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心安处 > 第55章 第 55 章

此心安处 第55章 第 55 章

作者:很饿大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5 14:27:20 来源:文学城

广胜抱着篓豆子风风火火的跑回家,齐家叔婶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儿子的决定,叹口气也就不再阻止。

昨天他们听说玲子要教自家儿子做豆腐,便把其中利弊得失都与他讲了,如今他还是铁了心要学,当爹娘的还能怎么办呢?

倒是玲子那里,不知道儿子到底跟她说清楚了没有?她一个小姑娘,上面也没个大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这是把能传家的手艺教给外人了?

齐婶子还是不放心,又问了一遍。广胜挠了挠头,陆岑川完全没表露出要用这手艺换什么的意思,他只好照着自己的感觉回到,

“我觉得……玲子像是不在意这些……”

“谁家有这糊口的手艺能不在意的!你这混小子别因为想娶媳妇儿就胡说八道!”

广胜躲了自家娘呼过来的巴掌,赶紧说,

“真的!您不相信,您自己去跟玲子说!我跟玲子讲她这样亏大了,她都没在意,只说昨天都说好的,没有改的道理!”而且还有闲心笑话我呢!

后面这句广胜就吞下了,齐婶子听这话也是完全没想到,只好又去看齐大叔。齐大叔想了一会儿到,

“玲子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做豆腐,她要你去帮工,说不定是自己想做这个生意。”

“诶,对的!”

广胜听自己老爹这么一说,也想了起来,

“三哥还说玲子这豆腐做的费劲,要是便宜卖了他跟杨二哥都不能同意。”

齐家叔婶听这里面还有杨路杨桥兄弟俩的事,不由惊诧,齐婶子忽然问到,

“之前你说玲子在城里摆摊,还收黄瓜……”说着捅了齐大叔一下,

“就丘家那个贾氏还闹了一回那事儿,也是跟杨家有关系吗?”

广胜不太清楚,就到,

“只听宝柱哥说玲子是去跟杨二哥问过主意。”

听到这里齐大叔使劲儿嘬了口烟,把烟锅在桌上敲了敲,一锤定音,

“行,既然玲子要做这生意,以后自然有用的上你的地方,她肯给你行这个方便,咱们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

“他娘,你收拾一篮子鸡蛋叫广胜给玲子带过去,再拿上一筐花生,多的咱们没有,但跟人学手艺,这点礼数不能免了。”

“诶。”齐婶子应着就要去收拾,看自家男人也起身了,连忙问他,

“你这是要干嘛去?”

齐大叔把磕好的烟杆别在腰带里,

“我先去地里,玲子家里也得下地干活儿,她一个小姑娘,臭小子你有点眼色,多干一些。”

说完便扛上农具下地去了,齐婶子就一边拿了个柳条筐装鸡蛋,一边跟广胜交代些要用心努力的话,看着儿子难掩喜色的脸,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陆岑川刚到地里,就见广胜又背着个篓子来找自己。

“怎么了?”挑个豆子还遇到问题了?

广胜来回这两趟跑得急切,额上冒着细汗,听她问话赶紧摆手,喘了两口气才说是来给她送东西。说完像是怕她不要,赶紧又到,

“玲子你别推拒了,这点儿东西你要是再不收,我哪好意思跟着你学手艺!”

陆岑川想了想就没再推辞,广胜大松口气,放下篓子就下地干起了活儿,陆岑川也不阻止,趁着干活儿跟他闲聊起来。

经此一事,广胜对陆岑川简直要推心置腹,无论她问的什么,竹筒倒豆子一样全答了。连问起张家的姑娘和他的婚事,也只是略微羞涩,能说的一样没少说。

陆岑川虽然知道广胜口中的张老头因为立场不同很有偏颇,但还是忍不住听完就把张老头的形象脑补的更差,以至于后来见到张老头的时候,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陆岑川做豆腐这事儿亲近的几家都知道,广胜学手艺也没有瞒着人。

这样农忙的日子里他不在自家老实干活,反倒一天三遍往夏家跑,村里人平时就指着这些东加长西家短消磨空余,此时自是不能放过。

夏家亲近的人少,但齐家又不是什么孤拐的人家,自然好搭上话,就有好事的直接去向齐婶子打听。这一问可不得了了,嚯,夏家的小傻子,原来还会做豆腐呢!

