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烧火丫头到钦差夫人 > 第16章 第 16 章

从烧火丫头到钦差夫人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尚云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20:48 来源:文学城

孟县令惹了这么大一个烂摊子,的确是该回来处理了。

马车经过城门,城门乌泱泱的一群人,此时正值午时,日头正热,流民们有气无力地躲在城门下的阴凉处,等着一天一次的施粥。

城门口重兵把守,不许流民随意出入。

看见县太爷的马车,值守的石捕头眼前一亮,迅速上前:“大人,您回来了?”

距离上次送米已经过去七八天了,粮仓里剩下的粮食也只有十几袋了。

孟县令掀开马车的帘子走了下来,他是个斯文俊秀的中年文士,面白无须,身材瘦弱颀长,只是可能是因为旅途疲惫休息不好的关系,眼下一片青黑之色。

孟县令看了看城门边聚集的难民,眉宇间的忧虑更重了,他一边往城里走一边问石捕头:“石毅,现在城外的情况怎么样?人口还是不停地增加吗?”

石捕头道:“因为每天只有一粥,再加上近几天雨已停了,也有不少人直接回乡了,但城门口依然聚集了上千人,大人,您去了那么久,有没有要到粮?”

孟县令就叹了口气,眉间郁郁:“我这半个月,却拜访了定安、临江、金曲县的县令,但他们都是有心无力,去年跟今年各县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水灾,税赋收不上来,完不成上官的任务,实在是无法伸出援手……”

石捕头道:“那府城的宋知府处,大人有去催促吗?”

孟县令更愁了:“我此番出行,第一站去的就是宋大人府上,但等了两天,宋大人也没有见我。”

石捕头就不想跟他一起回去了,搞毛线,上司不管,同僚不帮,孟县令这趟出行根本就毫无意义。

石捕头顿住了脚步:“大人,八天前大公子送来了三千六百斤糙米,勉强保住了城门口一日一粥不断,但八天的时间过去,只剩下了不到七天的存粮,若府城跟其他县令都不肯帮忙,那还请大人尽快决定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吧,卑职还有事在身,就不陪大人回去了。”

说完也不等他回应,直接转身就离开了。

留下孟县令孤伶伶一人站在大街上。

车夫于大勇眼里闪过一丝不屑,半晌才把车赶了过来:“老爷,请上车,咱们回去吧。”

孟县令却摇了摇头:“你先回去吧,这个点棋哥儿快下学了,我去找找他。”

听说儿子送了三千多斤的糙米到县衙,孟县令想去问问是怎么回事,而且儿子已是秀才之身,父子二人见一见或许可以一起商讨一下未来之策。

于大勇闻言就赶着车回去了。

县学在县城的西面,孟县令走了不过一刻多钟便到了,他也没进去,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学子们纷纷从里面出来,孟观棋一眼就看见了等在对面的孟县令。

他眼睛一亮,急步上前施礼:“爹,你回来了?”

孟县令看见如芝兰玉树般的儿子,眼里闪过满意的光,微微一笑,扶起他:“我刚到,想着顺便过来接一下你。”

孟观棋看了一眼后方:“爹既是风尘仆仆而来,为何不见车夫?”

孟县令不以为然:“是我想走一走,让他先回去了,咱们边走边聊吧。”

孟观棋从善如流,把书箱交给跟在身后的阿生,一边和孟县令并行。

孟县令低声把这十多天的遭遇说了,末了叹了口气:“棋儿,你觉得为父当日出手收留这些流民真的做错了吗?”

孟观棋道:“爹不过是见不得百姓流离失所,收留他们并给他们施粥是出于拳拳爱民之心,又何错之有?”

孟县令道:“可是知府大人不肯见我,各县县令也不肯助我,如今朝廷赈灾银两未到,县衙的粮库却已告急,无粮可用,城外的流民依旧不断,我已是骑虎难下……”说到这里,他咳嗽了几声,脸色瞬间苍白起来。

孟观棋连忙扶住他,心如刀绞。

父亲是庶子,在府里的时候就养成了不争不抢的性子,中进士做了官也是奉行中庸之道,毫不起眼,没想到一朝升了吏部主事,手里有了实权,反而得罪了人,被抓住错处贬到泌阳县里来,万事都要做主,上官不予支持,下属不肯拥护,内忧外患,岂有不伤身的道理?

孟观棋只恨自己年纪小,又只有秀才的功名,不能帮助父亲解决问题。

孟观棋也不知道如今这局面要如何破,与石捕头交谈过后已知城门的施粥是绝对不能断的,否则门外的流民必起暴乱,局面更加难以控制,一个处置不好,身为全县之首的孟县令首当其冲,绝对是大罪。

他想了一下,轻声道:“爹爹,我们能不能找祖父帮忙?”

