闲聊。

“想去热闹的地方?”店家笑道:“咱们内城最热闹的就三处,皇城西面的西四牌楼、皇城东面的东四牌楼,还有皇城北面的地安门大街,至于外城,当然是正阳门外大街。”

在店家的讲述中,玉格慢慢勾勒出京城的大致地图。

整个京城成‘凸’字型,上头一块为内城,也叫北城,下头那一块为外城,也叫南城。

外城住汉人,内城住旗人,而内城里头是皇城,皇城里头就是紫禁城。

从内城往外有九个大门,西面、东面和北面各有两个大门直接通向城外,而与外城相通的南面有三个大门,从西到东,依次是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

从内城往里通向皇城有四个大门,东西南北各有一个,依次是东安门、西安门、**和北安门。

所以店家说的那四个热闹的地方,就分别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四处。

玉格她们现在所在的镶蓝旗驻地在内城的西南角,靠近宣武门处,所以玉格决定去西四牌楼和正阳门外这两处。

又想着西四牌楼同样在内城,应该要更近,所以决定先去西四牌楼。

这样到了晌午的时候,正好在外城吃些东西,外城卖的东西大约能比内城更实惠便宜些。

茶喝了三四碗,茶铺里慢慢多了进城揽活的帮闲,和一些歇脚的轿夫,店家忙着招呼客人,没工夫再和玉格几个闲聊。

玉格准备结账离开,五姐儿扯了扯她的袖子,指了指茶壶。

店家添的第二遍水,她们才喝了一半。

玉格也不知道她是喜欢,还是舍不得,便又坐了下来。

但看到放下茶碗的五姐儿,在桌子底下伸手悄悄揉了揉肚子的时候,玉格认为她们是真该走了。

玉格刚想开口劝她们走,六姐儿又扯住了她的袖子。

玉格有些无奈的转头看去,六姐儿小声道:“我想上茅房。”

玉格想找店家借借茅房,五姐儿已经起身道:“那咱们赶紧回家。”

玉格愣住,“回家做什么?”

六姐儿急得跺脚,压低声音吼道:“回家上茅房啊!”

倒是五姐儿看出了玉格的疑惑,解释了一句,“玉格儿,夜香能卖钱的。”

玉格一时沉默了一瞬,她并不觉得六姐儿她们的举动好笑,只是很心疼。

她当然知道夜香能卖钱,只是没想到她们会节俭到这个份儿上,而这么节俭的她们,听她说今日的花销都是为了做买卖的考查,一个字也没多说。

玉格在心里叹了口气,对五姐儿和六姐儿道:“回去要费不少时候,今儿若不能看完该看的地方,买卖又要迟一日才能做,到时候耽误更多。”

六姐儿这才不拦着她问店家借茅房,只是出来后,又灌了两碗茶,才肯离开。

三人沿着胡同继续往东走,便走到了西安门外大街上,沿着皇城的城墙继续往北走,走过西安门,再略微走半刻钟左右,看到一条极笔直又宽敞热闹的大街。

街口立着一座四柱三楼式描金、油漆彩画、木结构的牌楼,极为气派雄伟,上头写着“行仁”二字。①

街上往来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络绎不绝,虽奇怪牌楼上写的并不是西四牌楼这几个字,但这一处是她们走了大半个时辰所见的最热闹处,“应该就是这一处了。”

玉格心想,西四牌楼或许是指西边有四座牌楼。

三人沿着大街的主道走,没走多远,又看到一胡同口里人声嘈杂,人流拥挤比主干道也不差什么,其中还夹杂着许多牲畜的声音。

走到胡同口的栅栏处一看,上头写着羊角灯胡同。

“这里好热闹啊。”走进胡同,六姐儿眼睛都不够看了,“那是什么?”

这胡同里果然有很多牲畜,牛羊马,六姐儿认识,但也有她不认识的。

“那是骆驼,那是驴子,那、应该是骡吧。”玉格也不确定。

胡同里头除了米市和面市外,便是牛市、羊市、马市、骆驼市和驴骡市,都是能拉运的省脚力的牲畜,往来的都是穿着单薄的力夫,有的扛着货,有的推着车,都忙碌得很。

玉格猜想这附近应该有一处码头或是什么。

顺着力夫抗货来的方向,继续往胡同里头走,便走到了一条斜街上,果然,斜街的南侧是大运河的码头积水潭。

因为有这个码头在,附近的粉子胡同、小院胡同、前英子胡同、后英子胡同,一大片都很繁荣。

三人逛了一圈,每条胡同里都有货郎的身影,倒也不担心迷路。

另走一条胡同回西四牌楼的主干道,走到街口处又看到一座牌楼,上头写着“大市街”。

这时远远的传来钟声,巳末了,从茶铺到现在,她们已经连着走了一个半时辰。

“累吗?”

“不累!”六姐儿小脸通红的摇头,她额头热得有些汗渍,神情却极快活。

五姐儿也道:“不累。”

玉格笑道:“就是不累,也不能这么逛了,咱们下午还要去正阳门外大街,这会儿这西四牌楼,咱们还没逛完一半。”

接下来三人不再跑胡同里细瞧,只沿着大街一直往走,走马观花的看街道两侧的店面商贩。

西四牌楼大街上的店铺,不同于胡同里的立根杆子挂块布的小门脸,它们的店名也是特特起了个牌楼的,最气派的是六柱五间重檐十楼的门脸儿牌楼,最小的也有两柱一楼。②

这些都不用进去,只看门脸儿便知道,都是她们消费不起,也经营不起的买卖。

大街上的商贩,也比胡同里的穿的干净体面些,各人摆摊的位置看起来也极规整有章法。

没有没有规则的规矩,想来要在这大街上摆摊,是要花银子买位置的。

虽然已经差不多放弃了在这处地方做买卖的打算,玉格还是留意着路边卖吃食的商贩,偶尔也问问价。

走了大半个时辰,三人又看到了一座牌楼,上头写着“履义”。

牌楼再过去,是内城通向城外的正西门阜成门。

三人没再往外走,因为城门处有士兵把守,而出入城门是要交钱的,所以只驻足看了一会儿。

这会儿除了有不少百姓挑着东西进出城外,偶尔还有几个系着红带子的宗室骑着马呼啸而过,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长长的拉煤车队和护城河处凿冰的人。

拉煤的车队起码有二三十辆车,车车都是满载,偶尔颠簸时掉落一些煤渣,引得不少小孩跟在车队后头捡,小孩们的脸上身上蹭上了煤灰,看不清面目,只能看出都极瘦弱。

寒风中打一个寒噤,鼻涕留下来,小孩用黑乎乎的小手一抹,脸上就更脏了。

玉格的视线从煤车上移到小孩们身上,又从小孩们身上转到城门处。

押送煤车的管事样儿的人物正和守城的官兵说着什么,一个钱袋子从管事的袖口处悄无声息的到了官兵怀中。

两人的态度神情看起来极熟络。

玉格看着阜成门,注意到门洞处刻有一枚梅花,“梅”通“煤”,京西应是产煤。③

“真不容易。”六姐儿突然叹气道。

玉格看向她,六姐儿指向护城河道:“方才那个取冰的掉了大半个身子下去,这冰下头的水得多冷,你看他冻得直打哆嗦,也不回家换身衣裳,还在继续凿冰。”

玉格看了一眼,回过头伸手揉向她紧皱的眉心,笑道:“所以你也别愁了,咱们现在虽然遇到些麻烦,但也比许多人好多了不是。”

六姐儿想了想,叹着气点了点头。

①西四牌楼百度百科

②《胡同八百年》班宏跃

③《清朝穿越指南》橘玄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8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