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摧雪 > 第21章 波又起

摧雪 第21章 波又起

作者:辛试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1:37:20 来源:文学城

孟临舟颇有顾虑地看向扶箴:“殿下怎得突然传你?莫非也是因为此事?”

扶箴敛眉,陆桓的心思她向来不敢多做窥探,他的眼线更是遍布洛阳,她的一举一动很少能瞒得过陆桓,那日为了从辛越手中抢人,她与辛越在司州府衙那边闹得不算好看,目击者甚多,陆桓想不知道也难。虽然后面的事情她已经没有在明面上参与,但陆桓为何偏偏在此时传她?即使是因为此事,那按照她的安排,柳家那边如今也该将矛头对准辛越那边,她实在想不通是哪里出了问题。

听筝不免担忧:“娘子,不若奴婢去回了殿下那边,称您身体不适,待弄清原委再去?”

扶箴轻轻摇头:“去回门外传话之人,我这便去王府见殿下。”

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再说,眼下还不知陆桓传她究竟所谓何事,贸然躲避,反倒让陆桓多做怀疑。

应下后,扶箴没多在家中拖延,当即乘车前往汝阳王府。

同陆桓问安后,陆桓一反常态地没让她起身,殿中寂静地仿佛能听见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陆桓没发话,扶箴亦不敢起身。

半晌,陆桓才不紧不慢地开口:“你如今翅膀硬了,也学会擅作主张了?”

扶箴浑身一僵,陆桓这一句,即使如今时节尚且在初秋,她却如坠冰窟,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殿下恕罪。”

“抬头。”陆桓淡声吩咐。

扶箴依言照做,正撞上陆桓的目光,却不敢收回,掌心已然冒出一层虚汗。

陆桓端坐上座,“你倒是说,犯了什么错?”

扶箴心中打鼓,仅仅几句,她并不能分辨出陆桓是否已知所有事情,又怕陆桓是在试探她,只先硬着头皮答出陆桓必然知晓的那部分:“臣不该当众主动与辛越起冲突。”

“还有呢?”

“不该,不该插手韩昉的事情。”

她看见陆桓将从她进门就捏在指尖的棋子以一种极其随意的姿态落在棋盘中,然后说:“你知道,本王问的,不是此事。”

扶箴缓缓蜷起手指。

“你明知此事牵扯到柳家,柳缇之作为殿中尚书,是自己人,辛越要搅局,你又从中插什么手?是不是一趟荥阳去的,忘记自己身份了?”

陆桓从不轻易动怒,但此刻,扶箴却明明白白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愠意,当即跪在地上:“臣不敢。”

陆桓没说话,审视打量一样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扶箴知晓,这是陆桓给了她解释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说:“韩昉从荥阳押解回洛阳大理寺后,臣确实私下去过一次大理寺,也是怕他在狱中被人威逼利诱,胡乱攀咬,只是那次他什么都没说,当时大理寺的萧垂也在。臣也不知韩昉之女会突然去敲登闻鼓,臣闻讯赶到时,外面围满了人,辛越和周时都在,韩昉的女儿已经将事情都说了,臣想阻拦也是无能为力。”

陆桓眉心微蹙,“所以你便私自将韩昉的女儿带走了?”

扶箴听懂了陆桓言外之意。她将韩蕙带走,那日那么多人都听见了韩蕙陈述柳氏的罪行,不管此事柳缇之知不知情,只要不对柳氏治罪,传扬出去,都是他们有意包庇,反倒在无意中帮了辛越。

但这是陆桓的顾虑,扶箴并不这样想。柳缇之虽然是陆桓的人,但素来畏首畏尾,即使柳缇之从殿中曹出去,陆桓能扶持一个柳缇之,就能从其他的旁系中扶持第二个柳缇之,她与柳缇之没有交情,但她要彻底让韩昉在禁军中为她所用,以便长远地对付辛越,就不能对此事坐视不理。

扶箴垂下眼睫:“辛越行事无常,臣不敢信周时能应对辛越,窃以为,与其让关键证人落入辛越之手,任其大做文章,届时无上限地将脏水泼到殿下身上,不若及时止损,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人证在殿下手上,殿下想保全柳尚书不过一句话之事,也能彰显殿下公正之名,”她眼观鼻鼻观心,给陆桓台阶下,“此事错的确在臣,臣未能及时请示殿下意思,望殿下降罪。”

“平身,”陆桓朝她抬手,“近来长进不少,也知晓,本王最厌有二心之人。”

扶箴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臣绝不敢生二心,也定不负殿下之信赖。”

而后陆桓没再提此事,又嘱咐了她其他许多事,放她离开汝阳王府时,已过晌午。

韩昉案到此为止,基本上已水落石出。呈上堂前的说辞便是柳缇之在河阴的内侄仗势欺人,于修建汴口堰大堤之事上偷懒懈怠,东窗事发后又威逼利诱,让韩昉替他顶罪,韩昉妻女不堪受辱,敲登闻鼓告上司州府,尚书扶箴承汝阳王陆桓之命,与大理寺萧垂、司州府周时共查此案,将韩昉以无罪之名释放,同时将罪魁祸首柳氏子判流放三千里充军,殿中尚书柳缇之虽不知情,亦有管教不严之失,罚俸半年,于家中自省两月,殿中大小事务交予两位侍郎共同处理。

