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秦相国夫人 > 第17章 零十七

大秦相国夫人 第17章 零十七

作者:红姜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2:05:23 来源:文学城

017

咸阳秦宫内,秦王稷的贴身侍人缓缓步入内殿。

“王上。”

侍人轻声开口:“子楚公子想要来问候你。”

央求见面,不在朝堂,而在内殿。足以可见,这就是要以祖孙而非君臣身份相见。秦王稷有二十几个孙孙,也不是每个都有幸有脸面让他亲自会见的。

愿见子楚,是因为马镫、马鞍与马蹄铁的图纸为秦国打造了这么一支重骑军,既为秦国立下功劳,也让嬴子楚入了秦王的眼。

秦王稷从榻上起身:“那便喊他进来。”

侍人:“是。”

不肖多时,侍人领着嬴子楚进门来。

嬴子楚今年不过二十余岁,还是个干干净净的年轻人。他生得俊秀,颇为文雅,看起来一副好说话的皮相。这般模样虽与世人眼中的“秦人”不同,但瞧着就很讨长辈喜欢。

“子楚拜见王上。”嬴子楚行礼。

“免了。”

秦王稷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又只有你我,何必如此正式?”

嬴子楚起身:“谢祖父。”

一行礼、一起身,称呼就改了。这让秦王稷当即忍俊不禁。

见国君心情不错,侍人趁机道:“听闻子楚公子是带了礼物,想送给王上呢。子楚公子,还不拿来给王上瞧瞧?”

嬴子楚立刻接过侍人递来的台阶。

“子楚给祖父带的,是一坛酒。”说着,他吩咐下人把酒拿了上来:“请祖父尝尝。”

与酒一同上来的,还有一整套酒器。见子楚准备得当,秦王稷也不多言,只是由侍人扶着起身,接过酒器。

老秦王本没什么表情,但清冽液体端到他面前,醇厚酒香扑面而来。

秦地毗邻戎狄,因而秦酒本就以“烈酒”闻名,可面前的酒,闻上去甚至要比秦酒还要浓郁。

待酒入喉,秦王更是不禁感叹:“好烈的酒!”

嬴子楚笑道:“祖父若是喜欢,子楚那儿还有。”

秦王稷:“我秦地何时产出这般烈酒,我怎不知道?”

嬴子楚作揖行礼:“回祖父,这是秦酒,也不是秦酒。”

“哦?”

“此酒名‘蒸酒’,为孟隗夫人发明。”嬴子楚不徐不缓解释道:“孟隗夫人虽是赵人,但她心系秦国,因而说烧酒为秦酒,也不为过。”

秦王当然记得“孟隗夫人”。

若非是她的图纸,吕不韦、嬴子楚,根本没有步入秦廷和面见秦王的机会。

“孟隗夫人,虽为女子,但是名奇才。”秦王稷点头:“你要多听先生与夫人的教导。”

“是。”

“孟隗夫人送了一通东西,就送了蒸酒么?”

“这……”

侍人闻言,连忙打趣:“王上,哪儿有给人要东西的。”

在内殿见面,本就不是正式场合。秦王心情不错,也就存了些开玩笑的意思:“寡人年纪大了,就想与孙孙讨些新鲜物事,又怎么了?”

嬴子楚赶忙道:“其实孟隗夫人这次派人来秦,还带了样东西,却不是献礼,呃……”

秦王:“但说无妨。”

嬴子楚故作为难:“是给您的一封家信。”

秦王:“家信?”

嬴子楚:“是我儿写给祖父的,也不知……这合适不合适。”

这么一说,就是要与秦王看的意思。

秦王稷也不生气,只是招了招手:“既是你儿,说是家信怎不合适?拿来我看看。”

嬴子楚闻言大喜,赶忙从怀里抽出仔细叠好的帛书,由侍人呈给秦王。

帛书展开,落入秦王稷视野的字大而稚嫩,歪歪扭扭的字虽不怎么好看,但能看出写信之人控笔认真。至于字句,也是简单而少。

[我秦国大胜,政儿欣喜不已。望太爷爷身体安康,等灭赵之后,接我回家。]

一眼就能看出来,书信出自娃娃之手,恐怕刚刚学会写字。

“好,好!”

秦王如今七十多岁,见小娃娃给自己写信,也期待着他有朝一日能歼灭赵国,顿时喜上加喜,看起来比收到那坛子蒸酒还要高兴。

“不愧是我秦国的娃娃。”秦王稷盛赞道:“这眼界、心胸,就是不一样!”

“谢祖父夸赞!”

“这政儿……今年多大?”秦王稷问。

“今年四岁。”

“四岁的娃娃,就会提笔写字了?”

饶是秦王,也不禁讶然:“倒是个聪明娃子。”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手中帛书,眼底隐隐有欣赏之意:“写的还是我秦的籀文。年纪轻轻,有胆识、又聪慧,他为秦质赵,于国有功,当赏。”

秦王唤来宦官,当着嬴子楚的面出言吩咐。

“赵国北地严寒,给政儿送些吃穿用度过去。还有,可不能让我秦宗亲的孩子,在外地受人欺凌。就让……蒙骜派自己的亲信过去,为政儿作护卫。”

蒙骜本为齐国人,如今是秦国上卿。让上卿派护卫过去,足以可见这封书信是真心讨了秦王欢喜。

嬴子楚倍感荣幸,又雀跃不已,他再次行了揖礼:“谢祖父!”

