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胆,疯批皇子竟想囚仙! > 第9章 寿宴终

大胆,疯批皇子竟想囚仙! 第9章 寿宴终

作者:花花的小小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1:15:14 来源:文学城

章府前厅,华灯璀璨。

章若平快步走入厅内,朝康王谢承翊深深一揖:"殿下恕罪,老臣方才有些家事耽搁,未能亲迎,实在失礼。"

康王笑着虚扶一把:"章尚书言重了,今日是您寿辰,本王不过是代父皇来贺喜,岂敢劳您亲自相迎?"

他今日一身绛紫锦袍,玉带金冠,举手投足间尽是矜贵之气。章若平看在眼里,面上笑容愈发谦恭:"殿下宽厚,老臣惭愧。"

二人正寒暄间,门外突然传来小厮高唱:"太子殿下到——!"

厅内霎时一静。

章若平与康王对视一眼,同时转身迎向门口。太子谢承衍一袭玄色蟒袍,步履从容地踏入厅内,身后只跟着两名随从,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臣参见太子殿下。"章若平躬身行礼。

太子抬手虚扶:"章尚书不必多礼,今日你是寿星,该是本宫向你道贺才是。"

康王站在一旁,唇角微勾,语气里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意味:"三哥今日怎么有空?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太子神色不变,目光淡淡扫过康王:"四弟说笑了。章尚书寿宴乃是喜事,本宫自然要来沾沾喜气。"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如针,暗指康王不过是代皇帝出席,而自己才是真心来贺。

康王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正要再开口,章若平已适时插话:"二位殿下能亲临寒舍,实在是老臣的福气。宴席已备好,还请入座。"

他侧身引路,姿态恭敬却不卑微,恰到好处地打断了这场暗藏锋芒的交锋。

---

角落处,谢承霄倚在廊柱旁,漫不经心地晃着手中的酒杯。

他今日特意穿了身素色锦袍,既不显眼也不失礼,完美地融入了背景。

从寿宴开始,他就一直冷眼旁观着厅内的虚与委蛇——太子表面沉稳实则紧绷的肩线,康王故作大度却频频跳动的眉梢,还有章若平那看似谦卑实则掌控全场的姿态。

有趣。

谢承霄抿了口酒,目光扫过满座宾客。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心来贺寿的?又有多少是等着看章家笑话的?

忽然,他视线一顿。

章府侧门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是范玖。

谢承霄唇角微勾,仰头饮尽杯中酒。

好戏,该开场了。

......

晚间,章府正厅,灯火煌煌。

宾客依次入席,康王谢承翊因代帝贺寿,席位被安排在正中主座,而太子谢承衍则屈居左侧次席。这一安排看似合乎礼制,却让满座宾客暗自交换眼神——皇帝此举,分明是在抬举康王,打压太子。

太子面上含笑,指尖却死死抵在掌心,力道大得几乎要刺破皮肉。他缓缓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章若平身上,语气温和却暗藏锋芒:"章尚书寿宴,怎么不见令郎?"

章若平执壶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笑道:"犬子近日染了风寒,怕惊扰贵客,故未让他出来。"

"哦?"太子轻啜一口酒,似笑非笑,"怪不得昨夜贵府下人四处奔走,原来是在寻大夫啊。"

厅内霎时一静。

章若平后背沁出一层冷汗,面上却不动声色:"殿下明鉴,犬子此次病症来得古怪,府医束手无策。听闻有位游医术法高明,只是行踪不定,这才派人去寻。"

他说话时目光坦然,仿佛昨夜章府家丁倾巢而出当真只为寻医。

康王原本正把玩着酒杯,闻言插话道:"既有急症,为何不请太医?江湖游医岂能轻信?"

"殿下有所不知。"章若平叹息一声,"昨夜宫门早已落锁,老臣实在不敢惊动圣驾。所幸今晨犬子病情稍缓,想来无碍了。"

太子指尖轻叩桌面,忽然笑道:"本宫倒是听闻,那位游医姓孙?医术确实不凡。"

章若平瞳孔骤缩。

——孙莫寒!

他强压下心头震动,故作茫然:"老臣倒不知其姓氏,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太子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不再追问,转而与身旁官员闲谈。但章若平却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攀升——太子分明是在警告他!

角落席位上,谢承霄垂眸饮酒,耳中却将这番对话尽收心底。

他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划,酒液表面荡起细微波纹。太子突然提及"孙姓游医",章若平瞬间绷紧的肩线,还有厅外隐约传来的急促脚步声——这一切都透着不寻常。

"范玖。"他低声唤来心腹,"暂停今晚计划。"

范玖一怔:"殿下,那两名女子已经..."

"先藏好。"谢承霄目光扫过主桌,"章府这潭水,比我们想的要深。"

宴席过半,气氛看似热络,实则暗潮汹涌。

章若平借敬酒之机,暗中观察太子神色。对方谈笑自若,仿佛方才的试探只是随口一提。但越是如此,章若平心中越是不安——太子究竟知道多少?

