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农女到侯夫人 > 第9章 第 9 章

从农女到侯夫人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木棉花的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6:13:12 来源:文学城

因着材料有限时间紧张,再加上成本的核算。

夫妻二人选样式简单的兔子灯笼做了五盏、荷花灯笼做了六盏。

最后成志他花了两日功夫,画的四幅美人图,做成的压轴美人面灯笼,美人面灯笼点缀的彩色丝带相得益彰,底部挂了红色的珠穗,木提手裹了一层金纸,灯笼格外精致漂亮。

“来,瞧瞧我们做成的十二盏灯笼,再检查一次。”成志蹲在地上整理灯笼。

十二盏的灯笼放置了满屋子,这两日他俩都是踮着脚走路的。

李夏荷看过去,“兔子灯笼样式简单,却也小巧可爱。”

“荷花灯笼,粉白的花瓣,周遭嫩绿的荷叶倒也做的栩栩如生,这绿色的荷叶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几日大家都忙,她早早好奇荷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没来的急问而已。

“荷花灯笼应了你名字中的荷字,其实是专门为你做的。”简易的灯笼好做,也想哄小妻子开心。

“至于这荷叶,你摸一摸。”

她深伸手触摸,“摸着微硬,有点像纸,却又有点不像纸,这是什么?”

“是北地的一种白麻纸,白麻纸质地坚韧,用染坊的绿染料过一遍晾干,呈现绿意,可维持半个月有余,时间再久一点便会褪色泛黄。”

“真是巧思,我喜欢这荷花灯笼。”李夏荷看着夫君专为她做的荷花灯笼,都舍不得拿去卖钱了。

她轻盈的转身,指向房内装饰最华丽最贵的的灯笼,“那这个呢?”

“这美人面灯笼精细别致,是咱这里边最贵的一盏灯笼了,夫君打算卖多少银子。”看向美人面的灯笼,她心里头醋了。

四幅美人面,各有各的风姿,夫君往日是见了多少漂亮女子。

成志心头略算了算,“这盏灯笼的成本约 600 文,再加上去庙会的车费住宿费,最低得卖 800-900 文。”

“兔子灯笼与荷花灯笼最低得卖 100 文,我不清楚庙会上其它商贩的价格,最少得把成本售卖回来。”

“我再写一些字谜当彩头,猜中字谜可送兔子灯笼做噱头,吸引人围过来看。自古人都是喜欢看热闹的,热闹场子暖了,灯笼就好售卖了。”

夫君这般不解风情,只想着售卖银子,李夏荷气恼他也气恼自己。

哼!管它往日有多少美人面,现在夫君在我身边,是我的人了。

她不经意间说起,“前几日忙着上山砍竹子,倒是不觉得累,今日歇下来了,腿格外酸痛。”

“腿疼,快坐下来。”成志自是猜不透小女人的心思,他扶着李夏荷坐床边,挽起她的裤腿。

他眉头一皱,只见白嫩的小腿上青紫的肿胀,“都伤得这般厉害,整日还蹦蹦跳跳的?”

他把床底下的陶罐拖出来,里边放着先前给他按腿的药油。

药油涂在他的腿上没有疗效,他伤得是筋骨,普通的药油没什么用,便搁置在了陶罐里。

温暖的大手掌心到了药油,反复搓几下搓热,按涂再她的腿上,再反复的按,把淤青揉散。

她坐在床边,看着低垂着头为她按腿的夫君,心头萦绕甜蜜。她想说她的腿没什么,农家干活磕碰惯了没事儿,可又期盼他对她的关心与温柔。

她娇羞的面容美丽动人,他一抬头看愣了一瞬,不自然的别过脸去“好了,今日多歇歇,活都我来做。”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

娘娘庙会从十五元宵节开始,热闹三天,三天才散场。

成志请李父在村里雇一辆车,用做明日去娘娘庙会,然后他夫妻二人盘算再娘娘庙会直到灯笼卖完再回。

傍晚时分,李父牵着牛拖着一辆板车进了李家小院。

李母迎来过来,“他爹,谁家牵的牛?这牛养的好,长的可真壮!”

“村东头,柱子家的牛,农闲的时候牛也吃的不少,这几日的草料我们都包了,过后再送一小筐鸡蛋,她娘,你记着给人送啊!”

“行,知道了。”

李夏荷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爹,不是说雇一个赶车的把我们送过去就好,您还借来一头牛呐!”

“那娘娘庙会爹去过,你们小两口人生地不熟的,爹不放心,爹跟你们一道去,还能帮你们看个摊什么的。”

李父一锤定音,“就这样决定了。”

正月十五,元宵灯节!

