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 > 第22章 第 22 章

从红楼梦开始快穿名著世界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听雨问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4-06 13:29:27 来源:文学城

贾敞是出去帮人做账房的时候染上的肺痨,这让本就贫寒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贾代儒的妻子一开始就想让贾代儒来找贾代善求助。

不过,贾代儒有着读书人的特有的那股清高,他不愿意低头求人,就将家里能变卖的都当出去,然后就去外边儿请了郎中开药。

结果,病没治好,还把刚刚生产的妻子给染上了,这回,一家两个痨病,贾代儒是真的负担不起了,这才来求助。

贾代善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了,这人是真糊涂啊,这是能拖能让他显示骨气的事儿吗?

太医的医术自不用说,扎了针,开了药,贾敞夫妻很快就稳定了下来,不过,贾敞拖得时间太长了,到底是损了根基,有碍寿数,以后也不能干重活。

贾代儒知道后,狠狠地给了自己两个嘴巴,他知道是因为自己可笑的自尊心,害了自己的儿子。

贾代善见贾代儒这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给贾代儒的妻子留下二百两银子就离开了,他是真不敢把银子交给自己这个糊涂的庶弟,要不,怕是自己侄儿这救命银子,早晚被那边儿哄去。

但毕竟人家才是亲兄弟,又是孤儿寡母的,贾代善也不好插手,免得里外不是人。

林玉轩跟贾瑚听说了这事情,不过,这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林玉轩是没见过贾代儒一家人,而贾瑚也只是在过年祭祖的时候见过几面,他不是在家学启蒙的,是真不熟。

两人听过就算了,反正荣侯府这边儿也不是族长一支,这些族人以后也用不着他贾瑚管,他现在只管照顾好母亲就是了。

可能是当年张氏生贾琏的时候,遭人算计,差点儿一尸两命的事情真的吓到他了,给他留下心理阴影,这次张氏再次怀孕,贾瑚是只要下学就往家跑。

林玉轩见贾瑚每天起大早往国子监跑,晚上又往家赶,为免他出个意外,再加上林玉轩也打算帮张氏跟贾代善调理身体,干脆也就跟着他折腾。

张氏很心疼儿子跟大外甥,却也非常受用两个孩子的孝心,这些都被贾代善看在眼里,加上他感觉自己随着两个孩子过来端茶倒水,这身子骨都好像又轻松了几分,就更加喜欢这两个孩子了。

当然,贾代善是以为自己这是因为儿孙绕膝,让自己感受了天伦之乐,所以心情舒畅这才身体越来越好的。

林玉轩是觉得,有贾代善压制史氏,会少很多麻烦,不然,史氏没有能管得住她的人,作起妖的时候,会很被动。

他们来做任务的,虽然可以顺势改变别人的命运,但却不能直接要了人家的命,而史氏又占孝道,要做什么说什么,按照现在这个世道规则,还真就不好反抗,所以,贾代善活着很重要。

转眼,林玉轩已经十岁,贾瑚也十二岁了,他们决定要去金陵赶考,张氏一边儿抹着眼泪亲自给他们收拾行李,一边儿不放心道:“轩哥儿、瑚儿,要不还是坐船吧?那个安全些?”

按理说,他们是在国子监读书,是皇上恩准的,其实可以跳过院试和乡试,直接参加会试的。

但贾瑚跟林玉轩现在年龄太小,尤其是贾瑚要是参加会试,还是欠些火候的,而他们这个年龄,就算中了,也没办法得到重用。

若是之后被打发翰林院蹉跎十年八年的,皇上是否还记得你这个人都难说。

但他们若是一直在国子监读书,也同样是在浪费时间,最主要的是,林玉轩这几年,实在太想自己的父母了,他们每年只靠那几封家书,实在难以解思念之苦。

贾瑚自然是最清楚自己表弟想念父母的心情的,所以,在得知林玉轩要参加府试,然后顺便游学的时候,他便也决定跟着一起去。

张氏跟贾赦也理解,同样也不放心大外甥独自远行,加上两个孩子这些年练功刻苦,还有惊蛰跟夏至已经成人,武力值可不是当年能比得上的,这才同意。

至于张明瑞,他是觉得,贾瑚现在最欠缺的不是功课,而是见识,还有,江南文风鼎盛,还有林如海这个皇上都夸赞状元之才的探花郎给他们指点,所以很痛快的就放行了。

只是,林玉轩晕船实在太严重了,他是坚决拒绝坐船的,贾瑚也觉得这一路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是开阔视野的素材,能让自己积累经验,体会民生。

只有这样,自己的文章才有血有肉,以后若是为官,不至于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能真正的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为百姓谋夺他们真正想要的福利。

