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胆,疯批皇子竟想囚仙! > 第26章 忻州水患

大胆,疯批皇子竟想囚仙! 第26章 忻州水患

作者:花花的小小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4 20:55:23 来源:文学城

秋日的晨风裹着凉意穿过金銮殿的雕花窗棂,吹得殿内烛火摇曳。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手中捏着一份奏折,目光沉沉地扫过殿中众臣。

"忻州巡抚上奏,黄河沿岸数县汛期后堤坝垮塌,请求朝廷拨银筑堤。"皇帝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户部侍郎全义成在尚书崔健的眼神示意下,当即出列:"陛下,臣以为不妥!"他声音洪亮,回荡在殿内,"忻州虽近黄河,但水患从未酿成大灾。当地官员年年诉苦,赋税却年年拖欠,户部拨下去的银子,谁知道用在了何处?"

工部尚书鲁世安眉头一皱,立刻反驳:"陛下,臣以为当拨!"他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忻州水患虽不致命,却足以毁田淹屋。若农田被冲,轻则收成减半,重则颗粒无收。届时百姓无粮,饥荒一起,动荡必生!"

全义成冷笑一声:"鲁尚书此言差矣!户部年年拨银,为何水患久治不愈?究竟是洪水凶猛,还是有人中饱私囊?"

鲁世安面色一沉,毫不退让:"户部拨的银子根本不够!黄河年年改道,堤坝需年年重建,再加上灾民安置,百姓能吃饱已是万幸,何谈余粮缴税?"

二人针锋相对,殿内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皇帝抬手制止,声音平静却隐含威压:"好了。"

众臣立刻噤声。

"两位爱卿所言,朕都听明白了。"皇帝目光深邃,"忻州水患确需治理,但历年拨款却未见成效,也确实可疑。"

他顿了顿,"如今若是不及时筑坝修堤,怕是会影响明年的田间收成,诸位可有良策?"

殿内一时寂静,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开口。

这时,三阁老之一的孟沧岳缓步出列。他年过六旬,鬓发如霜,步履虽缓,背脊却挺得笔直,如一棵历经风霜的老松。

"陛下,"他躬身下拜,声音苍劲有力,"老臣以为,当派一位陛下信重之人,亲押筑堤款前往忻州。"

皇帝眉梢微动:"哦?孟爱卿细说。"

孟沧岳捋须道:"一来,可显陛下体恤民情,爱民如子;二来,也可震慑地方蠹虫,保我大乾社稷安宁。"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孟爱卿此言甚合朕意。"他目光扫过众臣,"孟爱卿…"

孟沧岳呵呵一笑,摆手道:"陛下莫要看老臣。老臣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舟车劳顿了。"

皇帝沉吟片刻,最终道:"户部先去准备银两,至于人选……朕再斟酌。"

"退朝——"冯德全尖细的嗓音响起,众臣如潮水般退去。

殿外,秋风卷起一片枯叶,飘落在丹陛之上。皇帝望着散去的人群,指尖轻轻敲击龙椅扶手,目光深远。

......

秋日的阳光透过福宁宫的雕花窗棂洒进来,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皇帝坐在御案前,手中捏着一份奏折,眉头紧锁,时不时叹一口气。

"陛下今日怎么唉声叹气的?"

一道柔媚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伴随着淡淡的脂粉香气。崔贵妃身着淡紫色宫装,裙摆绣着精致的蝶恋花纹,莲步轻移间环佩叮咚。她手中捧着一盏青瓷碗,碗中盛着热气腾腾的养神汤,袅袅白雾衬得她眉眼如画。

皇帝放下奏折,捏了捏眉心:"哎,多事之秋啊。"

崔贵妃将养神汤轻轻放在案几上,汤面映出她精心描画的柳叶眉:"皇上整日忙着国家大事,看着都憔悴了。"她绕到皇帝身后,纤纤玉手搭上他的太阳穴,"臣妾给您按按?"