"章尚书。"康王突然举杯,"本王敬你一杯。父皇常说,朝中若多几个像你这般的能臣,何愁天下不治?"

这话明着褒奖,实则将章若平架在火上烤。太子执筷的手微微一顿,随即含笑接话:"四弟说得是。章尚书勤勉,连家人生病都顾不得照料,实在令人钦佩。"

他语气温和,却字字如刀:"只是不知...那位'孙大夫',能否治好令郎的'怪病'?"

章若平额头渗出细汗,正要回应,厅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管家慌慌张张冲进来,脸色惨白:"老爷!后、后花园...死人了!"

"什么?!"章若平霍然起身,强作镇定道,"诸位恕罪,老臣..."

不等他说完,太子的谋士周汝成已经带着侍卫快步走入厅中。他朝太子行了一礼,高声道:"殿下,死者身份已经查明,是刑部大牢关押的重犯孙莫寒!此人三年前因连杀十七人入狱,本该秋后问斩,不知为何会出现在章府!"

满座哗然。

章若平双手微微发抖,脑中飞速思索对策。

太子故作惊讶:"竟有此事?"他转头看向章若平,眼中带着审视,"章尚书,这..."

"老臣冤枉!"章若平扑通跪下,"此人老臣从未见过,更不知他为何会死在府中!"

康王冷眼旁观,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

"此事蹊跷。"太子沉吟片刻,挥手道,"来人,将尸体移交大理寺,严查此人如何逃脱,又为何会出现在此。"

他看向章若平,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章尚书放心,本宫定会还你一个清白。"

章若平额头触地:"谢殿下..."

他声音平稳,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孙莫寒怎么会死?谁动的手?太子又知道多少?

......

章府书房,烛火摇曳。

宾客散尽,府门紧闭,章若平独自坐在太师椅上,面色阴沉如水。窗外风声呜咽,仿佛在嘲弄他今日的狼狈。

"老爷。"心腹幕僚赵谦低声开口,"孙莫寒死得蹊跷。"

"废话!"章若平猛地拍案,茶盏震得叮当作响,"他本该替我解决那两个女人,结果却死在我府上!"

另一名心腹刘师爷捋须沉吟:"属下怀疑,此事是太子所为。"

屋内众人皆是一凛。

赵谦点头附和:"不错。太子今日席间屡次试探,分明是已经知道了公子的事。那几个女子凭空消失,若非有人刻意庇护,怎会遍寻不着?"

"太子这是要逼老爷站队啊。"刘师爷叹息,"他见陛下抬举康王,便想拿住章家的把柄,好让老爷为他所用。"

章若平闭目不语,指节在桌面上轻轻叩击。

——太子确实算准了他的软肋。

章玉阑是他唯一的儿子,若那两个女子真的落在太子手中,一旦她们开口指证,章家百年声誉将毁于一旦。更可怕的是,若密室里的秘密曝光,恐怕连皇帝都保不住他们父子。

"老爷,如今局势已明。"赵谦压低声音,"太子势大,又有皇后一系支持。康王虽有陛下偏爱,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章若平缓缓睁开眼,眸中精光闪烁。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原本还想再观望一阵,看看皇帝究竟更属意谁。可如今太子这一手,直接断了他的退路。

"罢了。"章若平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老了十岁,"明日早朝之后本官亲自去东宫拜见太子。"

众人对视一眼,齐声应诺。

待心腹们退下,章若平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

——这一步踏出,就再难回头了。

......

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

皇帝谢明璋端坐于御案后,指尖轻叩桌面,目光缓缓扫过面前三人——章若平低眉顺目地站在下首,康王谢承翊面带关切,而太子谢承衍则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章卿。"皇帝开口,声音不疾不徐,"昨夜之事,你可有头绪?"

章若平连忙躬身,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惊惶:"回陛下,老臣实在不知那孙莫寒为何会死在府上。此人乃刑部重犯,老臣在刑部任职时曾审理过他的案子,或许...或许是他记恨在心,趁乱前来寻仇..."

他声音微颤,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连带着官袍下的身形都显得佝偻了几分。

康王见状,立刻上前一步:"父皇,儿臣以为章尚书所言有理。那孙莫寒本就是穷凶极恶之徒,越狱后潜入章府报复,也是情理之中。"

皇帝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太子:"太子怎么看?"

太子微微垂眸,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儿臣以为,此事尚未查清,不宜妄下论断。不过..."他抬眼看向章若平,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儿臣相信章尚书的人品,定会全力配合调查。"

章若平后背一凉——太子这话,分明是在暗示他"识相"。

皇帝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既如此,此事交由谁来查办合适?"

"儿臣推荐刑部侍郎蒋飞!"康王抢先开口,"蒋大人熟悉刑狱,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太子轻笑一声:"四弟此言差矣。孙莫寒本就是刑部逃犯,若再让刑部自查,难免有包庇之嫌。"他朝皇帝拱手,"儿臣以为,大理寺少卿吕一鸣刚正不阿,最为合适。"

"吕一鸣?"康王冷笑,"谁不知道他是三哥你的人?"

