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 第3章 绣花鞋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第3章 绣花鞋

作者:落花不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8:22 来源:文学城

小院外头,有个熟悉的身影在守着。

那是个约摸二十几许的年轻人,身上一身束袖玄色衣衫,腰间挂着一柄长剑,周身都是杀气。

见齐放出来,那人先行礼,“见过小王爷。”

然后有些不情愿的向明荔行礼,“见过郡主,车已备好了,请。”

他是谢知津的贴身护卫,莫以新从小同谢知津一道长大,后来明荔同谢知津相知后,莫以新便被派到她身边,护她周全。

……

明荔提着她那口深褐色桃木工具箱,步履沉稳地走在最前面。

验尸房前,将木箱搁在石台上,从中取出一套深色的仵作服,穿戴好后,又拿出一块浸过药醋的深色面巾,盖住口鼻,只留下那双沉静如潭的眸子。

她将一瓶药丸递给齐放和莫以新,“这是苏合香丸,将它含在舌下,进去后你们会舒服些。”

两人虽不明所以,却也照做。

入内后,明荔走到屋子的角落,用火折子点燃了上头已备好的苍术和皂角,阴冷潮湿的气息,带着些尸体腐烂的气味扑面而来。厅内光线晦暗不明,墙壁上挂着的几盏油灯将人影拉的忽长忽短。

闻这味道,尸体约摸着也死了有两日以上了,怪不得那那郎中要熏艾草来掩盖气味。

“记。”她开口,声音清凌凌的,配合上这验尸房阴森森的环境,给齐放吓了一个激灵。

他拍拍胸口,长舒了口气,随后顺着明荔眼神的方向,从箱子里掏出笔墨。

“死者柳雪,年约二八。尸体表面无任何痕迹,生前应未受过虐待等事。尸斑呈案紫色,分布于背腰等未受压处,指压稍退为坠积期,尸体应入水十二时辰左右口鼻,周围未见蕈状泡沫。”

随后,明荔又从木箱中取出一根银针,置于口内,半盏茶后取出。

“未见中毒痕迹。”

齐放按她所说一直记录。

“没有明显伤痕,也没中毒,那她是怎么死的?”

莫以新抱着剑处在验尸台前,正对着柳雪的脖颈处,“没有明显伤痕,不代表没有伤痕。”

“没错,皮下有细微,呈紫红色的出血点,手臂内侧有几处浅淡抵抗伤,应该是被人扼住脖颈,然后被丢入河中。”

说罢,明荔将自己的验尸工具收拾好。

“好了,我的工作做完了。剩下的便是你们大理寺的事了。”

“就完了?”齐放憋了好久的气,若不是那苏合香丸,他恐怕真是要像谢知津吐个半死。

“嗯,完了。”

齐放没想过会这么快,临走时,又向她讨要苏合香丸,“你那个药丸在给我们点呗,”

她把那一小瓶都留给了两人。

“我让莫以新送你回去。”

对于莫以新,明荔是怕的,听宁儿说这个人神秘莫测,甚至可能比谢知津还要可怕。

若是让他知晓自己的打算,他必会报给谢知津。

“不用了,柳娘子的案子还没结果,你这里也需要人手,就让他陪你查案吧。”

说到查案,齐放想起了那位大理寺少卿。

“嗯?林少卿呢?怎么是我来查?”

莫以新微微浮起一丝微笑,“在明府照顾大人呢。说是因为自己的失职才至大人如此,想将功折罪。”

她走的极快,本想着将人甩开去案牍库的,可昨夜新雨后,大理寺内的几个水缸里存了好些水,那里头映出了莫以新的影子,彼时,他正在屋顶坐着,光明正大的监视自己。

罢了,也不急于这一时。

明荔只装作没瞧见他,大步流星的出门,

近几月寿安坊里的酱香芒果风靡的很,也不知这坊的主人究竟是谁,制的小食大多都合明荔的口味。

她想顺路买了一些回去,又瞧见有卖软酪的便叫店家也包了一份。

明荔觉着,生病的人应该都会喜欢吃些甜的,这样应该会好的快些罢。

回到家中时,侍女宁儿迎上来,将谢知津已经醒过来的事报与她。

本想着若是谢知津午时还不醒,她便要让人拿着腰牌去宫里请太医来看,哪成想,他没这个福分,过不了太医的眼。

“咱们去瞧瞧他吧。”