皇帝闭目颔首,感受着那柔若无骨的指尖在穴位上轻轻揉按。崔贵妃的手法极好,力道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地缓解了他紧绷的神经。

"臣妾不懂朝堂之事,"她声音轻柔,像羽毛拂过耳畔,"但陛下龙体要紧。若是有什么棘手的,尽管交给大臣们去做,万不能操劳过度才是。"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嘴角微微扬起:"爱妃有心了。"

崔贵妃抿唇一笑,继续为他揉按。殿内安静下来,只有更漏声滴滴答答地响着。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二人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

又陪皇帝待了一会儿,崔贵妃才盈盈一拜:"陛下好生歇息,臣妾告退。"

皇帝点点头,目送她款款离去,直到那抹淡紫色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才重新拿起奏折。

......

瑶华宫内,崔贵妃刚踏入寝殿,脸上的温柔笑意便瞬间褪去。她挥退左右,只留下贴身宫女如画。

"说吧。"她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

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跪在地上,低声将今日朝堂之事一五一十地禀报。

崔贵妃听完,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忻州水患......筑堤款.....人选未定....."

她沉思片刻,忽然勾唇一笑,朝如画招了招手。如画立刻附耳过来。

"去告诉四殿下,"崔贵妃压低声音,红唇几乎贴在如画耳畔,"就说......"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微不可闻。如画神色一凛,郑重点头:"奴婢明白。"

崔贵妃满意地抿了口茶,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眼中映着最后一缕夕阳,宛如跳动的火焰。

......

秋日的暮色笼罩着康王府,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康王谢承翊斜倚在太师椅上,指尖轻叩扶手,听着几位谋客分析今晨朝堂上的局势。

"忻州水患年年治年年泛,其中油水怕是比黄河水还深。"谋士庄思维捋着山羊须,"工部鲁世安与太子走得近,此番定会..."

谢承翊轻笑一声,正要开口,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崔贵妃派人来了。"

谢承翊眉头一挑,抬手道:"让她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淡粉色宫装的婢女盈盈而入,正是崔贵妃的贴身侍女如画。

她恭敬行礼,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娘娘让奴婢带话给殿下——此次忻州之行,殿下不妨主动请缨。"

谢承翊眼中闪过一丝兴味,示意她继续。

"一来为陛下分忧,可得圣心;二来..."如画抬眼,意有所指,“关于先前查到太子的人出现在忻州的消息…"

谢承翊突然抬手,眸子在烛火下闪过寒光。

待侍女退下,庄思维迫不及待道:"妙计!既能博陛下欢心,又可查太子罪证!"

"修筑堤坝耗时太久..."谢承翊指尖摩挲着青玉扳指,"若离京日久..."

"殿下无需担忧。"庄思维凑近低语,"拿到罪证便可寻由回京,陛下只会嘉奖您忠心体国。"

"舅舅那边?"康王突然发问。

另一谋士立刻接道:"崔尚书在户部多年,忻州自然有他安插的人。"

子时的更鼓传来时,康王已换上夜行衣。崔府角门悄然开启,管家提着琉璃灯引路,灯罩上"崔"字家徽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密室中,户部尚书崔健从暗格取出三本账册:"近五年治水银两去向在此。"他翻到某页,红笔勾画的痕迹触目惊心,"尤其这三十万根木桩,实际到货不足半数。"

谢承翊抚过账册上晕染的墨迹,忽然轻笑:"难怪太子急着推鲁世安的人去督办。"

"若换成殿下护送修堤银..."崔健意味深长地拖长语调。

烛光下,甥舅二人相视一笑。谢承轻敲账册:"舅舅放心,自然少不了您那份。"

......

次日朝堂,当康王出列请命时,皇帝手中的茶盏顿在半空。有些意外这个一向养尊处优的儿子竟然肯主动揽下这差事。

"儿臣愿押送修堤银前往忻州,为父皇分忧。"他跪得笔直。

皇帝目光扫过太子骤然紧绷的背影,突然龙颜大悦:"好!朕准了!"

退朝时,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谢承翊:"四弟为何突然对治水如此上心?"

谢承翊恭敬行礼:"为君分忧,臣弟义不容辞。"垂下的眼帘掩去了眸中锋芒。

翌日,康王队伍浩浩荡荡出了永定门。谢承衍立在阁楼之上把玩着一枚白玉扳指。

谢承衍望着水天一色处,轻声自语:"四弟啊,你可知水能载舟......"后半句淹没在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