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农女到侯夫人 > 第1章 第 1 章

从农女到侯夫人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木棉花的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6:13:12 来源:文学城

寒冷的风呼啸而至,吹的李夏荷的脸冻的生疼,她把脖子上的围脖紧了紧,头巾把脸裹严实了,背上背了一个背篓,背篓不重,但还是用油纸盖严实了。

李夏荷上身淡青色的短袄,下身土褐色的裙裤,一双磨得起毛的黑色靴子走在下了雪的冷硬土路上。

路边的田地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常言道“瑞雪兆丰年”。

来年庄稼会有个好收成,想到这李夏荷的行走的步伐更有力了些。

踩着“咯吱咯吱”的雪路,迎面来了一位李家村的村民李老六,“小荷,又到县里去卖年画了。”

裹了头巾只漏出一双眼睛的李夏荷点点头,“六叔,你这是采买好年货了。”

李老六的背篓虽看不清装了什么但总共装的满满当当,可见采买了不少好货。

“今年你们家真是过了一个好年呀”李夏荷笑意盈盈。

李老六拄着一根树枝做的拐杖,既省力又防跌跤,雪路不好走哟。

“小荷也快满十八了吧,是个大姑娘了,咱们村谁娶了小荷才是有福气!”李老六眼睛小眯着眼睛笑是个难得和气的人,他对家里媳妇孩子都好,村里很多孩子也喜欢他。

二人分别之后,李夏荷一步一步的往县城走。

举目遥望,四周一片白茫茫。

走完这段土路,翻过一座山坡,快到正午时分,李夏荷终是看到了巍山县的门楼,青石砖造就的矮墙在周围都是贫瘠的小山村里已是独一份的气派了。

她搓了搓冻的通红的双手,提了提肩上的麻绳,跟随者进县城的人流排队。

因是进城卖货的,李夏荷交了两个铜板的进城费,她手心紧拽这荷包心疼,年画还不知能卖出去几张,这两个铜板就花出去了。

进了城之后,人流交织,卖吃食用度的小贩也多了。

“卖小混沌嘞,新鲜好吃的小混沌哟,皮薄汤鲜的小混沌哟!”小混沌的摊主热情的招揽过路人。

带肉食的香气直往李夏荷的鼻子里钻,她捂了捂肚子,想起背篓里她娘装的饼子,“忍忍吧,饼子也好吃的。”

李夏荷迈着坚定的步伐往西市走,西市多卖一些杂物,她的年画刚好可以摆在西市卖。

临近年关,小贩们的货品也多了,颜色漂亮的丝线,绣工精美的荷包,各种新奇的好玩意吸引着李夏荷,她的眼睛都不够看了。

西市,她找了一个角落,从背篓里拿出一块布平整的铺在地上,又把画好的年画展开放在布上。

卖的好的像秦叔宝,关羽,张飞的年画放在前面,一些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的画放在中间,一些二郎神,玉皇大帝之类的放在后边,李夏荷把这些一一摆好。

准备好了之后,她找了一个石块搬过来在摊位后面坐着啃饼。

一位老大娘身穿花哨的布料,胳膊挎着一个小篮子,在西市闲逛,东看看西走走,走至李夏荷的摊位时。

老大娘看到中间的多子多孙的年画,“哎呦!这胖乎乎的小娃娃,画的多传神,看着模样真够喜人的。画的真好。”

“小娘子,你这幅画卖多少钱啊?”

李夏荷看来客人了心情激动,“大娘,您眼光真好,这幅麒麟送子图,师傅画的最久,着墨最多,您看这栩栩如生胖娃娃的模样多喜人啊!保管您请回去,来年家里添个大胖孙子呀!”

“您是我这开张的第一个客人,原本这画都是要 35 文的,开张大吉,就收您 30 文铜板了。”

“哎呦喂,你这小娘子可真会做生意,嘴甜,罢了,眼下年节,我带回去贴墙上也好看。”说罢,老大娘从荷包里摸了 30 文铜板给了。

有了这第一单生意,李夏荷心里就踏实了,西市一下午的时间统共卖出去了 6 幅年画。

除了第一幅年画收了 30 文,其余五幅都卖 35 文,一共 205 文。撇去进城费 2 文,再撇去原料纸张笔墨,约摸赚了 80 文。

冬日里天黑的早,李夏荷收拾完便背着背篓急匆匆出了城。

路上,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路面湿滑,往日一个时辰便能回家的路也看不到尽头。

一脚深一脚浅的,她边拄拐杖边走。

突然,树枝做的拐杖戳到一个柔软的东西,李夏荷借着雪月的光线看到一只手伸在路边,一个男子的身形被大半掩埋在雪里。

“啊!”李夏荷挥舞手里的拐杖,“你是人是鬼。”

良久之后也不见雪地里的人影有动静,李夏荷大着胆子上前,“喂!你还活着吗?”