至春喜厅时,碰巧听见里头的人在说话,明荔怕打扰二人的思路,便在外头石阶上坐了一会。

“鞋是新鞋,磨损极微。且死者脚形与鞋并不完全吻合,穿上行走必不舒适。脚踝的摩擦伤也印证了这一点。”谢知津将绣鞋递到林怀州面前,“而且这鞋的用料,绣工都是极好的,柳雪家境也不是很好,应当买不起这样一双鞋。”

“原来是这样。”明荔恍然大悟,起初她还以为就像刑侦剧里那样,红绣鞋,配阴婚用的。

她继续听着下文。

“还有她指甲缝中的朱砂。”谢知津从怀里掏出一个用三角状的牛皮纸包,递给林怀州,“辰州出产的朱砂,连同所附白石矿床,大者重七八斤,价格为十万钱即一百贯,小者值五六十贯。而柳雪家里并不富裕,她弄朱砂做什么。”

林怀州点了点头,谢知津的想法同他不谋而合。

“林少卿,稍待,劳您往城中各绣坊问问,看看近一段时间有谁定做了这类绣鞋。”

“属下明白。”林怀州领命出门时,正巧看见坐在石阶前的明荔,“还要多谢女郎收留我们少卿。”

林怀州是个清官,不说家徒四壁,也的确是留不下一位贵人。

“少卿言重了。”

两人互相至礼告辞后,明荔转身进了屋。

她将软酪搁在桌上,在外间随意寻了个位置坐下,提起了案情,“我方才去验尸了,柳雪她是被勒死的,尸体上没有中毒的痕迹。至于你说的朱砂,我猜应该是她在挣扎时,抓到了什么东西,不小心留在指甲里的。”

谢知津脸色惨白,轻咳一声后,有气无力的说,“多谢你。”

“我买了软酪,喝了药,吃一些甜的会好一些。”

“你还是在乎我的。”

‘……’

原主真的是在乎她的,可现在这具身体里换人了啊!

明荔调整了好久才能装成无事的样子瞧他,“如今出了命案,你是大理寺卿查案该是第一位,莫要为着别的事乱了心神。”

无论她如何说,谢知津心里总是高兴的,至少在她心里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知道了,多谢。”

她走以后,谢知津捧着明荔买的软酪看了好久,嘴角楞是没压下去过。

后来还是莫以新回来复命的时候,他神色才渐渐清明。

“大人,属下今日跟着郡主至大理寺,郡主验尸以后没有先行离开,属下看她的样子,好像是想找什么东西。”

“找东西?”谢知津捏了一口软酪放入口中。

真甜。

“你要吃些吗?”

他捧着盘子询问莫以新,待莫以新犹豫伸出手以后,谢知津又把软酪搁了回去,“算了想你也不爱吃甜食,吃些茶水罢。”

莫以新,“……”

林怀州从明府出来后,便直奔东街一家绣坊。坊主同林怀州有情,但碍于身份,林怀州迟迟未表明心意,娶她过门。

坊主春鸢是打江南来的,十分温柔,那双眸子总是亮亮的,像一潭春水。

春鸢请他到后厅稍歇,遣人送了茶来。

“还请你帮忙看看这双绣鞋。”

春鸢瞧了半晌,指尖虚点着绣鞋的鞋底边缘,“大人请看,这纳底的线脚,针距均匀细密,用的是反绱法,使得鞋底边缘利落,不易藏污纳垢。这种手艺,并非普通绣坊便能制出的。”

“此等精细做法,京州城内,不会超过五家。”春鸢语气笃定,“尤其是这鞋跟处的收针,带一个极细微的回旋,应该是绣娘习惯,大人也可以从此处入手。”

林怀州眸光一闪,当即便问:“可否请鸢娘同我一道前去查问,我是个粗人,于针线活计,实在不通。”

春鸢温婉一笑,“愿为大人效力。”

按照坊内绣坊位置顺序,两人先去的是彩云轩。此处毗邻繁华街区,绣品以色彩艳丽,花样新颖著称。掌柜是位二十余岁的妇人,妆容精致,见到林怀州拿着的绣鞋,眼前一亮,先是惊于此鞋的绣工,但仔细端详了片刻,却是摇头:“娘子这鞋做工是极好的,尤其是这金线劈得细,绣得密,像是南边的工艺。不过,不是我家的东西。我们彩云轩的鞋,鞋头花样喜欢用堆绫,没这么素净。”

林怀州不动声色:“素净?”