看起来天衣无缝,但扶箴总隐约觉得有什么地方被疏漏了,譬如被流放的柳氏子,为何斩钉截铁认为,汴口堰会出问题,还咬死让韩昉替他顶罪?但如今柳氏子已经流放,此事短时间内也查不出什么,她只能暗中留意。

善后事宜扶箴为避陆桓耳目,一直委托孟临舟去办,明面上看起来,她已完全与此事无关。除了这日午后,她以内廷女官身份去了一趟细作署。

正在织锦的韩昉之妻范氏不明就里地被监工喊走,说是有位大人物要见她,她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路战战兢兢,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大人物”是个年轻的女子。

扶箴没让范氏多礼,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的位置,甚至亲自为她倒了茶水:“这些天,在细作署适应地如何?”

范氏不知扶箴身份,只好含糊回答:“一切都好。”

扶箴看出她的不自在,说:“忘了同你讲,我姓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你的丈夫韩昉应该同你讲过。”

范氏当即要起身,扶箴拍拍她的手背,笑道:“不用动不动就见礼,当今世道,女子之艰难是共通的,我亦深有所感。早问范娘子擅长织锦,这细作署隶属内廷尚服局,专为陛下、娘娘等皇亲贵眷提供衣裳布料,范娘子来此,一来技艺有所发扬,二来也算官府之人,此后不必纳税,也不会再有人敢欺辱于你,我前几日忙于其他事情,今日才抽出空来看你一眼,另外,修建汴口堰时,韩昉也算有功,不日便会从幢主升任至校尉。”

范氏受宠若惊,这其中关窍韩昉同她讲过,但她没想到扶箴竟会亲自来细作署这种地方见她,更没想到经此一难,韩昉还能升官,又想起丈夫托付给她的事情:“扶尚书于妾同外子有再造之恩,外子说,往后在禁军中,只要是他能办到的,定不敢有所推辞。”

扶箴脸上笑意不减:“范娘子言重,我平日公务繁冗,能亲自来细作署的时间很少,你若有困难,可以随时同负责掌管你们细作署的楚司衣说,她自会禀报于我。”

范氏点头,她也听出扶箴的意思,她碍于身份,不会常来细作署,往后她们之间所有的消息传递都靠那位楚司衣传递。

扶箴又补充:“不过,你若是有心,也可先通过考核成为女史,入内廷。”

范氏应声,“妾明白,也一定同外子转告扶尚书的意思。”

扶箴见范氏是个通透人,说话也省力,故有心点她两句。

如今她在禁军,明有李绍业,暗有韩昉,前面与辛越的交锋,该铺垫的也已完成,只待秋狝便可收网。

与范氏交代完,扶箴一出细作署的门,却碰上孟临舟。

“渡之,你怎么在此处?”

孟临舟面露犹豫,“大街上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那边有个茶楼,去里面讲。”

扶箴同跑堂要了个二楼的雅间,这方问孟临舟:“何事?”

孟临舟说:“你还记得我回京那日,同你说在并州发现了些不对劲的事情么?但当时没敢下定论所以没和你说,如今看来,这事恐怕并不简单。”

扶箴示意他接着说。

“我在太原郡时,隐约觉得并州,最起码是太原郡的粮价不对。我今日来迟,是因上午到洛阳后去了几家大的粮商铺面,询问过他们关于粮价之事,得到的结果为一斗粟基本在三十钱上下,而我在并州时,当地的粮价竟然飞升至一百钱一斗,足足是洛阳的三倍之多。”

扶箴眉心微敛,“并州相较洛阳确非产粮丰富之地,又因靠近河朔,要为驻守怀朔的镇**提供军粮,若非丰年,粮食往往要商贾从别地运往并州,粮价高,也在常理之中。”

孟临舟咬了咬筷子尾巴,没接扶箴这句。

扶箴又接着道:“况且并州去岁刚遭了灾,流年不利,今年又不算丰年,一时缓不过来,也并非稀奇事。”

孟临舟神情认真:“若是王略没回京,或许真是意外,但他回京时,怀中揣了账本,他一路躲藏,从并州到洛阳,花了将近一个月。”

“王略?”扶箴在脑海中搜寻关于此人的信息,“是那个从并州长史升任度支郎中的王略么?”

“正是,”孟临舟将筷子往桌上一拍,“并州粮价出了差错,王略携账本匆匆回京却被人尾随,只能说明这账本有问题,而他一路能平安无事,像是有人暗中相送,我的人捡到了这个。”

扶箴看着孟临舟推出来的东西,不免惊愕:“这是?镇**的牙牌?”她迅速想通其中关联,“你是说,王略可能是辛越的人?”

“对,我是担心,你如今掌握度支,马上年底,倘若哪里的账出了问题你就成了众矢之的,我担心辛越会用王略手中账本,对你借题发挥。”

孟临舟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几次交手下来,扶箴能感受到,辛越绝对不是志大才疏之人,极有可能做出此事。

“王略还有多久到洛阳?”

孟临舟道:“已经到了,我让人将他带到了醉月楼。”

辛越经常混迹醉月楼这种地方,搞不好会被截胡,扶箴当机立断,“去醉月楼。”

这章提到的王略,怕大家忘了他,手动导航,11章山雨来,他在辛越口中出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波又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