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归处若不归 > 第5章 第 5 章

此心归处若不归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南楼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7:52:57 来源:文学城

暑假的阜城,像一座巨大的蒸笼,柏油路面被烈日炙烤得微微扭曲,空气黏稠得让人喘不过气。禾畹拖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离启辰科技不远的一处老旧居民楼里的合租单间。房间狭小逼仄,只有一扇朝北的窗,采光不佳,但租金已是她所能承担的极限。放下行李,环顾这方属于自己暂时的天地,一种混合着孤独与自由的复杂情绪悄然弥漫。这里没有宿舍的嘈杂,也没有那些无处不在的窥探目光,她可以暂时卸下防备,舔舐伤口,也为自己的前路积蓄力量。

重返公司的第一天,氛围与学期中并无太大不同,只是空调冷气开得更足,将室外的酷热彻底隔绝。然而,禾畹敏感地察觉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她原先所在的项目组因阶段性任务结束,人员被打散重组。她被分配到了市场部另一个新成立的、专注于用户调研数据分析的小组。

带她的不再是与陆殷协作时那位偶尔会征询陆殷意见的李工,而是一位姓赵的年轻主管。赵主管约莫二十七八岁,戴着无框眼镜,行事雷厉风行,语速快得像上了发条,对下属的要求近乎严苛。他从与禾畹同校的实习生那儿听说过一些关于禾畹的风言风语,但当年初入职场的他同样受过谣言的迫害,所以他并没有将此事作为标签贴在禾畹身上,对待禾畹只是公事公办的疏离。

“你的任务是把这些线上问卷的开放题回答,进行人工归类和情感倾向标注。”赵主管指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文本数据,语气没有任何起伏,“标注规则文档发你了,仔细看,准确率我会抽查。三天内完成初步分类。”

任务枯燥且工作量巨大,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禾畹没有多言,只是点了点头,立刻投入工作。她很清楚,在这种时候,任何辩解或示弱都毫无意义,唯有拿出无可挑剔的工作成果,才能站稳脚跟。

日子就在与海量文本数据的搏斗中,一天天滑过。清晨,她迎着初升的旭光走入冰冷的办公楼;夜晚,她踏着月色回到那间闷热的小屋,常常累得连澡都懒得洗,倒在床上便能立刻睡去。她像一颗被投入庞大机器中的螺丝,在自己的岗位上沉默地旋转,与公司里其他光鲜亮丽的部分,尤其是与技术部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壁垒。她偶尔在茶水间或走廊远远瞥见陆殷,他依旧是那般忙碌,身边偶尔会跟着其他同事,似乎在讨论着什么技术难题。两人目光有过短暂的交汇,他会微微颔首示意,她也回以浅浅的笑容,但各自繁忙的节奏和不同的部门归属,让他们失去了自然接触的理由。

在重复劳动的间隙,以及深夜独处的静谧时刻,一个念头开始不受控制地在禾畹脑海中盘旋——读研。

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在启辰的实习,让她真切地触摸到了知识壁垒的存在。她处理着最基础的数据,却常常看不懂最终分析报告里那些深奥的模型和算法;她目睹了那些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历的正式员工,如何参与核心项目的讨论,如何凭借专业背景获得更多机会和尊重。一种渴望突破自身局限、触碰更广阔天地的冲动,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然而,现实的重量同样清晰地压在肩头。读研意味着至少两到三年没有稳定收入,意味着需要家里继续支持,或者自己承担更重的经济压力。想到父母日渐佝偻的背影和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想到他们或许正期盼着她早日工作、分担家计,那份向往便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她就像站在一条岔路口,一边是看得见的、可以立刻缓解家庭压力的职场道路,另一边则是充满未知、却可能通往更高处的崎岖小径。犹豫和彷徨,像藤蔓般缠绕着她。

