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小户女 > 第11章 先斩后奏

大明小户女 第11章 先斩后奏

作者:春未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46:52 来源:文学城

徐大郎的朋友话说的很好听,说等金陵有了什么空缺就引荐他去,他满怀希望,黄氏却不同意,她认为自家在苏州,又有亲戚朋友都在。她即便不去副千户家做绣花娘了,照样可以在叔父的丝绵铺混着。

她又苦口婆心道:“你这个人常常清高,又不会那些人情世故,还不如在本地找个书院做讲郎,也不是不成啊?总不能家里总让我一个人撑着吧?”

这样的话刺伤了徐大郎的颜面:“是,你挣钱,家里都是你一个人挣钱。”

“我也没说我那么大的本事,我知道你嫌弃我丑,嫌弃我配不上你,光想甩了我再去金陵作你的风流公子去……”黄氏原本就自卑自己容貌,现下也怕徐大郎真的出去混个风生水起不要自己。

吵架无好话,还好徐大郎爱面子,怕弟弟笑话,只好偃旗息鼓。

妙云年纪不大,却懂得为爹娘遮掩,知晓她们这般吵架不好,在妙真这里做针线,绝口不提别的事情。

恰好隔壁马玉兰过来了,妙真忙让人沏茶,又端了柿饼、鹅油春饼来,只道:“马姐姐快坐吧,咱们一处说话。”

“真姐儿,我娘想让你帮李老太太看看病。”马玉兰道。

妙真则摇头:“我如今还没到单独下针用药的地步,你说平日有些温补的汤水问我,我可以告诉你们方子,但现在不行。”

作为大夫,当然要医者仁心,只是妙真觉得自己没有出师,不好去跟人家看病,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马玉兰劝了几句,才道:“好吧,我跟我娘说去。”

见她离开了,妙云心道可惜了,若是妙真能够帮那李老夫人看病,将来指不定能入李家的眼,二叔如今家里越过越好,将来说不定还能嫁过去。

她年纪不大,人却很早熟。

因此,她不明白:“真真,你为何不去看啊?那位李老夫人有身份啊,于你也是好事。”

“我还差的远呢。”妙真摇摇头。

姐妹二人正说话,徐四娘趿着鞋上来,一眼就瞧见妙真梳妆台上放的两对绢花,雕花的插梳,几样头绳。她挪开眼睛,又看妙云脖子上带着金项圈上镶嵌一颗宝石,忍不住道:“云姐儿,你这项圈多贵啊。”

妙云道:“是千户夫人送给我的,造价多少我就不知晓了。”

“真真,你让你爹娘也给你买呗?”徐四娘自己眼红,又挑火。

妙真根本不上当:“小姑姑你也让祖父祖母跟你买吧,我有一顶银项圈了,不要多的。”

徐四娘撇撇嘴,又见她们低头做针线,径直去了前厅。

做过针线后,中午妙真照例会歇一歇眼睛睡会儿,妙云便先回去了。

又说过了两日,雨势将歇,妙真正看医书,忽然见徐四娘“蹬蹬蹬”的跑上来,跟做贼似的道:“真真,你知道我方才看到什么了么?看到妙云和李家的男子说话。”

她话音刚落,就见妙云从楼下上来:“我是帮二婶送春不老去马家,正好碰到李家大公子,她只是夸二婶做的春不老好,就这么几句话,倒是让你在背后编排起我来了。我看是你偷真真的荷包,想当成自己的送给李家公子,被我发现了,你就这般……”

“小姑姑,你偷了我东西?”妙真没想到徐四姑这般。

徐四姑嗫嚅了几下,回头看妙云瞪着她,她死不承认。

这些事儿妙真同梅氏说了,梅氏道:“眼皮子浅就算了,还心思不正,这雨快停了,到时候太阳出来就送她回去。”

自家女儿成日往马家去,都从来没有这般,这徐四娘爹娘不教,在这里真的是现眼。

就连隔壁马太太都说:“徐家的真姐儿倒是个好的,人正派的紧,偏她家的姑姑姐姐都没个规矩。”

还好隔日天大霁,苏州城恢复了平静,大房终究还是没有买宅,黄氏托自己的叔父在胥门附近重新赁了一处宅子,徐四娘也是很快被送回去,她还穿了梅氏送给她的一套衣裳回去。

院子里的人都在扫雨打小来的腐叶枯枝,这大抵就是那些日子连绵的大雨留下来的印迹了,家里的书坊开门了,台阶上都是青苔,总觉得地下干的不够服帖。

小喜抱着衣裳出去晾晒了,徐四娘睡过的枕头,因为她头上有虱子,妙真直接让人丢了,就怕自己也被传染。

妙真这里把窗户打开,阳光照了进来,似乎把角落里的阴暗潮湿都带走了,她照例去茹氏那里学医。

今日来的一位病患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妇人,此人原本已经绝经,此时却忽然行经,还有紫色血块。茹氏认真对妙真道:“一般妇女四十九岁以后,经水枯竭,不会像年轻少妇的行经。这样的情况是肝不能藏血,脾不能统血,所以咱们得用安老汤。”

妙真把安老汤的方子记下来,又想年老行房血崩和年来复而行经的区别,她之前觉得辩证太难了,现在慢慢也开始摸着些门道了。

某几种容易混淆的,都得自己做记录。

茹氏又跟她讲了好几种辩证的法子,用什么药方,怎么用,说完才道:“真真,你们女学的老师是不是姓仇啊?”

