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农女到侯夫人 > 第18章 第 18 章

从农女到侯夫人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木棉花的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6:13:12 来源:文学城

“这孩子!”村长奶奶看着怀里的布包打开瞧,五六个烙的金黄的肉饼,放的油也多,看着就好吃。

她招手自家小孙孙,“蛋蛋,来奶奶这吃好东西。”

蛋蛋是村长家的重孙,刚满四岁,长的胖乎乎讨喜可爱。

县城里,成志赶车到了钱庄。李母给的二两银子得换成碎银子,打点衙门不知得花费多少,提前备着未雨绸缪。

县城里街市繁多,人员杂乱,县衙的位置靠里,把驴车拴在一家客店的门口,给了两铜板托店家照看。

成志与李夏荷还有村长三人,步行往县衙处走。

夫妻二人在街上买了半两银子的茶叶与糕点,交给村长做个礼物。

县衙后街的一处宅子,村长领着去找了,他相熟的一位老友。

村长的老友姓黄,是县衙的班头,像这类更改地契文书的,托黄班头便可完成。

黄班头家是一处一进的宅子,宅子不大,但也够一家人住了。

村长敲了门,黄班头的妻子来开的门,“李村长好久不见了,最近身体可还好?”

李村长笑眯了眼客客气气,“托福托福,日子过得还成。”

“今儿是有事来找黄班头的,黄班头可在家?”

黄班头的妻子笑脸迎人,“在家呢,老黄他整日也没有事情做,可巧,你来了有人说说话,都进来吧。”

李村长拿出二人买的礼,双手托着交给黄班头的妻子,“带了点家里的小食,不是什么值钱的,尝尝味儿。”

黄班头的妻子笑着接了过去,“哎哟,可谢谢了,我尝尝您家这好东西。”

堂屋内,黄班头穿了一袭绿色的绸衫,捧着茶碗喝茶,见李家村的村长来了。

黄班头很热情,“李老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你这把老骨头干的还起劲?”

黄班头拉着李村长坐下,“说说近来可有什么新闻?”

黄班头的妻子端来茶水分别给几人倒了茶,又摆上两盘简单的糕点。

“嗨,没啥新闻,还不都是村里鸡毛蒜皮那点事儿!”李村长拍拍大腿。

“行吧。”黄班头没了意趣,转头看到这对年轻的小夫妻,“这两位是?”

“是李家村堂侄家的孩子,俩孩子刚成亲没个住的地方,这次来是在村里买了块地儿,特地来县衙写录。”李村长直入主题把这次来的事情说清楚。

黄班头一听,“小事儿,还值得你跑一趟,托个人带个话儿就成。”

“这俩娃年轻也不识路,我带他来认认路。”李村长指着成志,“这娃是个读书人,能写会画的今年过年还在他那儿拿了两副春联儿,字儿写的可俊了。”

“哦?”黄班头睁着眼睛细细的看他,只看成志此人面容端正,眼神正派,气韵非凡,往后的成就绝不会小了。

黄班头是个人精,当即更为热情了几分,“一表人才,不错不错!”

“走吧,我带你们到县衙去一趟,把事情办了,不叫你们老是惦记着。”

“我去换身外出的衣裳,你们稍等片刻。 ”黄班头说完起身进了内屋。

约摸一刻钟后,黄班头领着李村长和成志还有李夏荷,一行人往县衙去了。

县衙后门处,一个年纪较小的衙役在守门,黄班头去叫了门。

“班头,您来了!”

小衙役把他们放进了县衙,县衙的文轩阁放置的文书档案卷宗之类的,黄班头把他们带到文轩阁。

文轩阁很大,一排一排的架子,分门别类地放置着书卷。

找到李家村的书卷,土地田产这一账册。

成志手法娴熟得准备好笔墨,黄班头翻到新的一页纸写下:李家村人氏,成志李夏荷,今买下村东旁薄田一块儿做宅地,银货两讫,日月见证。

把存档的盖上县衙的大印后,黄班头又用纸张写了一份,盖了县衙的大印,交给成志,“收好了。”

“好了,这下子你们方可放心了。”黄班头把账册整理好放回去。

在农家老百姓眼里千难万难的事情,黄班头写了几笔字,便做成了,黄班头很是得意。

黄班头领着人出了县衙,“眼下也晌午了,走吧,我做一做东道主,咱回去吃个便饭。”

“咱老哥俩儿,是该聚一聚的,可是家里一摊子的事儿,就是这点功夫还是挤出来的,黄老哥好意我们心领了,下次再来专程拜访黄老哥,到时我带罐酒来,咱们喝个痛快。”李村长岣嵝着背陪笑道。

黄班头看了看他们,“也好也好,家里的事情重要,改日咱再聚,你们怎么回,家里有牛车,套了车送你们?”