这就好比,所有人都知道燕窝比红烧肉金贵的多,可是,富贵人家用燕窝养生,可是普通百姓却更像要一碗油水大的红烧肉活命。

对于林玉轩跟贾瑚说的话,贾代善是最支持的,甚至差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贾家有这样的后辈,他除了感谢祖宗保佑,已经说不出别的。

林玉轩两人既然决定走旱路,自然是要轻装简行,两人就带着各自的四个随身小厮,十人赶着三辆马车上路了。

贾瑚跟林玉轩的马是林如海跟贾代善求了皇上去御马监亲自挑选回来,焦大帮着训练大的,达不到千里马的程度,却也是脚程极好又有耐力的好马,更因为是从小跟着小主人一起长大的,极为通人气儿。

最开始焦大给配出来的两个小马驹,因为长得比贾瑚跟林玉轩快的太多了,他们那时候没有能力天天骑着它们出去放风,最后只能给了惊蛰跟夏至,现在就跟在他们的身后。

出了京城,一行人在两天后穿过河北进入了山东境内,此时的山东是不能跟后世相比的,虽然山东是半岛,临海,但温度是极高的,人进了这里之后就有种进了蒸笼的感觉。

这里在没有修建蓄水池之前,几乎是年年干旱,遇上大旱的年头,颗粒无收那都是常事儿,虽然现在因为有红薯这耐寒的植物在这里安家,百姓生活好了不少,但还是很苦。

林玉轩还好,剩下的几人都是纯北方人,在京城长大的,实在没经受过这样高温洗礼,一个个都用手里的扇子扇着风,只是这风也是热风。

贾瑚将自己的折扇直接扔进了马车里,然后从路边儿老汉那里买来了十把蒲扇分给众人,长安也在其他摊子处买了不少的当地水果,洗了些给两位少爷解渴。

别说,这边儿的水果那是真好吃,就拿这有名的红杏来说,不仅个大、长得好,最主要的是肉软、香甜口感好,就是那种软糯面甜的那种甜,不齁人,而且多吃也不会伤胃。

林玉轩吃了一颗之后,就对身后的人道:“你们也赶紧吃吧,好解解渴。”又拿出一个桃子递给正抽旱烟的卖蒲扇老汉道:“老人家也吃一个解解渴吧。”

老汉也没客气,接了过来之后对几人道:“娃娃们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吧?”说着,对后面摇头晃脑的小孙子道:“三娃子,给几个小哥儿倒些茶水来。”

林玉轩等人赶紧道谢,又接过小孩儿拎来的大茶壶,这里面是烧好稍微放凉些的茶水,里面也不是什么好茶,就是些最便宜的茶叶沫子。

所谓莫笑农家腊酒浑,这茶叶沫子,或许是府里最下等的粗使婆子也不会去喝,但对这农家老汉来说,确是他能拿出来招待客人的最好的东西了。

所以,几人都真心实意的感谢着老汉,然后拿出各自的碗,一人分了一碗,尽管茶叶不好,但水质却极为甘甜。

这种极为不专业的煮茶方法,自然没有品茶的价值,但就这样坐在树荫下面,喝着温热的茶水,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贾瑚笑嘻嘻的拱手道:“老丈好眼力,我们兄弟俩是要去赶考的,第一次来到宝地,想拜拜孔圣人和亚圣人。”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因为是圣人故乡,从古至今都特别注重教育,连带的也特别喜欢孩子,尤其是读书的孩子。

老汉知道林玉轩跟贾瑚是要去参加府试,还特意途径此地来叩拜两位圣人,当即也就更加热情了,将手里的烟袋锅朝地上敲了敲之后笑道:“你们看看,这个时间,路上除了你们还有几个赶路的?”

林玉轩几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一路上看到的人流量这么少,原来是当地的作息时间问题,赶紧又谢了老人家的指点。

贾瑚又开始跟老人家讨论起当地的忌讳还有特色等,林玉轩也坐在一边儿听得津津有味儿。

小满等人赶紧把马车卸开让马歇歇,吃些草料还有盐,长风也去旁边支起棚子的店家买些吃食还有干粮,说实话,这里的馒头那是真的实惠。

这边儿叫戗面馒头,林玉轩捏都费劲儿,但是真好吃,面香里带着甜味儿,还特别抗饿,就算饭量大的汉子,估计有两个再加上些咸菜也足够吃的饱饱的。

贾瑚给老汉递了四个馒头,这次老汉不敢接了,这里的粮食太贵重了,这一个大馒头在这里要两文钱。

要知道京城大肉包子也就一文钱一个,馒头虽然不是戗面这么实诚的,但那个才一文钱两个,所以,老汉哪敢随便接受这样的馈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