“对啊,先生认得她吗?”妙真奇道。

茹氏笑道:“我听说她弟弟如今起复为浙江监察御史,听闻正要接她回去呢。”

妙真只知道仇娘子以前守寡出家的事情,还想怎么后来庵堂不在了,她也不回娘家呢?原来现在就有人来接了。

也不知道仇娘子何时走,她得送些东西过去。

回来就和爹娘商量,徐二鹏给了一两给她道:“你自己的先生,你看需要什么,就置办什么,千万不能薄了。”

“是,女儿知晓。”妙真拿着这一两放自己荷包里。

熟料,仇娘子还道要把她们教到年底才闭馆,现下说起来也有四个多月的功夫,倒是日子充足。

她们几个女同学一个多月未见面,再见分外亲热,大家身上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就比方年纪最小的童盼儿定了亲,汪榭和她关系最好,正打趣道:“你有喜事,也不和我们说。”

妙真问起是哪家,汪榭小声在她耳边道:“是李家二郎君。”

这倒是一门好亲,妙真又是恭喜一番,童盼儿这样大大咧咧的人也红了脸,大家又善解人意的岔开话题。

仇娘子脸上笑容变了许多,听马太太说仇家的爹娘很守礼,人也古板,总觉得女儿出阁就是人家家里的人,自然不愿意接回来。仇御史如今是爹娘故去后,打听到姐姐的下落,才提出要接姐姐回族里,甚至还帮她姐姐写了一篇文章赞赏其才华。

好在仇娘子没有因为要离开就敷衍了事,依旧尽心尽力,教她们写文章,画画、弹琴、女红,厨艺,甚至比之前还要严格一些。

虽然妙真也偶尔抱怨,但她的成长是毋庸置疑的,像重阳徐家人一起登高,她就知晓要准备栗糕,喝菊花酒,甚至栗子糕都是她亲手做的。

买了新鲜的栗糕来,蒸熟之后,捣成泥,过筛备用。再用糯米粉和砂糖按照比例调配,放在一起,上面洒松子仁和瓜子仁,放入蒸锅上蒸,蒸完后,再切成菱形小块,放入食盒中。

做好后,她们一家四口则先去枫桥三叔家里,原本三叔今日也是要做生意的,但是三婶包氏吃店里一个善做花糕的女帮工的醋,非把人家逼走了,生意锐减,三叔也想出去散散心。

她们到了枫桥,过了半个时辰,大房一家才姗姗来迟。

黄氏上回去二房住,和梅氏处的不错,一来就和她说话,说副千户家里做塾师也只能做到年底了,梅氏遂道:“我们家真真也是读到年底,先生就回家了。”

说罢,还把女先生的来历说了一遍,有些窃喜道:“我们真真日后出去,说是仇大才女的弟子,也是增添光彩啊。”

黄氏听耳就过,妙云却是羡慕的看了妙真一眼。

另一边,徐老太正把徐二鹏拉在一边说话:“你妹妹年岁愈发大了,我们又不识得什么人,你也该为你妹妹操心啊。”

“三弟妹不是最爱保媒拉纤的?您不找她,倒是找我。”徐二鹏摊手。

徐老太则帮女儿问起:“我听说你们附近有个什么李家公子……”

一听,徐二鹏就明白了,又是一哂:“娘,您还真是敢想。李家的小儿子和童经历的女儿定了亲,饶是这样,听闻李家都不甚满意,童经历好歹还是正八品的官儿呢。”

闻言,徐老太就有些退却了。

但徐四娘的亲事总不能一直拖下去,到明年可就十四了,黄氏梅氏被徐老太都拜托了,纷纷也找了人家,只都不是很相配。

到了冬月初,黄氏找的是一户织户人家,那家男人在苏州织染局里做工,家里有二子二女,说亲的是小儿子。

徐四娘自己心急,听说那织染局也是官家的,又听说嫁的是小儿子,想起自家爹娘也多偏爱三叔,就同意。

但是问题来了,徐老倌突然开口要一百五十贯的彩礼,男家扯皮了许久才同意,但也有一个要求,新娘的嫁妆也必须要一百五十贯。

徐老倌自从米店给小儿子后,手头就紧,他又爱打叶子牌,爱俏,如今总算是光明正大的要这笔聘礼钱了,至于嫁妆,他就让儿子们来筹措。

但又怕儿子们事先知道不答应,故而来个先斩后奏,先应下男方亲事,聘财他收着,嫁妆只让他们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先斩后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