但这可真是个小傻子啊!怎么随随便便就把手艺教给个外人了?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传的热乎,夏草玲小傻子的名头越扣越实,江妙雨听不过去为陆岑川反驳了两句,反倒叫那些牙尖嘴利的妇人们噎得语塞,一个问题也答不上来。

还是杨大嫂接过话茬,说广胜几个孩子向来对玲子多有照应,玲子这才投桃报李,让这些平日只知道说着酸话嚼舌根的人无话可说,才替她解了围。

看江妙雨一双眼睛气得红红的,杨大嫂拍了拍她手笑到,

“叫他们嚼舌头去,又不会少了块肉。玲子有的是能耐,她年纪太小,叫他们这样胡扯遮一遮锋芒,也是好的。”

“诶,我听嫂子的。”

奇怪的是,村人中反应最大的竟然不是张家,而是丘家。

陆岑川想不通了!她蹙着眉问广胜,

“你是说,贾氏撺掇丘老**宁子哥来跟我学做豆腐,不然就要叫宁子哥去城里签长工契?”

见广胜竟然点头,陆岑川都要被逗乐了,刚要出口讽刺,就被广胜纠正,

“玲子,那个,虽然我也看不上丘大叔这种做派,但你也不能这么喊他呀……”

广胜也挺纠结的,丘大叔这样对宁子,哪儿还能算是个父亲?单单身为长者,做出这事情都叫他这小辈觉得难看,可碍于辈分,总不能在称呼上如此的不尊敬。

陆岑川并没有广胜那样的烦恼,能在她这儿平白占大辈儿的人还没有呢!根本不理这纠正,讥诮一笑,拖着长音到,

“哦——那,叫他送礼来呀~!”

“哈?”

“怎么?手艺是白学的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老话儿知不知道?贾氏光打听着你来跟我学手艺,没打听到你还送了我东西吗?”

“那就叫她再仔细打听打听,这世上有没有这样好吃的白食~”

说着,陆岑川不以为意的哼笑了一声,又问,

“宁子哥怎么说?”

见她对自己与对贾氏天差地别的态度,广胜不知为何松了口气,还没想明白,又听她问起宁子,挑着眉毛笑起来,

“上回您那黄瓜的事,已经是玲子看着我跟宝柱哥交好的面子上才收了,这回您准备让玲子看谁的面子把手艺教给我?我素来对玲子没有恩惠,自问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或者您不如去玲子面前哭一哭,若能叫玲子教我那些手艺,我在这里先谢过二娘了。”

广胜从没想过宁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给陆岑川学的时候还乐得不行。又说贾氏听到这些,连哭声都卡住了,丘大叔也没再说什么,恐怕是终于想到自己也没那个脸面。广胜不禁夸到,

“宁子开窍了啊!真没想到他能对贾氏那个婆娘说出这番话来!”

“还以为他又要默默忍了,最后真被丘大叔送去城里做长工,那可就倒霉了!”

陆岑川听宁子对答也是乐,虽然上回他被自己带歪了一次,但如今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是也挺好的么?又问送去城里签长工契是个什么意思,如果只是去城里做活,她倒是觉得去了也无妨,总比呆在家里种田被贾氏拿捏要好。

听陆岑窜问起这个,广胜苦着脸给她解释,

“长工契可不是一般的工契,签了少说也得十年八年的,若是主家不好,什么苦活累活都得干,白天黑夜的家也不能回。”

“说白了就当个奴才使了,除了不是奴籍,跟卖身也没什么差别。”

这卖身的长工契听得陆岑川都惊了,

“宁子哥家很缺钱?”都要去城里卖儿子了?

大家面儿上看着都差不多,至于手里到底有没有钱,广胜哪会知道,犹豫到,

“……这,没有吧?”

陆岑川:“……”这还没有?那贾氏做得这样难看,是不想演戏要撕破脸了?

但这也不是只凭广胜听来的口角就能判断的,此刻当做闲话说过就算。

打从开始教广胜做豆腐,陆岑川就照着步骤指使他捡豆泡豆磨豆,说闲话的这会儿,终于是要让他自己煮浆点卤了。

“广胜哥,你抖什么?”

“我紧张啊!”

“你紧张什么啊,还没烧开呢!快把浮沫打一打!”

“哦,哦!”

广胜头次做这个,生怕一个不对就把豆腐给做坏了。捡豆子磨豆子,光豆渣就滤了两三遍,这要是最后关头给点坏了,他还不得被自己气出个好歹!