“多谢好意,来时乘驴车来的,坐驴车回去方便。”

“那我就放心了,回吧。”黄班头目送他们走远。

回李家的路上,李夏荷很是激动,“这便办成了,不到半日的功夫,我们还去了县衙,跟做梦一样。”

成志在前方赶着驴车,“这都是看在村长的面子上,我们去办就不一定有这么快了。”

李村长也很诧异,这次的黄班头仿佛格外好说话,不过这话他也不会说出来。

“今日你们花费半两银子,买了茶叶和糕点。黄班头看在你们诚心,又是有我带着的份上。办事儿才这般顺利,好好记得黄班头的好。”其实村长说的是记住他的好。

李家小院门口,李母看着两个小丫头在门口玩,她不时的往路口看去,“也不知事情办得如何,怎的还不回来呢?”

大丫二丫蹲在地上玩泥巴,用水和泥巴捏成房子模样的。这两日听多了,家里大人说盖房子,她们在玩儿盖房子。

大丫指着地上,泥地上歪歪扭扭的小房子,“外婆家,大丫家。”

小小的二丫,泥捏成了软软的一坨,“二丫的,二丫的。”

两个丫头凑在李母身旁,“外婆……外婆……外婆!”

李母一胳膊揽了一个丫头,“乖孩子,外婆抱。”

远远的小路上,成志赶着驴车。李夏荷坐在后头啃干饼。

“快到家了,回家里吃些热食!”他提醒她。

“知道了,夫君!我就吃两口垫垫肚子。”有夫君在身边的感觉真好,夫君就是她的天。

回到家中,一家人都围着说话。

“事情办成了吗?”

“县城里热不热闹?”

“是不是有很多吃食还有杂耍?”

“去县衙了吗?县衙气不气派?威不威风?”

“见着县老爷没?”

李夏荷被围着头都大了,“你们这么多问题,是要我先回答哪一个呢?”

成志拿出县衙里盖章的文书,交给李父李母。

李父虽然不识得字,文书上鲜红的印章盖的大大的。

他眼里含着泪花激动的,“好好,这是老李家的大事,得去祖宗坟前磕头。”

“对得去祖宗坟前磕头,把喜事告知,咱一家人明个就去!”李母拍板。

石头抓了一把,他偷藏的,从山上摘的干果子。石头他跑到村里,找小伙伴们玩。

“牛娃子,羊娃子,出来玩啊!”

李家村南面有一个大水坑,这个水坑的水不深。

村民们放心让自家娃来这边玩,这里就成了李家村孩子们聚众玩的地方。

石头跑到大水坑,水坑旁有五六个男娃女娃在那玩水捉螃蟹。

“嘿,你们今天捉到螃蟹了吗?”

“石头呀,快来,你瞧这有好多的小蝌蚪”一个叫小八的机灵娃向石头招手。

原来是孩子们在旁边挖了个小水坑,水坑里引流过来的水带着几颗小蝌蚪。

小水坑比大水坑低,小蝌蚪们游不回去了,孩童们凑过来围着看。

石头也加入看蝌蚪的队伍,看了一会儿子,他就觉得没意思。

他从兜里掏出干果子,“吃吗?我请你们。”

“吃,吃。石头,你怎么变得这么大方了?”

几个孩童一人拿了一颗干果子,有了食物分,小孩子们就气氛更好了,一群人凑在一起追逐打闹。

过了一会儿,水坑的小路上又走来三个小孩。为首的叫牛犊子,家里人一贯宠他,吃的是胖嘟嘟的。

牛犊子在家里就是个小霸王,在村子里的一众孩子里也是称王称霸。

牛犊子瞧着早有人占领了水坑的好位置,“你们都让让,你们都让让。”

“石头,你干嘛呢?手里藏着什么好东西给我看看。”牛犊子像个小炮弹跑过来。

石头把手往身后藏,牛犊子吃的好比石头高了一个头,力气又大,石头打不过他。

“给我看看。”牛犊子,让小弟拉着他石头的两个胳膊。

掰开石头的手,几颗干果子掉在地上。

牛犊子嘲笑他,“不就是山上摘的红果子,我当是什么宝贝呢?”

“松开他。”牛犊子的小弟,松开石头的胳膊。

石头握紧了拳头不说话,他知道他打不过牛犊子,只能忍着。

“哟,你还不服气呢?”牛犊子哈哈大笑,“你家大姐姐都被休回家了,真丢人!”

“你才丢人。”石头没忍住,还了一句嘴。

“我丢人?谁能比得过人家姐姐,一个姐姐生不了男娃被休回娘家,一个姐姐找了个上门的赘婿,还是个瘸子。”牛犊子坐在地上笑。

“村里人都传遍了,就你们家丢人。丢死人了,我要是你我都不出门”牛犊子一张嘴,把从家里妇人说的话照模照样的说出来。

“丢人,丢人。”

“石头羞羞脸,石头羞羞脸。”

石头一股怒气冲上心头,他挥着拳头揍在牛犊子的脸上。

“啊!”牛犊子,惨叫一声。

“你敢打我?”牛犊子,带着小弟跟石头厮打起来。

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圈,你挠我一下,我挠你一下。你踹我一脚,我踹你一脚。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

石头被打的鼻青脸肿,牛犊子,脸上也被抓花了。牛犊子的俩小弟惨兮兮,也被打的嗷嗷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