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日后发展退休道路,秦无英真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早起还半死不活的精神状态下午一下子就加满。
今天她得到上峰召见,特批休息一天,现在事情商量完,下午没事的话就等于平白多出半天假!
要知道在秦国这个顶头君主带着卷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法定的休假制度。如无意外,秦朝的官员们需要每天都坚守岗位,真正做到了职业生涯 007。
这欣喜劲儿一直持续到午后,秦无英被人邀请到丽山当地负责武器制备的右得工。
来人是黄公的手下,对方小心推着她早上上交的辘车,仿佛是什么稀世珍宝。
“多谢大人。”
朝领路的士兵致过谢,秦无英一手推门,一手接过辘车车辕进入工作坊。
谁知一只脚刚踏进门槛,里面就传来声带着阴阳怪气的挑衅,破坏了刚维持半天的好情绪。
“哦?这就是内史大人称赞过的赵义士和他的独轮推车?真是好大的面子,竟让整个丽山右得工的大匠都在这里等着。”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自己推门的时候大声嚷嚷,显然是故意恶心她的。
翻白眼,最讨厌阴阳人了!
心里骂骂咧咧,但脸上还是要装出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
“当不得,当不得,愚下只是第一次来右得工,不识得路,才晚到了一会儿。让诸位大人久等了,是愚之过。”
“哼。”出声的还是那个刚才阴阳她的年轻人,其他年长者倒都十分好脾气的冲秦无英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年轻人应该是这里比较受青睐的苗子,跽坐在据主位不远的地方。
不过,呵,年轻人,等我爬上来,这位子就不是你的了。
等待你的将会是社会的毒打!
莫欺少年穷!
“这就是内史大人称赞过的辘车了吧。”坐在首位的一个年长者看到秦无英推着的独轮车站起来走近两步。
从位置的排布来看,居中主位,应该是这里右得工的管啬夫。
“是的,大人。”
秦无英将辘车推过去,让对方能仔细察看。
头发花白的管啬夫一看就是个沉醉于技术的研究者,在秦无英推车过来后,就蹲下身细细察看起来,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官服已然拖地。
“这种车型,老朽倒是以前在流浪的墨家人手中见到过。不错,不错,还做了改进,这个车毂中的结构设计的巧妙。用韧性植物的树皮缠绕木毂,应该是为了保护毂体免受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吧。”
“是的,大人说得没错。只是苦于没有材料,才选了韧性较好的树皮。要更耐久些,应该用皮条缠绕,并在每次缠绕后涂刷漆树汁液。重复三到四遍,可以形成多重防护,减少磨损的同时也能大大增加推车行进的平稳度。”
“好好,那可要试试。”连说了两声好,管啬夫眼神发亮,恨不得现在就能尝试秦无英所说的新办法。
“这里工具全,就由小先生教授,我们跟着一起学习。小先生不用紧张,在下李甲,是丽山驻军主管的管啬夫,你可以称我为李师。”
管啬夫李甲的话刚说完,一个不讨喜的声音就冒了出来。
“凭什么?”
心中暗暗叹气,秦无英一听就知道又是最开始挑事的那个。
“我们都是通过学习,递交发明成果后有爵位的正经工匠,凭什么听他一个舞象竖子的?”
“王匠,也不能这么说,按例法规定,在小先生将辘车上报给内史大人和黄公时,就算是得到了爵位。应该只是内史大人那边时间紧迫,没有来得及受封而已。”
“哼,区区一个破独轮车,我们在场的各位,哪位做不出来?只不过,大家都不屑做这仅在地面上跑动无甚效用的东西罢了。”
大抵是这个出头的年轻人算是这里年轻一辈的领头人,除了坐在首位的几个年长者外,竟还有几个年轻人真被说动了,都纷纷表示了对秦无英的抵制。
和其他工匠比起来,自己的确算是空降,作为曾经的打工人,秦无英其实很能理解这些年轻人的想法。
无非是根基不深,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但是,作为一个今生将替始皇大大守住秦朝万年基业的奋斗者,谁也不能阻挡她向上爬!
王匠是吧,记住你了!
什么叫做小推车仅在地面上跑无甚用途?
不就是想上天吗?
起吊机见过吗?
这就教会你们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李师,您不用劝他们。卑下理解诸位看吾年纪轻,又无甚经验。那我们不妨来比一场,说地下跑没用,那我们就比天上的,改造提升装置。”
“比就比,我一个堂堂驻地大匠,还能怕你个刚从苦役升上来的竖子?”
