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皇帝的养子 > 第110章 纳妾?

大明皇帝的养子 第110章 纳妾?

作者:八月拾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0 14:47:18 来源:文学城

转眼过了二十几日,常峰从温州府赶了回来,当即将探得实情说给了周舍听,原来耿天璧当真有留宿过方府,而且对于女儿进京来寻耿成玉,方明善夫妇是知晓的。

事实也清楚了,周舍与冯文秀,耿成玉二人彼此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有想到妥善的法子处理这事。

方筱君已经在后院住了下来,如今已快三个月的身孕,再不想个法子怕是瞒不下去了。

三人静坐了半晌,冯文秀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二人,缓缓开口道:“法子也当算有一个”。

耿成玉当即满怀期待的看着她问道:“姐姐说的是什么法子”。

冯文秀朝周舍瞥了一眼,淡淡道:“让她再成一次亲”。

周舍闻言,当即大摇其头道:“这回我不干,怎么次次都是我”,府中如今还有个三夫人呢!

这几年来,阿盖对她可真是半点不带掩藏的了,连平日里冯文秀和耿成玉在时她都**裸的盯着周舍瞧,如今的她已不是年少青涩的少女,哪还有当年羞涩之情。上次径直笑着朝周舍问道:“我这个三夫人当了这么多年,何时实至名归”,直将周舍逼得连着一个月都不敢见她。

对于这个公主,冯文秀和耿成玉也是半点办法没有,只能当贼一样防着,日日将周舍看的牢牢的!

周舍一听又让她娶人,当即是吓得差点要翻脸。

耿成玉比她脸色好看不到哪里去,一张秀气好看的脸快要皱成一团...她日日与阿盖斗智斗勇的藏着周舍已是很累,哪愿意再多一个女人进来搅局。

冯文秀看着二人的模样,一时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当即推脱道:“办法我是给了,你们俩若是不愿意,那便自己想主意吧”,其实她也是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那方筱君她去看过几次,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虽说是养尊处优,但看着是有些血性的,独自承受这莫大的耻辱还能坚持着也是着实不易,若是以往她决计不会出这个法子的,只是如今她年岁已长,周春都已经八岁了,她为人母已多年,自然能体会到女子为母的不易,所以才更同情那姑娘。

这法子虽说是故技重施,但是枕边人的性子她还是知晓的,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之人,前面这三次成亲没有一次是她自个主动愿意的,所以倒也无妨再多纳个妾。

一则能给成玉哥哥那遗腹子一个好的出身,二则那姑娘的命也救了下来,之后若是她有喜欢的男子,到时给她一纸休书便还她个自由身。

只怕是再寻不到什么好的官宦人家了,但是若寻个普通人家也是寻得到的。

大明律虽说是要女子为夫守节,但若是被夫家休了,女子还是可以改嫁的,如此这般那姑娘的性命总是能保得住的。

冯文秀一番计较之下才说出了此法子。

难题又丢给了耿成玉,她回到藏玉阁后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都没睡好,竟是熬得着急上火的发起了热。

周舍顿时急了,当下去派人请了苏雅过来。自从知晓苏雅医术了得之后府中女眷有个头疼闹热皆是她给医治的。不过周舍倒也是知道了原来大夫把脉并不能分辨出性别,这一点也让她暗自骂了那些电视剧乱演。

苏雅来到床前把了脉后才轻声道:“只是急火攻心罢了,开服药吃了散了心热便好了”。随即便写了方子让珑月去熬药去了。

周舍坐在床前拿着毛巾给她擦着额间的汗,当即念叨道:“多大点事情,我再成一次亲便好,何至于伤了自己身子”,说着抬手摸着她烧的泛红的脸颊下定了决心。

耿成玉闻言,抬眼看着她轻声道:“我不许你再与别的女子成亲”。

周舍不由得有些苦笑道“咱们得给天碧哥的遗腹子好好养大,如此这般也是最好的法子,此中缘由咱们与那姑娘说清楚便是”。

耿成玉看着她温润如玉的笑脸,抬手轻抚摸了她的侧脸,因着发热说话也有些发软,糯声道“我便是不想看见你再与旁人拜堂”。

周舍哄着她道:“不拜堂,不拜堂”。

待珑月端来了药,周舍哄着她喝下药睡下后才转身去了锦绣阁。

到了锦绣阁后,当即便和冯文秀说了决定,随即冯文秀便去了后院去见了那方筱君。

冯文秀看着面前温婉的方筱君将假成亲的法子说完后,静静等着她回话。

这一番话冯文秀说的极是精简,但却将利害关系及孩子以后的出路及方筱君日后的退路都说的很是明白。

方筱君先是怔怔的看着她,很显然在消化她话里的意思,待仔细往深了一想以后,当即便双手一叠朝地上跪下俯首沉声道:“筱君谢过大夫人救命之恩”。

在这府上住了些日子,她心中知道,府中当家主母便是面前这位大夫人,她既然亲自来找自己,便是已经定了自己的命。

这法子对腹中孩子来说是极好的,日后不止有亲姑母照拂,还能有显赫的出身,至于自己...总算不用给父亲与母亲惹上污名,又幸免一死,还有什么可求的。

冯文秀弯身将她扶起来后,才温和道:“你即是想好了,我与二夫人便尽快为你安排,也好让你好生养胎”。

见她温顺的点头应下后,冯文秀又感慨道:“今后便安心住下吧,女子怀胎不易,为了自己的性命也好,为了孩子也好,定要好好活下去,以后才有出路,相比一死而言,活下去才更需要勇气”。