一个周四的下午,赵主管临时外出开会,交代的任务也已基本完成。难得的片刻清闲,禾畹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刷手机聊天,而是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公司设在角落的图书角。这里陈列的大多是行业报告、技术书籍和一些商业管理类的读物,平时少有人问津。她只是想找个安静的角落,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纸墨香和咖啡因的味道。她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关于数据科学的概论性书籍,倚着书架翻看起来。那些陌生的术语和复杂的图表,让她既感到吃力,又心生向往。

“也对这方面感兴趣?”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旁响起。禾畹吓了一跳,猛地抬头,看见陆殷不知何时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编程手册。他穿着合身的浅蓝色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眼神清澈,带着一丝询问的笑意。

“陆殷?”禾畹有些意外,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她合上书,略显局促地解释道,“没有,就是随便看看…感觉挺难的。”

“入门是会有些门槛,但逻辑通了就好。”陆殷走近一步,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书名,语气自然,“最近在赵主管那边怎么样?听说他要求挺严的。”

“还好,任务比较多,能学到东西。”禾畹避重就轻地回答。面对他,那些关于枯燥工作和微妙压力的抱怨,她说不出口。

“那就好。”陆殷点点头,似乎想说什么,顿了顿,才道,“一直想找机会跟你说,之前学校里那些无聊的传言…别往心里去。清者自清。”

他主动提及那场风波,语气平静而笃定,没有任何探究或怜悯,只是一种简单的支持和信任。这句话像一阵暖风,轻轻拂过禾畹心底某个冰封的角落。她低下头,看着地板上的光斑,轻声说:“我知道。谢谢你还愿意相信我。”

“事实如此,谈不上相信不相信。”陆殷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对了,上次你落笔记,后来又请我吃了面,一直还没机会回请。今天正好不太忙,要不要一起吃个晚饭?”

他的邀请来得突然又自然。禾畹愣了一下,想起自己确实还欠着他一份人情,而且,内心深处,她也渴望能有一个可以坦诚交流的对象。她几乎没有犹豫,点了点头:“好啊。不过这次该我请你才对。”

陆殷闻言,眼里笑意加深了些:“别争了。我知道你们学校门口有家‘老陈记’泡面馆,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去那里怎么样?我有点怀念学校的氛围了。”

“泡面馆?”禾畹有些诧异,随即了然。那家店她知道,是很多囊中羞涩的学生改善伙食的去处,主打各种花式煮泡面,可以加蛋、加肠、加蔬菜,人均不过十几二十块。陆殷的选择,体贴地照顾到了她的经济状况,也消弭了任何可能因消费场所而产生的尴尬。她心里微微一暖,应道:“好。”

下班后,两人并肩走出办公楼,暑热扑面而来,却莫名少了几分烦躁。他们没有乘坐昂贵的出租车,而是像大多数普通上班族一样,挤上了开往大学城的公交车。车厢里拥挤闷热,身体随着车辆摇晃不时轻微碰撞,禾畹能闻到陆殷身上淡淡的、干净的皂角清香,混合着空调的凉气,让她有些恍惚。

老陈记泡面馆依旧人声鼎沸,充斥着年轻学子的喧闹。他们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点了两份招牌海鲜面,外加一份煎蛋和一根烤肠。氤氲的热气升腾起来,模糊了彼此的面容,也松弛了紧绷的神经。

“最近工作还顺利吗?”陆殷挑起一筷子面,很自然地开启话题。

“嗯,就是些基础工作,比较枯燥,但能应付。”禾畹吹着热气,小心地尝了一口汤,“你呢?技术部应该很忙吧?”