就算祖父狠心把他们家分出来了,可爹爹毕竟也是他的儿子,祖父为官多年,虽然已经致仕,但在朝中依旧有不少人脉,如果他愿意指点一二,爹爹也许就能度过这个难关了。

孟县令顿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苦涩的情绪,他何尝没有向父亲求过策?但父亲的回信冷冰冰的,全篇都在斥责他不该自作主张私开粮库救济流民,如今惹祸上身又想拖孟府下水,简直是不忠不孝,全无为人亲子的做派,直言他已经分了出去,日后好坏均与孟府无关,让他不要再给孟府写信。

孟县令当场就气得吐出了一口鲜血。

被父亲如此不留余地地训斥是极没有脸面的事,他不敢在儿子面前提起,只能叹道:“你祖父远在京城,远水救不了近渴,我又如何能打扰他颐养天年?还是为父自己想办法吧……”

孟观棋就哑然了,除了祖父,他再也想不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县衙粮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如果再想不到彻底解决的办法,他们家只能继续自掏腰包把这个窟窿补上。

但他们家哪来这么多钱可以补?本来庶子分家就全看祖父祖母的态度,不可能跟嫡出的叔伯一般能平分府里的资产,他家能分得京郊一百亩田还有一个铺子并现银一千五百两,已经算是祖父优待他们了。

孟观棋并未见过母亲的内账,但这大半年来家里横生变故,又是被贬又是赴任又是养病又是倒贴银钱遣散师爷家丁,还要补上县衙不足的钱粮,开支想来不少。

眼下又有一个父亲亲自挖开的无底洞要填上,若真停了城外的一日一粥而导致流民暴乱,他家获罪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

难道真的要使人把他们全都赶走吗?把人赶走了,这项支出就没有了,他爹要做的就是尽快把粮库的粮食补回去,如此说来罪名还轻一些……

孟县令突然想起石捕头的话:“棋儿,石毅说你日前送了三千多斤糙米到县衙,可是你母亲的主意?”

孟观棋一愣:“不,不是——”

孟县令奇道:“不是?三千多斤糙米得十多两银子了,不是一笔小数目,这钱从何而来?你的月银?”

孟观棋便突然想起了黎笑笑,还有她驾着牛车拍着他的肩膀说的那番话,他想了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是咱家厨房的一个下人……”

孟县令听完后非但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更难受了:“拐卖人口明明是大罪,应该把他们抓拿归案审判坐牢,如今却因我之故不能抓捕,棋儿,为父有罪啊~”

孟观棋心如刀绞,扶住孟县令:“爹,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一起想对策吧,我不信就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您先回府好好休息一下,咱们再从长计议……”

孟县令一身的疲惫,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不再开口。

孟县令回家,后院自是一片欢喜。

刘氏忙忙地吩咐迎春去厨房打水给老爷洗漱,还亲自给他拿了新制的衣裳:“这是我新做的,布料轻透,夏日里穿正好。”

孟县令疲倦地点了点头,闭目养神。

齐嬷嬷进来了,朝刘氏使了个眼色:“罗姨娘来了。”

刘氏看了一眼闭目休息的孟县令,不悦道:“跟她说老爷累了,正在休息,让她先回去吧。”

齐嬷嬷躬身应是,出了屋门对等在一边的罗姨娘还有孟丽娘道:“姨娘还有姑娘先回去吧,老爷一直赶路,累了,梳洗后要歇下了,还是等明日再来吧。”

罗姨娘满脸的失望:“老爷身子无碍吧?”身体却往前走。

齐嬷嬷不动声色地挡在她身前:“老爷身边有夫人伺候呢,还请姨娘先回去歇着吧。”

罗姨娘被堵住了路,不能往里闯,只好恨恨地瞪了齐嬷嬷一眼,回头对孟丽娘道:“那咱们明天再来给老爷夫人请安。”

而迎春急急地走到厨房:“毛妈妈,老爷回来了,夫人吩咐抬水过去给老爷洗漱……”她看了厨房一眼:“笑笑呢?她不在?”

毛妈妈连忙从厨房后面的窗户往外看,刚好看见黎笑笑把牛栓在了她前几天刚搭好的牛棚里,她叫了一声:“笑笑,老爷回来了,快跟迎春一起给老爷送水过去。”

黎笑笑哦了一声,先到井边洗了手,毛妈妈已经把热水舀进了木桶里了,迎春要上手跟她一起抬,她挥了挥手,让她自己走,一只手轻松地拎起一桶水就跟在她后面往正屋的方向去。

虽然已经亲眼见过很多回了,迎春还是不得不惊叹她的力气之大,光是这木桶,一个就有近十斤重,装满了水足有五六十斤,她就这么空手拎着,也不打晃,也不撒水,她都快羡慕死了。

黎笑笑也是近期才知道府里有规矩,像她这种在厨房干活的丫头没事是不能随便进主子的屋子的,拿东西过来也是放在门口,自然有屋里伺候的人拿进去。

这个世界这么贫穷又落后,连个灯泡都没有,人却还分成三六九等,也是醉了。

不过她也对进夫人的房间没兴趣,把桶放到门口转身就要走。

迎春忙拉住她:“你先等一下,齐嬷嬷刚得了老爷的吩咐去前院找赵管家了,我一个人提不动这桶水,等我回禀一下夫人,你跟我一起抬进去。”

黎笑笑只好在门口等。

正屋的房间并不大,而且她伤愈后耳聪目明,刘氏低泣的声音清晰地传进了耳朵里:

“老爷,没钱也没粮,那咱们该怎么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