一番体己的安慰话,直接让连日彷徨的方筱君径直落下两行清泪,她心中的委屈此刻才爆发了出来...虽隐忍着,但那泪珠就像水线似的,滴答的落在了地面上。

冯文秀看着眼前可怜的姑娘,温声细语的好生宽解了一会儿才离开。

自从她在府上住下后,耿成玉便让已有过生子经历的琼月过来照料她,琼月从二夫人那知晓了这方姑娘的经历,心中极是同情,对她自然照料的很是用心。

她见方筱君收了泪眼,便笑着进门说道:“咱们府中三位夫人都出自将门与名门,都是极好的人,方姑娘放心吧,只管安心养好腹中的孩儿”。

见方筱君“嗯”了一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咱们爷虽身份显贵,但却是与旁的那些大人不同的,他对府中每个人都很好,从不苛责咱们,府中上下女眷的性命皆是他救下的,他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琼月说着这些,心中又是一阵庆幸,当日若不是爷救了她们,哪有她今日的一切,想到已是从二品武将的夫君与可爱的儿子,她心里一阵满足。

一年前,父母得知她已嫁了武将,特地从武昌带了许多金银赶来京城看她,自己心中虽早已对他们失望,但总归是生身父母,还是难□□了一些眼泪。

看着父母面对自己小心翼翼的模样,便也不再计较过往,与他们相聚几日便送他们回了武昌。

琼月瞬息想到这里,便看见方筱君疑惑的眼神,于是便打开了话匣子,将那年皇上还没登基前攻打武昌和周舍救下她们的经过说了。

说完见方姑娘有些惊讶的表情,又接着道:“还不止我们这八人,府中的管家三娘和后厨的管事三胖她们五人,皆是当年爷去剿匪救下的”。

至于三夫人,琼月便没再说,毕竟三夫人身份贵重,不似她们。

她愿意与这方姑娘说这些话,一来是因为相处了一段时日,发现这姑娘虽养尊处优,却是知书达理,温婉贤淑。二来是她遭遇甚是可怜,与她说这些也是想为她开解心结。

琼月的一番好意,方筱君深能体会,听完这些后心中确实不再那么难受了,同时也对她口中的这一府之首的周舍有些好奇,毕竟可能不久自己便要成为他名义上的“妾室”,但却还未见过他。

这事定下后,冯文秀与耿成玉去了趟宫中,将此事详细说给了马秀英听,马秀英听完后暗叹了口气,倒是未多说旁的。

如今冯文秀已越发成熟稳重,处理府中之事多年,还有成玉在旁辅助,周舍那里已完全不用她操心,她很是放心。

况且连那蒙古公主在府中多年都相安无事,更何况这个年轻的可怜姑娘。

当下马秀英便朝她们道:“此事你们二人安排妥当便是,孩子日后好生养大,也算让耿老将军有个后”。

耿成玉当即跪下感激的朝马秀英道:“成玉谢过母亲”。

马秀英笑着抬了抬手,待她起来后才笑着道:“反正她也成了这么多回亲,救人性命也算行善,无妨”。

三日后,沐府简单摆了几桌酒,周舍请了亲近的几位武将便算给了这方筱君的身份。

李文忠与冯胜及蓝玉等人过府喝了顿大酒后,笑着打趣了周舍几句,她只能暗自戳了戳拇指,任他们胡乱玩笑。

这事儿在其他人那里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浪,唯有阿盖初知晓时大为震惊,随后待冯文秀与耿成玉仔细与她解释后,才怔怔的接纳下了,只是随后便去寻了周舍,不冷不热的说了些刁难的话才心中舒服了一些。

虽说那姑娘可怜,她们只是碍于她腹中孩子才出此下策,但是有自己这个先例在前,她这三夫人还没做实呢,这又多了个“四夫人”,可想而知她心中的不快。

周舍也是无奈,现如今若说府中她最怕谁,那便是这整日“逼迫”她的“三夫人”了...