叹了口气,李甲对于年轻人的争强好胜颇感无奈,只不过双方都没意见。既然以后会共事,那么让新人杀一杀这些驻地年轻人的锐气也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天才。
墨家那群人,虽然不能修道,但个顶个都有个聪明头脑。之所以不被各国奉为上宾,完全是他们的思想不合上位者的心意,而这些人又不屑修改迎合当权。
李甲年轻游学时就遇到过一个墨家弟子,那人随手拿出的作品都是他穷尽一生也很难发明出来的。既然黄公说新人是墨家弟子,那就不能小觑。
而且年轻人嘛,对方只有服气了才能更好的增进友谊。
与其后期合作时闹矛盾,倒不如现在直接靠实力胜过。
“既然如此,我们几个老的就给比赛做个见证。不过,内史大人的任务是要事,比赛时间不能太长,就以今天午后,一下午时间为界,双方对右得工内的提升机械进行改造,酉时在右得工围墙上实验,再由工内匠人集体投票选出胜者。”
……
战国后期,各国就已经出现了利用杠杆和轮轴的起吊设备,代表分别是桔槔和辘轳,都是日常生活中用来打水的设施。
仅仅是改进这两样可不能称之为起吊机,秦无英要做的是公元前 6 世纪末,古希腊人发明的原始起重机,由支杆、地锚、缆风绳、绞磨、滑轮组和吊钩组成的真正施工利器。
具体的结构能记这么清,还是因为当年在学校写起吊机发展史的论文时,动手做过简易模型。
由于时间限制,这里的滑轮组和吊钩,她直接用现成的木滚轴和吊绳代替。
好在右得工作为地方军械研究监管机构,各类工具和零件齐全,省了秦无英不少事。
拿着锯子来到木料厂,挑选好需要的材料,按照预估的尺寸切割成标准木条。因为是展示性质的比赛,秦无英就没准备做的太高,整个起吊机的高度也就两米五,按秦朝现行度量衡大概 11 尺左右。
具体的安装位置自然是最终比试所在的右得工内围墙。
等黄加拿到赵英也就是秦无英的确切身份调查结果后,刚踏进右得工大门就看见一群人浩浩荡荡搬着大量材料登围墙。
至于秦无英,早就抱着最后做好的战国版木质滑轮组来到城墙上开始最后的组装。
别看部件都是现成的,但组装其实也很费功夫,由于没有钉子和螺栓固定,所有的接合都是卯榫结构,尺寸稍微差一点就可能出现接合不紧或组合不起来的状况。
在看到有人过来时,她也只是抬头冲那边打了个招呼,便又拿起工具一点点削磨接口形状。
当所有部件全部拼好后,天边都已经泛起了青,远处工地的食堂中也飘起了缕缕烟气。
旁边王匠的起吊机则早就拼好了,正在和李师交流他的想法。
秦无英远远看了一眼,应该就是个放大版的桔槔,相当于一个组装投石车,利用杠杆原理,将物体抬起。
比较有巧思的地方,大概是对方在杠杆支点处做了个卡具,可以固定住杠杆抬起的高度,达到起吊目的。
搞清楚对方作品的工作原理,秦无英就不再四处张望,摸了摸因饥饿而发出叫声的肚子,只希望晚上李师能看在自己帮忙调教年轻人的份上,管顿晚饭。
“系统,你不觉得这个身体她吃得太多了吗?”
之前集体吃饭时,秦无英就发现自己现在的饭量异常大,比工地上其他成年男子的饭量还要多一倍。原本,她还以为是因为日常搬砖工作量大,体力消耗多,才导致吃得多。
但今天她可压根没去干活,现在还是饿得前胸贴后背。
不会是家族遗传的Ⅱ型糖尿病吧……
“根据身体数据分析,绑定者身体并没有疾病并发症。估计只是年轻人长身体需要,前几个月,绑定者不是还长高了?”
摸了摸自己手臂若隐若现的肌肉线条,秦无英都有点嫉妒了:“也是,诶,狂吃不胖,只纵向发展。这都什么减肥圣体,不得羡慕死现代年轻人。”
刚好,此时李师也已经了解完王匠的设备朝这边走来。秦无英前进几步,将一旁试吊用的石块,用绳子绑在滑轮上。
“这就是卑下自制的起吊机了,主要运用了辘轳和轮轴的结合,通过轮轴转动收紧绳子达到起吊效果。支架后面进行固定,可以防止架体倾覆。”说着,转动支架下部的绞磨,将石块缓缓放落至城墙下。
“不错,不错。辘轳加轮轴,确实比王匠的桔槔省力,占地小。”说完,李师自己没动手,而是指着旁边的王匠道:“既然不服,那就由你来试试。”
之前是不服,但都是天天和机械打交道的人,这点眼力还是有,看到秦无英这架装置时,王匠就知道自己输了。
对于新发明的好奇占上风,此时倒有些迫不及待地上前转动支架下部的绞磨。
随着绞磨的转动,中部滚轴上缠绕的麻绳逐渐变厚,事先被秦无英吊放下去的石块又被拉了起来。石块升至城墙上空时,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
“哦哦哦哦,真的起来了!”
“这样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吊人?”
……
随即,秦无英就被一群老老少少围了起来,不停地询问这个装置后续是否还有改进方向,而黄公更是早被挤到了一边。
果然还是群天真的技术宅,眼里只有对技术的向往,而没有勾心斗角。
人心太古。
让秦无英这个来自两千多年后的人有些自惭形秽。
最终还是王匠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发问:“那在前端的绳索上挂上可承重的篮子或木框,是否可以载人?再在支架下无限垫高,人是不是通过转轴发力被提升?”
哇哦,厉害了,我的王匠!
这不就是最简单的电梯构想?
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的智慧,自己只是比这些古人多学了两千年先贤们总结的知识,论聪明,可能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