“还好,在跟进一个新项目的测试,挑战不小,但挺有意思的。”陆殷谈起工作,眼神里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专注和神采。他简单讲了讲遇到的几个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虽然有些术语禾畹听不太懂,但她能感受到他那份沉浸在解决问题中的纯粹快乐。

“真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情。”禾畹由衷地说。

“其实很多时候,擅长也是被逼出来的。”陆殷放下筷子,看着她说,“就像你,能把那么繁琐的数据标注做得又快又好,这也是很多人不具备的能力。工作没有高低之分,能把分内事做到极致,就是价值。”

他的话总是这样,能于平凡处看到闪光点,给予人实实在在的肯定。禾畹心里那点因工作单调而产生的郁气,似乎消散了不少。

话题不知不觉从工作滑向了学习。禾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盘旋在心头许久的念头:“我…最近在想,要不要考研。”

陆殷闻言,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没有丝毫意外,反而带着赞许:“这是好事啊!有这个想法,说明你没有满足于现状,还想往上走。以你的毅力和细心,很适合做研究。”

得到他如此直接和肯定的支持,禾畹心里一动,仿佛找到了同盟。她鼓起勇气继续说:“可是…我有点犹豫。家里情况你也知道,读研又要花钱,还要耽误几年挣钱…”

“我明白你的顾虑。”陆殷理解地点点头,神情认真起来,“经济压力是现实问题。但你想过没有,读研不仅仅是延迟两三年工作。它给你的是一个更高的平台,更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里,更高的起点和更多的选择权。短期看是投入,长期看,是回报率极高的投资。”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研究生有各种奖学金、助研岗位,如果能争取到,基本可以覆盖学费和生活费,甚至还能有点结余。关键是,要考上一个好学校。”

他的话条理清晰,像一盏灯,照亮了禾畹思绪中混沌的部分。她专注地听着,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

“你呢?”她忍不住问,“你毕业后的打算是?”

“我拿到了**的直博录取通知。”陆殷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开学就去报到。”

**。顶尖的学府,直博。这几个字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禾畹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她一直知道陆殷优秀,却没想到他走得如此之快,如此之远。一种混合着钦佩和淡淡失落的情愫悄然滋生。她原本模糊向往的,是学术氛围浓厚、象征着更多可能的北京。

“上海…真好。”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怅惘,“我一直…挺想去北京看看的。”

“北京当然也很好,高校云集,机会很多。”陆殷看着她,眼神温和,“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或者其他任何地方,只要目标明确,肯努力,都会有出路。”

他的肯定驱散了那丝微妙的失落。是啊,重要的是方向本身,而非具体的坐标。两人就着考研的专业选择、学校差异、复习规划等聊了很多。陆殷凭借他出色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给了禾畹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顿简单的泡面,吃出了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结账时,禾畹坚持要AA制,陆殷这次没有反对,笑着接受了。

走出面馆,夏夜的凉风习习,吹散了方才的燥热。时间尚早,两人都意犹未尽,不知是谁先提议,便信步朝着大学城附近那条著名的夜市街走去。

夜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式小摊鳞次栉比,空气里混杂着食物香料、廉价香水和人潮的气息。他们随着人流慢慢走着,看看新奇古怪的文创产品,听听摊主的吆喝,偶尔对某个粗制滥造的“创意”相视一笑。在一个卖各种仿古小玩意的摊位前,禾畹停下了脚步。

摊位上摆满了铜钱、玉佩、发簪、印章石等物件,大多做工粗糙,一眼便能看出是机器批量生产的仿品。她的目光却被角落里一串不起眼的石头项链吸引。那石头呈灰白色,表面并不光滑,甚至有些原始的粗粝感,中间被打磨出一个不规则的小孔,用一根简单的深褐色皮绳穿过,样式古朴至极,与周围那些亮晶晶的饰品格格不入。不知为何,这石头给她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仿佛在哪里见过,又或者,它本身的沉默质地,暗合了她此刻的心境。

“喜欢这个?”陆殷注意到她的目光。

“看着…挺特别的。”禾畹没有否认。

摊主是个热情的大妈,见状立刻说道:“姑娘好眼光,这是…这是陨石边角料做的,有灵性的!只要二十块!”

