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书商 > 第21章 第 21 章

大明第一书商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昆仑山上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5:31 来源:文学城

姚家已经算是很富贵的人家,日常衣食住行无不透着独属中晚明这个时代的华丽奢靡,然而当晏宜坐上这位“翁夫人”的马车,始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陕西织局每年进贡四千匹的羊绒布嫁比黄金,姚家这样专司丝绸布匹生意的人家,也不过是老太太、两位正房太太和晏宜各得一匹做了冬日的衣服。可在翁夫人的马车上,羊绒布不过是用来遮风的帷幔。

车厢地上铺着波斯进口的毛毡地毯,软得像云彩一般。翁夫人随侍的婢女小心翼翼地往手捧黄铜莲花香炉中放入一颗香丸——晏宜这个小市民这些时日在姚家耳濡目染的,闻出这是沉香的味道,而且是上好的沉香。

晏宜的继母张氏信佛,屋子里时常烧的是来自崖州的“琼脂”,号称“一片万钱”,但远不如这马车里焚的沉香味道清越。

晏宜忍不住道:“这是哪里来的沉香?味道真是好闻。”

翁夫人闭目养神,没有理会她。这位翁夫人看着不太年轻了,应该有四十岁上下,长得很英气,一对鸦羽似的黑眉横在眼皮上,神色端庄肃穆,如果不是满头的珠翠和身上穿着的大红罗裙,几乎让人忘记她是一个女人。

还是抱着香炉坐在杌子上的婢女给晏宜解了围:“姑娘果然是富贵中人,这是来自苏门答剌的迦南香,是沉香中的最上品。”

晏宜刚要说话,一直闭着眼的翁夫人却突然喝道:“多嘴!”

婢女唯唯应喏,抬起手,扇了自己一巴掌。

晏宜侧目,认真地打量了旁边坐着的翁夫人一眼。

她依然闭着双眼,脸上依然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但刚才那句“多嘴”语气狠厉,让人回忆起来胆战心惊。

——不知是什么缘故,这位初次见面的这位翁夫人似乎并不喜欢她。

但方才在苏显之的叔父家,却是她先提出来的,由她来送晏宜回家。

苏显之告诉她,翁夫人家大业大,做着富可敌国的生意,与禁中贵人亦有往来,常人都要给她三分薄面。由她送晏宜归家,兴许她的父母看在翁夫人的面上,不会责怪她太过。

虽然晏宜并不觉得自己偷跑出府比学生时代住宿晚归严重多少,但苏显之一脸严肃,她也不打算给自己上难度。

她梭巡了一圈这辆四驾圆顶马车车厢里的物件:不是贡品,就是洋货。晏宜已经猜出了这位夫人“富可敌国的生意”究竟是什么了。

翁夫人是一个海商——而永光二十七年,朝廷的海禁还没有解开。要一直到天寿帝登基,苏显之柄国之后,朝廷才废除“片板不得下海”的诏令,允许百姓往来海上做生意。

这位翁夫人一定手腕了得,而且背后有不容小觑的靠山。

* * * * * *

一下马车,晏宜就被家里的下人团团围住了。

春和第一个冲了出来,又是哭,又是笑地往她身上扑:“你这个小冤家!可算是回来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找了你多久!”

姚大太太不许下人大张旗鼓地找人,可晏宜是春和一手奶大的孩子,如何能够轻易舍弃?于是还是拖着被杖打了二十棍后一瘸一拐的腿,出门找晏宜。

这个目不识丁的女人当然也觉得女子的贞节很重要,能够嫁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婿相当好,可是有什么比自己养大的孩子还活着更重要的呢?绛树和碧芙也跟着她没头苍蝇似的一齐找了半日,才终于被翠茵叫了回来,说是小姐找到了。

好吧,虽然晏宜还是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看着满脸是泪的春和,她还是久违地感觉到了一种名为“愧疚”的情绪。

小时候晏宜跟着外公外婆住在大学的教职工家属楼,楼上有个性格很顽劣的小男孩,总是变着法子欺负她们一群小女生,不是今天踩裙子,就是明天扔青蛙,晏宜不是能忍让的性子,仗着发育优势,狠狠地揍了那个小男孩一顿,第二天不出意外的被对方的家长找上门了。

那个穿着貂皮大衣,戴着卡地亚手镯的年轻女人用很尖锐、很恶毒的话骂她,说她有娘生没娘养,难怪这么没素质。

晏宜一点不带怕的,反呛她——那她儿子这么没品,打架还这么差,是不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女人被她气得差点心肌梗塞,晏宜则洋洋得意地叉着腰。

那么是什么时候决定低头认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呢?