正全神贯注的盯着锅里的豆浆,外面模模糊糊的传来了个声音,广胜没敢分心,倒是陆岑川听了两遍才明白,是有人在外面喊夏姑娘在家么。

叫广胜看着锅别开过头了,陆岑川抱着阿越出去,便看见一对母女站在栅栏之外,难掩忐忑的向里面张望,正是张家母女。

听说广胜去跟夏家的小姑娘学做豆腐,张家的反应其实也是很大的。

张老头听说夏家的小姑娘会做豆腐,眉间简直打成了死结。他本能的先去担心自家的豆腐生意,但转念又觉得,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做出什么样的好豆腐来?他祖传的手艺,哪是这样容易就能被比下去的?

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担心了一回就把这事甩在一边了。

而张家母女操心的可就不是豆腐的事情了。

这些年广胜在张家母女面前的表现不可谓不好,帮着干农活,偷着买豆腐,明里暗里照顾张苗苗,能有这样的女婿,张婶做梦都要笑出声来,还有什么能挑剔的呢?

而自从上回自家老头要打苗苗被广胜拦了,这个做梦一般的好女婿就再没上过门。别说秋收农忙来帮着干活,平日里豆腐也不来买了,连闺女担心他伤势,都因为有自家老头这个门神镇着,没法去见上一面,问上一声。

再想到这些年齐家隐隐透出的不满,张婶心中愈发不安,却又不敢露出颜色让张苗苗察觉,恐她听了更加难过,只能暗暗怨怼,自己女儿的终生,眼看就要被她那个老顽固的爹耽误了。

正心中惴惴不知如何是好,却听说广胜这些日子是跟夏家小姑娘学做豆腐去了。

张苗苗忍不住问张婶,广胜这是什么意思?

自家就是做豆腐的,他却去跟一个外人学做豆腐的手艺,是不是不想跟她结这门亲事了?

张婶到底比女儿更知道些人情世故,觉得无论是广胜去学,还是夏家的小姑娘要教,这么轻易,透着奇怪。

要知道,她嫁到张家这么多年,都愣是没完整看过自家老头做豆腐的过程。那个夏家的小姑娘,才十三吧?就能有教人的手艺了?还是教给一个非亲非故的外姓人?张婶压下心中古怪,勉强劝慰到,

“苗苗莫慌,等你爹今天出门了,娘去夏家看一眼……”

张苗苗咬着下唇没吭声,好一会儿说,

“娘,我跟你一道去。”

“你……”张婶子想说你个姑娘家,怎么好为了亲事往别人家跑,但想想如今情状,叹着气应了。

此时张家母女站在院外,陆岑川抱着阿越站在门口,对方两人唯唯诺诺的不说话,她就也不开口搭腔。

最后还是张家婶子出声打破僵局,颤悠悠的问到,

“夏……夏姑娘吧……?广胜在你这儿吗?”

这句话说得够奇怪了,张家婶子看着陆岑川的眼神更奇怪。而且这样畏缩惧怕的语气,好像谁欺负了她是的,陆岑川被她打量得颇不自在,就也不太亲切,回到,

“你是谁?”

张家婶子没料到陆岑川会这么问,顿时语塞。倒是里面豆浆已经煮开,广胜嗷嗷叫着跑出来叫陆岑川快回去看看,见了院外两人先是一愣,

“婶子,苗苗,你们怎么来了?”然后就扭捏的看向陆岑川,

“那个,玲子啊……”

陆岑川撇嘴一笑,又看了一眼院外的张家母女,善解人意到,

“我先去看着火。”

“诶!谢啦玲子!”

得了陆岑川点头同意,广胜乐颠儿颠儿的就跑出去了。而陆岑川回到灶间看着豆浆,结果豆浆温度差不多了他们还在说个没完,看起来大概一时半会儿都没个结果。

想着刚才广胜一惊一乍的样子,陆岑川就自己舀了卤水分次点进去,准备之后让广胜重新再煮一回。

果然,待到陆岑川盛出豆脑压好豆腐,外面的仨人都没谈完。

并且说到最后,那个张婶子还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本来已经把脚迈出去的陆岑川反射性的就又回了灶间,还把门稍微掩了掩,抱着阿越嘟囔到,

“怎么都哭唧唧的?又是一个贾氏?”

