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明预备天子 > 第6章 开局的碗

大明预备天子 第6章 开局的碗

作者:一只贝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15 03:04:11 来源:文学城

湖里有没有龙,朱标没有搞清楚。

并且他现在大约也没有这个本事和时间去搞清楚。

说完那几句话,乌品就拖着它的三弟和大哥,外加两只飞在天空中的麻雀回湖中岛去了,只留给朱标几条浮于湖面的水纹,还有掉落在地上的羽毛。

看它的样子,很想再多留一段时间,却不得不走,好像有人在使劲催促,话里话外透露出一种既恭敬,又讨好,还有些害怕在里面的态度,实在很奇怪。

而沐英醒后,也根本没提什么妖怪,连自己晕过去了这件事也不清楚,看着朱标,还问他要不要去划船。

沐英睁着大眼睛一脸期待地看着朱标。

朱标叹了口气:“……今日就算了吧,哥,我们吃饭。”

乌龟说需要讨好朱元璋,他身上聚着庞大的人气和煞气,是因为众望所归且又是元帅,带兵打仗兼之驰骋沙场,沐英也从军,照理来说不该差的。

但沐英现在只有十二岁,作为朱元璋从小养大的义子,在军中的地位虽高,却也只是在人心里的地位高,实际官职不大,参加的战役也有限,估计受此影响,没有聚拢人气和煞气。

毕竟他还不是日后的云南沐王爷。

以上都是朱标自己的猜想,他现在并没有系统的知识,搞不清到底是沐英的问题,还是乌龟道行太深,又或者这里面有什么法宝也说不定……

他确实迫切的需要一个师父带自己了解这些神神鬼鬼。

烤鸭,叫花鸡,糕饼和茶水都在,鲤鱼被乌龟拖着,虽然眼馋,但它自己似乎也很有礼貌,没有动鳍动尾,乖乖游走了。

两个人吃了一顿饭,沐英又带着朱标去湖边放马,甚至还带着他认了几种能吃的野菜。

“我八岁时被义父收养,之前跟着母亲逃难,那时候什么都吃的。”沐英叹道,“书上的树皮也有扒,柳叶有人吃,更不要提野狗雀鸟,死人也……”

说到这里,沐英突然住嘴,不想对朱标说这些话,只是弯腰从地上拔了一株常见的野菜给他看。

可能用不太上的知识增加了。

有老朱同志在,朱标同学吃到野菜,估计只会是在忆苦思甜的时候。

他们还远远看见了几艘正在撒网的渔船、岸边的斜木屋子和几座茅草屋,不过并没有过去打扰,太阳快落山时,就坐车回城里去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早早就坐在厅里等着,桌上摆着饭菜,用白笼纱罩子盖着,他们一回来,就开饭。

沐英留在帅府吃过晚饭,傍晚时回去军营。

沐英走了以后,朱标就把湖里的事告诉了朱元璋和马秀英,两人听了神色不定,心里却放心一些。

他们两个又不笨,一个饱读诗书,一个历经风雨,明白自己的儿子是真的有常人不能理解的天赋和神异,连着遇到这么多妖怪没有出事,不仅不出事,还被尊敬,约莫不会被报复。

只是朱元璋还是决定,在找到高人之前,朱标夜里都得和他睡,用那自己没听说过的人气和煞气帮儿子镇着妖怪。

一晚过去,好眠无梦。

朱标在睡回笼觉,老朱同志起得早,留下他一个人,可以展成大字形占据这张木床。

到了快巳时的时候,也就是快到九点时,朱元璋从前厅议事回来,手里抱着一大摞东西,迈着大步走进书房放下,又从书房里出来,进了卧室,掀开被子,把朱标提了出来。

朱标打个哈欠:“爹?”

“咱给你带回来几本书。”朱元璋坐在床头,手里卷着几本书,“你抽空让你娘给你念念,这都是爹吩咐下去,从那些土财主啊士族手里搜刮来的。”

朱标还睁不开眼睛,眯出一条缝来恍惚着去看被塞进怀里的书。总共三本,一本《淮南子》,一本《山海经》,还有一本《太平广记》,都是很常见又基础的书本。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门客们一起写的,写道家,也写阴阳家等思想。《山海经》是上古奇书不必再说,《太平广记》则是宋朝十四人受宋太宗的命令撰写的,里面什么都记点儿,写神写仙写鬼,更像是个故事书。

老朱同志泥腿子出身,跟着打天下的也都是泥腿子兄弟,家里没什么文化底蕴,翻出族谱来,祖上三代都不一定有认字的,屋子里更是一片纸也找不着,想弄书,还真的要靠战后搜刮捡漏。

“这书厚得很,咱往书房放了许多,你拿着的都是第一册,看完了记得再去取后面的。”

“爹,这书有用吗?”朱标坐在床上抱着被子,彻底清醒过来,翻了几页,看见许多奇怪的异兽图画。

“你问咱,咱问谁去?”朱元璋道,“百室说有用,先看看吧,比没有要强。”

老朱同志这是涉及到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开始徒手摸索了,现在恰逢乱世,得道高人大多避世修行,藏于深山老林,一时都摸不到踪影,加上这是异族入华,在外面入世做官的都没有几个,简直连根高人毛都摸不着。

朱标问道:“爹,你长这么大,难道没有见过妖鬼?”

