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相逢难得地睡到自然醒,今天是要去镇上潇洒的,自然不用早起。
院子里的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连叶相欢都在喂兔子了。
好久没睡这么舒服了,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觉骨头都酥了几分。
打水洗了个脸,拿出沈木林送的香膏,挖了一块放在手心,搓化之后摁在脸上,小脸变得光滑透亮。
涂好后借着水盆里的水臭美一番,面若桃花,唇如樱桃,年纪的脸上就是胶原蛋白多啊。
今天去镇上,除了买些零碎的生活用品,最重要的事,就是叶相逢准备扯布给家里每个人做套新衣服。
兄弟俩衣服都带补丁,没有套体面点的,总要有件能穿出去见人的。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叶相逢也想给自己和妹妹做套凉快透气点的外衣。
考虑到兄弟俩都是节俭惯了的人,所以出发前,叶相逢和他们约法三章。
买东西不许说贵,她说买什么就买什么,不许推辞,不许拒绝。
一家人到镇上的时候,刚好是午饭时间。
“今天我们去下馆子,吃好吃的。”
“好耶!”叶相欢不知道什么是下馆子,她只听到了吃好吃的。
叶相逢找了家沿街的饭馆,店里看着人挺多,味道应该不差。
“四位这边坐。”
店小二领着她们坐到一桌靠窗的位置上。
“几位想吃什么?”
店小二顺口溜似的报了一段菜名。
叶相逢要了一盘青椒土豆丝,小葱炒鸡蛋和木耳肉片。
青椒土豆丝十二文,小葱炒鸡蛋十五文,而木耳肉片要三十五文!
这一顿饭花了六十二文!
听到价格后,沈木林和沈木森都倒吸一口凉气。
但又想到出发前的承诺,为了不让叶相逢生气,只能憋着不说话。
结果等到菜上来,叶相逢也有点惊讶了,原以为这家客流量看着不错,按理说味道应该不差。
首先是小葱炒鸡蛋,色相很差,边缘焦糊,一看就是炒鸡蛋的时候没舍得放油。
青椒土豆丝,土豆切得粗细不均匀,而木耳肉片里都没看到几个肉片。
这样的手艺怎么还开得下去店的!
夹起一筷子土豆丝放到嘴里,又淡又没味。
沈木森吃惯了叶相逢做的菜:“这家店做的菜比阿嫂差远了,一点都不好吃。”
“不好吃。”连叶相欢都没有什么食欲了。
“是我失策了,本来说想带你们吃顿好的,算了,回去的时候买点肉回去,我给你们做。”
好吃是不好吃,但都是钱不能浪费,最后一桌菜,基本都是沈木林解决掉的。
吃完饭,一群人来到大街上,东瞧西逛。
很快到了布庄,叶相逢大步跨进去,伙计热情地迎出来:“几位是要买布吗?做衣服还是做被子?”
“想裁点布做衣服呢。”
“那这边是给哪位做?”伙计看了圈。
“都做,你先推荐些比较适合他们的布料。”叶相逢指着兄弟俩,“要耐磨一点的,但颜色不要太老气。”
沈木林听到要给他做衣服,终于忍不住,拉住叶相逢:“阿逢我衣服还能穿的,给你和小森欢欢做就好了。”
沈木森也摇手:“嫂子我也不用。”
“嗯?”叶相逢一个眼神看过去,兄弟俩立马闭上嘴,“你们这衣服叫还能穿啊,补丁不知道打多少回了。”
伙计也很有眼力见,知道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积极地招待叶相逢。
“您看看这几款。”伙计挑了一些给她看。
叶相逢对布料没什么了解,只能先问问价格。
“这两款棉布的一匹五百文,麻布一匹三百文。”
“阿逢,麻布的就可以了,我以前穿的衣服都是麻布的。”
沈木林觉得非要做的话,那就做便宜的。
叶相逢没理他,问伙计:“棉布和麻布有什么区别?”
“麻布耐脏耐磨一点,但穿着有点硬会不舒服,棉布透气软和,而且我们这款棉布用的好棉线织的,也挺耐造的。”
伙计用双手把布料用力揉搓一番,再展开给叶相逢看。
叶相逢摸着也觉得棉布更好,夏天太热也得透气一点:“像给他们各做一套得用多少布?”
“您是想做什么款式?”