只能一番低声下气的讨好与安抚,才在她咄咄逼人的冷眼下脱了身。

方筱君是个聪慧的女子,府中大夫人既然为她做了主,二夫人又是腹中孩子的姑母,那这尊贵的三夫人她自然也要好生尊重才是,于是在“成亲”的前一日,她郑重的去舍得阁请了安。

阿盖本是大气之人,见眼前低眉顺眼,弱不禁风的可怜姑娘一番发自肺腑的自我表述后,便也无法苛责于她,于是皱着眉头挥了挥手让她起身,毕竟人家还怀着身孕。

听完她一番至情至性的感谢之言后,便也消了心中的火气,毕竟这姑娘所怀旁人骨肉,也是不太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了。

她本就自视甚高,冯文秀与耿成玉这两位摆在那里,那人对自己这个三夫人这么些年来都未曾有过半点逾矩,她早已摸透那人的秉性,她就不信他放着自己这貌美的公主不碰,会来惹这方姑娘。

更何况说来,这方姑娘也算他大舅哥的女人。

如此这般一想,阿盖也大方的接受了方筱君的请安。

一个月后,方筱君收到了父亲从温州府送来的一封信及几箱金银,方明善在心中写道:“君儿,见字如晤,自你嫁入沐府半月余,方府便收到圣上手谕,手谕中圣上夸赞为父依循法度,治理温州府有方,给予赏赐并封你母亲为蔡国夫人”。

方筱君看到这里,擦了擦眼泪才又接着看下去。

信上接着道:“为父也深知圣上此举皆因沐英将军的缘故,起初以为天降厄运,待我父女不厚,不料阴差阳错上天终归待我儿不薄,望君儿日后心益弘明,恪谨柔顺,谦恭温和伺奉将军与夫人,莫要惦念家中,为父与你母亲一切安好”。

信的最后落下三个字,“父,亲笔”。

方筱君看着父亲熟悉的笔迹,心里又是一阵难过,她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心中依然知道自己安好,方家才能安好,当即擦干了眼泪给父亲写了封回信,告之自己一切都好,让他们安心。

写完信后她陷入了沉思,先是思念了母亲一番,而后不由得想到那日成亲时匆匆见了一面的沐将军,她名义上的“夫君”...

她本以为他定是个年过不惑威武肃严之人,岂料竟是个文质彬彬,一身儒雅的青年儒将,说他文质彬彬却又有些不怒自威,但面上却带着和善的笑意安抚着自己,自己看着愣了一下才赶紧行了礼,他虚扶自己起身后便温和的说了句:“莫要伤着身子”,而后便嘱咐了一旁的的琼月仔细照料后,就离开了。

方筱君也算是大家之后,她也见识过原来叔公方国珍及父亲身旁的许多文武官员,但从未见过如此让人如沐春风之人,难怪当今圣上给他赐姓沐。

据闻他乃当今皇上与皇后的养子,在二人危难之际来到他们身边,待如亲子。当今皇后更是极为宠爱他,如今一看他的风采,果然是让人瞩目难忘!

想完这些她又是一番伤感,如今自己这番境遇,哪还有资格臆想这些,多想无益,她当即便摇了摇头,起身将书信封好,让人将信送了出去。

信送出去后,她看了看那几口箱子,知道是父亲与母亲给自己的“嫁妆”,也是让自己在这沐府能有所依仗,但是她稍微想了一下,便让琼月带人将这些箱子送去了锦绣阁。

方筱君如今住的这院子是当初周舍的院子,一直空置着,在一个多月前“成亲”时,冯文秀便让人重新收拾了给了方筱君,这院子前面便是藏玉阁的后门,如此也方便。

冯文秀怕琼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她,又让自己身边的采苗也过来了。

方筱君本也有两个贴身丫鬟,只是那日进京时她只觉得前途渺茫,才没带她们在身旁,现下自己寄人篱下自然也不好再让她们来。

好在这府中下人一点也未对自己有不善,相反大夫人与二夫人身边派来的这二人对自己极好,平日不单将府中趣事说与自己听,还将她们自己亲身经历皆告之了自己,方筱君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了,心情终于好了许多,慢慢的那份恐惧感也没了。

她虽怀胎在身,但是每日皆会晨起便去给三位夫人请安,只是连着四五日后,在冯文秀打着瞌睡的委婉话语中,她才知晓沐府是不用请安的。

不止侧夫人不用给大夫人请安,连府中所有人都不用给将军请安,当她知道这个实情时,当即大感惊讶,即便是她在温州府时,也是要每日晨起给父母请安的。

后来她才知晓,府中众人各司其职却不用管事监督督促,竟是各自平静的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上到大夫人的贴身丫鬟,下到后厨的烧火厨子皆是一副很忙碌又很悠闲的模样,直让方筱君错愕了好些日子,越是了解,越是发现这沐府好似无人管事,却又好似每个人都管事。

方筱君不由得对三位夫人愈发钦佩起来。

后来她才知道,府中每日起的最早的竟是将军自己与两个小少爷...一个是因为要上朝,而两个小少爷则是要晨起读书。

这与她自幼所受家教完全相悖,她自小就被母亲教养,女子要兢兢业业,坚守妇道,相夫教子,即便是平日里,起的也要比夫君早,夜晚要等夫君歇息后才能睡下。

沐府的风气仿佛与她所受的教养是两个天地,在好奇与日日有新发现的日子中,她肚子也越来越大了...只是心情却是出奇的好!

平日里不止有大夫人那边时常送来的补品,还有二夫人时常过来院里看她,更有三夫人身边的贴身医女来给她号脉。

方筱君突然觉得老天给了她厄运之后,当真是给她予以了补偿,如同父亲信中所说那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