她推了推他的肩膀,又伸出手指试探气息,“呼!还有气息,吓死我了。”

“纵使还有气息,在这般雪地里,也丢了半条命了。”李夏荷使劲把他翻过身,拍打他的脸,“喂,醒醒……醒醒。”

周程志昏昏沉沉的被拍醒,他强撑着睁开眼睛,气息微弱的乞求道,“救……救我!”

很强烈的想活命的目光,她只在少时邻家的一只生了重病的大黄狗眼中看到,尤记得那只大黄狗皮毛掉了很多,这处秃一块那处秃一块丑死了,后来那只大黄狗不见了,等长大了李夏荷才明白大黄狗早就病死了。

“我……我拖不动你,我去叫人,你撑住啊!一定要撑住啊!”李夏荷背着背篓往村子跑。

……

“爹,娘,娘你们快出来,出事了!”李夏荷急哄哄往屋里闯。

李父裹着羊皮的袄子抄着手走出来,李母举着锅铲从灶房里风风火火出来。

“咋啦,闺女,你这是遇到啥事了,跟为娘说,为娘去骂死那些欺负我闺女的。”

李母性子泼辣,当即就要脱了灶裙去找人理论。

“不是……不是我。”李夏荷端起桌上的茶碗猛灌了口水用袖子一抹嘴。

“哎呦,闺女,这是凉水啊,你渴了为娘给你烧热水啊!这大冷天的。”

李夏荷喘着粗气,“娘,外面道上躺了一个快要死的人,我们赶快的救命啊!”

“不是,在哪啊!哪有死人?”李母着急忙慌的围着桌子直打转。

李夏荷焦急,“我遇见时还会叫救命,但雪天冰地的,人也快死了。”

她跑到半晌没说话的李父面前,“爹,人命关天,你说句话啊!”

李父看着目光殷切的女儿,“罢了,不能见死不救,芸娘在家备点粥饭热水,荷儿你去叫石子,拉个板车,去救人。”

李父带着女儿儿子出了门,三人冒着风雪拉板车前行。

石子是李家最小的儿子,如今也是半大小子了。

“二姐,你说的快要死的人在哪?走了这么久也没见着?”

“快了,快到了,我记得就是这一段路,仔细瞅瞅路边。”

李父眼尖看到黑黑的一团,“你们看是不是有个人在路边。”

“唉,就是那个人。”李夏荷一瞅便知是那人,瘦骨嶙峋衣衫褴褛却体格硕长的奇怪人。

李父走上前去推了推此人,“醒醒,醒醒。”

无动静后,李父伸手指头探鼻息,“有,有气,来,荷儿抬胳膊,石头抬脚放板车上。”

一行人到了家,李母忙出来迎接,“人真找着了,当家的,安置到哪屋?”

李父看着自家院子,一共三间卧房,李父李母一间,李夏荷姐妹一间,小儿子李冬石一间,冬石那间房最小,床也小,睡不下俩人。

“先放石头那屋,石头,你这几日就辛苦些,在灶房打个地铺睡觉,灶上的火不熄,睡着也暖和些。”

石头小子憨厚的挠挠头,“哎,知道了爹。”

李夏荷跟着说,“石头,姐帮你铺铺盖。”

一番安置妥当后,李父坐在椅子上抽旱烟,李母端了碗水,“当家的,你瞧,热水成了凉水,这水喂不进去,这人,怕是熬不过去了。”

李父在桌角磕烟杆,“我去找刘老根过来瞧病,芸娘,你在这守着,让孩子们早点睡。”

“成,当家的你去吧,雪天路滑,你看着点脚下,家里有我,放心吧。”李母给李父拿了厚帽子一个灯笼,“早点回来。”

李夏荷跟在李母身后,“娘,石头安置睡了,我陪娘守着。”

李母端了盆热水给床上那人擦脸擦手。

“我来吧,娘,您歇着。”李夏荷挽起袖子。

“不成,一个大姑娘跟一个陌生男子同处一室传出去了还怎么给你说人家,一会儿刘老根大夫来了,回你屋去,这有娘照应,听见没?”