这样的收获,连嬴子楚自己都没想到!

赵国那边送了政儿的书信过来,嬴子楚内心那叫一个忐忑:秦王有二十多个孙子,至于重孙更是数都数不过来,一封政儿的家信,能有什么用处?

他本不想送给秦王,但不韦先生却认定孟隗夫人不会贸然行事,嬴子楚想了想,也决定冒这个险。

未曾料到,一封简单家信,竟然让秦王如此高兴。

让蒙骜派护卫,这是不是证明,今后阿妫与政儿在赵国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嬴子楚越想越高兴。

待他欢欢喜喜地行礼离开,侍人谨慎把烧酒、家信收起来,又小声嘀咕道:“王上,既然喜欢政公子,不如就让政公子回来呗?小公子在外总不比在家好。”

秦王稷不置可否:“你这觉悟,还不如个四岁娃娃。”

侍人:“老奴不懂。”

“你当子楚不心疼儿子,不想让公子政回国么?”秦王稷说:“他是晓得,自己的亲儿子一日不归秦,秦人就多亏欠他一分。”

秦王虽年迈,但脑子一直很清醒。

“至于公子政,他为何不在信中写想回来,偏说要等我灭赵国之后接他回家?因为他也晓得,在咸阳遍地都是赢姓公子,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可在赵国,他吃的苦、受的委屈,日后归来,都是他能受人尊敬的底气。”

说着,秦王稷不免开始回忆往昔。

“当年我在燕国,要什么、什么也没有,心里便是如此作想。”秦王稷笑了起来:“可寡人那时都十二三岁了,这政儿今年才四岁,就知道自己在赵国的作用,子楚确实生了个聪明娃娃啊。”

“都是我秦国的福气呀,王上。”侍人笑眯眯附和。

能拿自己过往相比,可见秦王是真的对嬴政有欣赏的意思。

秦王很是满意:“孩子聪慧,还有孟隗夫人照料,我也放心。这封家信,其中肯定有孟隗夫人指点建议。”

侍人:“孟隗夫人也是名奇才。”

秦王认同地评价道:“吕不韦好眼光,能在赵国寻得这样明白事理、贤惠端庄的好夫人。吩咐下去,今后让在赵国的细作,多多留意孟隗夫人和公子政的动向,别让我秦国的人,真给赵人欺负了去。”

而同一时间,秦王口中“贤惠端庄”的赵维桢,正在自家酒肆撸起袖子,和几名下人一同搬运酒坛子。

酒肆掌柜一进后院,见赵维桢吭哧吭哧亲自动手,衣衫都蹭了灰,吓的魂都要飞了。

“哎哎哎,夫人,我来,我来!”

掌柜赶忙接过酒坛子:“夫人哪能亲自动手,你在旁看着指挥就好!”

赵维桢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土。

反正没人看得见,她活动活动也没什么问题。在赵国,她就是有钱的普通人,普通人哪里来的这么多讲究?

“让你泡的果酒呢?”赵维桢问。

“我这就喊人从酒窖里拿出来。”掌柜回应。

在北方,梅子、李子的果期都在七八月。赵维桢之前吩咐掌柜收集材料,如今刚刚过季,进来的水果,一部分统统泡在了酒里,另外一部分则晒成了梅子干和李子干。

赵维桢一边检阅梅子酒和李子酒,一边抓了大把果干放进布袋里。

她自己也尝了尝,果干酸酸甜甜,入口生津。这种零食小孩子最喜欢,回去给小嬴政和小燕丹吃。

至于酒——

“这不泡的挺好么?”

赵维桢检阅一圈,很是满意:“掌柜你急什么呀。”

掌柜很是忧愁:“这,这泡酒,可是比蒸酒更好仿制呀,夫人。”

这确实。

但赵维桢的确不担心:蒸酒不过是一切衍生酒种的开端而已。至于不好仿制的酒肆特色……

她的视线转向了最后一大坛封存的普通蒸酒上。

“这坛酒抬出去。”

赵维桢指挥道:“一会儿搞个开坛仪式,把收集来的蛇胆、人参,还有其他珍贵药材,在人最多的时候全部丢到酒里面。”

掌柜:“啊?”

赵维桢:“告诉大家,这药酒方子是吕不韦从蜀地寻来的秘方,喝了有壮()阳、长寿和强身健体的功效。等药材泡在酒里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会在酒肆公开开坛。”

掌柜目瞪口呆:“这……这,夫人,这是个好法子啊!

呵呵。

赵维桢得意地往嘴里塞了一颗梅子干。

但凡提到壮()阳,到二十一世纪还有人受骗上当。

我一个现代人,还骗不了古人么!

传下去,吕不韦那个不行重金购买壮()阳秘方(不是

嬴稷在年轻时有过质燕经历,我个人觉得他对政哥有了解后,应该会对政哥还蛮欣赏的。

所以……接下来我要大型蝴蝶了!我不管,红姜花女士写的是同人又不是史实,我就要胡咧咧!【原地躺平耍赖

.

《秦律·田律》有记载:“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

所以秦国是禁止百姓贩酒的,在秦酒应该只用于正式场合(祭司、外交或者战争相关)。但赵国确实有饮酒文化,一是因为土地适合种植作物,二是赵人祖上和秦一家都是殷商遗民,可能也受殷商的酒文化影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零十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