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小户女 > 第6章 第 6 章

大明小户女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春未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46:52 来源:文学城

仇娘子的小院在马太太家的后院,单独开了一个角门,院子不大,中间一口井,两旁摘种的石榴树,树荫遮着的是一偏厢,用作厨房和女红间,听马太太说她这里还教人庖厨女红。

东厢房廊檐下摆放着几盆白玉兰,在炎热的初秋,看了仿佛能降燥似的。

门口挂着一层斑竹帘和几串风铃,风吹起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妙真想这位仇娘子应该是一位很懂生活情趣的人,如此想着,见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从里屋走出来,她穿着浅紫色的葛衫,外面罩着白色绣金桂的比甲,底下露出乳白色的膝裤,模样极清秀,看起来就带着一股书香气。

且听梅氏上前道:“仇娘子,我送女儿过来。”

仇娘子看了过来,她凝神看向妙真,这女童上身穿浅绿色对穿交,底下陪着一条粉色马面裙,梳着三小髻,用红头绳缠住,面目虽然算不得惊艳,但一双眼眸很出众,瞳仁很黑,还发着亮光,自带一种慧黠。

她忍不住点头,“好,看起来倒像是个聪明孩子。”

梅氏陪笑:“还要您多费心。”

“这您放心,我肯定用心教的。对了,书带了么?我们现下开始讲四书了?”仇娘子说后面那段话时看向妙真。

妙真连忙点头:“已然带了。”

仇娘子让梅氏回去,又把她领了进来,里面已经坐着四位女童了,年龄和自己相仿。她先她们互相厮见,妙真连忙先介绍自己:“小妹是金阊儒林书坊主的女儿,姓徐,名唤妙真。”

马玉兰是先前就认识的,另有三人,打头的是汪榭,她家里开的绸缎铺,今年十一岁了,她肌肤微丰,鼻子微微有些塌,但整个人看起来很清丽,妙真想她是自己见过最好看的塌鼻子还好看的姑娘了。

再有开扇铺的林小小,和自己年纪一样,只是似乎有些病弱,脸色有些苍白,人看起来也有些局促。

最末的是童监生的女儿童盼儿,她咧开大大的笑容。

众人见完面,安排座位就有些尴尬了,别人都是两两一桌,唯独她落单了,妙真倒是不在意,就在最后一排坐下。

她泰然自若的把书拿出来,仇娘子和余秀才照本宣科不同,她讲的更详实,还会拓展,妙真就会专门做笔记。

仇娘子见状忍不住点头,姑娘们普遍来说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所以很认真,这位新来的徐姑娘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就好。

因为是插班进来的,她们前面都已然学了两篇了,等课间时,妙真主动找汪榭借笔记抄,汪榭连忙把自己的书给她,还道:“你有不懂的,只管问我好了。”

“多谢汪姐姐了。”妙真前世上学,因为父母离异的缘故,转了四五次学,所以她插班很有经验,一开始不必非要融入一个团体,而是先把学业弄上去。

正誊写笔记时,不妨坐在她前面的童盼儿转过身看她写字,还道:“你的字儿写的真好看,我的字儿写的不好,我娘说我是狗爬字。”

妙真想在余秀才那里字儿倒是真的写好了,且还都是标准的馆阁体,她这一手字还是很拿的出手的。

中午上完课,仇娘子两个丫头送了饭菜来,竟然都是素食,但样子很好看,素烧鹅,其实是用薄薄的一层豆腐皮包着山药,上面撒了几粒青瓜粒做点缀,再有一道茶香竹笋,清爽可口,再配上一碗豆汤饭,很是美味。

学费是一年十两,饭食和其余杂费每月差不多要收三到五钱,仇娘子虽然准备的是素食,但很用心。

下午原本要上书画课,但是妙真不知道,没带画笔颜料来,她当即改为茶道课。

她们每人桌上都放着一小撮茶叶,仇娘子教她们怎么泡茶,又道:“今日喝的是松萝茶,这是绿茶,滋味鲜嫩,喝完后还回苦。那么这样的茶就得搭配甜一些的茶点,就像是绿豆糕、虎丘糕、鲜花饼搭配都可。”