“是,娘,等爹回来,女儿便回屋,绝不给娘惹麻烦。”

李夏荷讨好她娘,不时给她娘捏捏肩,揉揉胳膊。

床上的人脸被擦干净。

李夏荷跟在后边,“娘,这人长得还挺俊的。”

李母把布巾搭盆上出去倒脏水,“瘦了点,不像长寿的命。”

又等了约摸有一炷香的时间,大门外传来“笃笃”的敲门声。

“你爹回来了,快回屋去。”

“是,娘,我回屋 你去给爹开门。”

李母打开门一瞧,果然是李父和刘老根大夫。

“这么晚了还麻烦您老,实在是不好意思。”李母从李父手里接过灯笼打着。

“我这娘家远房侄子过来投奔我们老两口,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刚到就闹了病,实在是没法,才大晚上去请您来瞧。”

“无碍,治病救人本就是老夫的职责所在。”刘老根随着李父李母进了卧房。

见了床上的人,一瞧,情形果然是不太好了,刘老根一搭脉。

脉息微弱,脏腑衰竭,已是无力回天了。

刘老根闭眼摇头,“李三弟,实话跟你说了吧,这人无力回天,神仙难救了。”

李母妇道人家心软,“这,怎么会?”

“此人能活到现在全凭一口气吊着,也是个坚毅之人,也罢,我开副药。先吊着一口气,后边的可要你们老两口操办了。”

刘老根拿出随身携带的药箱,拿出炭笔草纸写了一副吊气的方子,“这些药材我那有,李三弟你随我去家拿。”

李父心里也不是滋味应了一声,随刘老根出门去。

“可惜了,我们也是尽力了,你下辈子投胎到一个好人家吧!苦命的人啊!”李母拿帕子按了按眼角的湿润。

万籁俱寂的雪夜,两道身影“咯吱,咯吱”踩在雪地上。

“李三弟,这人活不了多久了,你们要早做打算了,这药吃了也不管用,也就图个安慰。你们若信不过我,大可到县城请个坐堂大夫来瞧。”

李父皱着眉头,“刘大夫,我自是信重您老,只是接下来怎么弄,我也是一筹莫展。”

“一口薄棺,一个坟头,你们老两口也算是尽心了,任谁也说不出什么。”刘老根捋着胡子沧桑的老脸也一脸无可奈何。

……

李家这厢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张大牛和他媳妇儿张王氏。

“哎呦,李嫂子,我这可是给您带来了一个大喜事啊!”张王氏挥着一条旧帕子殷勤地围着李母。

李母坐在椅子上,“不敢劳烦,张王氏,有什么事直说,说完赶紧走。”

“李嫂子,别撵我走啊!真是喜事,你瞧,这是什么?”张王氏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匣子,匣子打开,里边明晃晃的二两银子。

“到底什么事,不说我赶人了。”李母看都不看一眼。

“我说,我说,咱家小荷年岁就要满十八了吧?大姑娘了,该说人家了,再不说人家,官府就来配汉子了,官配的能用什么好的,再说你能舍得吗?”

张王氏苦口婆心说个不停,“你家小荷要是不嫁官配,那就牵连你们全家,五算啊!五倍的人口税!那得多少钱?你家能交的起?”

“我娘家有个侄子,年岁二十,身强体壮,配你家小荷正好,这不,聘金都让我带来了,这二两银子就是聘金。”张王氏围着李母。

“李嫂子,这是好事儿啊,要不是好事儿谁家愿意冒着风雪夜里出门子吗?”

“也就我了,你要是答应,这聘金今晚就留您这里了?”

这件事也是李母心中的一根刺,可这张王氏此刻过来趁火打劫,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滚,谁稀罕你那二两银子,赶紧滚,滚出去!”看见张王氏那一张算计的老脸,李母就一股火气冒上心头。

“哎!哎!好心当成驴肝肺呦,没天理呦!你还打我?我跟你拼了!”

张王氏跟李母扭打起来,你揪我一缕头发,我狠掐你胳膊。

李夏荷听到动静也忙跑出来,“娘,娘,别打了。别打了。”

张大牛围在一旁,俩老娘们打架,他一个汉子也不好插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