明知是信口开河,禾畹还是忍不住笑了笑。陆殷已经拿出了手机:“老板,就要这个。”

“别!”禾畹连忙阻止,态度坚决,“我自己来。”她不想欠他更多,哪怕只是二十块钱。这种坚持里,带着她特有的自尊和界限感。她迅速从自己有些旧的钱包里拿出两张十元纸币,递给了摊主,然后将那串石头项链拿在手里。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那份莫名的“眼缘”让她觉得这二十块花得值得。

就在她低头端详项链时,一个身影猛地从旁边窜过,重重地撞在了她的肩膀上。禾畹猝不及防,惊呼一声,向后踉跄了一步。

“小心!”陆殷反应极快,伸手稳稳地扶住了她的胳膊。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透过薄薄的夏衣传来安心的温度。

撞她的是个看起来像高中生的男孩子,穿着篮球服,满头大汗,回头匆匆说了句“对不起”,便又跑开了。

禾畹惊魂未定,站稳身体,下意识地朝那男孩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知为何,那男孩回头瞥她的那一眼,让她心里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捕捉的异样感,仿佛那眼神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快得让她无法分辨。但这感觉瞬间就被眼前的尴尬取代了。

“谢谢…”她脸颊微热,连忙从陆殷的臂弯里抽出手臂,低声道谢。

“没事吧?”陆殷关切地问,确认她无碍后,才松开手。

“没事,就是吓了一跳。”禾畹摇摇头,将那股莫名的异样感抛诸脑后。

两人继续前行,不知不觉走到了横跨在穿过大学城小河的一座石桥上。桥上车流不息,桥下河水在夜色中静静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灯火,波光粼粼。晚风带着水汽,比夜市里清凉许多。

靠在桥栏上,望着远处的灯火,气氛变得安静而舒缓。陆殷忽然问道:“刚才吃饭时,感觉你提到考研,除了经济上的顾虑,好像还有别的犹豫?”

他的观察总是这么敏锐。禾畹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漆黑的河面,仿佛能从那深邃的黑暗里看到自己这一年的颠簸。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融在夜风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也许…是有点害怕吧。”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害怕自己能力不够,考不上,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害怕即使考上了,读出来,结果还是不如那些本科就很好、或者家里有背景的同学。你看,我这样普通的背景,普通的大学,拼尽全力,好像也只能勉强跟上别人的起点。有时候会觉得,努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她很少在人前如此直白地袒露自己的脆弱和怀疑。但在这个夜晚,在这个刚刚给予她坚定支持的人面前,那些压抑已久的迷茫,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陆殷没有立刻回答。他静静地听着,然后也望向河面,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理解这种感觉。我们这样的人,好像天生就背着更重的包袱在赛跑。”

他转过头,目光沉静地看向禾畹,夜灯在他眼中映出细碎而坚定的光。

“但是禾畹,你想过没有?正是因为起点低,我们每一次的向上攀爬,才更有价值。别人轻易得到的东西,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挣来,这份踏实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读研,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纸文凭,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去接触更优秀的人群,去打破固有的认知局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拓宽你人生的边界。”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磐石一样,一字一句敲在禾畹心上。

“不要去和别人比较,每个人的赛道不同。和你自己比。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多学了一点东西,多克服了一个困难,多看清了一点前路,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努力的意义。它可能不会立刻带来巨大的成功,但它会让你一步步远离那个你不想回去的原地。”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笃定:“我相信你可以。你的韧性,你的认真,是我在很多所谓‘聪明人’身上都看不到的品质。只要你决定了方向,剩下的,就是心无旁骛地往前走。”

河风拂面,带着水草的清新气息。禾畹握着手中那枚微凉的石头,听着耳边沉稳有力的鼓励,心中那片被犹豫和彷徨笼罩的迷雾,仿佛被这阵清风吹散了大半。一种久违的、清晰的力量,从心底慢慢升腾起来。

她转过头,迎上陆殷的目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决心,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微光:“我明白了。谢谢你对我说这些。我决定,要考研。”

这一刻,桥上的灯火,河水的微光,还有身边这个人沉稳的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足以驱散所有阴霾的画面。前路依然漫长且未知,但她的脚步,已然有了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