“有。”朱元璋应道,“但是没见过大的。”

“大的?”

“大妖怪哪里那么好找。咱有点眉目的都是小的,靠你爷爷说给咱听的。”朱元璋道,“比如什么,黄牛死前给主家留了金银,狐狸要被剥皮时流眼泪,或者撞见恶鬼,小孩儿给水鬼拖进河里淹死了等等的杂事。”

“爹你都见过?”

“差不多。”老朱同志一边开始给朱标套衣服,一边继续道,“比如——饥荒的时候,你爷爷就给我托梦了。”

“啊?”

“他叫咱去当和尚,混口饭吃,以后要是有机会,就还俗参军,给自己拼个前程。”

“那爷爷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朱标竖起一个大拇指点赞。

“还有一次,咱在寺庙里守灯火的时候,见着主持的佛珠在案前乱蹦,和鸟似的。”

这时候朱标的衣服也穿好了,赶紧下地问道:“爹,你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东西都能成精?”

朱元璋道:“那倒也不是,物件用久了,沾了人气,就容易成精。”

朱标立刻道:“爹!我记得你和我说你要过饭,是不是!”

朱元璋一愣,一巴掌扇在朱标后脑勺上,笑骂道:“小兔崽子,那叫化缘,懂不懂?化缘。”

“哦。”朱标装作很乖的样子点点头,追问道,“爹,你的碗呢,要,化缘的碗还在不在?”

朱元璋又愣住,张开嘴又闭上,好不容易想起来:“在是在,约莫是你娘收着……”

朱标道:“我这就把它拿过来!”

“等等,拿过来干嘛?”

“沾您的人气儿啊。”

开玩笑,开局一个碗的碗,怎么可能会没有成精的道理,等老朱同志成了皇帝以后,怎么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法宝。

同理还有那结局一根绳的绳,现在这绳一定不会有了,但它若是存在,朱标认为那种结束一位天子性命、结束一个王朝气运的绳子,一定是对国宝具才是。

朱元璋竟然无法反驳,他的势力现在虽然不大,但也是大有前途,自己心里当然也认为自己一定会大有出息,经过儿子这么一说,还真觉得碗有成精的可能。

可是碗成了精能干嘛?自己跳进锅里舀饭吗?

还是替自己吃饭?

朱标根本不给朱元璋反应的机会,迈着小短腿,手里捧着这几本书,哒哒哒出了门,身后自然跟上五六个侍女,一路去了院子里找马秀英。

院子里飘着香气,似乎是在煮粥。

马秀英拿帕子擦着手,穿着一件豆绿色花鸟纹褙子,湖蓝色裙子,从小厨房走了出来,看来这粥就是她煮的。

“标儿?你怎么来啦,来,过来喝粥。”

朱标走过去,问道:“娘,你看这些,这是爹给我找的书。”

马秀英接过来一看,皱眉道:“这有用吗?”

朱标老老实实道:“不知道。”

“我先收着,明日起抽空念给你听。”马秀英道,“说起来,还有识字认字的事没安排,娘晚上同你爹商量商量,给你请个师父,先读些书,日后再请名儒来授课。”

朱标点点头,握住马秀英垂下的宽袖子,问道:“娘,爹化缘时候的碗在不在你这里?我想拿到爹的房间里去。”

“要它做什么?”

马秀英嘴上这么问,腿却已经动了起来,走进屋里翻找东西。

离开和州时,她和李鲤已把东西收拾得差不多,这几天,朱元璋纳的姬妾、一车车的行李都作为后续部队进了府里。

这里面当然就有朱元璋的碗。

一个很普通的黑色陶碗。

朱元璋那个时候当然用不起什么好碗,有这个就不错了,毕竟连筷子都是随手从路边树上折下树枝来做的。

“娘,这碗我拿走了。”

马秀英笑道:“你那么急做什么?你别看你爹把碗放在我这里,他这个人念旧得很,你拿走它——你爹知道么?”

“知道的。”

“那这,这碗能有什么用?”马秀英蹲下来,看着朱标接过的碗,“标儿,你可是看出了什么?”

“还没有,等它有动静了,我会告诉娘的。”

小孩子活力大,朱标自觉上辈子的自己和现在比起来像个咸鱼,也许也有这不科学的世界里不科学的“气”的作用,人人都早熟,力气大且精力充沛,反正他从前院跑到后院,一点也不感到累。

例如马秀英,她带朱标来的路上,动不动就把朱标提起来挪地方,朱标虽然没有问过,但他觉得自己的母亲也许力能扛鼎……

等他回去时,朱元璋已经又走了。

门口守着好几个彪形大汉,跟朱标跑上跑下的侍女都不能进去,只有等在门口,朱标一个人进了院子,穿过长廊,费力踮脚推开门,把碗放在了桌上。

霎时间,云雾四起。

这是别人看不到的云雾,别人看不见的景色。

朱标的眼睛里好像有金色的光芒一闪而过,替他打开了人妖两隔的大门,让他见到别人无法发现的瑰丽。

雪色的云雾从房间四脚卷起,穿过床头、桌角、凳腿,绕过柜子、衣角、长剑,如风席卷,弥漫开来复又收紧,全部灌入了黑色陶碗之中。

无人动手。

碗自己动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开局的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