“短衣和长裤就行。”
乡下也穿不了长袍,干活都不方便。
“短衣裤子比较省布料,但您相公和弟弟生得高大,要比平常人多点,两套做下来估计要一匹布。”
叶相逢直接拍板,买下一匹藏青色的棉布。
女士的布料选择就多一些,伙计带她们在店里挑选,摆在前头的布料都比较素,没什么花纹,价格也比较便宜,往里走有些带织金花纹的,价格在叶相逢的预算之外了。
她看见里头还有些布带刺绣,问都不敢问,对于她来说,那肯定是天价。
叶相欢还小,做衣服用的料子少,最后叶相逢要了半匹绯红色的棉布,花了三百文,准备做个半臂和灯笼裤。
布料买好,还得做成衣服,河头村谁会做衣服叶相逢还真不了解。
“林哥,你们穿的衣服都是谁做的?”
沈木林想了想,回答:“不记得了。”
“嗯?”
沈木林不好意思地回答:“上次做衣服还是好多年前。”
伙计在旁边听到她们的对话,见缝插针说道:“客人,我们店里也可以做成衣的。”
“哦?什么价钱?”
“我喊我们掌柜的来和您谈。”
“掌柜的,这边有客人想要做衣服。”伙计朝后面扯了一嗓子。
片刻后,一个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从布帘后面出来,热情道:“是这几位要做衣服是吗?”
伙计上前和掌柜的说了下大概情况。
“好嘞,这位夫人,我们这儿一件男子成衣工费八十,女子六十。”
“小孩儿的衣服总不能按成人的来算吧,能给个什么优惠?”
“几位是我们家新客,布料又是在我这儿买的,我也给个底价,小孩的衣服就收个二十文,您看行不行?”
这个价格确实挺还公道,叶相逢算了算:“行,那衣服就在你们这儿做吧。”
可是掌柜的又面带犹豫:“成衣制作的时间可能要等久一点,大概要一个月左右。”
叶相逢询问:“怎么要这么长时间?”
“不瞒您说,我们这儿原本有三个缝工,结果上月离开一个,前几天又有个手折了,只剩下一个人,店里的活实在忙不过来了。”
叶相逢突然想到黄英的缝制手艺:“掌柜的,那您这儿是不是要招缝工?”
“招啊,怎么不招,只是好点的缝工哪有那么好招啊。”掌柜叹口气。
镇上好几家布料店裁缝店,稍微有点手艺的都被拢过去了。
“您看看这技术行不行?”
叶相逢把自己的头巾递过去,布庄老板仔细看了看:“针脚确实还可以,这是夫人你做的?”
“不是我,是我同村的一个朋友,要是觉得还可以的话,我让她过来应聘,您看看合不合适?”
掌柜欣喜道:“行啊,你让她过来试试,要是手艺真可以,你真是帮了我大忙。”
叶相逢帮忙打听:“你这边月钱是多少,我得知道个大概,回去后好跟人说。”
“我这儿前三个月每月三百文,如果干得好,三个月后能涨工钱。”
叶相逢没想到到了古代还逃不掉试用期,一个月划下来每日只能赚十文,在镇上生活花销也不低。
“这月钱是不是有点低了?一个月三百文只够在镇上紧巴巴吃喝的。”
“夫人,如果不是特别有资历的缝工,我这价钱给的已经算很公道了,过了三个月,像老缝工,一月正常有五百文,忙一点的时候,六七百文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我这儿可以提供住和做饭的地方,不用花什么钱,就是地方有点小,得挤一挤,但是能跟着我学着衣服,外面做学徒都还得倒贴钱呢。”
黄英虽然缝制技术好,但确实不会做衣服,如果学会了以后也多条路。
虽然前期工资低,但胜在稳定,不像叶相逢这样摆摊做生意,有上顿没下顿。
“行,我回去问问,要是她乐意,我明天就让她过来。”
商量好黄荷花的工作后,掌柜的领着她们来到后面制衣的小房间。
掌柜的帮沈木林和沈木森量尺寸,叶相逢和妹妹则由另外一个女工测量。
肩宽,胸围腰围,臂长腿长,各项参数都量得很细致。
从布庄出来后,叶相逢带着她们便直奔肉铺,买了些好点的排骨和一大块猪板油,晚上回去做好吃的,弥补中午受伤的胃。
回到家,叶相逢把东西放下来,洗了把脸,就去了黄荷花家。
“荷花荷花,我有事和你说!”
“什么事儿啊,看你急匆匆的,你今天不是又去镇上了么,快坐下来。”
黄荷花和袁大丫正在屋里剥豆子准备做晚饭,黄荷花拉个凳子过来让她坐。
叶相逢顺势坐到黄荷花旁边,手放到她膝盖上。
“荷花,我今天在布庄买布料的时候,打听到老板正在招缝工,我把你给我做的头巾给他看了,他说你的手艺还不错,可以过去试试!”
黄荷花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她完全被这个惊喜的消息冲击到了,随后疯狂尖叫起来。
“啊啊啊啊,叶子,你说的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