"四弟慎言。"太子神色骤冷,"吕卿乃朝廷命官,只忠于陛下,何来'我的人'一说?"

"够了!"皇帝猛地拍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御书房内霎时寂静。

皇帝被太子与康王的争执吵得额角生疼,指节重重敲在御案上:"冯德全!"

守在门外的老太监立刻躬身进来:"老奴在。"

"去把老六叫进来。"

片刻后,谢承霄垂首踏入御书房,姿态恭谨地向皇帝和两位兄长行礼。他今日穿了身素色锦袍,腰间只悬一枚青玉,整个人清雅得仿佛与朝堂纷争毫无瓜葛。

"老六。"皇帝揉了揉眉心,"朕问你,孙莫寒一案,该交由谁查办?"

谢承霄面露惶恐,连忙拱手:"父皇,儿臣愚钝,不敢妄议朝政..."

"朕让你说。"皇帝语气加重。

谢承霄像是被逼无奈般踌躇片刻,才小心翼翼道:"既然事发京城...不如交给京兆尹齐元?他执掌京畿刑名,最是熟悉本地情状..."

他声音渐低,仿佛生怕得罪谁似的,又补充道:"当然,这只是儿臣愚见..."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

——齐元。

此人乃先帝朝状元出身,清河齐氏嫡系,却因性情刚直、不通人情,在官场沉浮十余年仍是个五品京兆尹。既不依附太子,也不攀附康王,倒真是个妙棋。

"善。"皇帝龙颜稍霁,"就依老六所言。"

太子与康王同时侧目,却见谢承霄已经退到角落,低眉顺目的模样活像个透明人。二人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这京兆尹不是康王(太子)的人。

"都退下吧。"皇帝疲惫地挥手,"朕累了。"

......

东宫,书房内。

太子谢承衍负手立于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谋士周汝成垂首站在一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殿下,属下已派人搜遍城南城北,连贫民窟和废弃宅院都翻了个底朝天......"周汝成声音发紧,"可那两个女子,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太子眸色一沉。

他原本计划得天衣无缝——趁章府家丁倾巢而出搜寻那几个女子时,他的人暗中截胡,将人证握在手中。如此一来,章若平便成了他掌中之物。

可偏偏......人不见了。

"孙莫寒那边处理干净了?"太子冷声问。

周汝成连忙点头:"尸体已做畏罪自尽状,仵作那边也打点好了,绝不会牵连到殿下。"

太子微微眯眼。

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即便那两个女子不在手中,他也要让章若平相信——她们早已成了东宫的筹码!

"殿下......"周汝成忧心忡忡,"章尚书待会儿就要到了,若他察觉人不在我们手中......"

"慌什么?"太子冷笑,"他儿子如今身陷命案,京兆尹又是个铁面无私的。除了仰仗本宫,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他转身坐回主位,袖袍一拂:"去,把大理寺那几桩悬案的卷宗取来,本宫要好好'款待'章尚书。"

......

半个时辰后,章若平踏入东宫。

他官袍齐整,面色如常,唯有袖中微微发颤的手指泄露了内心的不安。

"臣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含笑抬手:"章卿不必多礼。"他示意侍从退下,只留周汝成在一旁奉茶,"本宫正与周先生讨论孙莫寒一案呢。"

章若平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殿下明鉴,老臣与此人绝无瓜葛。"

"本宫自然信你。"太子轻啜一口茶,忽然话锋一转,"不过……那两个女子若落到京兆尹手中,可就不好说了。"

章若平瞳孔骤缩。

——果然在太子手里!

他强自镇定:"殿下此话何意?老臣不明白。"

太子轻笑一声,从案几上取出一份卷宗,慢条斯理地翻开:"三年前,城西有一户姓柳的农家,女儿无故失踪。巧的是,那姑娘最后出现的地方,离章府别院不远。"

章若平后背瞬间沁出冷汗。

"还有去岁冬至,城南布商之女夜归失踪……"太子指尖轻点卷宗,"尸体在三日后被发现,浑身鞭痕,十指尽断。"他抬眼,似笑非笑,"章卿觉得,这些案子若重新彻查,会牵扯出什么?"

章若平再也坐不住,扑通跪地:"殿下!老臣愿效犬马之劳!"

太子满意地勾起唇角,亲自将他扶起:"章卿言重了。本宫不过是想告诉你——"他压低声音,"那两个女子在本宫手中很安全,只要你我同心,此事绝不会传到京兆尹耳中。"

章若平连连点头,心中却暗自叫苦。如今他已被太子拿捏,即便那两个女子不在东宫,他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

送走章若平后,周汝成忧心忡忡:"殿下,若京兆尹真查出什么……"

"怕什么?"太子冷笑,"齐元再铁面无私,也得有证据。而证据......"他看向桌上卷宗,"应该早就被章若平暗地里销毁了,没人能查出来什么。"

烛火摇曳,映出太子眼中冰冷的算计。

——虚张声势又如何?只要章若平信了,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