妙真暗地里都记下来了,她爹时常要招待客人,自家都是贫家出身,若是规矩不懂就不好了。

甚至仇娘子还专门让她们去厨房一起做糖霜饼,这是妙真从未体验过的,用木杵子在石臼里把炒熟的松子仁、核桃仁碾碎成泥,再把冰糖也用小磨子磨成糖粉,把这三样混合一起放入梅花模子里,成型之后直接拿出来吃,甚至都不用蒸。

东西做完,这一天的课也就结束了,妙真觉得非常轻松好玩。

人真是奇怪,她在现代没有家的,也因为频繁转学,没什么同学朋友,相反到了古代却有一对极好的父母,女学的同学也都很友好。

散学后,她来不及回家,就得让车夫赶车去陶家。

正好今日做了糖霜饼,她和丫头们一人用了几块,还有一些用油纸包着,到时候给茹氏吃。

小喜问妙真:“小姐累不累?”

“不累,下午跟玩儿似的。”妙真托腮笑。

她到陶家的时候,茹夫人已经准备好了,妙真想女子一般有成就者,似乎都很守时自律,甚至办起事情来都格外让人信服,仇娘子是这样,茹夫人也是这样,早就准备好了一本《脉诀》。

“我呢,先教你把脉,你会背是一回事,但真正是什么样的,还得自己去体悟。”

妙真虽然有基础,但这次完全当自己是重新听一样的,左右手的寸关尺,分浮沉,辨虚实、辨长短、算急缓,最后辨脉。

对于妙真这样算不得天才的人来说,做笔记是最好的方式,茹氏在讲,自己一边把脉,一边记下。

学的差不多了,妙真拿出糖霜饼道:“老师,这是我亲手做的饼,虽然现在有些冷了,请您尝尝。”

她还怕茹氏拒绝,没想到茹氏连忙收下,还道:“我家里就生了两个儿子,又没个女儿,还没人这样孝敬我呢。”

妙真听她说完,也很高兴:“那徒儿有空再做给您吃。”

茹氏要留她用饭,她却道:“今日头一日来您这里,家里爹娘还等着我回去,请您见谅。”

从茹氏处出来,她就先回家了,家里晚饭很丰盛,烹的牛肉,宰的鸡,饭桌上妙真说起今日一天的收获,都是笑着的。

徐二鹏对梅氏道:“咱们女儿中午都吃的素,晚饭你吩咐厨房要做些荤菜才是。”

梅氏连忙应是。

妙真又把自己在学里学到的什么绿茶该配什么点心说给家里人听,徐二鹏听了暗自记在心中。

很快半个月过去,妙真一早就奔女学去,她和林小小关系最好,林小小虽然身子骨弱了些,但是学问很好,是真的教会她东西,且二人还能时不时说些心里话。

她因为住的近,来的最早,丫头们先帮她把书摆好,方才回去。这时候林小小和马玉兰过来了,林小小正道:“方才我还打算去你家等你,见你家门口一个穿着邋遢的老太太牵着一个姑娘站着问我路呢。”

“啊?”妙真还疑惑的很。

林小小道:“她们应该是你们家亲戚,这也没什么,我们家前几天还有乡下亲戚过来打秋风呢。”

林小小家的扇店是祖父时就传下来的,他爹继承祖业,把林家扇业发扬光大,只一条,林小小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

家里钱一多,又只有一个女儿,就不少人打着吃绝户的心态。

就像妙真家里,为何梅氏总低包氏一头,包氏霸占公婆做事,似乎也是理所当然,就是因为包氏先生下儿子了。

林家既有钱,家里又只有林小小一个,早就是族人眼中一块肥肉,谁想想啃几口。

却说这儒林书坊门口站着的一老一少也不是别人,正是徐老太和徐四娘,徐老太还正嘱咐女儿:“你把你那性子收一收,好好哄着妙真那丫头几日,到时候你也有人伺候。况且,妙真年纪还小,到不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到时候你二哥挣的钱也该拿些出来给你做嫁妆,我们年纪大了,许多事情也周应不了。”

这徐四娘渐通人事,想着在枫桥那憋仄的楼房住着,出门都起灰,再看眼前的大宅子,她定了定神,自己可一定要留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