天微微暗,李母起来张罗着做早饭。

一家人急匆匆吃了热饭,把灯笼装上牛车,赶着去了娘娘庙会。

得早早的去,争取到了娘娘庙会占一处便易的位置。

平安镇的娘娘庙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庙宇正中间的送子娘娘,面容慈祥嘴角微微上扬,绽放一抹神秘的笑容。

送子娘娘身披仙衣彩霞,丝带飘扬迎风飞舞。送子娘娘双手抱着一对龙凤仙童,手臂微微伸展像是要把仙童送给人间百姓。

这一带的传说流传很广,传说有一户人家久生不出孩子,打听到送子娘娘庙灵验,不远万里前来叩拜送子娘娘,不久后便得了个男孩,男孩长大之后一路登科考上状元,光宗耀祖。

还有一户人家拜过送子娘娘后,得了一个女孩,生的那是花容月貌,被微服出巡的皇帝看上,一朝飞上枝头做了皇妃,万千宠爱集一身,满门荣耀!

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秘的传说,吸引周围百姓自发聚集起来,久而久之送子娘娘庙便有了一年一度为时三天的娘娘庙会。

李家人匆匆赶到娘娘庙的庙前街,街上已摆了许多的摊位了。

李夏荷瞧了一眼,“紧赶慢赶的,还是来晚了,夫君,我们停在何处?”

成志戴着草帽伸头查看眼地形,看了一遍过后,他指着,“摆在老榆树前边,此处视野开阔,身后有老榆树挡风,低矮的树枝还可挂些灯笼,中午时分,太阳大了,树木还可遮挡阳光。”

听夫君这般娓娓道来,李夏荷觉得很有道理,“爹,我们收拾下摆这里。”

三人合力搭了简易的挂灯笼的架子,灯笼挂了几个在架子上,树上也挂了几个,最主要的美人面灯笼挂在最显眼处。

牛车被赶到树后面停着,三人略歇了歇手脚。

白日看花灯的不多,灯笼得等到晚上点燃蜡烛才好看,早早了主要是占个摊位。

“岳父,这会子没有什么生意,您在此处歇脚,我和小荷去周围转转看看行情。”

李父坐在地上石砖垒起来的凳子上,他摆摆手示意俩人随意。

庙前街的左右两边道上,卖包子,卖点心的,卖茶水的,卖荷包扇子坠子的,卖胭脂水粉膏的,卖簪子发钗耳环手镯的,杂耍的,吹拉弹唱的,卖篦梳的,卖药的,捏泥人的,看相的,看风水的,做神婆的,算命的应有尽有。

“夫君,好热闹啊!”

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李夏荷悄悄牵着夫君的手,“人好多,我们别走散了。”

俩人随着人群走到了送子娘娘庙,她拉着他的手不自觉紧握,“既然来了,我们也进去拜拜!好不好,夫君?”

他从不信鬼神之道,对此可有可无,她既想去那便去,“好!”

拜过送子娘娘,她一直拉着他的手,很是兴奋。

“夫君,我发现同你在一起后,我每日都很开心,我们一同拜过送子娘娘了,生个大胖娃娃,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她憧憬美好的未来,规划着未来。

他轻声回了一句,“好。”

傍晚时分,庙前街的摊子换上了许多灯笼,灯火璀璨照亮了整条街,游人如织。

李夏荷家的灯笼也点燃了烛火,摊子前放了一张木桌,放好提前写的谜语。

夜晚,一群身着书院学子服的少年凑热闹的来逛灯会。

“嘿,你们瞧,这摊子上还有灯谜,谁来猜,我们打个赌。”

瘦高的少年意气风发,“赌就赌,你出什么彩头?”

“彩头吗?我请客,全福楼吃席走一趟,如何?”

“全福楼可以,那我请德华园听戏!”少年微挑眉毛。

“行,赌了。”

“老板,你这字谜随便猜吗?”

成志早早看到少年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天大的事都不放在心上,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真是令人感叹。

“字谜一百文猜一次,猜中奖励一盏灯笼。”他说出猜谜的规则。

为首的少年,“好,我先来猜。”

“请!”

少年看桌上数十张的字谜,字迹龙飞凤舞,气势如虹,“好字,老板,敢问这字谜是何人所写?”

李夏荷听那少年夸夫君字写的好,她有荣嫣挺直了腰。

成志不慌不忙的说,“从府城书画铺买的,并不清楚何人所写。”

少年颇觉遗憾,他念出字谜所写的,“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谜底是什么,这字谜出的还颇有水平,众人都在思索。

打赌的另一位少年举起手来,“我知道,我知道,老板,砚台可对。”

成志一笑,“公子聪慧,答对了。”

“嘿,全福楼的席面一次,可说好了。还要再猜吗?”

“猜,不猜尽兴而归,我晚上睡不着觉,再来一个。”他不甘心被人抢了先,定要再猜一次扳回来。

字谜:“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

“字谜似比上一个更难了,你知道是什么吗?”

少年们左看右看,抓耳挠腮,没想到庙会上不起眼的摊位,字谜出的这般好,“想不出来!”

“我也想不出来,哈哈。”

“想不出来你还笑,蠢笨。”二人追逐打闹。

一位矮个头的少年,晃着一口大白牙笑的开心,“我知道!”

众人围着他,“字谜是什么?”

“快说,快说。”

“快点说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