一个脾气差性格坏的张老头,加上一个形似贾氏的张婶子,张苗苗性格堪忧啊!陆岑川不厚道的想着。

但张苗苗性格好像挺平常的。

她听着广胜跟她解释前因后果,就渐渐舒展了愁容,并且开始向陆岑川一个劲儿的道谢,一个普通小姑娘真心实意的反应。

而张婶子也只是与贾氏在哭这一事上形似,并且不是假哭,是真哭。广胜向她说明了陆岑川的好意之后,张婶子就哭得更加厉害,知道她不但没想抢自己的女婿,更没想抢自家的生意,简直涕泗横流,上前就要拉着陆岑川的手给她跪下。

陆岑川吓得一蹦三步远,往回收手的动作也格外迅速,还好广胜和张苗苗一左一右的把张婶子架住了,才拦下了她要下跪的动作。但她还是哭着到,

“夏姑娘,多谢你!多谢你!你救了我闺女的一辈子啊!!”

张婶子形状如此激动,张苗苗也是泪光隐隐眼眶发红,广胜劝了大的劝小的,费了好大功夫都没能平稳这二人的情绪。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略显粗粝的声音却让这母女僵立当场,张婶僵着身子回头去看,见到来人战战兢兢的叫了一声,

“……老头子!”

来人略有驼背,头发也是斑白,但面上并不显得多老,只有眉间两道沟壑,可见常年皱眉,眉毛不粗,目光却很锐利,嘴角紧抿,脸色漆黑,他身形硬朗,步履也十分有力,负手而来,还未开口就显得很是威严。

但这威严也就吓吓张家母女的程度。

陆岑川一看几人反应便知这是传说中的张老头,不过……这和广胜描述的一点儿也不像好吗!?

是不是顽固别扭且不论,至少从外形上来说,看着并不像蛮横不讲道理,是非曲直不分,满脑子自以为是的糟老头子啊?

陆岑川不由怀疑的看了一眼广胜,便见广胜此时正襟危立,态度摆的不要再端正,丝毫不见平时嬉笑玩闹的样子。

满院寂静,就听张老头对着张婶开口到,

“你们在这作甚!明日买卖的豆子泡好了么!”

“泡……泡好了!泡好了!”说着张婶子就拉着张苗苗往张老头的方向走,真真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无二。

张苗苗只来得及看了广胜一眼,就被张婶拽走了。路过张老头时她低低喊了声爹,张老头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轻飘飘的看了陆岑川一眼,就跟着这母女二人一同回去了。

陆岑川:“……”所以他是来干嘛?专门接妻女回家?

见张老头走远,广胜才长出口气,身形都松软下来,看得陆岑川好笑。

“广胜哥,你这么怕他,以后怎么给他当女婿啊?”

广胜闻言一滞,勉力分辩到,

“我这是敬重,敬重啊,我的老泰山!”

陆岑川哦了一声也不拆穿,广胜回到灶间一看豆腐都点好了,不好意思的摸摸头,

“那个,玲子,我再煮一锅?”

陆岑川答应一声,让他自己动手,去看之前自己点的那块豆腐。

这次她有意把豆腐做得老一些。

请大家试吃的嫩豆腐已经得知了感想,除了她担心的易碎之外,还有并不太接受这种软绵口感的反馈。譬如杨大哥和里正叔,就觉得还是硬实一点的豆腐好吃,而卫太婆和李大娘对这豆腐最是买账,但原因也不是好吃,是不费牙。

广胜在一旁看她又往压豆腐的板子上添重物,好一会儿才忍不住问,

“玲子,你豆腐做的好吃,是因为不停的往上面添东西压着吗?”

陆岑川:“……”才不是啊!

擦了擦手,陆岑川又问了一遍交代过的卤水比例,听广胜复述无误,点点头到,

“那就再开始吧,先煮个三锅试手的。”

“啊!?”

本来还有点紧张的广胜,听陆岑川开口就让自己煮三锅试手,还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结果实际煮了就发现,三锅还是陆岑川少说了。

陆岑川是因为做的顺手了,所以掌控温度、点卤的时机,对什么时候搅动都心中有数。这时代连个温度计都没有,光掂量温度往豆浆里点卤,广胜就抓耳挠腮的试了无数回。有鉴于此,陆岑川干脆也不提点卤的事情了,就叫广胜先习惯温度,把开始点卤的时机抓住再说。

广胜前面几步都做得很好,但仔细说来不过是些考验耐心与力气的活计。点卤才是做豆腐的关键,几次试下来抓不到重点,他自然更加上心,就在家里勤勤恳恳的煮豆浆。

而秋日天光正好,温度宜人,陆岑川应了江妙雨的约,俩人欢欢喜喜的进城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