大概是知道这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不外乎是因为他有一个在晏宜外公任教的学院当副院长的爹吧。

其实方才她和苏显之说的那番话是有水分的。她当然愿意抱着“山不就人,人亦不就山”的志气,不管是因此挨打挨骂还是坐冷板凳。可是她不能让她身边的人因为她受牵连。

发明连坐制的人真是天才。人总是社会的动物,只要一个人做不到无亲无友,就难免有软肋。

——这是苏显之终其一生没有成婚的原因么?

他官位不显,家境贫寒的时候就有许多官员觉得他前途无限,想要榜下捉婿,这其中包括他的恩师孟棻。等到他大权独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就更一发不可收拾了。不少权贵高官想把女儿嫁给他,甚至愿意为执帚妾。

可苏显之却始终不动如山。

被众人拥着迈过门槛之前,晏宜鬼使神差地扭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茫茫黑夜。

远处似乎有微弱的萤火闪烁,不知道是更夫、巡吏还是旁的什么人,远远地立在雪地里,被风雪浇了满头。

雍容华贵的翁夫人随她一同下的马车,却径直往前院去,一句话都没有吩咐她。

自午后在苏家相见,她只问了晏宜一句话:“你知道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晏宜编起假话来那是一点也不心虚,毫不犹豫便道:“自然。父母盼着这世道海晏河清,也望着我‘宜室宜家’。”

她记得,当时翁夫人听了,好像是嗤笑了一声,但也没说为什么。

真是个奇怪的人。晏宜忍不住在心里犯嘀咕。

正在沉思间,忽听姚老太太身边第一得力的仆妇尚妈妈断喝一声——

“来人!将鹿鸣堂的大门栓上!”

晏宜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往回望,几个矫健的仆妇趁着春和、绛树几人不备,将她们强行拉出门外。

三寸深的朱红大门旋即轰的一声被重重合上,仆妇们将碗口那么粗的门栓牢牢地插进门后的栓槽中。

“这是……”晏宜暗觉不妙。

不等她示弱哭求,满头银发一丝不苟的姚老太太被一个小丫鬟扶着,走到她跟前。

老人家一摆手,指向边上另一个小丫鬟端着的漆盘。

上面放着一根绳子,一瓶药,一把开了刃的匕首。

老太太望着她,目光锐利,宛如鹰隼:“你不守妇道,擅自外出,还与外男起了冲突,名节已是有损,我们姚家世代清白,你祖父还当过那么几年小官儿,名声不容你败坏。今日你就从这几个里面选一个了结自己吧!”

晏宜傻眼了。

受害者有害论她从前在网上看多了,现实生活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至于吗?那个什么狗屁定国公世子连她的手都还没摸到呢?这就要她死了?

那要是知道她还追到苏显之家里去了,这不得给她挫骨扬灰?

早知道她就和苏显之私奔了,还回什么姚家啊!

姚府外,月明星稀。

苏显之拴着马,戴着斗笠,立在屋檐下。

兴许是身上穿得太过单薄,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这位姚家小姐,应当平安归家,无事发生了吧。

片刻后,晏宜伸出手,拿过瓶口尖尖的小白玉瓶,扒开塞子,扬手——把药汁全倒在了地上。

“这样可以吗?”晏宜犹自垂死挣扎。

怎么回事,她好不容易穿越了这么一回,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死在这里算怎么一回事啊?

姚老太太望着她的目光似有闪动,脸上的神情越发复杂,片刻后,冷声道:“这药无色无味,本是最不痛苦的死法,你既然都倒了,那就只能选刀子或是绳子了!”

晏宜:不是吧,你来真的啊?差不多得了!

依然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