“是啊,”掌柜指着鞋面的缠枝莲,“您看,就金线一种,连个配色都没有,虽说精巧,但不够富丽。定这鞋的客人,要么是真心喜欢这清雅,要么就是不想太扎眼。”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这料子,这金线,可都不是便宜货。”

“那您可知晓有谁家是绣娘是这种针法吗?”春鸢问道。

这妇人皱了皱眉,“这妾身还真不知道,不过您可以去锦绣坊问问,那有位老师傅,在京数十年了,应该会知晓。”

“多谢您了。”

两人拜别后,按照店家指示往锦绣坊去。

接待的是位老师傅,戴着单片眼镜,看了半晌,摩挲着鞋底,沉吟道:“这手艺看着眼熟。走线力道也足,像是城西玲珑阁老何的手笔。他那人,轴得很,就爱用他那套老法子,鞋底收针爱打个旋儿,说是结实。别人都学不来,也不屑学。”

“玲珑阁?”林怀州记下了这个名字。

“对,就在西榆林巷口,铺面不大。”老师傅补充道,“不过,老何前年就回老家养老去了,现在是他徒弟在打理。手艺嘛差了点意思,但也勉强过得去。”

“多谢您了。”

出了锦绣坊的门,林怀州立刻亲信将春鸢护送回去,摊上人命官司的人难免行为偏激,若是带着春鸢行事会不大方便。

西榆林巷不如城东繁华,透着股市井的烟火气。玲珑阁的铺面果然不大,陈设也有些旧,但却收拾得干干净净。柜台后站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面相憨厚,正低头打着算盘。

见有客人进来,他连忙迎上:“这位娘子,想看点什么?我们这儿鞋袜、绣品都有”

林怀州没有多言,直接打开青布包袱,露出了那只红绣鞋。

那掌柜一看这鞋,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也透着慌乱,话也磕巴起来:“这,这鞋你们从何处得来?”

“掌柜的认得此鞋?”林怀州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不,不认得。”掌柜连忙摆手,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往内间瞟了一眼,“我们这小店,哪做得出这么好的鞋”

林怀州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也不逼问,只将绣鞋翻转,指着鞋底那独特的收针处,慢条斯理地说:“贵店的何老师傅,当年这手回旋收针的绝活,京州可是独一份。这鞋,纵然不是掌柜的你亲手所做,但这底子,这收针的习惯,总归是玲珑阁的没错吧?”

掌柜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嘴唇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内间的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还算华贵的人从里头出来,似乎正要告辞。他看到柜台上的红绣鞋时也是一愣,随即对掌柜的使了个眼色,匆匆离去。

林怀州瞥了那管家背影一眼,心中疑窦更深。他不再绕圈子,从怀中取出大理寺的腰牌,往柜台上一放,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理寺查案。这双鞋牵扯一条人命。掌柜的,你若知情不报,便是同罪。”

木质腰牌上大理寺三个篆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那掌柜浑身一颤,脸色瞬间煞白。他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带着哭腔道:“官,官人饶命!小的说,小的都说!”

他扶着柜台,喘了好几口粗气,才颤巍巍地道:“这鞋是,是约莫半月前,一位姑娘来定的。说是给她家小姐定做的。要求很是苛刻,尺寸一分不能差,还指定要用最好的杭缎和赤金线。小的看她们出价大方,就,就接了这活。”

“姑娘?长什么样?可知道是哪家的?”林怀州追问。

“她没说。”掌柜的回忆着,“那姑娘年纪不大,十六七岁的样子,圆脸,眼睛挺大,说话有点口音。”

“尺寸呢?你这里可有留存?”林怀州捕捉到关键。

“有有有!”掌柜的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连忙从柜台下翻出一个旧本子,飞快地翻找着,“在这儿!您看,脚长五寸一分,这尺寸,算是偏小的了。”

“那姑娘,可曾留下姓名?”林怀州紧盯着掌柜。

掌柜的苦着脸摇头:“没有,真的没有。那姑娘口风紧得很,只催着要快,多给银钱都行。我也问过,鞋做成了送到何处,她说她自会遣人来取。”

林怀州瞧着掌柜的样子也不像说话,他仔细收好那张记录尺寸的纸,又询问了那丫鬟更详细的体貌特征和口音特点。

正准备离开时,手下周蔚从门外快步走入,低声道:“大人,方才从内间出去那人,我们跟了一段,看他进了王记绸缎庄的后门。”

王记绸缎庄?林怀州眼神一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